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建设探究

2020-12-19 05:32刘跟莉代培方王淑荣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通识导向成果

刘跟莉,任 蓁,代培方,穆 欣,王淑荣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一、引言

一直以来,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根本,也是国家检测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方案中体现出来的办学理念能够展示出学校办学水平,也凝聚了学校办学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中,学校可以应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以此作为办学教育的顶层设计,引导校内其他管理事务顺利开展。

二、成果导向教育概念分析

教育界对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给予了高度关注,人们公认成果导向教育是追求教育卓越的教育改革理念。分析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1.成果决定,而不是进程决定。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中,人们强调学习成果的实际情况,课程建设也以学习成果为标准。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各科教学实践需要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通过一切努力达成成果目标,关注学生的能力进展情况。

2.扩展机会,而不是限制机会。一直以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人们尽可能地拓展机会,不希望将学生限制到一个区域内,主张学生的成绩由学习成绩和绩效成绩同时决定,且关注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成果。

3.整合知识,而不是割裂知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中人们主张利用人的智慧解决问题,强调对各类知识点的高效整合与利用,无论是课程结构,还是课程实践或测试,都需要跨域整合。学校需要对知识的整合负责,为学生展现其知识点的连接能力。

4.教师指导,而不是教师主宰。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强调教师的指导性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为学生示范或评价,协助学生达到成果目标[1]。

三、基于成果导向教育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方案设计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需要遵循OBE四个执行原则,具体为清晰聚焦顶峰学习成果、扩展学习机会、高度期许、从顶峰成果向下设计。其中,最重要的是向下设计,这是贯穿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建设全过程的根基,实践操作中应该按照以下几方面展开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的课程建设。

1.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标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中,明确衡量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标准为目标类型与目标制定的影响因素。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两种,如果从逻辑上分析,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主要大纲,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贯彻,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细化内容。目标确定之后需要决定学校以及各个专业学生毕业标准与要求,针对各专业指标体系进行评定。相比之下,各级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能力需求是递进关系,但二者都能独立[2]。

2.课程地图与优化路径。课程地图也被称之为课程体系设计,其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就业发展,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改进学生的规划方向。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计需要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阶段划分,以学生的核心能力作为依据,实现成果导向教育和课程构建的融合。(1)建立目标和能力指标。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和学生能力指标的制定需要专业人员科学分析。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学生在毕业之后的三年到五年内达到专业成就,且确立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学生的核心能力指的是学生毕业之后,实现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成就的共识,按照学生的实际努力情况和实践成果判定学生的核心能力。依照学生毕业后的实力,采用项目推进的方法,观察学生具体的行为举措,从而进行评定,以评定结果突出学生当前学习与表现状态。(2)调整与设计通识课程。对通识课程进行调整设计尤为重要,将能力指标作为课程建设的精髓,这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出发点。这一过程中,不要去考虑教学生什么内容,或者以什么方式去教,而是要预判学生在通识课程之后能够得到什么样的能力。与此同时,对课程的向下设计需要结合当前学生基础学习成果,将零碎的成果进行整合或者取代。这一过程需要遵循以下步骤:首先,查缺补漏,如果发现有课程没有达到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将课程补齐。其次,将重叠的课程删除,设计通识课程时以深入发掘课程内涵为重点,教师需要充分进行课前准备,让学生学到课程精髓,而不是增加学习压力。最后,保持课程的平衡,让课程和教师都能够达到预期的成果。(3)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实践中,通识课程体系设计需要有强有力的科学安排。构建通识课程体系需要以下几项内容:首先,采取建立机制和多元化沟通方式,强化课程体系的服务功能,突出通识课程实践教育语境的优越性。其次,修改并强化法规制度,组建通识课程研发队伍,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网络平台。最后,加强各个教育单位的交流与沟通,举办研讨会,以达成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共识。(4)实施通识课程和教学评价。通识课程实践可以进一步落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核心能力,教师教学实践、学生学习实践进程中利用通识课程可以达到预期核心能力。对通识课程进行评价需要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首先,无论是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还是潜在通识课程,都需要兼顾。其次,将直接评价与间接评价相结合。再次,将评价指标转化成通识能力评价指标,并将其融入学科内容进行检测。最后,将规划与检测相结合,一边检测一边进行下一阶段的课程规划。

3.突破课程设计。这是成果导向教育的根基,完成成果导向教育上层设计之后,关键的步骤就是将“道”转化成“器”。“器”指的是通识课程的选择,以及教师教学大纲与教学策略,核心内容为大纲的制定和课程内容的优化选择。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确定了核心能力与指标之后,需要对课程展开体系化操作,其中包含分类、增加与删除。将学生的核心能力、指标与课程相联系后,需要对其定量分析,从经验的角度和专家打分的角度,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某学校心理健康课程中,教师将核心能力划分为以下几部分:(1)增进自我了解能力:了解自我人格特质、价值观、兴趣与生理情况;了解他人和周围环境对自己的影响。(2)提高情绪调适能力:了解自己情绪变化,了解他人情绪,以正能量面对负面情绪。(3)减少伤害行为:减少伤害自己和别人的行为。

实际操作中,课程对核心能力贡献值也可以从以上方式展开,如果将该设计理念深入贯彻在基础学科教育教学大纲内,可以从学校方面和教师层面入手,二者相互协调统一。学校级别属于决议性文件,需要遵循谨慎的原则填写内容,各个学科任课教师在填写资料时,需要坚持细致化原则,以科学合理的角度填写各个知识单元,明确该阶段教学策略。

四、总结

总而言之,成果导向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被创设,90年代开始发展,近些年发展迅猛。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在发展的同时,人们将其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优化课程设计,改进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空洞、杂乱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创新课程设计,使学生最终达到毕业标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通识导向成果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工大成果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通识少年“种”石油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