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管雄
(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科,湖南 长沙 410006)
急性心力衰竭主要是指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导致的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不全等引发的心血量全部排出、心搏出量减少,最终导致肺循环压力、周围循环压力增加、心排血量骤减、肺循环充血等一系列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症状的临床综合征现象[1]。急性心力衰竭会引起严重的呼吸障碍现象,即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发生,不利于患者生命安全的保障[2]。为了分析无创呼吸机用于急诊ICU中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性,我院针对收治的患者57例进行了分析。
1.1一般资料:随机将我院2019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急诊ICU中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7例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患者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55~78岁,平均为(65.93±3.52)岁;观察组29例患者中男14例,女15例,年龄56~79岁,平均为(65.95±3.56)岁。
对两组急诊ICU中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给予对照组28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及低流量持续吸氧干预,常规治疗主要包括祛痰止咳、抗感染、强心、利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降低肺动脉压等基础性治疗及对症干预,在此基础上将氧流量设定为2.5 L/min左右,指导患者采用半卧位实施低流量持续吸氧治疗。
给予观察组29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及无创呼吸机治疗,采用S/D20型无创呼吸机实施辅助通气治疗,将通气模式调整为呼气末正压+压力支持通气,呼吸模式:S/T模式;最开始呼气压为2 cm H2O(1 cm H2O=0.098 kPa),将其过度增加至5 cm H2O,氧浓度从最开始的80%逐渐降至35%左右,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及病情变化对通气时间及压力进行调整,在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实施导管吸氧处理。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脑钠肽、心肌肌钙蛋白、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及治疗优良率等差异。治疗优良标准[3]: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水平,且已经安全转出ICU,不存在严重并发症现象。
对照组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为71.43%(20/28),观察组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为93.10%(27/29),两组相比:χ2值=4.63,P值=0.03;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脑钠肽、心肌肌钙蛋白、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的脑钠肽、心肌肌钙蛋白、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现阶段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多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均伴随着呼吸衰竭的出现,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气短、心率异常甚至心源性休克等症状,本病的起病较急,发展速度较快,若不及时给予患者相应的急诊治疗将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出现[4]。因此,有效的治疗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以往临床中一般针对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开展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低流量持续吸氧治疗,虽然能一定程度上纠正患者呼吸困难、心率异常的现象,但对于纠正低氧血症的治疗效果并不十分显著[5],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患者预后。无创呼吸机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及应用,能克服气道的阻力,缓解患者呼吸肌的疲劳状态,将动脉血氧饱和度提高,促进二氧化碳的有效排出,纠正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6]。此外,无创呼吸机治疗还能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心脏的负荷,降低胸腔负压,对心室回血量及心肌张力进行控制,缓解及改善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促进患者预后[7]。本次观察结果显示,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脑钠肽、心肌肌钙蛋白、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及治疗优良率明显优于实施低流量持续吸氧治疗的A阻患者,说明无创呼吸机对于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8-9]。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效果显著,建议临床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