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市小麦节水高产技术

2020-12-19 00:56刘艳平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11期
关键词:播种量分蘖节水

刘艳平

(三河市农业农村局技术推广站 河北 三河 065200)

三河市大柳店村王宝生是千亩小麦种植大户,常年种植1000 亩小麦,是三河市农业农村局的小麦生产基地,是节水小麦品种展示和技术推广的样板田。2019 ~2020年度在历经寒潮、大风、病虫害等种种不利条件的考验下,1000 亩小麦喜获丰收,平均亩产602kg。为推广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对小麦生产管理情况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农民搞好小麦生产提供重要借鉴,为稳粮保供促增收提供技术支撑。

1 选择节水品种

千亩小麦种植的品种为济麦22,这个品种属于2019 ~2020年度三河市推广的节水小麦品种。该品种属冬性,幼苗半直立;抗寒性好,分蘖性较强,成穗率较高;株型紧凑,叶片较小、上冲,茎叶腊质较多,茎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综合抗病性好;落黄佳,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角质;籽粒饱满。这个品种的突出特点是产量潜力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2020年春季以后,气候条件复杂,前期气温回升快,小麦生长发育进程加快,3月4日和5日、4月21 和22日出现寒潮霜冻天气,尤其是4月21 ~22日气温骤降,对小麦影响较大,有些品种造成了小花败育,冬小麦穗部出现缺粒现象,而济麦22 也经历了这些灾害性天气的考验,不但没有出现缺粒现象,而且平均穗粒数达到34.5 个。

2 提高耕地整地质量

由于千亩小麦田最近3年内深耕过,故旋耕了2遍。整地比较精细,达到了土地平整、上虚下实、无明暗坷垃的要求。

3 调整播期播量 以密补晚 以肥补晚

千亩小麦田由于上年度玉米贪青晚熟,收获推迟,所以小麦播种较晚,播种时间为10月7 ~15日。2019年三河市小麦适播期为10月1 ~5日。适播期内亩种量为20kg 左右,10月6日以后播种,每晚播1 d 播种量增加0.5kg。由于千亩小麦田播种推迟,所以根据播期调整播量为20.5 ~24.5kg。由于小麦播种较晚,底施二铵37kg、硫酸钾5kg,以促进小麦多成穗、成大穗。

晚播的两个原则:一是加大播种量,以密补晚。晚播麦由于播种晚,冬前积温不足,难以分蘖,用常规播种量必然造成穗数不足,影响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因此,加大播种量,依靠主茎成穗是晚茬麦增产的关键;二是增施肥料,以肥补晚。晚播小麦冬前和早春苗小,不宜过早进行肥水管理等原因,必须对晚播小麦加大基施量,以补充土壤中有效养分的不足,促进小麦多分蘖、多成穗、成大穗、创高产。

4 三次浇水

千亩小麦田灌水的方式为喷灌。全生育期共浇三次水。2019年11月下旬浇了冻水,2020年4月上旬浇了拔节水,2020年5月中下旬浇了扬花灌浆水。这样比一般麦田少浇了1 ~2 水,节水50 ~100 m3。

5 浇好起身拔节水

2019 年冬季总体气温偏高,冬季雨雪多,小麦返青早,比常年提前了一周左右。由于千亩小麦属于一类和二类麦田,在起身末拔节初开始运筹肥水。

过去的传统技术是:一到返青期,立即提倡浇水。但通过近些年的实践看,浇水过早,后期容易发生倒伏。小麦播种时底肥充足,浇了冻水,尽量推迟第一水到起身拔节期。

6 前重后轻分次追肥

千亩小麦田第一次追肥在小麦拔节期,结合浇第一水每667 m2撒施尿素20kg,第二次追肥随第二水施用,每667 m2撒施尿素5kg。

追肥的原则是:前重后轻分次追肥。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控制无效分蘖过多增生,能够促进根系下扎,提高土壤深层根系比重,提高生育后期的根系活力,有利于延缓衰老,提高粒重。

7 病虫草害防控

三河市农业农村局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整合项目资金约100 万元,组织五个植保统防统治专业化防治组织,以无人机和自走喷药机相结合的机械化作业方式,开展统防统治服务。今年共发放杀虫剂5 t、杀菌剂3.5 t。全市小麦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示范面积10.8 万亩次,防治效果达到97%以上。千亩小麦田作为重点地块,采取了自走喷药机防控和飞机防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尤其在小麦生产的中后期,由于这个时期是产量形成最关键时期,极易受到吸浆虫、麦蚜、白粉病、赤霉病及干热风等危害,三河市农业农村局大力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着力推广小麦“一喷三防”等技术,小麦田病虫害发生总体轻于往年。

猜你喜欢
播种量分蘖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不同区域小麦播量优化试验研究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2019—2020 年度固始县优质小麦播种量优化试验总结
2019—2020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2019—2020 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玉米分蘖产生的因素及去留对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