李海平
(赣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西 赣州 341000)
后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针对50岁以上老年人实行的一种人工关节置换术。此手术主要针对解决患者髋臼功能退化、类风湿性髋关节炎、股骨头坏死或全髋关节置换术失败等髋关节不良症状[1]。手术通常采取侧卧位,因此方法视野较好,便于手术操作[2]。但因手术持续时间长,健侧肢体长时间保持压迫状态,压迫位置血流不均,极易出现压疮等并发症,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3]。本院通过对侧卧位三角固定改良,手术预后取得了一定改善,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接收的140例后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对照组中男36例,女34例,年龄50~71岁,平均(60.48±5.82)岁,其中髋臼受损21例,类风湿性髋关节炎29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4例,关节置换术失败6例;观察组男32例,女38例,年龄46~68岁,平均(59.21±6.18)岁,其中髋臼受损19例,类风湿性髋关节炎30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7例,关节置换术失败4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健侧卧位进行手术,术前静脉滴注头孢呋辛2 g,通过气管置管进行全身麻醉,消毒铺巾,取髋关节大转子后缘处纵向切入,切口长度8~13 cm,于切口位置对骨关节周围肌肉组织进行分离,使用牵开器保护坐骨神经。沿股骨颈纵轴T形切开,同时切除关节囊,取出股骨头,清理关节囊区域。安装选择合适髋臼,并在切除股骨颈残余后安装股骨假体,安装完成冲洗残余血液,依次复位缝合。观察组使用专用三角架,患者保持健侧卧位,健侧手臂置于支架凹槽内,头部置于支架上方胶垫处,耳廓悬空,于背部及胸腹部使用圆柱体棉垫固定,使用压迫带固定腰部及腿部,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操作与对照组无异。
1.3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并发症;②通过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估患者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变化,Harris评分满分100分,分值越高髋关节功能越好;③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总分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甚。
2.1对比两组并发症: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显著更少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对比[例(%)]
2.2对比患者治疗前后Harris、VAS评分:观察组两项评分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Harris、VAS水平比较分)
临床中常采取侧卧位进行手术,此方法可较大暴露手术视野,于手术正常进行有较大裨益[4]。但传统侧卧位存在多种并发症,易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5]。本院使用的三角固定式改良侧卧位,系根据人体力学的应用,针对易出现的并发症对手术台进行的改良,目的在于提高手术效果以及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本研究对两种侧卧位手术效果进行了对比,发现观察组并发症明显更少,且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相对更好,而术后疼痛程度也有显著降低,表明使用改良侧卧位可有效增加手术稳定性,对手术有正面影响。分析原因如下:选取传统侧卧位进行手术时,虽手术视野得到了提升,且操作相对便捷,但因健侧肢体受到长时间压迫,易对受压神经造成损伤,血流在受压处聚集,极易引发压疮。又因侧卧时患者身体支撑面小,手术进行时易出现体位移动,造成更多手术意外。三角固定式改良侧卧位一方面将头部和健侧手臂置入凹处,扩大了身体与手术台接触面,有效减少了受压皮肤压强;另一方面使用棉垫和压迫带将患者身体固定,避免了体位移动。上述措施显著降低了手术意外的发生概率,手术顺利完成,患者康复良好,对提升医院声誉也有一定帮助。
综上所述,对实行后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取三角固定式改良侧卧位,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状况,对并发症的减少也有可见效果,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