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修复模式探讨

2020-12-19 09:16郭全淑袁秀娟易娜
防护林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林带刺槐云杉

郭全淑,袁秀娟,易娜

(甘肃省泾川县自然资源局,甘肃 平凉 744399)

泾川县实施三北退化林分修复工程以来,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创新探索出多种修复模式,起到了典型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对三北其他地区防护林修复有明显作用[1]。本文对泾川县退化林分修复模式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常见的修复模式和主要技术措施,为陇东黄土高原地区退化林分修复提供技术依据。

1 自然概况

泾川县地处甘肃省东部,属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总面积146 130 hm2。海拔930~1 462 m。主要地貌可分为黄土塬面、沟壑坡面、河谷狭川三种类型。年均降雨量553.4 mm,年蒸发量1 181.6 mm,年均湿润度0.7,干燥度0.95~1.28,年均气温10.0 ℃,无霜期174 d,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冰雹、霜冻和干热风。主要森林类型为人工刺槐纯林。

2 主要修复模式分析

2.1 林(冠)下造林更新修复

2.1.1 阔叶树混交针叶树模式 修复典型:官山林场过熟退化刺槐、杨树阔叶林改针阔混交林。采用清除病腐木和枯死枯梢木,通过道路两旁带状混交,沟壑区块状、株间混交,林冠下选择云杉、油松进行栽植,形成复合异龄针阔混交林。采用1 m以上带直径25 cm以上土球、营养钵大苗造林,株行距3 m×4 m,修复后密度达到800株·hm-2以上。

该模式优点是单一的纯林结构向多树种多层次的复合混交林结构转变,林分质量和生态防护效能显著提升。缺点是病腐木等清理难度大。适用于退化程度重,进入过熟期的刺槐、杨树林分。

2.1.2 复合异龄针阔乔灌草混交模式 修复典型:县城中山林公园过熟退化刺槐纯林改针阔、乔灌草混交景观林。改造方式是清除病腐木,林冠下栽植多种景观树木、花卉灌木和草坪,阔叶树选择枫树、海棠、樱花、红叶李、木槿等,针叶树选择雪松、塔柏、云杉、油松、圆柏等,灌木花卉草类选择牡丹、月季、冬青、绣线菊、三叶草等,形成景观型复合异龄针阔乔灌草混交景观林。该模式优点是可形成优美自然景观,但投资费用高,适用于公园、风景名胜区、美丽乡村、森林小镇。

2.2 补造修复模式

2.2.1 刺槐混交针叶树模式 修复典型:王母宫景区、城区面山刺槐纯林改侧柏、刺槐针阔混交林,泾渗公路两侧改油松、刺槐针阔混交林,城关凤凰、新沟面山改云杉、刺槐针阔混交林等。主要通过补植油松、云杉、侧柏等为主的针叶树,形成针阔混交模式,保持原有株行距,通过林分修复后,密度达到1 125~1 650株·hm-2。

该模式可提升自然景观,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和防护功能。不足是针叶树成本高,带土球和营养钵苗木运输困难,浇水费用高。适用于泾河、汭河、黑河、红河流域南北面山区域。

2.2.2 刺槐混交景观阔叶树模式 修复典型:罗汉洞挽头坪村北面山刺槐纯林改刺槐、火炬树景观阔叶混交林。通过补植火炬树、五角枫等为主的景观树,块状、株间、行间、带状混交,形成复层阔叶混交林。

该模式可形成自然景观,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林地利用率,形成异龄混交林,具有观赏价值和防护功能。适用于生态区位重要区域,如泾河南北面山和风景区、美丽乡村建设等。

2.2.3 刺槐混交柿子、山毛桃等经济树种模式 修复典型:罗汉洞北面山柿子园,丰台镇湫池沟村刺槐纯林改刺槐、山毛桃乔灌混交林。

通过带状、块状、株间混交,补植核桃、柿子、花椒、山毛桃等经济树种。采用2年生山毛桃、花椒,截干高度30 cm、地径0.8 cm以上的苗木进行栽植,株行距一般为(1.5~2) m×(2~3) m,林分修复后,密度达到2 400株·hm-2以上;柿子、核桃等采用2年生地径0.8 cm、高度1.5 m以上的苗木进行栽植,株行距3 m×5 m,修复后675株·hm-2。

该模式的优点是可形成生态经济兼用林,造林施工方便,生态经济兼用,增加农民收入,最大限度提升林分的生态防护和经济效益。适用于立地条件较好,交通便利,便于管理的平缓山台地。

2.3 抚育修复模式

技术要点是主要通过修枝等方式清除死亡和生长不良的林木,降低个体间竞争,增加保留木生长空间,促进林木生长[2]。修枝一般每年进行2次,第一次在5—6月,第二次在7—8月。林地清理应在冬季和春季进行,集中清除病死木、濒死木和病虫害严重的植株,剪除染病(虫)严重的枝条,将病株、病枝、病叶集中焚烧或深埋。

该模式可调整密度,改善林分质量。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利于增加单株生长空间,但是林地清理难度较大。适用于密度过大,退化程度为中度和轻度的刺槐纯林。

2.4 林带修复模式

2.4.1 苹果园区杨树、柳树等乔木林带改海棠授粉林带模式 修复典型:飞云镇飞长路,高平镇、太平镇高太路杨树、柳树林带改海棠林带。

先对苹果园区胁地较严重的杨树、柳树林带进行皆伐,距离路边1 m处,栽植海棠林带。选用4年生高度1.5 m、地径3 cm以上的苗木进行栽植;株行距为3 m×4 m或2 m×4 m,行数一般为2行。

该模式特点是海棠既是苹果授粉树,又具有观赏价值,变防护林带为景观林带、经济林带。便于管理,容易被果农接受,从根本上解决杨树、柳树林带胁罩果园现象,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缺点是海棠和苹果有着相同的病虫害,相互传播。适用于苹果园区胁地重,严重影响苹果生长的杨树、柳树林带改造。

2.4.2 乡村杨树、柳树护路林带改樱花、樱桃等景观林带模式 修复典型:高平镇高邵公路柳树林带改樱花景观林带。

要点是先对乡村周围杨树、柳树过熟退化残次林带进行皆伐,距离路边1 m处,栽植樱花、樱桃等。樱花应采用3年生高度2.5 m、胸径3 cm以上的苗木;樱桃应采用2年生高度1.5 m、地径2 cm以上的苗木;设计密度一般为3 m×4 m,行数一般为2行。

该模式特点是樱花、樱桃具有观赏价值,樱桃还具有经济效益,变防护林带为景观林带、经济林带。缺点是清除伐根较费工,乡村周围人为活动频繁,管护抚育困难。适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和村周围退化程度重的杨树、柳树过熟残次林带改造。

2.4.3 杨树、柳树、国槐等纯林林带改针阔混交林带模式 修复典型:城关镇蒋丰路杨树林带隔株改为云杉、杨树混交林带,泾镇路城刘村杨树林带断带改云杉、红叶李混交林带,城关镇何家坪村国槐林带皆伐更新改云杉、香花槐混交林带。

技术要点是选择杨树、柳树、国槐等过熟退化林带,对缺带断带地段,全部伐除或部分清除病腐木和枯死枯梢木,依照原来株行距、栽植密度,隔株、半带或整带进行更新修复,栽植云杉、油松等针叶树和红叶李、香花槐等阔叶树,形成针阔混交林带,将林带修复完整。油松应采用高度1.5 m、冠幅50 cm以上的营养钵或带土球直径25 cm以上的苗木;云杉应采用苗高1.2 m、冠幅40 cm,带土球直径30 cm以上的苗木;国槐、红叶李、香花槐应采用胸径3 cm、截干高度2.5 m以上的苗木。设计密度一般为3 m×4 m,行数一般为2~4行,株间或行间混交。

该模式特点是可形成复层异龄针阔混交林,增加树种多样性,形成景观防护型林带。解决杨树、柳树残次林带防护功能低,有效控制杨树天牛、柳沫蝉等病虫害蔓延。更新成本高,适用于县乡主干道路沿线退化林带更新改造。

2.4.4 杨树、柳树农防林带改针叶林带模式 修复典型:玉都镇、丰台镇玉丰路杨树林带改油松林带。

对农田胁地严重的杨树、柳树过熟退化林带进行皆伐,在距离道路1 m处,栽植高度1.5 m以上油松、云杉苗木,行数一般为2~3行。

该模式特点是变一季造林为三季造林。从根本上解决林带胁地严重等问题,不足是管护困难。适用于杨树、柳树防护功能退化、林相残败、胁地严重的林带更新改造。

3 小结

3.1 根据修复方式选择修复模式,林(冠)下造林更新修复选择耐遮阴、生长稳定的云杉和前期耐遮阴的油松等针叶树种,以针阔混交林为主;补造修复应选择容易成活且生态经济景观兼用的树种;皆伐更新修复应重新设计合理模式。

3.2 根据林分类型选择修复模式,疏林或郁闭度0.3以下的乔木林,选择防护性能好、抗逆性强的树种,以针阔混交林为主,生态经济兼顾,乔灌混交相宜;退化林带宜选择景观树种,大苗造林,林内间种植花卉、油菜、中药材等,形成美丽景观;刺槐纯林主要是增加树种多样性,由单一结构向多树种多层次的复合混交林结构转变。

3.3 根据退化程度选择修复模式,退化程度为重度的宜选择云杉、油松等针叶树种,形成针阔混交林;中度的应多树种、多模式结合,形成复合异龄针阔乔混交林或生态经济兼用林;轻度的应按照原树种原密度补植和抚育修复。

3.4 根据生态区位重要性选择修复模式,基本农田杨树、柳树农防林修复宜选择生长缓慢,不胁地的针叶树;苹果园区林带修复宜选择授粉树海棠林带;风景区、美丽乡村建设和森林小镇宜选择景观树种,多树种配置,乔灌草结合。

3.5 根据立地条件选择修复模式,立地条件较差的面山补植宜选用易成活的火炬树、刺槐等先锋树种;立地条件较好的公路旁、村庄周围等,交通便利,浇水方便的,宜选择大规格云杉、油松、樱花等景观树种;平缓山台地应补植山毛桃、柿子、核桃等经济树种。

猜你喜欢
林带刺槐云杉
日出(外一首)
浅谈新疆农田防护林设计及主要树种选择
云杉大苗的起苗与包装
大兴安岭云杉的抚育方法
刺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闽南沿海木麻黄基干林带下潺槁造林初步研究
刺槐树
云 杉
打造珍贵彩色林带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
“聪明”的刺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