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视域下赣西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社会化利用研究

2020-12-19 11:38李芳辉洪丽丽刘姗萍
萍乡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体育场馆场馆体育

李芳辉,洪丽丽,刘姗萍

(1.萍乡学院 体育学院;2.萍乡市卫生校,江西 萍乡 3370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通过体育健身的方式来提高生活质量。这就需要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体育场馆设施,来缓解广大青少年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体育场馆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1]。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显示:全国共有体育场地169.46万个,其中教育系统管理的体育场地有66.05万个,占38.98%,场地面积10.56亿平方米,占53.01%[2]。可见,学校体育场馆的数量与面积在全国体育场馆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但其体育场馆利用率不高,政府部门多次下文要求公共体育资源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如《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要求学校体育场馆向学生和社会开放,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繁荣发展[1]。为贯彻与落实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政策方针,本文研究赣西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现状,探讨提高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化利用的策略。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分别对萍乡学院、宜春学院、新余学院三所本科院校的体育场馆资源进行实地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上用“高校体育场馆”“体育场馆社会 化”等作为关键词,搜集与研读国内学者研究成果,以获得理论依据。

2.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针对赣西高校体育场馆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访谈的对象有体育场馆管理人员、体育教师、学校后勤管理人员、社会体育锻炼者等;访谈的内容包括体育场馆开放时间、开放模式、管理模式等问题,为实现赣西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化服务提供一手资料。

3.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分析法对查阅的文献资料与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分类、归纳,提出科学可行的赣西高校体育社会化服务对策。

二、公共服务视域下赣西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化利用的问题

(一)赣西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现状

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设备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竞赛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具体措施,是学校基本教学条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检查、督导、评估、规范学校办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体育场馆项目类型上分析,赣西高校都配备有综合体育馆、篮球场、网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田径场、排球场等,这些场馆都是最常用的体育设备,能满足赣西高校普通体育项目基本需要。还有一些新型或是特色的体育项目如柔力球、龙舟、高尔夫等,这些项目的运动场馆相对少,只供学校的训练队使用。三所院校均缺乏游泳馆、溜冰馆、门球场馆、毽球场馆等一些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场馆。

教育部在2004年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体育场馆设施配备目录分为两类,即基本配备类和发展配备类。在校学生数在10000~20000 人规模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配备类面积生均4.7 平方米,发展配备类面积生均5.6 平方米[3]。从学校体育场馆生均面积上分析,宜春学院体育场馆面积生均5.05 平方米,新余学院体育场馆面积生均5.48平方米,萍乡学院体育场馆面积生均5.19 平方米,可见赣西高校体育场馆面积还不充足,只维持在基本配备类高校与发展配备类高校之间,为了更好地发展学校体育及群众体育,还需要修建体育场馆。

(二)赣西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水平有限

国内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模式有很多,主要有投资承包管理、租赁经营管理、单位内部自主经营,企业化经营管理,物业公司管理模式等[4]。这些管理方式都不改变高校体育场馆的基本属性,即为高校师生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提供场地服务的性质。目前,赣西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较混乱,经调研发现有体育部门、后勤公司、物业公司、个人承包等方式参与管理或经营。这导致场馆管理分散或经营分散,如综合体育馆多为体育部门管理与经营,室外篮球场、田径场、排球场则由物业公司管理与经营,网球场又是个人承包管理与经营。这就造成各自为政,体育场馆不能有机联合管理与经营,导致使用率与收益率低下。权责没有统一,体育场馆容易发生事出有因、相互推诿的现象。因此,赣西高校体育场馆在完成教学任务后难以达到适当市场化经营管理,难以发挥其社会服务属性,达到“服务学校、服务社会、适度开放、以馆养馆”的目标。

(三)赣西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利用渠道单一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2017年出台文件,要求高校体育场馆坚持服务公众,体现公益,积极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1]。赣西高校体育场馆开放程度调查结果显示:三所高校体育场馆全部对外有偿或无偿开放,但整体的利用率或社会锻炼者满意度不高。进校的社会锻炼者多数是来学校跑步、打篮球,使用免费的体育场馆,很少去租借高质量的、付费的体育场馆,导致部分体育场馆资源闲置,利用率不高,如综合体育馆的体操房、健美操房、跆拳道房,网球场、排球场、足球场等。主要原因是体育场馆社会化利用渠狭窄,缺乏有效的租借、承包等使用形式。三所高校应做好宣传广告工作,引入市场机制,创新运营模式,完善服务质量,科学组织体育竞赛,优化体育服务形式,多地位开放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利用的渠道。这样能促进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服务,彰显体育场馆的公共产品属性与公共服务价值。

(四)赣西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政策不全

虽然在《体育法》[5]《“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6]及《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1]这些文件里,都要求学校应开放体育设施为社会服务,但在落实到具体学校却难以实施。在调查的三所高校中,都没有针对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管理措施。有研究表明,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安全风险可以分为校园安全风险、学校财产安全风险、锻炼者自身的人身风险、个人财产风险四个方面[7]。这些风险更是制约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的进程,因此,需要研究与制定切实的化解风险或转移风险的政策,制定体育场馆使用与管理规章制度文件,法律援助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的相关文件。高校体育场馆需要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的责任区分办法和完善的安全风险防控条件、机制及应对突发情况的处置措施和办法。

三、体育公共服务视域下提高赣西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化利用效率的策略

(一)加强高校体育场馆建设,扩大体育场馆资源

目前,我国高校有体育场馆绝大部分都是学校或政府部门出资建造,利用高校自有土地或政府划拨土地,相对来说体育场馆建造成本低。但众多高校体育场馆面积生均比还达不到《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中发展配备类高校的要求,还要兴建体育场馆。学校有限的资金要统筹规划,政府也要加大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与开放利用的经费投入,同时多途径筹措经费,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投资[8]、冠名[9]、合伙制[10]、捐赠等形式参与学校体育场馆建设,充分发挥其在资金、技术、项目、运营等方面的优势[11]。因此,要开发与利用社会各类资本为高校建造体育场馆服务,缓解政府和学校的资金负担,在满足高校体育场馆需求的基础上,社会资本参建的体育场馆更容易走向市场化,更容易让体育场馆为社会公众服务,满足社会需求。

(二)引入社会资本,市场化管理经营

国家支持各地教育部门加大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投入,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可以通过投资合作管理,冠名等形式参与高校体育场馆建设与开放工作[9]。国内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得最好的是北京五棵松体育馆,现在冠名叫凯迪拉克中心。该中心演出活动频繁,场馆使用率高、收益率良好,又在主体育馆边上开发Hi-Park篮球公园、Hi-Up 商圈,把该区域打造成五棵松地区人群娱乐生活的潮流之地。充分引进社会资本来经营与管理高校体育场馆,让体育场馆走向市场化、商业化,这不但可以促进高校体育产业的健康的发展,缓解高校体育场馆运营与管理压力,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要充分挖掘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场馆不仅可承接健身活动、体育赛事,还是可以办演唱会、商业展览等,尽可能配齐影院、餐饮、购物中心等,让体育场馆资源得到最大的开发利用,为社会公众更好地服务。

(三)构建高校体育场馆与社区运动场馆资源共享机制

公共资源共享能降低社会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社会资源浪费。建立高校体育场馆与社区运动场馆资源共享,直接的好处是缓解了群众参加锻炼缺乏场所、缺乏指导的突出矛盾[12],实现高校与社会体育场馆资源共享,可以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风貌。高校体育场馆与社会体育场馆形成共享,可以让空闲场馆得到充分利用。如社区的游泳池、门球场等,这是一般地方高校没有的运动场,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开设的休闲体育类课程就可以利用社区的运动场;在节假日,社区群众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使用高校体育场馆开展体育健身活动,让闲置的高校体育场馆得到利用,发挥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公共服务职能,使社会公共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13]。形成高校体育场馆与社区共享机制,高校体育场馆能更实际地履行社会职责,为社区体育服务,有利于倡导全民健身的健康理念,引导全民树立体育意识,同时还可以宣传学校办学理念与价值观,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完善高校体育场馆使用风险管理制度

2017年3月教育部与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中重点提到开放学校体育场馆过程中风险管控非常重要,明确要求学校体育场馆要有健全的安全管理规范,明确的责任区分办法和完善的安全风险防控条件、机制及应对突发情况的处置措施和能力[1]。因此,高校首先要强化风险识别与防控意识,强调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存在的风险,提醒全校师生认识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风险防范的严峻形势[14],加强安全教育,培养风险防范意识;二要完善体育场馆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三要成立风险管理专项小组,定期安全检查,不定期开展风险防控演习;四要建立突发事件协作机制[7],体育部门、校医院、保卫处、后勤处协同合作,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迅速并准确做出判断,拿出处理方案;五要引入保险机制,做好风险转嫁,购买体育场馆开放的相关保险,确保在体育场馆发生意外有赔偿保障。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体育锻炼为手段,追求身体健康的人民群众越来越多,这就要求社会为体育健身人群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场所。充分发挥与利用高校体育场馆资源,为社会公众服务,有利于缓解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和体育场地资源不足的矛盾,也顺应了社会要求与时代感召。我们建议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参与高校体育场馆的修建与开放,引入市场机制经营管理,建立高校场馆与社区体育场馆共享机制,做好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风险预防与风险转嫁,确保高校体育场馆能安全有序地服务社会。

猜你喜欢
体育场馆场馆体育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研究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我国体育场馆研究概述及发展趋势
场馆风采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场馆经营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