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猪常见疫病防控措施

2020-12-19 15:25孟津县畜牧兽医工作站杨七寒
河南农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副伤寒水肿病肌注

孟津县畜牧兽医工作站 杨七寒

冬春季节,猪最常见的疫病主要有猪瘟、仔猪副伤寒、喘气病、猪流感、传染性胃肠炎、仔猪黄白痢等。猪瘟、喘气病、猪流感、传染性胃肠炎等由病毒所致,只能用疫苗预防。副伤寒和黄白痢由细菌所致,可用疫苗预防,也可用药物治疗。

猪病预防关键在免疫。目前,除猪流感和传染性胃肠炎外,其余各病都有预防用疫苗。猪瘟疫苗预防期限为1 年,副伤寒疫苗为6 个月,喘气病为8 个月;预防仔猪黄白痢的双价苗效果也不错。仔猪副伤寒侵害2~4 月龄的仔猪,1 月龄以内和5 月龄以上的猪很少发病。

除按时注射各种疫苗预防猪病外,另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搞好圈舍卫生,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抗病能力。猪圈内勤换勤垫,圈舍周围常用草木灰水、石灰水、火碱水等消毒。饲料要多样化,常喂些胡萝卜、白萝卜等青绿多汁饲料。平常做好猪舍保暖,有条件的还可罩上塑料暖棚等。

一、猪霉形体肺炎

(一)症状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1~16 d,最长的可达30 d。此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型以仔猪和怀孕、哺乳母猪多见。突然发病时可出现头下垂、精神不振,呼吸为60~100 次/min,张口喘气,并发出哮喘声,咳嗽少而低沉,黏膜发紫,体温变化不大,死亡率较高,病程7~10 d。

慢性型是由急性转为慢性,发病初期为短而少的干咳,久之可变为连续痉挛性咳嗽,尤其以早晚和运动及进食后或气温骤变时最为常见。病程可拖2~3 个月甚至半年,虽然死亡率不高,但其生长发育缓慢。此外,还有隐性型,即全身无明显变化。

(二)防治

防治时可肌肉注射猪喘平,每日2 万~4 万单位,连续5 d 为1 个疗程;盐酸土霉素1~1.5 g,1 次肌注,7 d 为1 个疗程;氢富马酸盐肌注,每日1 次,剂量为11 mg/ kg,连用5 d;1 g 枝原净粉剂溶于4.5 kg 饮水中,让猪自由采食,一般连服7 d,有较好疗效。

二、猪流感

猪流感多发生于冬春两季,春季多在早春,呈地方性流行。该病发病率高,潜伏期2~7 d,病程7 天左右。如果在发病期管理不当,则易发生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等,增加猪的病死率,故应重视对此病的防治。

(一)症状

猪突然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不食,常横卧在一起,不愿活动,呼吸困难,激烈咳嗽,眼鼻流出黏液。

(二)治疗

1.对本病无特殊药物,只有采用对症治疗的药物来减轻病情,避免继发感染的发生。可试用复方吗啉片及板蓝根冲剂,用量可根据猪的体重和药品的含量确定。

2.服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以防细菌感染。

3.对病重猪可合用青霉素和链霉素,肌注,每天2 次,连用5 d。

4.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和抗菌素,比例为0.2%,能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三、仔猪水肿病

仔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乳后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多发,流行较广泛,致死率高达80%,给养猪户造成很大的损失。

仔猪水肿病主要发生于断乳仔猪,尤以断奶后5~15d 生长快、膘情好的仔猪发病最常见。主要原因是断奶后饲料突然改变,引起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此外,生活环境和气候的变化,饲料中单纯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是致病因素。

(一)症状

该病发病突然,暴发初期常见不到临床症状病畜就突然死亡。发病稍慢的,早期表现为精神沉郁、不食,眼睑、头部、颈部和肛门等部位水肿,有时全身水肿,指压留痕。病初有神经症状,表现为兴奋、转圈、心跳增快、震颤、共济失调、叫声嘶哑;后期后肢麻痹。急性病例4~5 h 死亡,多数在1~2 d 死亡。年龄稍大的猪,病程5~7 d。

(二)防治

1.安维糖腹腔注射。用安维糖注射液,每头猪腹腔注射40~60 mL,在注射过程中,药液要加温至与体温相近。在治疗的同时,停喂精料,加喂青料,加强运动。

2.选用地塞米松磷酸钠、磺胺嘧啶及维生素C 注射液,大剂量注射。时时应用痢菌净拌料喂食,起预防作用。

3.缺硒是发生水肿病的一个诱因,可采取补硒预防水肿病。可用0.1%亚硒酸钠按体质量1 mL/ kg 肌注,每日1 次,连用3 d。

4.DM423 菌粉防治仔猪水肿病。每天每头用DM423 菌粉(促菌生)1 g,连用3 d。

5.配合利尿缓泻排毒,用速尿针剂肌注;灌服盐类泻剂如硫酸镁、硫酸钠、人工盐和大黄末、碳酸氢钠,每日1~2 次,连用5 d。

猜你喜欢
副伤寒水肿病肌注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猪水肿病诊断与防治分析
一例猪水肿病的诊断及防治
猪副伤寒病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肌注有机磷农药致急性重度中毒2例
羊副伤寒病的防治
昆明市官渡区2008~2017年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何谓“开鬼门”和“洁净府”
仔猪副伤寒的中兽医治疗(防治)方法整体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