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 感动你我
——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素材积累

2020-12-19 08:57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20年11期
关键词:黄文秀张富清精神

《感动中国》节目被誉为“年度精神史诗”,就在于获奖者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精神。无论爱国还是敬业,无论诚信还是友善,无论积极进取还是崇德向善……他们身上的价值追求,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的价值坐标,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醒目的精神标识。他们用青春和生命感动中国,用逆行和坚守感动我们,他们是我们心中的光明,是时代不朽的丰碑。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每位获奖者都在所处的领域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他们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让我们生活的社会更有温度,让我们更有动力前行。每位获奖者身上都蕴藏着“精神富矿”,他们用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坚守,诠释和定义了平凡中的不平凡,那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是无尽的。”如果说主流媒体发力道德模范宣传报道,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体现了媒体责任,那么从中不断汲取精神的力量,把这种力量融进工作中,则是我辈责任。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既是中国的脊梁,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价值的承载者和传扬者。行走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我们应该向这些可亲可敬、可歌可泣的榜样学习,以奉献和大爱挺直筑梦中国的精神脊梁。

黄文秀:兰谷遗芳远

做人不能忘本,饮水更要思源,黄文秀始终记得是家乡在自己的的求学之路上伸出了援助之手,她始终没忘百色那个革命老区迫切需要人才回来建设,她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把希望带给更多的父老乡亲。

颁奖辞: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

素材链接

关键词: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

1989年,黄文秀出生于广西百色的一个贫困家庭,从石头村里一路考入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本可以留在北京工作的她,毅然回到家乡工作,响应号召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2019年一场山洪夺走了她年轻的生命,她倒在扶贫工作的路上,留下了她不可磨灭的精神和滚烫的初心。

让思想扎根,先做“好村民”。黄文秀出生在革命老区,家里有三个姐妹,一直以来都是贫困户,近几年,家里面才通过易地搬迁脱了贫。“我是从广西的贫困山区出来的,我想回去建设家乡,把希望带给更多父老乡亲。”驻村满一年时,她简单地发了一条朋友圈:“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扶贫路,便是她心中的长征,她决定起步时,就已经做好爬雪山、过草地的准备。

让工作深入,不做“文秀才”。黄文秀初到村里时,也曾哭过鼻子,她在日记中写到道:“大家见我是女生,对我也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内心不禁觉得压力非常大。”为了拉近与村民的距离,她挨家挨户上门走访,从不喝酒的她还会主动带上酒找村民小酌几杯;为了消除贫困户老黄的误解,她多次上门拜访宣讲扶贫政策;为了和群众打成一片,她主动学起了当地方言,用桂柳话和贫困户交流,驻村第五个月,黄文秀在日记里兴奋地写道:“我发现我的方言进步了,可以和贫困户完整地用桂柳话交流了。”

让能力突出,勇当“多面手”。通过走访,黄文秀发现群众不太配合工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村“两委”干部为民办事不主动。黄文秀从严抓实坐班值班制度,遍访贫困户,让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为了实现产业脱贫,通过调研和反复市场摸底,黄文秀不仅帮大家引进了先进的砂糖橘种植技术,还教会村民做电商,从产到销,切实解决贫困户增收问题。对村干部来说,她是个好领导;对村民来说,她又是位技术能手。

深度解读

黄文秀深知基层工作者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苦干实干,才能尽早实现家乡人民的脱贫奔小康梦。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责任,生命有限,精神永垂,她用短短的一生诠释了初心不忘、使命不辱、本色不改的共产党人的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黄文秀将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国家的扶贫事业,在扶贫这条长征之路上挥洒着自己的汗水。山洪带走了一个年轻可爱可敬的生命,但是我们相信在这条漫漫长征路上,有无数像黄文秀一样怀着赤诚之心的基层工作者,将会用自己的“星星之火”,为扶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富清:初心自慷慨

张富清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建国后,他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到偏僻的湖北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18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张富清的事迹才被人们知道。

不管是突击还是坚守,都折射出张富清坚定的信仰、忠诚的品格、担当的精神。突击,彰显的是使命担当;坚守,彰显的是初心本色。当这两个鲜明特征在深藏功名60多年的老英雄张富清身上完美叠加时,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纯粹”。

颁奖辞:都知道你朴实勤勉,却不知你曾战功赫赫。你把奖章深藏在箱底,把对战友的怀念深藏心底。从不居功索取,只为坚守使命初心,默默奉献。于国于民,你是忠诚伟大的士兵。

素材链接

关键词:坚守的是信念

在明白了为谁打仗、为什么打仗的道理后,他便坚定了听党的话、跟党走的信念。他坚守初心本色:“共产党是为劳动人民谋幸福的党,我一心只想着怎样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把群众的生活搞上去。”他坚持的是党性原则:“对党忠诚,就是坚决执行党的政策,不能有任何私心杂念,不能搞变通。”他坚守的是入党誓言:“从入党那一天起,我就把自己交给了党,坚决按照入党宣誓去做。”他坚守的是纪律底线:“党交给的任务从来不拖欠,国家的便宜一分都不占。”

战争年代,他是英勇无畏的突击队员,三场战斗炸掉敌人4个碉堡。当国家需要抽调战斗骨干抗美援朝时,他又义无反顾地报了名。

转业安置时,张富清选择了到大山深处的来凤县,选择了人生的第二个战场。在来凤工作的30年时间里,张富清有20多年在农村度过。有时少则一年,多则两年,他就要“转移一次阵地”。因为张富清能干,这个村子刚刚搞好,组织上又把他派到另一个村去攻坚。究竟住过多少村,张富清记不清了,只记得那些年,自己像部队里的突击队员一样,哪里最困难就把他调到哪里去,到处打攻坚战。

作为领导干部,他先后分管过县城的粮油供应、三胡区供销社和卯洞公社船厂、桐油经销等,可以说每个岗位都是“肥缺”,稍微“灵活一点”,至少全家人不会饿肚子。但小儿子张健全记忆,最深的就是饥饿。当时由于生活困难,不少干部向单位借钱,但张富清从未向组织反映过任何困难,也从未享受过任何困难补贴。就连自己的工资,他也没有认真查看过,组织给多少就是多少。钱少了不够花,就计划着开支。

在家庭陷入困境时,他安慰妻子:“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我们要相信组织、相信党!”当党和国家全面精简机构人员时,他第一个砸了妻子的“铁饭碗”;当遇到招工的好机会,他却打发儿子下乡当知青;做白内障手术,他和农民病友一样选择最便宜的方式。

深度解读

张富清的一生,就是这样在突击与坚守中塑造了纯粹与高尚,成为一座令人仰望的人格丰碑,成为一面烛照灵魂的人生镜子,成为一面引领激励我们奋进的精神旗帜。有了信仰,他就不怕牺牲;有了信仰,他随时做到党让干啥就干啥;有了信仰,他就不怕艰难困苦;有了信仰,他从来不为私心杂念所累;有了信仰,奉献在他看来就在情理之中。信仰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为什么那么重要?张富清用一生的突击与坚守为我们作出了响亮回答!

朱丽华:光明溢天地

从事推拿工作30多年,朱丽华创办了自己的诊所,还为100多名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同时,她还热心公益,先后为22万多人次解除了病痛,为近500人次贫困学子捐款300多万元,引领100多名盲人走上了就业路。她一生未婚、没有子女,无私奉献个人所得,还签下了器官捐献书……

饮水不忘挖井人,多年来,朱丽华始终不忘回馈社会,热心公益事业,用爱心温暖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作为普通党员,朱丽华打点着崭新的每一天,抹亮着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感动着周围的每一个人。她让她的人生不再有黑暗,她点亮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心灵,更让这个社会充满光明。

颁奖辞:“不幸关上了你的门,你却帮别人打开了窗。看见过这世界的阴影,却还是面向光明。在黑暗中靠自己的一双手,推拿出灿烂人生。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但你能感受到。

素材链接

关键词:生命的意义

朱丽华双目失明,却为他人带来光明的未来。28年来,她捐款373万元,资助了寒门学子480人次,还带动了100多名残疾人就业。她先后获得了“全国自强模范”“浙江省道德模范”“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等30多项荣誉。 朱丽华1994年10月入党。早在1990年,南湖革命纪念馆筹建时,嘉兴开展“我为南湖争光辉”捐款活动,当时月工资只有58元的朱丽华捐款116元;1991年,朱丽华第一次在广播里听到“希望工程”这个词,一下子被触动了。当时月工资只有58元的她,一口气拿出近3个月的工资140元,资助了云南两名贫困学生,也开启了她的助学之路。2006年,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筹建,朱丽华再次捐款1万元;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朱丽华缴纳10万元“特殊党费”支援灾区……多年来,朱丽华常常把“既然入了党的门,就要做好党的人”这句话挂在嘴边,落实在行动中。

“自己少花一元钱,就能多捐出一元钱。”“让帮助过的人活得有尊严,是我最大的快乐。”朱丽华说。身残志坚的朱丽华出身于中医世家。参加了浙江省首届中医推拿培训班,从零开始学盲文。她有一个信念:只有就业才能让残疾人自立自强,才会真正被这个社会平视。为了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她创办了丽华推拿诊所,招收残疾人,不但安排吃住,还免费教推拿。她至今没买一套商品房,住处仅20多平方米,一张桌子两张床,她和视力残疾的女员工一人一张。总有一种力量让她坚守自己的初心。她坚持做慈善,热心公益,无私奉献,从1991年到2019年,资助贫困学生近500人次,捐款金额300余万,2019年一整年,支付资助费用30W+。

深度解读

“仅仅满足个体的谋生,绝不是生命的意义。一个被社会需要的人,生命才有意义。”于是,朱丽华希望用诊所“造光”,为更多盲人照亮前行的方向。“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张海迪的这句话用在朱丽华身上或许再合适不过。

【适用方向】 人生价值、无私奉献、信仰信念、向上向善、生命的意义等。

时文链接

感动中国,传递平凡又伟大的向上向善力量

王玉星

走过2019年,总有人温暖你我,感动社会,感动中国。5月17日晚8点,《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播出。樊锦诗、顾方舟、杜岚、尤端阳、中国女排……来自各个行业、领域的获奖者,精神催人奋进,事迹令人动容,传递出了平凡又伟大的向上向善力量。

感动中国,擎起不忘初心的伟大旗帜。从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却深藏功名、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张富清,到在笔记中写道:“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却不幸牺牲在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黄文秀;从每人负重30余斤、徒步行军8个小时,在海拔3700余米的地方与森林大火展开搏斗的四川森林消防员,到彰显祖国至上、顽强拼搏、胜不骄败不馁的英者风范,创造世界大赛十冠王奇迹的中国女排……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行业不同,但他们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仅用信念扛起了时代重任,也用行动为人民撑起了一片艳阳天。感动中国,感动你我。每一个人物每一段故事,都散发着满满的正能量,都为社会前行注入了强大的向上的精神动力。

感动中国,书写无愧时代的最美篇章。热心公益的盲人朱丽华,自学成为当地唯一盲人中医师,为100多名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山河澄正气的伍淑清,2019年9月现身瑞士日内瓦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例会,向世界说出真实的香港;美籍教授潘维廉,以一个外国人的独特视角,记录和展现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和伟大变革……他们没有多么轰轰烈烈,没有多么声名显赫,之所以能够“感动中国”,正在于呈现出了普通百姓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实录了社会变迁时代前进的铿锵足音。凡人善举,小善大爱。榜样的力量,总是能给人一种积极向善的精神指引,指引人们向前奋进,他们所迸发出的令人震撼的力量,也都回应着这个时代的精神渴求和信念坚守。

感动中国,汇聚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从2002年到2020年,“感动中国”犹如一扇窗户,在十八载里诞生了上百位年度人物,不过他们只是中华民族厚重精神的代表。岁末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84岁的钟南山院士奔赴武汉,在高铁上闭眼小憩的照片感动了无数人。其实,刚刚过去的几个月,有太多感人至深的瞬间直抵心头,无论是白衣披甲、逆行出征的医务人员,还是研机析理、奋力攻关的科研工作者,无论是争分夺秒、不舍昼夜建设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工人,还是坚守岗位、日夜值守的基层党员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在每一个平凡岗位上的坚守背后,都蕴藏着一个人所具有的价值和力量,而这也正是民族复兴、国家强盛所呼唤的精神品质。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用平凡的坚守书写出不平凡的人生,用榜样的力量传播着有形的正能量。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每一个人都是主角,就让我们把平凡又伟大的向上向善力量融进工作岗位,用实际行动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中国奇迹。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

点 评

文章开篇提出观点,行文过程中设置三个分论点进行全面论证,结尾发出强有力的号召,“就让我们把平凡又伟大的向上向善力量融进工作岗位,用实际行动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中国奇迹”。结构严谨,论证严密,是文章最突出的亮点。

猜你喜欢
黄文秀张富清精神
黄文秀:返乡扶贫 奉献青春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时代楷模黄文秀的故事》
张富清:深藏功名 初心不改
虔诚描绘精神的富足——《张富清传》读后
缅怀“最美奋斗者”黄文秀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青春之花,绽放在扶贫路上——缅怀广西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
《深藏功名 坚守初心——95岁老英雄张富清的本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