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葫芦丝进课堂的校本化实践与研究

2020-12-19 02:50浙江省杭州钱塘新区钱江小学沈海文
亚太教育 2020年17期
关键词:葫芦丝校本教材

浙江省杭州钱塘新区钱江小学 沈海文

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的乐器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葫芦丝作为傣族的民族乐器逐渐为人们所熟知,一些流行歌曲之中也融入了葫芦丝的元素。正是由于许多人对葫芦丝的音色着迷,因此人们想要认识并了解它。我校将葫芦丝作为融入音乐课堂的民族乐器,正是由于葫芦丝的音色及演奏方式非常适合小学生学习。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不再是“技艺式”的教育,而是培养学生完整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葫芦丝进课堂的教学优势

(一)葫芦丝自身的艺术魅力

葫芦丝的音域较窄,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葫芦丝的演奏方法。与竹笛、唢呐等民族吹管乐器相比,葫芦丝的指法相对简单,甜美的音色具有较强的表现力。

(二)葫芦丝教学的独特优势

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音乐课堂将不再是唱歌课堂,让葫芦丝教学融入小学音乐课堂,为学生增添有趣的元素,学生可以在学习葫芦丝的过程中找到音乐学习的快乐,这对于学生而言是一次非常新鲜的体验。葫芦丝适合集体教学,葫芦丝教学除了要求演奏者掌握正确的演奏技巧,还要求演奏者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演奏,从音色、音量及速度等多方面做到统一,通过葫芦丝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以及默契感。

二、葫芦丝进课堂的教学困境

(一)学生乐理知识不足

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演奏葫芦丝,常会因为乐理知识的不足而出现混乱情况,如节拍不对、节奏混乱等,都是学生自身的乐理知识不足所导致的。

(二)学生气息调节有误

葫芦丝作为一种民族吹管乐器,需要学生能正确地调节气息,否则就无法完整地吹奏一首歌曲。一般的乐器在演奏到高音部分时,需要演奏者保持强有力的气息以保证演奏效果,而葫芦丝则越是高音部分,气流反而更弱,特别是音符“6”,需要学生将气流控制在较弱的状态,但又不能过弱,否则就会“失音”。葫芦丝演奏气息的调节非常重要,然而小学生很难准确地控制气息节奏,这也导致葫芦丝教学面临一定的困境。

(三)演奏技巧难以记忆

葫芦丝在演奏的过程中,常见的技法有吐音、倚音及滑音,等等,这些吹奏技法使葫芦丝成为我国民乐中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乐器。以吐音为例,学生在最初学习葫芦丝时常常会犯错,未以“吐”的方式正确吹奏,而是用“呼气”的方式来吹,使声音显得绵软而没有弹性。

三、葫芦丝进课堂的校本实践

2016 年开始,我校把打造区葫芦丝精品课程特色学校作为葫芦丝进课堂的目标追求,尝试突破葫芦丝教学困境,开展葫芦丝普及教育,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校本教材的编写是依托

为了能够使葫芦丝特色课程教学的开展有本可依,做到教学内容的序列化,学校依照“三级开发”的原则编写了葫芦丝校本教材《葫芦丝韵》,充分发挥专家、教师、学生在校本教材开发中的不同作用。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提出希望学习的葫芦丝学习内容和曲目。教师在分析学生需求的前提下,拟定开发葫芦丝教学的具体内容,并在课程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课程纲要和课程内容的编写。校本教材编委会根据国家政策和学校课程开发的设想,对教师提交的课程纲要和课程内容进行评估与审查,最终完成葫芦丝校本教材的编写。

在校本教材《葫芦丝韵》编写的过程中,教材体现了两个结合:一是知识性、趣味性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使教材编撰的形式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图文并茂,从感官视觉上能够吸引学生,将知识童趣化,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课内外相结合,将国家教材中的部分曲目编入校本教材,作为葫芦丝的练习曲,体现课内外结合的特点。教材由葫芦丝吹奏原理、葫芦丝吹奏姿势、葫芦丝吹奏基础、葫芦丝发音练习、葫芦丝乐曲练习等板块组成,每一年段编写一册,共分上中下三册。

(二)有效的教学策略是重点

在葫芦丝教学中,教师要讲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将民族乐器与小学音乐课堂相结合,提升学生学习葫芦丝的效率。

1.情景交融,创设情境学

教师在教授葫芦丝时,要努力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如在学习《五月的夜晚》一课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这一歌曲,这首歌曲属于匈牙利民族音乐,展现了静谧、自然的氛围。当学生十分认真地聆听这首歌曲时,教师跟随音乐的播放缓缓吹奏葫芦丝,让学生感受葫芦丝的乐声与播放的乐声融为一体,体验葫芦丝的和谐共鸣,想象夜晚白雾缭绕的景象。当乐曲播放完毕以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首歌曲的情感旋律是怎样的?学生通过思考后会提出自己的见解,有的说是悠长的曲调,有的说是回味其中的感觉,学生的感受各不相同,丰富的感受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乐曲的兴趣。葫芦丝的情境教学不只局限于引导学生想象,还可以采用动画再现、情景表演、音乐渲染等不同的方式进行。这种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情感更加丰富,对演奏技巧的掌握更加自觉,学习的效率也会得到有效提升。

2.游戏闯关,竞争激励学

从学习中获得快乐是学生学葫芦丝的动力源。心理学研究表明,处于小学年龄段的孩子大多乐于参与游戏活动,喜欢在游戏中与同伴竞争合作。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采用动画小游戏导入,让学生置身游戏的情境之中,将学习葫芦丝的技能要求和游戏闯关相结合,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令其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指导《春雨蒙蒙地下》的连音奏法练习时,教师可以设计感受律动闯关、指法练习闯关、连音奏法闯关等游戏环节。游戏闯关之后,教师根据闯关的表现进行闯关小能手星级评比,分别评出一星、三星、五星小能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游戏闯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掌握葫芦丝演奏技能的同时,获得了自信、审美、成功的体验,尝到了学习乐器的乐趣。

3.分组探究,自主合作学

教师在指导学生吹奏葫芦丝的过程中,组建葫芦丝学习小组,围绕学习主题或者表演任务展开自主合作,把个体的自主学习放到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中。当一个小组围绕学习任务开展学习活动时,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能够转化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视唱、模奏、歌唱、表演、探究、创作等实践活动,获得个性化的展示机会和独特的体验。如在教学《婚誓》一曲时,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采用表演的方式表现乐曲的主题,要求以葫芦丝演奏为主,结合其他的表演方式进行表现。表演之后,采用学生评价、教师点评的形式评比最佳旋律奖、最佳人气奖、最佳合作奖等各种奖项。葫芦丝小组学习让学生感受了自主合作的乐趣,体会了团队合作的力量,有助于学生在更多的学习情境中尝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葫芦丝。

(三)快乐的课余活动是延伸

对学生葫芦丝的吹奏技巧训练,需要教师针对学生演唱技能的基础音乐素养进行培养。将快乐的课余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助于把葫芦丝学习引向更加广阔的舞台。以《小白船》为例,教师让学生先合唱这首歌曲,并举行一些合唱活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蓝蓝的天空银河里”一句开始,随着教师简单的指挥手势,学生能够掌握语句的气息长短与演唱速度,教师对学生的音准进行规范。在合唱活动之后,教师让学生尝试用葫芦丝吹奏这首歌曲,学生对歌曲速度的掌握能力明显增强,气息非常柔和。之后教师组织课余的葫芦丝合奏比赛,让各个兴趣小组在熟悉合唱技巧与吹奏技巧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兴趣小组的学生还在各自的节目中融入了一些加分的元素,如分声部演唱和吹奏、伴舞,等等,完成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

为了能够给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教师还组织开展了午间“葫芦丝十分钟”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自我展示的机会。每一次的节目从组织到演奏全程由学生负责,可以选择自己最拿手的乐曲进行独奏、重奏、合奏。学校每年度开展“班班有葫芦丝”比赛,组织校葫芦丝队参加各类文艺演出活动,激发了全校学生学习葫芦丝的热情。

四、葫芦丝进课堂的研究成果

葫芦丝进课堂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取得了多重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视唱能力、歌唱能力、欣赏能力、创作能力与自信心等。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葫芦丝的演奏水平。如今葫芦丝真正成为学生课内外活动的好伙伴,不管是班会、联欢会、学校艺术节等大大小小的活动,每一个学生都大显身手,美妙琴声在学生的口中流淌着,小小的葫芦丝处处彰显着它的魅力。小小的葫芦丝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一次芬兰教育集团来我校教学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向国际友人展示了葫芦丝演奏,还大方地教客人吹葫芦丝。学校葫芦丝表演也在区艺术节比赛中多次荣获一、二等奖。

教师在课堂进行葫芦丝教学之余,积极参与研究,编写葫芦丝校本教材,参加葫芦丝课程区精品课程评比,拍摄葫芦丝微电影《遇见》,制作葫芦丝微课,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明显提高。其中《音乐课堂在葫芦丝声中回荡——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葫芦丝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通过演奏葫芦丝提高小学中段学生识谱能力的有效方法研究》获得区二、三等奖的好成绩,学校也被评为区葫芦丝精品课程特色学校。

经过四年的探索,我校葫芦丝进课堂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葫芦丝进课堂要成为学校的名片,成为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突破口,需要以课题研究为先导,挖掘葫芦丝的文化元素,丰富葫芦丝课堂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营造更为浓厚的校园葫芦丝学习氛围,让更多的学生走向更为广阔的舞台。

猜你喜欢
葫芦丝校本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浅析葫芦丝艺术的发展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回响葫芦丝之声,探寻小学音乐葫芦丝有效教学方法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