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郝彩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各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其中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也经历了从量到质的飞跃,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在新时代的感召下,为了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战略定位、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堡垒作用,需要不断用创新改革的思维挖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的真意。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校育人主阵地的思政课程,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职责重大。为此,教育部专门印发《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 年本)》,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领导责任、机构设置、师资配备、学科设置等各项建设指标都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担负着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任,是助力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平台。课程建设先后经历了“85 方案”“95 方案”“98 方案”“05 方案”。从“85 方案”开始,全国各类高校依据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首次提出了要改变以往“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方式,逐渐形成启发引导学生为主的新型课堂教学。20 世纪90 年代以后,伴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经济和政治的多元发展也对思想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2 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我国高校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学院;再到“05 方案”的实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结合,思政课程教师也实现了从量的扩大到质的提升。
但目前,全国绝大部分高校中的思政课程及其教师团队,都面临着如下的困境:
1.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兴趣不高。虽然大多数高校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授课的模式基本还是围绕课本“灌输式”讲解,导致多数学生未能从思想观念上真正接受并理解思政课程,甚至有部分学生是抱着混学分的心态走进课堂。
2.只有统一的单一课本,缺乏辅助读本,学生学习资料过于单一。因学生的学科背景、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等有差别,部分学生的人文知识储备不足,需要补充介绍的内容较多。学生希望从课外读本中获得补充,又无合适的选择;单纯依靠教师讲授又会陷入“满堂灌”和占用主课程授课时间的两难境地。
3.虽有各个高校都相继推出了特色化的实践教学计划,但在实行的过程中,往往由于缺乏专业指导教师和专项经费的支持,加之没有相对稳定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从而使得实践教学的开展困难重重,甚至被迫流于形式。
所以,针对以上问题,高校思政课程必须在当前《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 年本)》的指导下,进行改革,而改革路径是什么,是首要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邱伟光教授在《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一文中指出:“教书育人要立足学生身心发展、现实能力、现实需要,将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教育变得‘接地气’,更具亲和力、感染力,让马克思主义讲中国话,让‘道理’变得平易近人,将总体上‘漫灌’和因人而异的‘滴灌’结合起来,让根本的方法变为管用的方法。”
但是,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首先,我们必须立足全国各高校自身办学的具体特点和实际情况,逐步开展并推进改革。就笔者所教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而论,因课程内容复杂、章节较多,所以,课时安排时间紧、任务重是授课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
其次,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而言,该课程开设的目的为:要求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深刻认识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学生能在生活、学习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实现这个目的,除教师讲授外,还要增加辅助读本,更要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大量史料、图片及影像资料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体验到和平的来之不易、生存的可贵。同时,借助典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事例,“示范和引导学生与他人相处、合作的技巧,促进学生反思人生,检讨自我,追寻生存的重要、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讲好中国近代故事,让学生了解历史,懂得“读史早知今日事”,从而寓教于学,使其坚定理想信念,真真正正跟党走,时刻谨记“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的道理,自觉培养社会和时代意识,努力提高个人技能,做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诚如杨剑利教授所言“基层民众的生活远离政治,与其生活直接相关的才是关键的大事”,对于思政课程受众的群体,即生活于象牙塔中的学生而言,尽管身处时代变革的大潮之中,但对时代究竟如何变革,往往知之甚少。他们更关心的“大事”是如何考试过关,怎样拿到高分和毕业后去向何处等事关切身利益的问题。因此有益尝试,不仅弥补了日常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更让学生有机会深入社会、深入基层,真实锻炼自我,感受生命教育意义,从而更加坚定立场、坚定决心,一心一意跟党走,有效架接了思政课程与大学生党建工作。
探索课程改革新路径,深度有效探究理论、实践融合的方式方法,积极开展第二课堂,要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真实了解和感知时代变革脉搏,体悟国家建设、发展成果,自觉践行大学生以及公民的责任和担当。深度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见证理论惠及于民的现实成果。
首先,要因事而化。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高校教育中的战略定位,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阵地,其理论的本源在于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也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理应用中国话讲好中国故事。其次,要因时而进。十八大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也使得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改革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理论体系,展现理论的时代性和新鲜性。最后,要因势而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进工作”时,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挖掘大数据时代的科技优势,用学生感兴趣的网络平台助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达到真学、真懂、真用。
综上所述,受教育的个体都是一个个鲜活和有个性的生命,我们的教育是有生命的教育,而“生命教育是帮助受教育者从认识生命的神圣性、整体性和独特性,从而形成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人生态度,最终提高其生存技能、人生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一种综合性教育活动”。高校思政课程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责任重而道远。目前,思政课程实践教学的开设,也仅仅只是提高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时效性和发挥生命教育潜能的一个起步阶段,未来还有更加广阔的空间需要继续探索。
“高校履行人才培养的职责,始终要围绕着育人工作这个核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服务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立德树人不仅是思政课程的中心任务,更是其他一切课程的共有责任。思政课程搞好自己的主阵地建设,其他课程也能兼顾课程思政的指导原则,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挖掘、探索更多教育资源和教学技巧,共同搭建第二课堂的实践平台,真正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完美融合。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并且能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并信服真理,坚决拥护真理和践行真理,我们的教育才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