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学院 海外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人类认知世界最重要的途径是人的“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视觉是最重要的感官之一。视觉词记录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视觉感受和感知。一些学者为了了解人类是如何通过自身的经验来感知客观世界,于是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对视觉词展开研究,因为这个感知的过程反映了心理空间认知域动态映射的过程。
基于Lakoff&Johnson(1980)的概念隐喻,福克纳提出一个更新的理论框架——概念整合理论。概念整合理论认为,概念整合是一个既定的思维模式,通过这种思维模式能合理地分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这个整合概念的过程是人类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以及活动的基本心理认知机制(psychological cognitive mechanism)[1]。概念整合理论中包含三个十分重要的过程:第一,排列;第二,配置;第三,拓展。排列过程主要是指通过由两个不同的输入空间依次对整合空间映射。当两个数据输入进行空间映射的新知识结构与人们对于长期工作记忆中的认知范式匹配时,特定的图片内容将在集成空间中被激发,这个过程称为配置。在整合空间中人们对事件进行的模拟心理活动的过程被视为是一种拓展[2]。
在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中,隐喻不再仅仅是我们赖 以生存的修辞手段或认知过程。概念隐喻包含最主要的两个映射域,人们把他们其中的一个称之为目的域,另一个称之为源域。人类在一般的认知中往往会由其中一个概念域的结构直接跳到另一个概念域。这两个映射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它们都拥有十分复杂的知识框架,但他们的知识框架又是不同的[3]。比如,“电影”的概念域(源域)包括很多概念:主角、情节、故事发展等概念。“人生是一场电影”,在这个句子中,“电影”作为源域的内涵又通过概念映射到目的域“人生”。Fauconnier&Turner(1996)指出这种概念隐喻理论的两域映射模型仅仅是一个更具有普遍性的概念投射当中的一个部分。人们把这个最新研究得出的模型结果叫作“多空间”模型,而所谓的“多空间”所指的空间就是心理空间(mental space)。概念整合理论是由Fauconnier和Turner 两位学者以心理空间理论为依据,并且经过很长时间的深入研究分析和不断地完善最终形成的[4]。
现在通常认为,心理空间的主要探索内容是人类通过语言形式经过不断地思考最后获得的认知(backstage cognition)。心理空间是信息收集的一部分,旨在当我们思考和说话时对单词进行部分理解。心理空间的构建过程是复杂的,既需要认知模式提供框架,又包括认知成分。另一方面,人类心理空间的搭建与记忆中经过各种途径积累的抽象知识是互相补充的,并且还会随着思想的改变和语言模式的完善而逐渐地变化。研究发现,通过各种认知映射关系,两个甚至很多个心理空间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从而由很多个心理空间通过这种联系形成一个十分庞大的心理空间网络[5]。Fauconnier和Turner认为心理空间是描写人的幕后认知(backstage cognition)的工具。可以通过心理空间之间的映射关系来描述人们日常言语和思维中语言形式背后的各种信息的相互作用和融合的步骤。概念整合理论是把多种心理活动作为基础,并且概念整合理论是与四个心理空间都建立有联系的动态映射过程[6]。在概念隐喻中的两个映射域是两个相通的心理输入空间1(Input 1)和心理输入空间2(Input 2),并且包含有两个心理空间共有概念结构的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通过在心理空间中将这些内容经过调整、搭配、构建等一系列概念整合机制运行最终完成合成空间(Blend)。这个映射发生的条件就是两个心理空间进行整合时需要有一些映射,并且要求类属空间能够映射到每个不同的心理空间。两个心理输入空间中所包含的共同的内容,一般包括比较抽象的对象、构造或图解。而且心理空间还包括了表达者的所感、所想、回忆或理解的场景的一些特点和实物,让每一部分都会在组成成分中得到显现,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存在于简单框架中[7]。尽管同一组件的不同信息可以包含在不同的空间中,但是每个单独的空间都应包含一个或多个逻辑上一致的表示形式。一个空间中的组件通常在其他空间中具有等效项。心理空间理论的组成部分涉及如何建立不同空间中的组成部分和关系之间的映射。这些映射包含许多不同类型的关系,包括对等、相似、基于类推和转喻的关系、转喻和引用等[8]。
例1:The committee has kept me in the dark about this matter.(委员会就此事让我蒙在鼓里。)
从概念整合理论角度分析,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的联系是分析的关键。视觉语域应用于其中一个输入空间中,视觉黑暗包围了某个个体。视觉黑暗所带来的感官体验被应用于另一个输入空间,即委员会将输出给个人的特定信息隐藏起来。在这个例子中合成了的类属空间映射为个人。在合成空间中的映射指为委员会因某种原因致使个人无法获得有效信息。在此示例中,将四个空间理论模型中的材料从源域空间和目标域空间共同投影到复合空间[9]。
目前来说,人们在汉英词汇的对比分析中常常把认知研究作为主要内容。一些学者如陈佳(2003)曾经对汉英视觉单词当中的隐喻含义和具体如何使用这种隐喻含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表面看来差异很大的语言系统实质上却拥有十分类似的认知过程。韩玉国(2003)依据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重点从视觉动词的源域和目标域角度着手,研究分析了汉语中的视觉动词的含义映射和与之相关的语法化步骤,并做出了详细的描述。研究者指出隐喻是词语语义变化的重要前提,由实体到想象的引导性发展趋势最终使词语发展成为功能成分。吴新民(2006)对汉英两种语言中经常用的视觉动词的含义近些年的变化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指出汉英两种语言中的隐喻含义大体上是相同的,而这两种语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亚隐喻方面。这反映了两个语言国家(汉语和英语)在基于视觉体验的世界概念化方式上有更多相似之处,并且还具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特征[10]。
“眼睛”作为人类和动物最重要的感官之一,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接收传导信息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从人类的生理结构来看,接收到的物体图像首先通过晶状体,再经过眼球落到视网膜上,此时视觉细胞又利用视神经将图像的信息快速传递到大脑中,我们的脑海中就会出现相应的画面,这就是我们从接收视觉信号到形成视觉印象的具体过程。视觉信号实际上是一种较为容易接受的图像信号。我们为了接收到这种视觉信号就必须进行视觉行为,视觉行为的目的是让我们得到的信息更加详细和具体。视觉行为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接受视觉信号最终获得视觉信息的一个过程[11]。从外部观察,瞳孔,眼球,眼睫毛等均为眼睛的组成部分。
覃修桂(2018)对英汉“眼睛”的概念隐喻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分析,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他指出“眼睛”的映射有四个主要的经验领域:(1)知识,也就是较为关键的智力领域;(2)情感,是影响人们情绪和表达的态度领域;(3)社会,是综合社会所有事情较为复杂的事物关系域;(4)形状,是人们对事物认知的时域[12]。
例2:He kept his eyes on the boy in a cool manner.(他总是以一种冷冷的神气盯着那个男孩。)
从概念整合理论角度来分析,例2 中的eyes 概念域为视觉器官,形成第一个心理输入空间,另一个心理输出空间是这个器官所拥有的视觉功能。本例中类属空间中包含有两个心理输入空间共有的元素是属于情感经验域。合成空间则属于态度域。在中文中也有类似的表达[13]。
例3:小明的眼睛就没有离开过小红[14]。
观察例2和例3 这两个例子,发现它们有相同的心理输入空间(Input 1和Input 2),它们的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也拥有相同的特点。
例4:Her has a better eye for strengths among the people than for shortcomings.(她看人们之间的优点比看他们缺点更为透彻。)
例5:The eyes of the students were fixed on the platform.(学生们的目光都集中在讲台上。)
例6:她的眼睛真毒。
例7:你说她的眼睛会唱歌。
在例6 中,使用眼睛这个器官观察时给人带来的心理危机感为第一输入空间,另一个输入空间为“毒”这种物质给人带来的致命危机感,类属空间包含两个输入空间共有的情感元素,即危机感。进而形成合成空间理解眼睛与毒之间的关系。
作为眼睛的组成部分,“瞳孔”也有类似的心理空间投射。
例8:They move their head in that quirky way,and then this pupil follows you around.(它们用奇怪的方式转动着脑袋,然后瞳孔跟着你转。)
例9:看着她突然消失在轨道上,他的瞳孔骤然放大了。
在这些器官要素类视觉词汇对比中不难发现,汉英视觉类词汇拥有相同的心理空间投射,这来自于使用的汉英这两种语言的人们都会在视觉感受的基础上对世界作出认识和判断。行为类视觉词汇也具有相同的特点[15],如中文里面的视觉词看、瞧、瞅、瞄、观、盯、瞪,以及英文中类似表达look、see、watch、stare 等。
例10:See if you can come with us on a trip to Beijing.(考虑一下,你看否能和我们一起去北京旅游。)
我们可以发现在这句话中,视觉动词see的概念域转换为了思考。分析其心理空间动态投射过程不难发现,其第一输入心理空间概念域为视觉行为,而人类的视觉行为皆为自主或不自主的认知行为,与人类的心智密切相关。从而形成第二个输入心理空间,通过类属空间投射,形成合成空间含义,即为看这个行为后的大脑加工行为,see 这个词汇便具有了考虑的含义[16]。中文也有类似表达。
例11:坚持实事求是看问题。
例12:张三一看势头不妙,撒腿就跑。
但在下面的例句中:
例13:Do you see who is standing beside me?(你看见是谁在站我旁边了吗?)
英文句子中的see 不仅仅包括了视觉动作还包括了视觉结果。而中文的“看”仅仅只能表示动作,为了表达出视觉效果,还需要加上另外一个“见”来表达。see和“看”所涉及的输入心理空间并非完全一致的。这源于汉英语言语义的差异性。
概念整合其实就是一种认知机制,是人类进行思维活动的时候,具有丰富的创造性的一种基本心理认知机制。当我们从心理空间角度来看,发现汉英在第一和第二输入心理空间基本一致。这反映出以汉语、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在基于视觉体验的世界概念化方式上有更多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