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课堂”的育人指向*

2020-12-19 06:44卞国湘
江苏教育 2020年47期
关键词:幸福课堂仪式道德

卞国湘

语文、数学等学科课程内存着道德价值,学科教学内生着教育的道德追求。但反思当下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不少教师关注的仍是知识技能的形成,教学过程存在严重的功利化和知识化倾向,学科德育被忽视,智育与德育“两张皮”。此外,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学科德育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包括学习活动被取代、学习思维被截流、学习结果浮在表层。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是以促进人的发展、改善人的生存状态为直接和首要目的,因此,人的幸福天然就是教育的价值旨归。在幸福教育理念下,学科教学的“幸福课堂”应是“合人性”“合道德”“合规律”的新课堂,它是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土壤,是学生学习、幸福成长的主阵地。教师构建“幸福课堂”就是要营造幸福的教育生活和教学情境,让课堂充满幸福元素。具体而言,就是让课堂具有仪式感、代入感、生长感、参与感和获得感,从而使学生有幸福可求、有幸福可感、有幸福可享。

一、明确育人目标,让课堂富有仪式感

成尚荣先生说过:“上课是一种仪式,它与节日的仪式,与开会的仪式、与大典的仪式一样,价值意义都是同等重要的。”是的,当课堂教学有了一种仪式感,师生就会把课堂当作一个庄严而神圣的地方,就会有虔敬之心,教师就会产生一种立德树人的责任感,主动探索将育人目标渗透在知识教学之中;学生就会形成立德修身的使命感,主动将知识的学习与成人成才的远大理想关联起来。课堂教学有了仪式感,师生有了这种虔敬之心,就会潜移默化地形成学科德育的责任意识和道德自觉。

二、调动积极情绪,让课堂具有代入感

英国夏山学校有一句名言:“让学校适应孩子,而不是孩子适应学校。”这正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构建学科教学的“幸福课堂”,就是要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教师要从学生的视角去考量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语言等,课堂上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创设平等、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洞察学生的心理变化,让学生的心智完全浸润于情感充盈的世界中,让学生在课堂中有一种代入感,仿佛身临其境,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整合多种资源,让课堂拥有生长感

“教育即生长”,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应体现对学生的关怀,指向学生的生长。“幸福课堂”首先要认真分析本学科对学生的独特价值,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找寻课堂的生长点,让课堂真正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护航和助力。

一是融合多学科资源,创设新课堂。立足本学科教学内容,合理地整合其他学科资源,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从而丰富学生的认知,深化学生的道德情感。二是汇聚课内外资源,打造教育场。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其实,不仅语文学科,其他学科的学习同样需要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特别是建立家校共学共育机制,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紧密“教育场”,这样才能产生教育合力,提升学生的生长力和幸福感。

四、自主探究合作,让课堂具有参与感

学习是一种自我建构的过程。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学习才是有效的。“幸福课堂”通过伙伴的分享、讨论、质疑、争辩、示范等互动活动,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团队意识会得到激发,民主意识会得到培养,合作力量也会得到加强。“幸福课堂”让讲堂变成了学堂,成为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幸福成长的精神家园。

五、进行多元评价,让课堂充满获得感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人是教育的最高价值。”这一思想意味着我们的教育要帮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幸福的自己。“幸福课堂”通过生生、师生互评乃至家生、家师、家家互评等形式,完善过程性评价,优化结果性评价,使课堂成为学生大胆创造、自由言说、展示才情、快乐成长的殿堂。因此,课堂充满了获得感,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学习的方法、思维的提升、语言的发展,更获得了心灵的愉悦、精神的解放。学生学会自省、自励和自律,增强了自信心和成就感。

猜你喜欢
幸福课堂仪式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敲开幸福的语文课堂
生命课堂理念下的高中英语差异化教学分析
将语文幸福课堂进行到底
Talking strategies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