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雪
(衡水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城市生态学》 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选修课,旨在运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改善城市系统关系,增加城市活力[1]。笔者通过参加西安欧亚学院的中国大学慕课网络课程培训“玩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以及K12 教育网王珏老师主讲的“基于学习科学的高效教与学方法”网络课程,同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衡水学院应用性技术大学培养目标以及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改革实践,对《城市生态学》 课程改革进行了如下探索。
《城市生态学》 这门课程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涉及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环境、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等几个模块,讲授内容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传统的“满堂灌”课堂一般由教师主讲,学生较为被动,往往会局限他们对城市环境问题与生态学理论之间的思考,不利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要坚持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当中,通过互动式教学、课堂讨论等途径使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城市生态学的原理以及城市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生态学意识,主动寻求解决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
另外,该课程理论性较强,碎片化知识点较多,这导致学生对于课程内容整体把握较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知识可视化、语义情景化、思维图示化等手段激发学生的视觉感知,并配合语言进行细节描述,创设合适的情境,如故事情境、案例情境、体验式情境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让学生去探究设计过程,讨论、交流其优势与不足之处,从而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和记忆。
2.1 多媒体教学。在教学实践中,首先,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教学手段,如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教学平台,通过上课签到、课中小测、布置课后作业等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增强教学双方交流,激发主动性,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消化和吸收等环节,以提高教学效果。其次,PPT 制作使用“关键字+图形”这种简练、整齐的版式来突出表达信息间的关系,注重知识的可视化和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再次,思维导图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通过对知识反复学习、不断回忆,加深对知识的梳理,继而不断整合知识,通过视觉化的输出方式让学生了解知识脉络及其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
2.2 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引导式、启发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对某个具体知识点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以达到深入理解知识并加以运用的教学目的[2]。例如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如中国快速城市化所引发的城市病、城市新型污染、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等,如何辩证看待这些城市生态化现象,如何使城市生态保持可持续发展等,通过学生的自由讨论,使得学生的已有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建立了很好的联系,学生对于新知识也易于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较好。
2.3 对分课堂。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把课堂的一半时间分配给教师,另一半时间留给学生讨论[3]。目前对分课堂的形式有当堂对分和隔堂对分两种,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有所选择。比如在讲解城市大气环境一节时,在讲完城市大气的组成、当前城市主要的大气污染时,根据精讲内容,提出问题:受雾霾天气影响,近年来京津冀地区冬季空气质量严重超标,其主要污染物是什么?雾霾天气成因是什么?然后让学生思考,随机提问1 ~2 个学生,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答案,再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知识掌握的也比较好。再比如,在城市环境模块中,让学生自行分组,任意选取城市大气环境、植被环境、城市水环境等内容,课下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小组PPT 汇报,由教师、其他组员点评,课下再有针对性地对内容进行丰富、改进,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不错,理论内容的学习也变得不再枯燥。
成绩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是进行教学评价、取得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方法[4]。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教学评价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种形式,而以往的教学评价更加侧重终结性考核,即采用闭卷形式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应该更加侧重形成性评价等过程性考核,它是一个动态的评价过程,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三种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准确客观地为教师提供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
例如,在学生进行PPT 汇报时增加学生互评和自评的环节,使用Rubric 评价量表,采用多行多列形式,从时间控制、展示内容、展示形式、展示质量、展示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并赋予相应的分值,最后根据学生表现选出示范小组、明显小组、普通小组、菜鸟小组等。在指标选取时针对汇报的内容尽量做到每个指标点要清晰可测,可以通过学生的展示过程清晰的观测或反映出来。采用课下随机分组,5 ~6人一组,布置任务时提前将评价量表发给学生,方便学生课下有目的地准备。另外,向学生说明互评的目的与意义,互评是取长补短、查漏补缺的过程,通过互评可以丰富看问题的角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总结与迁移,互评不会对个人的总体成绩造成太大的影响,避免“放水”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