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陕州区农业农村局 赵先平 张荣 王乐
三门峡市陕州区位于黄河南岸,豫晋陕三省交界的金三角地带,总面积1763 km2,耕地面积3 万hm2,辖13 个乡镇256 个行政村,全区总人口34.6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3 万人,“果、牧、菜、烟、菌、林”六大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18 年,全区全年果品总产量5.8 亿 kg;新增规模养殖场6 家,新建高标准特色蔬菜生产示范基地5 个、设施大棚511 个,设施蔬菜面积达0.1 万hm2,蔬菜总产量4.3 亿 kg;收购烟叶150 万 kg,食用菌产量5230 万 kg。
截至2018 年底,陕州区建成村级益农信息社259个,区级中心站1 个,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34 个,涉农电商42 家,其中8 家通过省级电子商务企业认证,销售产品主要以苹果、蔬菜、食用菌、核桃、小米、蜂蜜、花果醋等当地特色农产品为主。2018 年,全区网上农产品销售额达1 亿元,其中,唐沟村农村淘宝服务站2018 年销售额50 多万元;新桥村益农信息社依托自建的蔬菜批发市场及连栋大棚优势,每年帮助村民销售蔬菜3000 t,创经济效益300 多万元;西阳益农社承接飞鹰物流、顺丰速递等物流发送业务,现已成为周边村落的物流发送中心。
农产品品牌的建设不仅需要特色农产品的支持,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农产品商标注册等方面存在困难。农产品生产规模化程度低,产品品质差异性较大,限制了农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和销售,影响了农产品品牌的建立。
农村电子商务专业性较强,不仅需要一大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也需要大批产业人才,特别是在产品开发、管理运营、推广营销等方面引领电子商务发展壮大的复合型人才。由于目前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的多为老人和小孩,致使人才严重缺乏,电商企业普遍存在人员招收困难的问题。
农村地区人员居住分散,物流运送量小,配送时间长、成本高、效率低,导致物流网络发展缓慢,各大物流网站对村级物流点覆盖率低,严重阻碍了农村电商的发展,急需建设适合农产品销售特点的物流体系,确保解决乡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当前,农产品电商销售品种单一,基本上都是当季上市的生鲜产品。由于农产品具有易变质、易腐烂、保鲜期短、难保管等特点,需要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使其易保管、便运输。因此,急需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针对乡村物流点少、农产品包装和运输成本高、损坏率高、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农产品品牌创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加大政策、资金的扶持力度,帮助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农产品商标注册等方面的困境,支持创建、推广特色农产品品牌。
加快同国内各大电商平台对接,注重农产品品种研发,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提高特色农产品包装,形成农产品进城生活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下乡双向互动流通,互惠互利,提高农村电商企业知名度,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买卖难的问题。
创新人才培训机制,加大人才培训力度,研究和制定有针对性的特殊优惠政策,吸引高校各类高端农业现代化建设人才向基层输送,助力农村电商的发展。同时,有针对性地组织农民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一部分人掌握互联网销售知识,进行农产品的销售。
建立政府、服务商、运营商“三位一体”的协调推进机制,与农信通、阿里巴巴、淘宝等知名电商平台进行合作。积极和原有的线下客户合作共同开发线上销售,利用线下门店优势,线上线下互动营销。同时,加快建设农村物流网,进行村级物流点的布局建设,打通农村电商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农村电商由“点”向“面”稳步发展。
依托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充分发挥村级益农信息社、农村淘宝服务站的电子商务功能,汇集农产品的供求信息,把农产品的小规模生产、就近消费通过在阿里巴巴、微商、“一亩田”等平台线上发布供求信息,在网络平台进行销售,加快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