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危机处理的策略

2020-12-19 05:32廖海帆吴佩玲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危机辅导员心理

廖海帆,吴佩玲

(嘉应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或群体惯常处理应激的方法或机制不足以应对当前遇到的某些应激事件的影响或挑战时,其内心所处的高度紧张、焦虑、痛苦的不平衡状态。由此可见,心理危机是人们未能对应激进行自我调节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

一、介入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必要性

1.大学生心理危机现状。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除了马××事件、××大学投毒案等各种心理危机因素导致的大学生故意伤害事件之外,还有大学生自杀事件、抑郁症事件、躁狂症事件等。据2016年的数据显示,我国有20%—3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障碍发生率已从20世纪90年代的23.25%上升到近年来的30%,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约占总人数的10%。在缺少正向的心理疏通与引导、远离家人关怀的情况下,一些心理脆弱的大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危机,甚至产生自我伤害及伤害他人的念头,若不及时进行心理危机介入,则最终可能酿成悲剧性事件。

2.介入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意义。介入大学生心理危机对学生、家庭、学校以及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而言,及时介入心理危机能够减少学生因心理不健康而导致的高度紧张、焦虑、痛苦的状态,有利于个体维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以及身心健康;对家庭而言,及时介入大学生的心理危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家庭成员心灵受伤的风险,有利于守护家庭的幸福;对学校而言,介入和处理大学生的心理危机,能够减少因心理危机而造成的伤亡事件,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校园的安全稳定;对社会而言,及时介入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有助于降低社会的犯罪率,促进社会安定有序发展。为此,挖掘高校发生心理危机事件背后的本质、找准问题所在、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构建更为有效合理的高校心理危机事件处理应急机制,从源头上减少高校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刻不容缓。

二、当前高校心理危机处理机制的现状及不足

目前,高校学生工作对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常见的形式是建立班级—学院—学校三级预警机制,联合一级班级心理委员、班主任;二级学院党总支;三级学生工作部、校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分级管理,及时排查、发现潜在面临心理危机的学生,并评估其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决定进行心理辅导还是联系学生家长进行转介,将学生送至专业的心理疾病治疗机构治疗,再没有好转的,学校一般会劝其休学甚至退学。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日常管理中,普遍还是通过心理健康课堂和专职辅导员的重点关注、谈心谈话等进行。总体来说,我国各高校原本建立的心理危机干预的三级预警机制和学生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降低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概率能起到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缺陷与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心理危机干预人员的数量不足和干预技术有待提高。目前,我国高校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工作人员主要是辅导员和心理咨询教师。但是高校危机干预人员中的辅导员数量较为不足: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对于高等院校辅导员和学生的师生配比规定“高等学校应当按总体上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现实中很多高校的辅导员配备少于原本规定的数量,辅导员管理的学生数实则严重超负荷。加之辅导员学生工作的管理条块非常多,辅导员疲于应付日常事务性工作,很少有机会参与专业的心理辅导技巧培训,缺乏专业知识也导致辅导员在具体处理心理危机事件的过程中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力不从心。

2.偏重外显性危机而忽略内隐性危机。联动班级学生、心理委员、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反映问题学生的偏差行为来进行介入是高校辅导员普遍采取的干预手段。但是学生的心理问题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其能引起班级、辅导员乃至学校重视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了较为严重的程度。对于学生潜在的心理危机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导致未能及时发现和进行干预。

3.事前预防不足。很多大学生习惯在朋友圈、微博等平台发泄自己的消极、负面情绪,或者将消极情绪以行为方式转嫁到身边的同学身上。然而辅导员的学生事务性工作非常繁重,经常没办法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动态,不能及时捕获学生存在的心理危机信息,未能及时进行主动干预。而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的特殊地位和学生对辅导员观点的长期思维定式也导致很多学生在面临心理危机时往往不愿意主动寻求辅导员的帮助。

4.生命教育不足。高校常常是在发生了危机事件并产生了严重后果之后才对学生给予生命教育,警醒生命诚可贵。目前,我国高校的生命教育多数是在思想品德的课堂上以讲道理的形式,又或者是以宣传海报、期刊的形式进行爱护生命的宣传。这些生命教育的形式成效甚微,并没有真正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没有达到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目的。

三、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可行性

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领域,指社会工作者在专业价值观的引导下,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知识,以及专业的方法和技巧,在学校领域帮助全体学生尤其是困境学生解决在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帮助学生正常学习,增强其自我效能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专业助人活动。

1.理念契合。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专业伦理与高校危机管理的理念相契合。(1)学校社会工作遵循平等、接纳、保密等原则,有利于建立起与学生之间的信任机制,而高校进行心理危机管理的其中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取得学生的信任。(2)学校社会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助人自助,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调动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扰难题时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而高校心理危机管理的最终目标不只是处理已经发生的心理危机事件,更是在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前通过危机预防教育将高校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3)学校社会工作注重事前预防和关注学生的发展性危机,有利于弥补目前高校忽视学生的内隐性危机以及事前预防方面的不足。

2.方法适用。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心理危机能够通过三大工作方法从点、线、面三个层次对学生进行微观和宏观的危机干预,有效预防和治疗学生的心理问题。个案工作——“点”的干预。个案工作能够对学生进行个别干预,在营造良好的咨询氛围和建立双方信任的关系的基础上,能够聚焦到具体的一个学生,对学生进行密切的关注,运用家庭社会治疗模式、危机介入模式、行为治疗模式、人本治疗模式等对学生进行干预,帮助学生找到问题所在和如何解决问题。小组工作——“线”的干预。小组工作能够对学生进行团体干预,能够将在心理方面同质性较强的学生组成互惠模式小组、治疗模式小组或发展模式小组等,同时给予干预,让小组成员在互动中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接纳自己的危机反应,并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来反思自己,考虑应付危机的方法,解除心理困扰。社区工作——“面”的干预。社区工作能够利用地区发展模式和社会策划模式,联合学校、家长、学生、社区、心理健康教育部门、专家学者等,充分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强化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力量,让高校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不再是孤军奋战。

四、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心理危机的对策

笔者认为,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心理危机应从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进行干预,从而达到预防、治疗和补救的目的。

(一)事前预防

1.个案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个案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危机能够发挥其咨询服务优势和挖掘潜在个案的优势,尽可能将心理危机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通过在学校设立咨询室,学校社工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存在学习、生活等困扰的学生通过到咨询室进行咨询,逐步缓解和解除心理困扰。通过参与宿访活动、班级活动等与学生进行接触,及时发现潜在心理危机的学生并给予跟进,与学生进行会谈,运用系统理论等专业知识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困扰,通过与教师、家长、学生等合作,设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小组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小组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危机可发挥人际互动的作用。招募或者邀请学生参加小组活动,开展适应性活动,组建人际交往小组、学业生涯规划小组、情绪管理小组、时间管理小组等,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环境。开展成长性活动,组建兴趣小组、压力舒缓小组、就业指导小组等,通过小组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挖掘自我潜能,释放压力,明确目标,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社区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社区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危机能充分发挥资源链接、人员协调的作用。运用社会策划模式,通过链接资源聘请或者邀请专家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合理人格培养教育、恋爱教育、性观念教育、集体荣誉教育等,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促进班级凝聚力,从而减少学生的消极心理和消除孤独感。运用社区照顾模式,在校园内进行外展宣传,让学生知道朋辈群体作为学生最为亲近、最能关注到学生的人,更有可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协助学校工作人员帮助问题学生脱离困境。呼吁广大学生参与到心理危机的行列中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关怀和相互照顾。

(二)事中处理

事中处理主要是针对两类学生:第一类是正在做出危机行为的学生,如自伤、自杀或者伤人、杀人行为;第二类是已经做出危机行为的学生,如伤害、杀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面对第一类学生,学校社工的工作重点是对学生当事人开展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生命第一,运用个案管理技巧迅速了解并判断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做出危机行为的原因,运用心理疏导和谈判技术等稳定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纠正其认知偏差,给学生输入希望,使其逐渐接纳自我,从而使其放弃正在进行的行为。面对第二类学生,学校社工的工作重点应该是对当事人的家长开展工作。对于自伤、自杀成功的学生,社工应安抚好其家长,对他们进行情绪治疗或哀伤辅导,以免造成二次伤害。尤其是自杀成功的学生,对待其家长应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社工与学校等组成的应急小组应及时探望和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并尽量满足学生家长的合理要求,以免其做出过激行为。而对于伤害、杀害他人的学生以及被伤害、被杀的学生的双方家长,社工应协助双方表达和澄清诉求,稳定双方家长情绪,让双方保持理性,做好调解工作。

(三)事后跟进

事后跟进主要是对已经发生了心理危机事件的当事人及其周围的人进行干预。

1.个案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跟进。使用放松练习、系统脱敏法、满灌疗法、厌恶疗法、模仿法等行为治疗方法对心理危机事件的当事人以及受该事件影响的其他学生进行个案干预,以治疗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和障碍。此外,运用家庭治疗法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给予精神抚慰,帮助其进行心理建设,防止引发次生和衍生伤害,帮助其进行意外事件的事后恢复。对于自杀未遂以及经历了创伤性事件的学生更应该给予高度关注。而对于具有严重的心理疾病以及心理障碍的学生,则将其转介给医院等心理健康部门进行治疗。

2.小组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跟进。将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危机和经历的学生组成治疗性、发展性和支持性小组,通过组员之间的分享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拉近组员之间的距离,让组员在小组中找到归属感,得到组员之间的支持。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和发展。同时,通过小组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来判断学生事后恢复程度,以便决定是否需要跟进个别学生。

3.社区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跟进。对已发生的心理危机事件的背后成因进行分析,找到问题根源所在,然后对学生开展专题讲座等活动,进行事后补救,以防其他学生再次发生此类事件。除此之外,通过走访、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对学生对待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的看法和态度,从而对学生的状态有宏观把握,以便确定接下来应该开展何种活动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五、结论

高校心理危机急需解决,但现在高校心理危机的处理工作存在诸多不足,而学校社会工作不管是在其价值理念、专业价值观,还是专业手法上,都存在可行性和优势。学校社会工作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三大手法开展针对性的活动,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维度进行危机干预。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危机将给学校带来生机和希望,有助于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安全健康,温馨友好的校园环境。

猜你喜欢
危机辅导员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心理感受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危机”中的自信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