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场:助推儿童语文实践的深度生长
——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教学情境化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2020-12-19 02:28江苏连云港市宋庄中心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言语思维能力文本

江苏连云港市宋庄中心小学 徐 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应加强语文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最具有实际应用性的学科,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但纵观当下语文课堂,许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语言训练死板单调、机械模仿、落点随意等问题,致使学生失去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导致语文教学效率的整体低下。笔者在使用统编版语文教材的过程中,通过设计大量的言语实践活动“思维场”,让学生调动已有的学习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去交流,借助随文练笔,助推语文思维能力的提升,促进儿童语文能力的生长。

一、从感知到再现,唤醒言语自觉

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生活场景再现回放,将教学现场与学生生活进行深度对接,激发他们感性思维和内在探究事物的渴望和能力,从而使语言文字训练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

例如,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这篇课文中“点面结合写场面”的特点,很多教师都会以练笔迁移,仿写一个熟悉的场面的方式,引导学生感知、内化、运用。但由于教师提供的支架不够精准,学生往往一时难以找到表达素材,于是随意下笔,写出的语言生搬硬套,缺乏灵气。为此,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说说文中哪些语句是“点”,哪些语句是“面”,着眼点分别在哪里;接着回放我们国家70周年阅兵的相关画面与报道,通过情境再现,引导学生通过画面进行观察,梳理镜头,厘清“点”与“面”的关系,感受整体氛围,观察人物细节表现,以此激活学生内在的认知经验,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从而训练学生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表情达意。

学生在思维场中的认知体验,强化了学生的生活积累与文本语言的内在融通,使学生的语言实践更加积极主动,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

二、从发问到追问,伸展言语思维

语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围绕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为此,教师可设计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展开追问,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开启学生立体思维模式,从而将学生的言语思维向深度伸展。

如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这篇课文以桑娜的内心矛盾为主线,展开情节的叙述。文中桑娜的心理活动描写用了一连串的省略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发问,作者想表达的是安娜怎样的内心矛盾?基于此,教师引导学生继续追问,对于桑娜收养两个孤儿这件事,作者前后设置了两个悬念:渔夫丈夫能否平安归来?如果他能平安归来,那么他会怎样看待收养孩子的事?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绘制桑娜的心理轨迹图,破解“矛盾心理”的表达方式,感受桑娜“善良”的人性之美。从而深刻体察作家用小说的方式写穷人,用意并不在于表现穷人的穷困,而在于赞扬他们在苦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可贵的人性,学生在对文本人物内心的探讨中发现:穷人,不穷!

教师巧妙设计对话激发学生的认知思维,促进儿童言语能力的协调生长,引领学生主动回归文本语言,在自主性探究中获得语言表达的内在密码。

三、从联想到想象,感悟言语情感

学生根据语境合理地展开联想和想象,不仅有助于丰富学生对语义的理解,挖掘文章中言外的精彩,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加深对文本语言的理解。

例如,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一文内容叙述具体而生动,故事极富想象力。文中第二自然段的描写,引导学生从“黑乎乎一片”联想到天地在分开以前的一片混沌;把盘古普普通通的“坐”与“大鸡蛋”史无前例的“裂”“透”联系起来阅读,理解课文是通过盘古的行为与宇宙的变化相结合联想故事的神奇和盘古的神勇;抓住“轻”和“重”、“清”与“浊”、“上升”与“下降”这三对反义词和“缓缓”与“慢慢”,理解天与地的变化以及变化时间之久、过程之慢,在体会反义词、近义词表达的精妙的同时感受故事的神奇。基于以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文中第五自然段总分结构的写法,引导学生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运用“ 变成 ”的句式仿写“变身”,也就顺理成章了。

从词语联想到想象补白,教师对蕴含在文本的字里行间的、重要的、学生不易体会真切的词语,进行合理化的情境化设计,让学生触摸到文中词语的温度,达到心灵和心灵的契合。

四、从比较到辨析,发掘言语深度

思维能力的形成有助于深化阅读理解,使学生准确把握事物本质,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有效的思维训练点,开展鉴赏思辨性交流,深入地碰撞,促进思维向纵深拓展,进而生成儿童有深度的表达经验。

例如,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文最大的语言特色是反复。文中很多句子都出现相同的词语,增强了表达的效果。文中“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首先让学生调换顺序,将“我的母亲”放在开头,意思也不变,读一读。然后去掉两个“我的母亲”,意思也不变读一读。对比阅读,说说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接着由点带面,结合课后第二题,寻找文中类似的句子,用对比、换词等方式,交流体会作者的用意,关注表达效果。其中“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这一句,引导学生体会运用排比的气势感,增强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与热爱。为下文理解“鼻子一酸”做了情感的铺垫。最后回顾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学习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迁移练笔。

关注作家遣词造句的过程中用词的精准,通过表达效果的对比辨析,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使学生感悟语言运用的精准,从而推动言语表达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从迁移到运用,生成言语智慧

吕叔湘先生说:“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语文教材实际上只是一个范例,教学应基于这一范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同时掌握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方法。

例如,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一文,作者借助老师的语言、神态和同学们的表现从侧面烘托,使得文章有了较大的想象空间。教师结合课后小练笔,重点引导学生聚焦老师指导“我”表演的语段,引导学生关注“爬”“站”“叫”“扑”“追”“躺”六个动词,紧紧抓住上下文之间的对比,边读边想象、填补文章空白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对照老师在排练前讲的要领展开想象,说说“我”少了哪些关键细节,增添了哪些不必要的动作,混淆了哪些步骤而让观众哄堂大笑。分别从“我”“小朋友”“老师”的角度想一想:“我”的演出窝囊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教师课件出示:你一定也有与作者类似的经历吧?可能是在上台演讲之后,忘记了自己讲了什么;可能是在一次体育比赛之后,忘记了自己是如何完成比赛的;也可能是……选择一次这样的经历,学着作者的样子写一写吧!

依照文中的表达形式进行迁移运用,训练学生说和写的表达能力,不仅让学生从文本中感知作者的表达形式,从中学习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本领,更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

语文思维能力的提升应该在生动的情境中达成,通过营造生动而自由的“思维场”,才能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拔节,焕发对语文课程和言语表达的喜爱,思维能力的提升也从文本具体的情境中走向与之相联系的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达成能力上真正的学以致用,从而实现语文思维的深度生长。

猜你喜欢
言语思维能力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关于冬天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