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化民
(天津城建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天津300384)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为“立德树人”吹响时代号角.“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有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解决,其中一个重要且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是,如何始终坚持“知行合一”作为道德素质教育的方法论基石.在当今教育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解决这一问题更为紧迫,因为“知行不一”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不可回避的突出问题,深刻影响素质教育的落地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不利于高等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因此,研究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中的“知行合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古代杰出人士多重视“知行合一”,以其作为个人修养和成才的基本遵循.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是践行“知行合一”教育思想的典范,事实上开启了利用“知行合一”理念和方法,系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的先河.孔子的道德教育决不停留在说教,而是强调实践,强调思想和行动的统一.纵观论语全书,可以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知、行互动的过程中趋于“至善”.孔子奉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的教育原则,而“愤”和“悱”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实际生活或道德修养实践中有了疑惑,有了矛盾,然后再适时地加以启发,疑问和矛盾消除了,则“知”与“行”便自然得到统一,进而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可见学习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且要从他人的处事行为上学习,“知”和“行”是一件事,而不是两件事.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1].“从心所欲不踰矩”是“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是“知行合一”思想的集大成者.王阳明从“心即理”[2]的本体论出发,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知行观,并结合自身实践,透彻地阐述了“知行合一”的丰富内涵.他认为“知”与“行”原是不可分开的,“只是一个工夫”[2].人们如果只重“行”,不重“知”,就只会“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2],这种“行”只是“冥行”[2];如果只讲“知”,不讲“行”,也只能“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2],这种“知”只是“妄想”[2].因此,只有用“知”指导“行”,“方才行得是”[2];只有用“行”实现“知”,“方才知得真”[2].总之,“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2].
近代许多知名人士,在其成才的过程中都遵循“知行合一”的基本思想,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例如曾国藩,就是“知行合一”的重要实践者.他重视慎独,在读书治学和做人处事的过程中,每日写日记(其称作“日课”,几十年不曾间断,收到了良好效果[3])深入剖析自己,自我省察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圣人之教;如果有失德之处,绝不姑息迁就自己,而是联系到思想深处进行剖析,在日记中毫不留情地批评自己,并找出原因,以防再犯.
这主要体现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和“教学做合一”思想[4].他认为,“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4].他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4].实际上将“知”与“行”联为一个有机整体.
毛泽东研读马列经典,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知行合一,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并在解决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重大问题上取得巨大成功[5],生动诠释了“知行合一”对于立德树人、成就事业的重大价值.在其名著《实践论》(副题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中,毛泽东论证了“认识”和“实践”的丰富内涵及其辩证关系.“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6].深刻揭示了“知”与“行”的互动关系和知行的合一是螺旋式上升过程,突破了王阳明关于“知”与“行”静态、简单关系的藩篱,并以“实事求是”赋予“知行合一”新的内涵.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谈到“知行合一”,对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思想作出新的阐释,使其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尤其是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做到知行合一.他深刻指出,学习理论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7].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他进一步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审视自己、要求自己、检查自己”[7].2019年3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发表讲话强调,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8].习近平同志关于“知行合一”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不但阐释了“知行合一”的深刻内涵,更明确提出了在“知行合一”的状态下完成立德树人目标的具体方法,在新的历史时期将“知行合一”教育思想推向新的高度.
从上述关于“知行合一”教育思想发展脉络的梳理可以看出,对于道德素质教育而言,“知行合一”绝非可有可无的一种方法,而是其内在要求;换言之,没有“知行合一”,便没有道德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重在“以人为本”,目标是“人”的完善,而作为完善的“人”,必然是“知”与“行”的统一.离开“知”,固然无法实现“行”;但缺少了“行”,“知”便是不完全的知,甚至是虚假的知.此“知”可能并非为自己真正所有,并未内化为素质,其人只是“两脚书橱”而已.“知行合一”是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内在要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是漫长的“日三省吾身”的过程,是知行统一的“日新”过程.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就强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明确指出了“知行合一”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必然途径和内在要求.
从社会责任感的形成过程来看,其必须经历认识(什么是社会责任感)、身体力行(践行责任担当)、进一步提高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渐进的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也是“知行合一”的过程.另外,社会责任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隐性知识的特征[9],仅仅依靠书本和语言是难以达成的,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德育情境,即与德育受体相关的所有人、物、事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特定场合[9]. 在特定的德育情境中,德育受体在参与过程中与周围环境碰撞,积极主动强化自身道德意识并进行自觉的道德实践,才能完成社会责任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向基本素质的转化.只有“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8],才能完成社会责任感的最后形成.
许多大学生政治理论知识并不缺乏,但在实际行动上却差距较大.从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低级追求、不良风气、道德失范、刑事案件等一系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事件和行为,可以看出,大学生中存在令人担忧的“知行不一”问题.系统分析当前大学生道德素质知行分离问题及其成因,对于提高道德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3.1.1 个人内在品质上的知行分离表现
(1)诚信问题.大学生群体中的诚信问题主要体现在考试作弊、编造实验数据、学术不端,以及求职简历造假等,虽然只是少数,但体现在其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可能影响到未来的诚信意识,其危害值得警惕.中国青年报等曾有调查显示“80.8%的大学生认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诚信问题‘比较严重’;在大学生全部考试中自称考试‘经常作弊’的人占29.2%”[10].另有调查显示,“52.5%的大学生在写作业与撰写学术论文时有抄袭行为”[10].有研究认为,当前大学生诚信状况不稳定,易受外界环境影响[11].而诚信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理论与实际脱节导致了大学生对诚信认同方面的矛盾心理.有诚信知识但缺乏诚信意识,缺少实践的环节,没有实现对诚信的内化”[12].
(2)理想信念的缺失.内心缺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读书的志向,因此才有一些大学生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和日常行为中的“混日子”现象;才会出现普遍存在于众多大学中的所谓“学风”问题,表现为不思进取,没有主动学习的精神,对学问没有热情,因此才有上课睡觉、玩游戏、看手机的普遍现象.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事实上,理想信念的“知”并未很好地转化为“行”,知行分离现象较为突出.
(3)人文品质与人文情怀的缺乏.具体表现有:缺乏“天人合一”的思想;缺乏生命意识和环境意识;缺乏对他人应有的尊重;缺失尊师重道精神;缺乏敬畏心,不敬天地,不认祖宗,不孝父母,只拜金钱权力;等等.人文品质与人文情怀相对缺乏(或相对低下)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是知、行分离: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大学生对人文知识的了解更多停留在书本知识上,而缺乏实践环节.当代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虽具有一定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但实际浸润不够,缺乏“知行合一”的修炼过程,未能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足够的人文营养.
3.1.2 处理与国家社会相互关系上的知行分离表现
(1)国家民族感情的缺乏. 表现在许多出国留学的大学生、研究生,贪图国外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学成不愿归国.当然回国的也不乏其人,但很多人却是有条件的,即必须提供比国外更高的学术待遇、学术称号;有些甚至为达目的不惜伪造学术成果.比较之下,象黄大年等怀揣理想,出去就为学成回来报效祖国的一批科学家才显得尤为可贵. 爱国主义的缺失,其重要原因仍是知行分离:一方面在接受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在实际行动中“一味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忽视社会价值的实现”[13];甚至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路上越走越远[14].
(2)社会责任感的相对不足. 有些大学生上大学就是为了拿个毕业证书,毕业后找份好工作,缺乏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更远大的理想.因此,在完成学业之余,将很大精力投入到谈恋爱、玩游戏之中,不能更好地规划大学的几年宝贵时光.有些学生虽有理想,但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其主观需求不一定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在多次碰壁之后理想破灭,社会责任感逐渐弱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过程是入耳、入心、入脑、入情(情景)渐次发生的过程:入耳即获得责任认知;入心即随着责任认知的获取,在情感上形成对责任的认同;入脑即形成和转化为责任意志;入情即责任情感和责任意志共同作用,在现实情景中产生和体现出责任行为[15].可见,知、行分离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模式,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的最大障碍.
(3)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官本位思想. 部分学校学生会和学生干部中存在着功利化、庸俗化问题.一些学生会或社团机构不是将精力放在做人做事上,而是沉醉在“过官瘾”的自我陶醉状态中[16-17].一些学生加入学生会或社团组织的初衷是希望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却发现成天陷入写虚假材料、做官样文章、找当“官”感觉和无聊的社交之中[18].尚未进入“知行合一”生命状态的大学生,其世界观还未最后形成,学生组织和社团活动中如果掺杂过多官样行为和官本位意识,非常不利于锻造为人民服务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
3.2.1 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缺乏个人动力系统
实际上,道德素质修养是需要内在动力的,例如孔子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1],因为他追求的是道德水平的提升,其目标就是通过“知行合一”状态下的道德修养,使得自己“不贰过”[1].此即“日新”,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在精神动力.反观当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思想道德课程很多时候仅当作知识传授,片面强调道德理论灌输而忽视道德养成,忽视人文浸润,没有为大学生道德素质的自我提升建立有效的个人动力系统,从而导致学生内在地缺乏自我提升机制(即“止于至善”).
3.2.2 思想道德教育的手段相对落后
思想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空洞说教而不具体、不系统,口号化和形式化严重的问题.道德修炼之道,犹如树木之生成,有根、有干,才能有枝叶;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爱党爱国”,这些都很重要,但如果讲不清楚其中的逻辑联系,学生必然敬而远之;教育者如果心中没有根、没有干,或者有根有干,但二者却联系不起来,形不成一棵完整的思想之树,杂乱而无章法,学生自然难以适应.
梁启超先生认为,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教育事业从积极方面说,全在唤起趣味”[19].思想道德的教育也需要生动有趣味.生动指形式上的生动、多样化,易于学生接受;有趣味是指学生能够在道德修养“日新”的过程中体会到由衷喜悦.目前这两个方面均有较大提升空间.
3.2.4 思想上的冲突
大学生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被各种良莠不齐的励志书和心灵鸡汤所裹挟,这些励志书由于受不良文化思潮的影响,存在一些糟粕,如急功近利思想等.这些文化中所传达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相容的,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不相容的,造成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扰,行动上不知所从,从而导致其知、行分离.
3.2.5 信息化时代的影响
现代社会,大数据时代,信息来源极其丰富、极其容易,如电视、报纸、互联网、手机终端等,但其中充斥着大量的负面信息、虚假新闻扭曲了价值观.例如近年来曾在互联网上大量出现的质疑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的言论,产生了广泛的负面影响.负能量的信息对于人的精神世界构成严重的污染,造成了世界观形成期的大学生的知、行分离.
“知行合一”的道德素质教育体系应当包括知识系统与课程体系、自我提升动力系统和实践系统. 其中知识系统与课程体系是基础,自我提升动力系统是基本途径,实践系统是重要抓手.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4.1.1 构建完善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知识系统
知识系统包括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作为社会公民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国家和民族意识、历史意识、国际视野、天人合一意识、道德意识等.这些系统化的知识涵盖了四个层面的东西,其中,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道德素质的基础;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作为社会公民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等是道德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国家和民族意识、历史意识、国际视野、天人合一意识从不同维度上决定了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根本格局和境界;道德意识则决定了道德素质修养的深度.
A:所谓“一招失算满盘皆输”,就是你现在的处境。你们作为父母,和孩子没有“共同成长”的历程,一切从零开始,那就应该从能力培养的“零”开始,把过去6年缺失的全部补回来,如果现在只是每天忙着“辅导作业”(其实不是辅导,只是帮助完成),作业能及时交上,孩子并没学习,所以还是零,没有开始。
4.1.2 逐步完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结构
构建跨越课堂内外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其中课堂外的道德素质教育课程是课堂的延伸,包括阅读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阅读类课程具有很丰富的内容,以学生的自我阅读为主,特别要强调经典阅读和人物传记类读物的阅读,经典包括诸如《实践论》、《矛盾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领袖人物的经典原著,以及《论语》、《道德经》等中国传统文化源头的经典之作;人物传记类读物包括历代英雄人物的传记及当代杰出人物的传记.实践类课程包括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和人文遗迹等,主要目的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从中华优秀文化中补充精神之钙.
4.1.3 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这里的中华优秀文化既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包括现代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0].当前,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体系应当与中华优秀文化建立紧密的联系,相互渗透,充分焕发其生机和活力;应当完善国家和民族意识、历史意识、国际视野、天人合一意识的教育内容,使得大学生能够准确定位和把握自身在社会、自然和历史时空中的角色,在更大的时空格局下完善道德素质;同时,应当充分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像古代圣贤和时代楷模一样进行道德修养,将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引向深入.
4.2.1 系统培育大学生道德素质自我提升动力
道德素质的自我提升动力和机制是目前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体系中最为缺乏的,应当着力培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都主张道德修养的完善存在一个自我提升机制.钱穆先生认为,“中国文化之最重要、最特殊处乃在其能着重学做人,在其能看出人的理想和境界可日新月异地上进”[21].梁启超先生认为,智、仁、勇三达德是人类普通道德的标准,“三件具备才能成一个人”[19].成为具备三达德的人,进而“不惑,不忧,不惧”(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1,19]),是一个具备完整人格的人内心所渴求的目标,可以为大学生道德素质的自我提升提供永不枯竭的动力之源;同时,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可有效激活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自我提升意愿,培育其道德素质提升动力.目前在我国普通高等教育领域,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还不够系统化,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还不够普遍,相对更为重视的是诗词书画等传统文化的“枝叶”和“花朵”,而较为忽视传统文化的“道德修养”这一根本;“立德树人”与“建功立业”的深刻关系还未能被大学生很好地认识和体会到;同时,理想信念教育也不尽如人意.因此,当代大学生对于其道德素质的自我提升普遍显得较为乏力,其道德素质自我提升动力的培育任重而道远.
4.2.2 着力构建大学生道德素质自我提升机制
如上所述,大学生道德素质自我提升动力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并与当代理想信念教育相贯通.因此大学生道德素质自我提升机制须基于此构建.实际上,许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如“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他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的修养非常深厚,在其长期的道德修养过程中,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很多营养;并以救国报国之动力,将道德修养进一步升华,完成了“立德树人”的目标,为其建功立业奠定了坚实的道德基础.因此,要在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并鼓励这个过程中的“知行合一”,充分激活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自我提升机制.古代贤士的自我道德修养,如孟子的“善养浩然之气”,如颜子的“不迁怒,不贰过”,如曾子的“日三省吾身”[1],如曾国藩的“日课”[3],都对我们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同时,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8].总之,只有将“止至善”作为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帮助大学生仔细构建其道德素质自我提升机制,道德素质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道德素质的实践系统是道德修养实现“知行合一”的必要“基础设施”.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上之所以出现知、行分离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由于缺乏实践环节而导致的脆弱性.信息社会的信息污染、负面信息,以及各种社会矛盾,极易使得大学生刚刚建立起来的道德意识模糊化.因此必须科学构建和完善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实践系统.包括思想实践系统、日常实践系统和社会实践系统.
4.3.1 思想实践系统
道德素质的“思想实践”,其目的是以他人之“行”促己之“行”,即以榜样的力量对大学生进行精神激励.中国革命文化中存在丰富的人格榜样,如董存瑞、黄继光等是大无畏的榜样,邱少云等是顾全大局、坚韧不拔的榜样,张思德等是艰苦奋斗的榜样,江姐等是理想信念坚定的榜样;另外还有焦裕禄、黄大年、张富清等时代楷模,以及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都可以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修养提供不竭的动力之源.用英模人物的人格魅力和其心灵磨砺成长的历程去感染人、打动人,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去荡涤思想、净化灵魂[22],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特别是人物传记)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同时要与自我提升动力联系在一起;只有“内求”,只有“为我”,道德素质的思想实践才能荡涤自我思想之杂质,收到长效之功.
4.3.2 日常实践系统
日常实践系统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联,注重从其学习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塑造自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鼓励学生制定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道德修养实践计划.可借鉴曾国藩的“日课”方法[3],对每日言行进行检点,不好的立即改正,避免知与行产生的分离逐步累积而成为一个伪君子.曾国藩认为“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份业,又算馀了一文钱”[3],要以积累财富之心积累德行.道德素质的日常实践是一个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孔子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则勿惮改”[1].只有重视道德修养的日常实践,道德素质才能产生日新月异的进步,从而厚德载物.近现代以来,许多革命领袖和学问大家,都极为重视道德修养的日常实践,从而奠定了其为国家和人民建功立业的道德基础.
4.3.3 社会实践系统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能局限于职业素质的养成,还要重视道德素质的养成.对此应加强指导,强化社会实践中道德修养的实践成分.厚德才能载物;孔子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1].只有在“知行合一”的状态下逐渐养成各种道德素质,才能满足未来职业生涯健康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距离其未来职业最近的教学环节,必须进行科学设计,发挥好其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系统要形成职业素质养成和道德素质养成两条并行不悖的主线.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产教融合下的面向就业的社会实践、学生干部与社团工作、新时代志愿服务,以及其他自发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全方位地锻炼和培育大学生的个人品质、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感等道德素质.
大学生不但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良好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才能引领社会风气,满足社会需要.“知行合一”的道德修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掘“知行合一”这一哲学思想的教育意义,并以此重塑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体系,对于破解当前道德素质教育困局,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提出了以“知行合一”重塑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体系这一命题,论证了其意义和价值,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构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些理论和对策需要在波澜壮阔的教育实践中,根据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不断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注入新活力、新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