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传播的文献基础

2020-12-19 15:32王立刚
关键词:文献价值观传统

朱 玲, 王立刚

(北京师范大学 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 北京 100875)

进入新时期以来, 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使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 2017 年1 月, 中办、 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指出: “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 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迫切需要加强政策支持, 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 可以说, 与文史哲领域细分化的专门研究不同, 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系统, 以当代转化与传播为落脚点的研究越来越迫切。

对当代社会来说, 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内容虽然有一大部分仍旧存留在普通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中, 但是作为一项研究领域, 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研究基础离不开传统文献。 将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总体上的考量, 与需要站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脉络中, 综合文史哲不同学科所关注的基本文献, 才能构建中国传统文化当代转化的文献基础。 这是当前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前提, 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播领域要开展的基本工作。

一、 作为整体意义上的中国传统文化

得益于历代祖先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珍视, 中国古代留下了大约20 万种历史文献。 这一数字从几年前出版的《中国古籍总目》 中可以了解到[1](P1)。 这些古代典籍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全部依托, 是中国人传统精神的命脉之所在, 是当代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传播的基础。 对于浩如烟海历史文献, 任何人哪怕仅仅对目录和内容摘要进行完整的阅读,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具体的阅读更是无从谈起。更何况要想了解古代典籍的精华, 也需要真正走进典籍中, 而不仅是了解其主旨摘要即可。

在研究者层面, 不同的文献大致上各有所属, 文史哲各学科和研究领域, 各自对所在领域有关的文献展开研究并加以解读即可。 比如, 大量的古代地方志和档案资料, 主要由涉及史学专门领域的研究者, 或者各地对自身所在地域的历史文献感兴趣的人进行阅读和研究。 中国传统思想的研究者从各自感兴趣的思想流派出发, 既会阅读某类思想较强的文献, 也会精细地阅读最重要的典籍, 甚至对某种典籍展开专门研究。 即使庞杂的宗教类文献, 也有宗教界和研究古代宗教信仰的学者和人士开展研究和梳理。 这些研究者面对的古代文献, 往往只是古代文献中的某一种类别, 即使会同时涉及多种文献, 在各自研究领域也都可以按照相关的主题和研究目的, 以目录文献学为基础按图索骥, 大都有章可循。 这些有关研究的目的大都是精确地了解古代文献的具体内容、 历史价值, 或者所记载的某项具体内容,研究者关注的主要是历史文献本身, 而不是这些文献在当代的再传播, 一般也不把普通社会大众作为研究成果的阅读者。

与此不同的是, 自近代以来, 传统文化开始越来越被视作一个整理, 对于社会大众来说是如此, 对传统文化传播与教育领域的研究者而言也是如此。 这部分研究者面对的研究对象是作为整体的传统文化, 研究的目的是实现作为整体的传统文化向社会大众, 甚至在少年儿童群体中, 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在于使中国传统文化实现有效的传播。 毕竟作为当代社会大众来说, 可能很多人一生都不会直接接触绝大多数历史文献, 但是仍旧有接触历史传统、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观愿望和实际需求。 在理论上,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播作为专门的研究领域应该以文史哲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为基础, 但由于研究目的存在很大差异, 文史哲领域的研究成果往往无法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播的研究提供足够有效的支持。 所以将中国传统文化视为整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播实际上也要直接面对原始的传统文献本身。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古代典籍, 但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也离不开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传统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在很多层面一直影响到今天, 仍存在于当代生活的诸多细节中。 在价值观的选择上, 中国人有自身的价值逻辑判断和行为选择模式, 与西方文明、 伊斯兰文明有显著的区别。 在审美与艺术领域, 中国人的审美和艺术形式独具魅力。 在日常生活领域,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自成体系, 中国饮食与西方有着很大的区别, 而即使中国内部不同文化区的饮食习惯, 也有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 中国有自身的岁时节令和人生礼仪文化。 在教育领域, 中国正在形成具有中国文化味道的教育内容体系。 这些文化传统伴随着中国人走过一年又一年, 走过一代又一代。

当然, 从总体上来说, 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而言, 当前阶段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仍旧处在起步阶段, 尤其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更是如此。 这主要因为自近代以来, 中国的整体国家实力衰退, 与此相伴引发了文化自信的消退, 在一些时间段内甚至出现了十分严重的文化自我否定思潮, 曾经有很多激烈的批评中国文化思想和言行, 以至于汉字一度都要被废除而改为拉丁拼音。 尽管在新中国成立后, 文化自我否定的趋势有所改变, 但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到来, 曾经依托于传统农业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 文化生活传统、 文化常识, 也正在进一步地消失在社会大众的生活中。

正因为如此,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需要在文史哲某项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展开研究, 以学术的理解为主要目的, 还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开展专门针对传播与教育的研究, 毕竟中国传统文化的落脚点应该是当代社会大众的生活世界。 对于以面向当代社会大众的传播者而言,也需要完整地认识传统文化。 不过正因为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衰退, 当代社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不仅需要考虑现实生活中的文化要素, 这只是最终的落脚点, 而其前提也需要以严肃的传统文献为基础。 在涉及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内容时, 均需要回到传统文献本身, 这才能真正以传统为基础, 才能避免歪曲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方向。

对于未来而言,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整体国力的不断上升, 中华文化也必将逐渐发展起来。作为中华文化最重要基础之一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必将受到中国乃至世界的广泛欢迎, 甚至可能不同领域的专业文献最终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内容回归并影响到中国人的生活。 地方志和家族文献可能在未来重新成为中国家族文化建设的内容, 宗教文献也开始真正为宗教信仰者所信赖, 宗教信仰由此也不再仅是作为迷信或者“心灵鸡汤”而存在, 但是就目前来说, 专门领域的研究终归是与以传播为目的的研究不相同的, 尤其在当前阶段更是如此。

二、 作为经典或典籍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与教育的研究需要了解作为其基础的古代典籍有哪些。 这既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也是开展传统文化传播的前提工作。 古代典籍最重要部分的被称为经典。 在传统文献分类体系中, 所谓的经典不仅是四部分类法中的“经部”。 实际上古代自称为“经” 的典籍有很多, 其在文化思想史中的地位并不都可以与儒家的“十三经” 相并列。 比如, 佛教“大正藏” 分为经、 律、 论, 其中的“经” 只在宗教领域有较高的地位。 再如《茶经》 《脉经》 作为子部文献, 内容是作为一种技术类文献存在。 甚至还有一些戏谑成分的“经” 存在。 所以, 文献标题带有“经” 并不等于经典。 经典的形成来自后世的视角, 影响广泛, 代表性强, 拥有典范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体系, 当然不是只有经典文献的存在, 而且有其他不是以文献为载体的各类内容存在, 有时候经验、 技艺等会依靠口口相传, 并不直接依赖于文字。 比如, 传统医学诊断过程的“望闻问切”, “切” 即“把脉”。“把脉” 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 与其说是依赖于文字或者文献, 不如说是依赖于长期的经验积累之后形成的娴熟的技艺。 凡是涉及技艺类的传统文化均是如此。 因为这类内容需要经过练习,才能形成真正的传承, 所以往往可以脱离经典文献本身而存在。 比如传统艺术类内容, 传统文学创作本身, 传统书法、 音乐、 绘画、 舞蹈, 乃至传统民间杂艺类内容; 传统手工艺类内容, 比如传统工艺、 传统农业技术, 各类生活和生产的必需品的制作等内容; 传统健身类内容, 比如传统武术、 健身方法, 乃至医术中的诸如针灸等技术也包含在内。 此外, 传统游戏也属于以技艺形式存在的传统文化。 这些内容均是如此。

一些生活常识也不依赖于文献本身, 比如传统乡村的很多人并不识字, 但是对一年内某个节令、 节气要开展哪种活动有很清楚的认识, 对在何种具体的场景下一个人做出什么样的行为选择也有很清楚的理解。

对于很多人来说, 这样道德层面的内容往往并不依赖于经典本身。 毕竟普通人价值观并不直接来源于道德理论经典, 而是来源于社会教化。在古代社会, 受到识字率不高的影响, 能够真正阅读经典的人在社会中总是占少数人的位置。 大部分人并不读书、 不接触经典, 但是仍旧获得了经典所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常识。 这并不是说传统经典本身不重要, 而是由此可以清楚地说明,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完全依赖经典, 而且在经典著作之外, 也有丰富的内容。 这些部分也拥有独立的价值和逻辑体系, 与经典文献一起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 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不过, 经典或者古代典籍为这些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习俗的保存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是文化经典的存在, 才保证了文化传统的稳定、 可靠、 有序、 成系统。 尤其在社会结构变化或者由于战乱、 瘟疫等极端问题出现之后, 文化经典的存在能够帮助经历了灾难之后的人迅速找回曾经的心灵家园, 迅速建立起稳定、 系统的价值观体系和生活习俗体系, 而不必再从头摸索,经历种种思想上的漏洞和差错。

从当代的视角来看, 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部分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文化经典发挥着稳定价值观体系、 纠正偏差的功能, 经典之外的生活常识、 技能操作也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文化经典构成了传统思想和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虽然并不是价值观本身, 尤其不是普通百姓价值观本身, 但是在理论上, 在一些关键问题的讨论和思想的深度上, 在价值观形成的方向上, 正是这些经典文献构成了传统价值观区别于中国古代文化之外的其他文明的方向性特征。

三、 作为不同时期的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本身也并不是铁板一块,在价值取向上也分为不同的流派和体系。 不同的思想流派从不同的方向路径影响了中国古人的思想与生活, 其中的很多内容甚至影响到当代。 不过, 中国传统文化所代表的价值观念以及其背后的生活习俗、 礼仪文化等内容都会随着时间而变化, 一些内容也会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和衰退和异化。 通过保存在地方志以及《荆楚岁时记》《燕京岁时记》 等专门民俗类文化典籍中的内容可以看到, 古人曾经有多很多当代已经不再有的生活, 而每个时期也都在一般价值观的基础上创造着新的文化生活。

更重要的是, 中国传统文化在古代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在不同时期内, 中国人对于某一事物的看法可能也并不相同, 甚至不同时期的总体价值观也有显著差异。 在理论上而言, 这些不同的价值观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 但是其所表达的价值在内容上却是相反的。 有差异的内容在不同时期内分别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 这样的情况在文史哲学术体系中普遍存在, 可以说是习以为常, 但对于当代社会将中国传统文化视为整体的传承与弘扬则会形成一些麻烦。 在具体传播的过程中, 普通民众并不清楚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有所不同, 甚至相互矛盾。 当两种矛盾的价值观均自称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时, 极容易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大众, 即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对象面前失去有力的理论基础。

从当代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继承是弘扬和传播的基础。 在时间序列上, 所谓继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只能来自与当代社会相对最接近的时期。 就像唐代的思想必然继承了南北朝及隋朝, 而不可能直接继承汉代一样。 在不同时期的价值观并不相同, 而且甚至矛盾的情况下, 当代社会直接接触的传统, 实际上大都是来自与当代相对最接近的时期。 比如, 各类传统戏曲、 传统曲艺以及传统饮食文化方面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来自清代, 甚至只是来自清末。 在具体的文化类别上, 一个社会可以受到不同文化体系的影响, 但是在时间序列上, 往往无法越过与当代相对较为接近的时期, 而直接接触上古时期的价值观念。 这并不是说先秦时期的价值观对于当代社会文化发展是没有意义的, 而是说文化的本质必然离不开生活, 而与社会生活在时间序列上具有延续性, 时间相对最接近的后一个时代与前一个时代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要远高于时间并不接近的两个时间段。 当代社会传播传统文化的基础应该将与当代最接近的时期作为基础, 在这一基础上先做到理解和传承, 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走进背后的深层次的、 差异性更加明显的、更加古老的文化中。

从总体上来说, 中国社会的思想体系自宋代以后, 便开始在儒、 释、 道三教的基础上逐渐融合, 并且逐渐趋于稳定, 而不再出现春秋战国时期或者汉代末年以后那种完全推翻重来的情况。在这一时期内慢慢稳定、 慢慢成熟下来的成体系的思想, 可以笼统地称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而宋代之前的思想受到生产力条件限制、 社会结构变化、 政局分裂等因素的影响太过剧烈, 在时间序列上并不稳定, 而且并没有像宋代以后是朝着一个日益稳定的体系发展。 不同时间的思想之间存在冲突, 同一时间段内的思想之间也存在内部冲突, 无法作为一个笼统意义上的中国传统文化而存在的。

宋代以后, 印刷术逐渐开始普遍出现。 今天的人所能看到的书大部分上都是靠着宋代的印刷术才保存下来; 而在宋代以前, 中国文化典籍的保存情况很差, 可以说大部分典籍均在战乱中散佚。 也就是说, 今天在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时, 不管所讨论的内容是先秦儒家思想, 还是佛教、 道教的思想, 这些思想都需要依赖文献著作的保存才得以传到后代, 而这些曾经在宋代以前的文献首先是经过宋代人的筛选整理之后才传到后代的。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宋代人认为哪种文献好, 于是将这种著作拿去雕版, 这种书便可以传于后代; 假如宋代人看不上的, 这种书慢慢就便消失在历史中了。 所以, 当代人尽管可以说, 某种书代表了先秦时期的思想, 某种书的内容代表了汉代的思想, 而且可以通过严格的考证来在证明这些思想的时代属性, 但实际上都是经过后人挑选后留下的能体现当时思想的文献, 只是先秦思想、 两汉思想的很小一部分。 当代人已经无法了解到相对完整的先秦两汉思想的具体面貌了。

可以说, 没有人能够清楚地说明隋唐之前某个阶段中国的价值观体系到底是怎样的。 毕竟通过一般文物所能了解的历史信息是非常有限的,主要信息来源多是通过文献, 但由于唐代之前,没有印刷术, 纸张制作技术的传播也不是很好。真正属于唐代以前保存下来的文献十分有限。 更主要的是, 这些曾经存在过的文献在当时曾经对不同阶层的人发挥了什么样的影响, 何种文献才是真正的主流思想, 才能真正代表一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 这是很难确切知道的。 比如, 涉及东汉的史学文献中能看到一些谶纬思想对当时政治生活的决定性影响, 通过这些只言片语的记载可以大致了解到谶纬思想可能就是当时的主流思想, 是皇帝公开作为治国理念的思想。 从后代可见到的书籍目录中也可以了解到, 谶纬著作占了东汉时期著作的大多数, 但是并没有一本完整地保存下来并流传到后世的真正的谶纬思想著作。而在涉及东汉思想时, 一般常常举出诸如王充的《论衡》 等著作作代表, 实际上王充的著作所代表的思想可能恰好并不是当时主流价值观。 在这一视角, 将王充的《论衡》 作为评价东汉时期价值观的依据, 并以此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所涉及的某一时期价值观的文献基础, 是会存在严重问题的。

中国古代不但有正式的学术著作, 而且存在十分丰富的民间思想。 这些民间思想在宋代以后相对较为清晰, 而宋代以前则受到文献过少的限制而十分模糊。 先秦的几乎没有涉及民间思想的文献, 而两汉时期的四百年时间里, 涉及民间思想的文献便有一些留存, 其中的一些作品通过道教体系保存下来。 道教本来便是从民间开始兴起, 最初传播道教的人可能是不甚得意的士人,这些人也读儒家经典著作, 但是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 可能是读得不够好, 可能是其他原因而受到体制的排挤, 于是便回到民间做一些非正式的文化传播活动。 这样的例子在《太平经》 中有零星体现, 显示了东汉前后, 部分民间士人所从事的一些文化活动。 其中一些人明显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但是无法确切了解到具体的影响有多大。

两汉在历史上并不是很短的朝代, 正是因为当时的文献只有一些碎片化的内容流传到后世,才导致后人事实上已经无法清楚地了解到当时人的价值观念。 当代从事传统文化传播的研究也无法获得足够的文献基础, 便也无法了解到有确证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 汉末以后的兵荒马乱持续了很久, 当时中国的人口在短短数十年中从五六千万缩减到数百万。 在这种大部分人都朝不保夕的历史中, 很少有人能够顾及那些保存在皇宫里的珍贵的书籍。 从汉末到隋唐, 皇宫藏书的场所经历了多次焚烧。 在南北朝的数百年时间里,只有少数时候才会出现传统的儒家典籍受到重视的情况。 大部分时期, 一般人已经不像汉代那样看重儒家典籍了。 在这一时期, 偶尔有皇室、 贵族和部分学者重视的先秦儒家典籍, 并且在部分汉代学者注解的接触上做出了一些新的解释, 而这些内容经过唐代人的筛选, 零星地保存在后代的著作中。 对于儒家经典文献, 唐代学者在南北朝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出《五经正义》, 但是饱受后代的诟病。 与其他时代相比, 隋唐时期对儒家思想的真正创新十分有限。 以至于一些思想史研究者认为, 隋唐时期第一流的思想家都是佛教思想家。

南北朝以后, 佛教经典和道教经典所代表的思想可能确实是社会的主流思想。 道教的界限在这一时期也并不像佛教那么清晰。 佛教有自己明确的佛祖以及后来的流传轨迹, 但是道教在很多情况下与民间并不正式的信仰联系在一起。 有的人将信仰视作一种习俗, 也并没有清楚的意识表示自己所信奉的是道教, 充其量只是一种很粗糙的信仰。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 这一时期的道教只是后人归纳起来的一种宗教体系, 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并不十分正式。 所以, 中国的思想和价值观在宋代以后才开始变得稳定下来, 才能真正从总体上概括出一种内容相对清晰、 结构相对稳定、 总体上日趋完善的文化体系, 而且只有这些相对稳定价值观才对当时乃至今天的中国人产生着影响。 而更早时期的文献所代表的价值观在一定意义上主要是通过宋代以后的人的再解读来影响中国人的。

四、 作为真实影响的传统经典或典籍

宋代以后, 中国社会结构开始变得以统一为主流, 政治局面以日趋稳定为主流, 没有再出现过汉末南北朝那种全国范围内的衰败的现象。 文献保存和传承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变得十分便利。在宋代以后, 即使出现了持续并不久的战乱时代之后, 思想界也没有再出现汉代末年那种完全推倒重来的情况, 而是很快又恢复到之前的情况。战乱过后, 人们看的书与战乱之前一样, 信奉的思想体系没有太大变化, 生活方式也会迅速回归以往。

宋代以后, 中国思想开始一直让不同的思想体系融在一起, 不断进行新的解释。 佛教在中国形成了几个新的流派, 儒家思想出现了新儒家,道教的思想逐渐从民间非正式信仰中, 从依附儒家、 佛教中走出来, 成为新的比较完善的宗教信仰体系。 儒、 释、 道三种流派也开始在新的解释下, 相互吸收借鉴。 官方科举考试认可的思想仍旧是儒家思想, 作为世俗制度的依托, 儒家的宗教意味最弱。 当时的读书人从熟读儒家经典著作、 通过参加科举开始, 担任政府做官或者成为一个士人之后, 也会思考社会与人生, 也会读儒家著作之外的著作, 并且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吸纳各种好的思想, 用以解释人生与社会的问题。具体来说, 对于健康问题, 儒家思想所提供的内容是不足的, 中国古代是医学思想是在吸纳了多种思想体系基础上变得完善的, 这些内容当然是读书人、 士人在不断吸收融合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的。 所以, 先秦儒家经典仍旧被尊奉为重要的文献, 只是新的解释越来越多、 越来越细致、 越来越完善而成体系。

在民间社会, 一些读过几本书, 但是并未饱读诗书的读书人开始多起来。 这些人可能一生都没有能够考中一介秀才, 或者一生只是一介秀才。 很多人一生只是胡乱读了几本书, 没有成为主流体制内的人士。 比如, 小说《水浒传》 中所提到的宋江、 吴用这些人, 他们在当时的民间社会中也是能够识文断字的读书人, 但是他们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体制内的人, 他们通过所读的十分有限的书籍加上个人人生实践的过程中, 慢慢也会形成一套自己的人生观。 很多人也会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社会思考撰写成作品, 雕出书版、 印刷成书, 流传到后世。 这类文献拥有很强的民间性, 实际上是综合杂糅了不同的思想流派而形成的, 显示了当时社会大众的思想特征。 在这些民间性比较强的著作里, 有一部分是专业性质著作, 比如, 建筑学、 医学等领域的作品, 也有很多是纯思想性的作品, 比如明清时期的《菜根谭》 《呻吟语》 等。 也有一些散乱的文献逐渐汇集成册, 后代将其统称为民间日用类书。很多普通家庭中唯一的一本书可能就是日用类书。 这些文献代表了当时民间思想观念, 显示了民间真实的生活方式。 在当代, 很多学者也曾经从各自所在领域出发提出相关的认识, 比如, 有文章认为民间性很强的道教文化具有很强的融合性, 可以对未来人生价值观、 人际关系、 人与自然等方面提供借鉴[2](P67-74)。

除此之外, 古人也编写了很多专门用于教育的作品, 这些作品多用在儿童教育身上。 有的作品是历史典故, 比如《蒙求》; 有的作品是古诗汇编, 比如《唐诗三百首》; 有的作品是散文,比如《古文观止》; 有的是道德规训类的内容,比如《小儿语》 《弟子规》。 这些作品很多并非出自名家之后, 而只是一些身份很普通的人编写的, 数量十分庞大, 其中一些著作经历了时间的考验, 成为流传很广泛的经典作品。

单就理论深度和体系化程度而言, 民间作品和用作教育的部分作品没有正式的学术研究作品更高。 这些著作所包含的内容, 所代表的价值观可能是杂糅了不同流派、 不同思想的作品, 显得十分散乱。 经常有学者分析认为, 蒙学读物所体现的思想, 并不是当时官方认可的主流思想, 也不是被认可的主流学派的思想, 不过这正是显示了民间思想体系在一些情况下为了更好地传播,而做出了通融性的改变; 也显示了古人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做出了创新; 也显示了在古代的一些时期, 真正影响很大的并不是所谓的主流思想,而是在主流思想的基础上开始变得多样化的民间思想。 这就像在当代社会所处的自媒体时代, 到底是自媒体还是主流纸媒才是真正一个时代价值观的体现, 仍旧需要留待后人的评说。 至少, 官方的与民间的、 正式的与非正式的文献在当时都曾对中国社会大众的思想和生活产生了影响。 而且, 大部分普通百姓可能并不直接接触儒家经典的原典, 而充其量只是会接触一点民间的文献,所以受到民间文献的影响实际上更为直接。

所以, “中国传统文化在古代社会的有效传承, 得益于制度化、 精英化、 民间化互融共生的传承体系”[3](P1-6)。 了解传统文化价值体系, 反映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著作, 必然不能只把先秦儒家经典著作以及经典的文学著作为全部内容。这些著作是基础性文献, 但是无法代表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传播的研究需要关注不同时期新创作的文献, 尤其是民间文献。 很多新创作的著作, 在当时可能并不一定是特别高大上的学术著作, 在经历了时间的考验、 经过历史筛选之后也变成了新时期的主流思想。 比如, 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是宋代人的著作, 是对四书的解读, 后来成为官方认可的经典。 不过需要清楚的是, 这些思想性较高的学术著作在产生的当时并未形成较大的影响。 朱熹的著作在其生活的时期影响并不很大, 其著作是到元代以后开始受到官方认可才开始成为主流思想的。 同时, 一般百姓是很少阅读真正的学术著作的, 严肃的学术著作可能并没有民间类书, 甚至民间传说、 戏曲话本、 小说故事以及劝善读物这样的文献流传更广、 对普通民众的直接影响更大。 当然, 这些属于不同类别的传统著作, 在宋代以后逐渐进入一个相对统一的体系中, 相互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上的矛盾, 而且是相互影响的。 这种情况在宋元明清, 尤其明清时期也是一样。

也就是说, 在宋元明清这一千年的时间里,儒家经典以及逐渐合流融合的道教、 佛教思想的经典著作仍旧是占很重要位置的, 但是各种读书人在这些经典著作基础上创造而成的新的民间性质比较强的书, 也是这一时期内中国社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就像将来的人如果描述新中国思想或者就是21 世纪某个十年的思想的价值体系的时候, 可用以参考的文献肯定不仅仅会包括马克思主义原典、 儒家原典, 这些当然是国家认可的主流思想经典, 正如古代官方认可儒家经典一样, 但是即使在当代社会文化已经比古代发达很多的时期, 真正读这些原典的人并不是占有最大多数的人。 社会大众真正读得最多的只是经过当代人加工后形成的著作, 只是受到真正经典著作的简介影响, 而直接影响是来自当代人重新编写、 整理、 加工、 创造后的当代著作。 这些新创作的著作更能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化思想, 与原始经典共同构成一个时代的整体文化脉络。

五、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或者经典的总体认识

几千年来,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经受历史的洗礼, 在淘汰、 创新中传承、 发展。 实际上, 在过去的每一个时代, 也都有着与“当时” 文化相区别的“传统” 文化。 汉代以上古三代的文化为传统, 唐代以汉代的文化为传统, 宋代以唐代的文化为传统。 自近代以后, 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受到了极大挑战, 在一段时间内逐渐没落。 尤其在经历“文化大革命” 之后,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 许多优秀的内容正在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 而一些负面的内容则在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具有极大的紧迫性, 也充满了挑战。20 世纪90 年代, 中国传统文化再一次被社会各界广泛的提及以来, 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再提炼和再发展始终在争议中一路前行。

在一段时间内, 一种文化体系总是相对恒定的, 在短时间之间不会因个人意志的变化而变化。 近代以来, 尽管中国的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而剧烈的变革, 但是中国的文化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内容正在消失, 但是几千年来,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在继承中不断经历着淘汰。 直至当代,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对中国人有着深刻的影响。 生老病死、 婚丧嫁娶中的人生礼仪,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中往复循环的时令民俗, 即使这些外在的文化也一直对中国人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 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部分更是始终不变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与观念。

这主要是因为, 尽管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但是一些变革在有些时候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而是在诸多方面为新时期的生活提出了一道又一道新的难题。 人类对于新生活的理想永无止境, 总是在不断追寻着更好的生活, 因此也需要不断地重新思考, 并吸收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诸多文化的精髓, 使这些文化体系能为社会、 家庭生活中诸多问题提供新的解决路径, 不断丰富当代社会思想与文化体系。 更重要的是,社会结构的变革并不意味着社会生活的全部组成部分都在发生变革, 毕竟仍有很多方面并没有发生特别大的变化。 像古代的社会一样, 一个人仍旧从小生活在家庭中, 接受父母、 长辈的教诲,而后接受学校教育, 仍旧生活在以家庭为核心的伦常关系中, 始终都要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 始终都要为吃穿住行用的物质生活而付出努力, 又要为精神生活、 个人道德品质的提升而上下求索。

可以说, “传统文化的回归是全方位和多层面的, 是全社会共同参与、 政府和民间携手合作而实现的一个大趋势”[4](P157-162)。 这是因为文化的变迁与社会结构的变化并不完全相同, 社会结构的变迁与权力的重组有关, 可以通过“革命”的方式使一种结构完全消失, 并建立起一种全新的结构。 而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每一处细节都有着紧密的关系, 文化的变迁只是为人类始终面临的根本性问题找到不同的价值取向, 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复杂的社会生活方式。

文化之所以为文化, 不只表现为文化产品,更不只表现为文物, 而只有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形成直接的联系, 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 人类始终面临生老病死所带来的困惑与痛苦, 始终需要在欲望与美德之间做出选择, 始终追求社会公正, 始终需要敬畏大自然, 始终离不开吃穿住行的世俗生活, 也总是希望艺术的世界。 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也为这些永恒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自身价值取向, 并且指出了获得幸福生活的路径。 这些内容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始终不变的核心内容, 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积淀下的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人类始终有很多永恒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会消失, 而曾经的文化对当代社会也便始终都有借鉴的意义。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价值, 而这些价值依托于传统文献, 其具体表现则十分丰富。

首先, 普通民众实际上无法系统地接触到真正原始的学术经典, 而总需要一些人站在传播与教育的一线, 直接接面向社会大众, 直接面向有需求的中小学生、 教师, 从大众的角度在整体上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其次, 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但并不等于全部。 研究者当代应该关注这种基础, 但也应该关注基础之外与传统社会普通民众习俗体系或者行为价值观体系直接有关的文献, 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构筑完整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作为一种文化体系的价值基础。 只有这样,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整体, 其传播价值才能发挥出来, 才能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的普通民众和普通中小学生来说, 不再仅仅是一种高高在上的他者的文化传统, 而成为真正对自身有影响的自我文化传统。 只有这样, 这种文化传统的文化价值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中国的文化发展与文化自信才能一步步建立起来。

“所谓传播力, 是指传播主体遵循特定传播内容的构成规律、 针对受众群体充分运用适宜的载体形式, 取得预期传播成效的能力”[5](P68)。数千年来, 中国传统文化与亿万百姓的艰辛与苦难相伴始终, 与中华民族所曾经历的血雨腥风、跌宕起伏的命运相伴始终, 在历史的洗礼中不断丰富完善, 形成了厚重、 成熟的文化体系。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思想体系, 为中国人指明了人生理想的层次, 形成了天人合一、 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 儒家的仁爱、 佛教的慈悲、 道教的洒脱, 为人生困惑的解决指出了基本的路径与方向,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生观念的明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体系既为古代个人修养的提升准备了思想基础, 也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构想。

一言以蔽之,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诸多永恒问题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解决路径[6]。 在与其他文化体系的对比中,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在社会与人生伦理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这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和未来中国社会足以产生深远影响的核心价值。

猜你喜欢
文献价值观传统
我的价值观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