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香萍,张丹,黄仂
工矿型城市工业化研究的缘起、进展与前瞻
彭香萍1,张丹2,黄仂2
(1. 萍乡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2.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江西 萍乡 337000)
工矿型城市是我国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工业化过程相互交织。梳理工矿型城市工业化的知网文献特别是近30年来的国内文献发现,工矿型城市工业化研究缘起于工业化过程及其经济学领域的工业化研究。其矿区资源主题已作再利用和产业开发的深入,工矿社区研究已将设施老化、人口老龄化与产业转型作统筹考量,产业转型的评价、路径与模式研究彼此促进,环境生态领域的生态关注与环境治理研究在个案主导下相得益彰,城市建设研究从空间结构、发展机制走向路径探寻。研究的发展呈现三个基本趋势:一是基于可持续发展取向,对产业结构优化作全要素关注;二是基于新时代背景,明确传统工矿业转型的再工业化路向;三是基于差异发展战略,创新优势特色产业的培育路径。
工业化;工矿型城市;研究综述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城市发展史上工矿型城市建设与工业化过程相互交织。工矿型城市在学术界尚无统一称谓,矿业城市、矿业经济城市、矿山城市和工矿基地型城市等屡有见刊。面对这些以采掘工业及其加工业为主体产业[1]的城市,赵宇空曾经从全国381座城市(1987)中划出了69座(占当时全国城市的18%,城市总人口的22.8%)[2]。目前,工矿型城市多指资源枯竭型城市,它普遍依托矿产资源并以采掘和加工业为支柱,相应资源的累计开采量超过70%,按现有技术和能力只能维持5年的时间[3]。工矿型城市对我国工业化贡献巨大,但自身环境生态和经济结构上的代价也不小,新时代的工矿型城市正期待工业化领域的学术回应。
工业化过程因各地的基础和发展预期等差异而呈现诸多的不同,有国际层面的主导体制不同,也有国内层面的路径差异……,其丰富个性尤其是工业化道路差异为工矿型城市工业化研究提供了前提。从世界范围看,工业化的形式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社会早期工业化,借助机器大生产及工厂制实现产业革命,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生产力发展;以苏联时期为典型的社会主义社会工业化,通过计划经济体制确立生产资料国有制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的新兴工业化立足战后新形势,以完善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灵活贸易战略实现经济腾飞。不同形式的工业化实践常与矿业及其伴生产业相关联,为工矿型城市工业化研究准备了条件。
从知网上看,我国工矿型城市工业化研究源于经济学界的两类研究:一类是工业化研究。“工业化”一词最早见于教育、医学界,经济学领域的工业化主题文献兴起于20世纪,2013年更以9667条达到高峰,至今还一直保持每年5800条以上。其中,矿业经济[1]、矿业城市[4]属最先出现的相关主题。另一类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主题文献源于对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关注(2001)[5],2004年便有了相关工矿基地型城市的主题研究[6]。
矿产资源及其利用是城市发展的依托和表征,也是相应工矿文化的历史记忆和精神体现。随着工矿型城市发展,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为起点的矿区资源研究已经深入到保护、再利用及相关产业开发层面,主题内容涉及工业建筑、矿区弃地两个方面。从时间看,王建国(2001)的“保护性再利用”[7]在工业建筑再利用研究中具有主题深入的标志性意义。之后,常江(2008)、肖竞(2011)和刘抚英(2016)进一步提出工业遗产保护更新与再利用及其模式谱系。田燕(2012)[8]、何茜(2016)[9]、胡鹏(2016)[10]、薛亚丽(2018)[11]等再利用主题的深入研究则为我国矿区建筑遗产再利用研究积累了丰富案例。
矿区弃地及相关产业再开发是矿区资源再利用和产业开发主题深化的又一体现。2005年,张善峰等曾就改造和更新工业废弃地及其产业开发作过探讨[13]。王希智(2008)、王莹莹(2013)则对矿区作再生设计与案例分析。目前,常春勤(2015)的重建评价模型、王伟赟(2015)的开发模式、赵金海(2020)的反向设想已将废弃矿区建设的学术视角伸向开发评价和产业资源盘活等领域。
工矿社区适应工矿产业发展的需要,是工矿型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受到矿产资源枯竭、采矿企业衰落、中心城区扩展和劳动力转移等因素的影响,工矿社区已经沦为明日黄花,基础设施落后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对此,学界已经结合产业转型作统筹考量。郝家龙(2003)曾提出城市老化及产业决策的建议。常江(2009)的调研再度证实工矿社区已陷入环境老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困境[13]。万艳华(2010)进一步提出产业空间转型原则和模式,张金翠(2013)还谋划了转型思路。康建博(2015)揭示社区空间老化与人口老龄化的线性相关,王雪平(2018)则提出“拆迁改造、自主更新”两种建设模式[14]。
产业是工矿型城市的经济支撑,学界对工矿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关注已涵盖转型的评价、路径及模式研究等主题。李雨潼(2007)、张文忠(2011)、钱勇(2011)就资源型城市产业现状、问题及其转型的路径、模式各有所涉及。云光中(2012)、王开盛(2013)等全面探讨其产业转型的意义、路径、影响因素、保障机制和效果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转型评价研究。杨波(2013)[15]、王玲(2014)[16]进一步聚焦转型的评价体系及对策。兰君(2019)[17]、罗晨阳(2020)[18]等还基于案例具体分析转型升级的问题、路径和发展模式及战略。
工矿型城市因采掘和消耗矿产资源而污染环境,威胁城市生态和市民健康。学界对此已作深入调查,王学松(2005)对土壤重金属及硫的测量分析,夏敦胜(2013)对表土重金属污染的调查,张俊辉(2015)关于街道尘埃的实验分析,聂燕(2016)对街道尘埃的重金属调查均聚焦污染源,探讨其环境改善问题,并孵化出大量的生态关注成果。张瑞珍(2010)的“乌海途径”[19]、谭振义(2016)的“黄石思考”[20]、郭凯(2017)的“大冶模型”[21]等案例整理堪称工矿型城市生态关注的具体深化。
我国的工矿型城市一向是纳入资源型城市管理,学界早年侧重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自国务院(2007)印发《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后,其研究按“总—分—总”结合的整体逻辑深化路径探寻主题。1981年,马清裕就曾综合资源型城市特点探讨工矿社区的空间布局问题。刘云刚(2002)将资源型城市作为特殊城市分析发展机制及调控对策之后,对资源型城市的差别分析纷纷出现。梅林(2006)侧重对煤炭资源型城市作空间结构重建和优化途径比较。钟纪刚(2006)以攀枝花为例,探讨城市空间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问题。赵景海(2007)对其空间发展一般规律、历史过程、运行机制等作系统探讨。柳泽(2010)分析油田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和机制。宋飏(2012)从33座工矿型城市中揭示其空间形态特征和空间分异规律。张一恒(2013)以黄石为例,探析工业化与城市化、工业用地与其他用地的指数协同关系。李丽(2016)则根据我国干旱区工矿型城市的差异,揭示绿洲工矿城市发展转型的不同路径[22]。江崇莲(2018)也提出了内生增长路径[23]。
产业及其体系是工矿型城市发展的经济支撑,涉及诸多层面的要素,关于工矿型城市产业要素的学术关注是其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发展的重要标志,对工矿型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矿业兴工、工业立市”过程的深入及其环境生态、产业结构等一系列问题的显露,学术界从少到多、从低到高,对产业及其结构要素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倾注着越来越广泛的热情。在20世纪90年代,对矿产资源开发合理性与可持续性主题已有所涉及,李文碧(1992)的“开发与发展初探”、贾芝锡(1994)的“经济区划”、沈镭(1995)的“多元开发战略”都曾探究矿产资源开发与持续发展的契合点。刘开谦(1998)的“资源配置利用”、张以诚(1999)的“现状对策”、鲍寿柏(1999)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沈镭(1999)的“可持续发展机理”等聚焦资源枯竭、生态环境差、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为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发展作多因分析。周德群(2001)的“思路归纳”[4]、徐寿波(2004)的“发展条件”[24]、刘天明(2004)的“白银案例”[6]则进一步强化了全面破除转型藩篱的持续发展主题。
产业要素关乎产业结构体系,工矿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可以通过相应产业内部的要素提升和各产业之间的关系调整来实现。在“去产能”和绿色发展的新形势下,全方位改进产业要素、提高其附加值、重塑主客体关系正是现行工矿型城市工业化研究中相互促进的产业转型评价、路径及模式研究的热切期待。
“再工业化”作为经济衰退所催生的学术主题,在西方学界早期主要当作政府复兴旧工业和实现现代化的经济政策理解。在我国,自从王胜今、吴昊(2004)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质是一个“再工业化”过程》一文提出工矿型城市的“再工业化”主题以来,它作为应对工业及其产品比例降低、国际竞争力下降、实体经济外移和投资不足之类困境的发展战略在经济学领域受到重视。如今的“再工业化”旨在推进高新技术的高端制造业发展,实现制造业升级[25],这已经超出重振和复归制造业的范畴,成为工矿型城市工业化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遵循“工业化—去工业化—再工业化”的逻辑主线,我国传统工矿业转型和工矿型城市工业化研究的选题取向从矿藏等资源性因素发展到非资源性因素,已经显示其再工业化及其战略的学术路向。在经济学领域有涉工矿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化主题之初,从周民良(1995)的“再工业化呼吁”、沈镭(1999)所提“资源接续”“产业接替”到鲍寿柏(2000)的“结构调整”、林兆木(2002)所倡“新型工业化道路”乃至聂华林(2005)的“区域经济板块”均有再工业化的考量。此后的工矿型城市再工业化研究持续扩展,有针对西北工矿型城市者(高新才,2005[26],等),也有综合系统性研究(吕勇,2005[27],等),更多的是以东北、西北等老工矿城市振兴为典型代表的研究,再工业化战略正在成为工矿型城市发展研究无法逾越的主题。
我国已经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波涛汹涌,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智能化时代悄然而至,《中国制造2025》的制造强国战略已经在深度实施。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引导和促进广大工矿型城市拥抱工业4.0,积极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正是适应矿区资源再利用、相关产业开发和城市建设路径探寻研究的需要,也是发挥工矿业传统,升级机械制造业,培育和发展新材料和能源化工等相关产业的当务之急。
差异化发展适应工矿型城市特色发展和错位竞争的需要,与工矿型城市产业及其体系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是避免同质化竞争、培育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体系的基本战略。工矿型城市的差异化发展是工矿型城市在一定区域内,将同质要素作同向聚集,异质要素作异向流动,以实现城市的合理分工和优化配置资源,形成各自优势和提高发展竞争力[28]。究其实质而言,城市差异化发展的基础在于自身独特、区别他城的“差异”,目标在于可持续性的“发展”。工矿型城市实施产业差异化发展战略,贵在立足自身的工矿业及其伴生优势,面向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市场,创造和提供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产品或服务,形成品质、功能、服务或价格等相关方面的优势。工矿型城市特色优势产业的培育和建设路径关乎其工业化方向,制约其工业化过程和城市建设的质量与效益。作为社会区域分工中相应资源要素流动聚集的结果,城市差异化发展在学界已有研究的先例。不管是李庆飞(2006)基于国家竞争视野的分析[28],还是苏雪串、舒银燕(2012)对我国城市群层面的分析[29]都有所涉,更多的是类似贾晓晴(2010)的“路径选择”[30]、崔苗(2012)的“工矿产业选择”[31]、乔飞(2014)的“路径探讨”[32]之类工矿特色优势产业的路径案例探析。
工矿业是工矿型城市的传统产业,其“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业特色和昔日优势正在受到资源枯竭和产业转型的挑战。作为典型的工矿型城市,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传统产业与煤炭紧密相关,“煤炭兴矿、矿业兴工、工业立市、煤竭城衰”是其资源路径依赖的真实写照。工矿型城市在工业化过程中普遍形成和培育了消耗型工矿产业,经济学界对其特色优势产业多有关注,关于矿区资源的再利用与再开发、环境生态与城市建设路径等相关研究的触角已伸向矿产资源之外。受差异化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取向的引领,工矿型城市特色优势产业的路径研究无疑会向经济、制度、技术等各层要素拓展,为其特色优势产业的路径创新的提供支持。
[1] 李秀果, 赵宇空. 试论矿业经济城市的发展战略研究[J].科学学研究, 1988(2): 67~71.
[2] 赵宇空. 我国矿业城市的产业结构分析及对策[J]. 科技导报, 1992(9): 41~43+5.
[3] 陈燕, 高红贵.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的生态困境及路径选择[J]. 经济问题, 2015(3): 125~129.
[4] 周德群, 龙如银. 我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出路[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3): 76~82.
[5] 李维忠, 张建军. 要高度重视资源枯竭型城市劳动力转移问题[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1): 16~18.
[6] 刘天明. 论工矿基地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白银市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04(2): 82~86.
[7] 王建国, 戎俊强. 关于产业类历史建筑和地段的保护性再利用[J]. 时代建筑, 2001(4): 10~13.
[8] 田燕, 侯雷, 张一恒. 萍乡煤矿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J].华中建筑, 2012(12):152-155.
[9] 何茜. 吉林省工业遗产的普查及保护与再利用研究[D]. 长春: 吉林建筑大学, 2016.
[10] 胡鹏. 肥城大封煤矿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研究[J]. 济南: 山东建筑大学, 2016.
[11] 薛亚丽. 让历史与记忆重生——以太原化肥厂旧厂区景观改造项目规划设计与研究为例[D]. 咸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12] 张善峰, 张俊玲. 城市的记忆——工业废弃地更新、改造浅析[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5(4): 56~59.
[13] 常江, 袁媛. 徐州矿区工人村现状调研及改造研究[J]. 城市现代研究, 2009(5): 76~83.
[14] 王雪平. 金川公司工矿型城市居住社区老化的研究[D]. 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 2018.
[15] 杨波. 资源型城市转型系统与评价研究[D]. 天津: 天津大学, 2013.
[16] 王玲. 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评价与对策研究[D]. 武汉:武汉大学, 2014.
[18] 兰君. 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与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19] 罗晨阳, 张跃超, 李振涛. 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以平顶山尼龙产业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21): 1~2.
[19] 张瑞珍, 何永林. 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实现途径——以资源型工矿城市乌海市为例[J]. 经济论坛, 2010(6): 81~83.
[20] 谭振义. 新时期工矿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再思考——以湖北黄石为例[J].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4): 7~12.
[21] 郭凯. 区域土地生态风险评估及防范——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D]. 武汉: 武汉大学, 2017.
[22] 李丽. 中国绿洲工矿城市扩展的时空变化、驱动力及对策研究[D]. 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 2016.
[23] 江崇莲, 赵红梅.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内生增长路径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 2018(1): 44~46.
[24] 徐寿波.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矿业城市的发展[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4): 1~5.
[25] 姚海琳. 西方国家“再工业化”浪潮:解读与启示[J]. 经济问题探索, 2012(8): 165~171.
[26] 高新才. 再论西北工矿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J]. 兰州学刊, 2005(1): 91~94.
[27] 吕勇. 新中国建立初期资源型工矿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D]. 成都: 四川大学, 2005.
[28] 李庆飞, 房琳, 赵艳. 论城市差异化发展[J]. 济南大学学报, 2006, 16(1): 15~19.
[29] 苏雪串, 舒银燕. 我国城市群发展的差异化战略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2(8): 44~48, 55.
[30] 贾晓晴, 胡克, 赵奎涛.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以盘锦市为例[C].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EBM2010), 2010: 3273~3277.
[35] 崔苗. 榆林市优势特色工矿产业选择发展研究[D]. 西安:西安科技大学, 2012.
[36] 乔飞. 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以山西大同为例[D]. 延安: 延安大学, 2014.
The Origin,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Industrial and Mining Cities
PENG Xiang-ping1, ZHANG Dan2, HUANG Le2
(1.School of Pre-school Education, Pingxiang University; 2. Anyuan Railway & Coal Workers’ Movement Memorial, Pingxiang Jiangxi 337000, China)
Industrial and mining cities are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ities, whose construc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are interwoven. By sorting out the past 30 years’ domestic literatures in the CNKI, it is found that the research originates from the industrialization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industrialization progress and economics. The research on the theme of mining resources has been reused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has been deepened. The industrial and mining community research has taken the aging of facilities and population,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into overall consideration. The evaluation, path and model research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promote each other. The ecological concern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ecology complements with the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under the guidance of individual cases, and the research of urban construction moves from spat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mechanism to path explo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presents three basic trends: The first is based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focusing o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second i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clarifying the reindustrialization path of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al and mining transformation; The third is based on the differentia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innovating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advantageous and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industrialization; industrial and mining cities; research overview
F426.1
A
2095-9249(2020)05-0019-04
2020-10-25
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2018BAA208019)
彭香萍(1964—),男,江西萍乡人,教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区域经济和教育心理学。
〔责任编校:王中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