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建英
“边缘学生”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班级组织下,因为教育价值判断与规范的依赖性,在教育过程中逐渐游离于教育价值观规范下的主流教育活动之外或被其他受教育者主动忽视而排除在主流教育活动之外的教育对象。“他们在学业成绩、行为表现、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师生互动等方面发生障碍,使自己身处边缘,处于被贬损、被漠视的不利处境和地位。”(李伟峰、刘成伟,2011)边缘学生的不利处境体现在他们在学校、班级生活中难以获得尊严、快乐、进步和自我实现,个性得不到展现、欣赏和鼓励。“他们在学校里处于或被贬损或被忽视或被压抑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没有适合的教育措施,没有充足的学习机会,自信心被打击,尊严被侵犯等。”(李伟峰、刘成伟,2011)
边缘人身份注定了边缘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他们试图改变自身处境的期望非常迫切和强烈,但同时这种期望具有较强的模糊性。班级是学生赖以学习、生活的重要集体组织,是学生学习社会交往的重要舞台。在班级组织中,教师教育教学的多样性会导致班级组织客观上产生分层和分类现象,进而出现一个个小群体。学生们分属于各自的群体,并由此得到归属感。由于教师教育教学的多样性,加上小学生较强的可塑性,这些群体始终处于一种开放生成的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处于班级边缘的学生就能加入或真正融入任何一个群体中。在现实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学生之间的“贿赂”现象,会看到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透过这些现象,我们不难感受到边缘学生想改变自身处境的强烈期望。不过,这种“期望”只是结果的期望——是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种结果的推测。美国心理学教授班杜拉认为,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效能期望是指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边缘学生只关注结果——期望自己的处境有所改观,认识不到勤奋学习与成绩优秀、积极努力与获取信任之间的依赖关系,因而,他们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改变,应该如何改变。
凡凡,男,7 岁,小学一年级学生,身体健康,智力正常,自小留在外省农村老家跟爷爷奶奶生活。在老家上幼儿园期间,爷爷奶奶非常宠爱,降温了、下雨了或者是晚上睡晚了,第二天就会给他请假。有一次,凡凡与小朋友发生矛盾,爷爷冲到幼儿园门口,训斥小朋友;老师批评凡凡,爷爷责怪老师偏袒其他小朋友。幼儿园毕业后,凡凡来到城里与父母生活。入学后,凡凡在校各方面表现都不理想,学习习惯尤其令人担忧。课堂上,他总是在座位上动来动去;下课后,只顾着玩耍,上课铃声一响又跑向卫生间;做练习时,他总是伸长脖子看同桌的作业。一次单元小练习,他居然将同学试卷上的名字擦掉改成了自己的名字。因为他的这些坏习惯,同学们都有意避着他,下课后也不跟他玩,他常常是一个人站在走廊的角落里看同学们玩游戏。
因为从小在农村长大,他对花草和昆虫比较感兴趣,校园里他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小花园。我曾送给他一本《昆虫记》绘本,他非常喜欢。后来,我又陆续送给他一些关于动植物的绘本,他对绘本中的图片非常感兴趣,总是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遇到文字障碍却毫不犹豫地跨越过去。课堂上,我请他回答问题或是参与交流,他会表现得很慌乱,每次都是红着脸,咬着嘴唇不说话。课后问他,他说学习太难了,一点意思都没有,他不喜欢,也学不好。我表示愿意帮助他,并且相信他一定能学好,他的眼里闪过一丝惊喜,随即脸涨得通红。
1.学生自身原因。
一是消极的性格导致边缘化。边缘学生在性格上往往表现得非常消极,他们或者内向懦弱,孤僻自卑,不敢主动与同学和老师交流,不敢也不愿意在群体中表现自己;或者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案例中的凡凡就比较自我,因为贪玩不遵守上课纪律,为了获得优秀将同学的练习占为己有。
二是归因不正确加剧边缘化。由于学习基础差、课堂不作为,凡凡在学习时往往力不从心。为了赢得肯定和自尊,他抄袭同学的作业,甚至将同学练习上的名字改成自己的名字。这种模糊性的期望、急功近利的行为不仅没能改变他的生存现状,反而使他进一步受到同学们的轻视。他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产生了较为强烈的自卑感,以致把学习不好归因于学习太难,没意思,自己能力低下。这种不正确的归因使他在学习任务面前产生了退让畏缩心理,不愿努力与尝试,与老师、同学的心理隔阂逐步加大,心理距离也越来越远。
2.外部环境影响。
一是教师课堂上的不作为导致学生的边缘化。学习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课堂是学生交往、学习的重要场所。观察凡凡在课堂上的表现发现,他几乎没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教师一般不喜欢向他提问,他对课堂活动也缺少基本的参与意识。这些一方面导致凡凡的思维、语言等能力与同学的差距日益增大;另一方面也使他错过了表达自我、证明自身价值的机会,主动或被动地淡出同学的圈子,滑至班级的边缘。
二是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冷漠强化边缘化。如果在凡凡只顾着玩忘记上厕所的时候,有同学提醒他一声;如果在凡凡一个人站在角落里落寞观望的时候,有同学过来叫上他,或者跟他说一句话;如果在凡凡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人来安慰和帮助他……凡凡的情况会得到大大改变。但同学的漠视和远离使凡凡变得更加消极,行为习惯和学业成绩也越来越糟糕。
1.满足积极社会交往的需要,帮助凡凡矫正行为习惯。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需要朋友来接受或者提供善举,帮助自己所不能,从而促进自身的完善,成为更好的人。因此,我从改善班级的人际关系着手,帮助凡凡矫正行为习惯。
一是巧设活动,增强凡凡的集体归属感。我以“团结”为主题,精心设计一系列班级活动,每周有侧重地开展活动,增强凡凡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如在一次班会课上,我组织了“照片拼接”游戏,要求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张明信片的拼接,并严格规定所有小组成员都必须参与。游戏一开始,凡凡不安地坐在座位上,他想参与活动又怕遭到同学的嫌弃。这时,小组长走过来,拉起凡凡就走:“快,咱们小组可不能输!”凡凡有些惶恐,但更多的是激动。
二是开展常规小组竞赛活动,矫正凡凡的行为习惯。我参照学校的常规评比要求,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常规小组。一个常规小组就是一个小团队,每位成员分工明确,组长统一管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负责评比。我们每天开展一次小评比,每周开展一次大评比,评比包括个体和集体两个维度,无论是个体成员的进步还是小组整体的进步,都可以在班级评比栏中贴上小红旗,并且在常规优胜小组栏里贴上小组成员的照片。这样的团队竞赛活动,促进了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互帮共进,也逐步培养起凡凡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
2.改革课堂教学与作业批改方式,提高凡凡的学习积极性。
一是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凡凡的学习热情。课堂上,我侧重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如我将文字图形化,出示“夏”字的动态图:碧绿的荷叶微微颤动,鲜艳的荷花张开了笑脸,可爱的小蜻蜓朝着荷叶飞来,荷叶下的小鱼儿正在捉迷藏。学生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一番观察,他们兴奋地发现这个“夏”字里的事物都是夏天才能看到的,而这些事物就组成了“夏”字的不同部位。强烈的挑战欲望驱使凡凡捧起书,认真地朗读课文,然后小组合作,用课文中的事物画出了有趣的“秋”字。在课堂上获得的成就感延续到课后,凡凡积极地查找资料、请教家长和老师,与伙伴们讨论,画出了丰富灵动的“春”字和“冬”字。看到自己画的字在班级展览,凡凡激动又兴奋,他主动跟我说,还要画出更加好看的字。他的爸爸妈妈很激动地告诉我,凡凡在家里不再沉迷动画片和游戏,经常翻看语文书和课外书,或者对着一个字在画画写写。
二是运用“适度批改”策略,改变凡凡的归因模式。我在作业批改中尝试运用了“适度批改”的方法。所谓适度批改,就是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尽量保持学生作业的原貌,只用一些修改符号给学生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修改。如在错误的书写下面点一个浅浅的小点,在句子不通顺的地方画个小小的问号。我还将凡凡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先挑出明显的问题让他修改,再逐步将注意力集中到其他的问题当中。“适度批改”策略变“被动阅读”为“主动修正”,引导凡凡认识到优秀作业是不断修正出来的,只要自己付出努力,完全可以获得满意的学习成绩。
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跟踪和辅导,我发现凡凡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他的人际关系也得到了改善,开始主动与同学交往。
对“边缘学生”的教育引导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基于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对于性格内向、软弱、不敢也不善于与人交流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他们正面的肯定,获得他们的信任,增强他们的自信。对于那些自私计较,具有攻击性的学生,教师需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真正参与集体活动,在集体中获得成长与发展。
“边缘学生”的教育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说教方式,以活动来引导。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主题性的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关注体验的过程性、增强评价反馈的及时性。教师应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种真实的情景,引导学生将课堂经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认识到学习的实际意义,激发其强烈的学习动机。
边缘学生的归因模式大都存在问题,他们一般太注重结果,有些急功近利,一旦失败就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甚至一无是处。教师应引导他们正确归因,尽可能地捕捉他们学习生活上的点滴进步,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体验成功,并且及时指导他们将取得的成功归因于自身的努力、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学校生活是一个人重要的人生经历,它会对人一生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对于那些身心尚稚嫩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如果在学校里处于被遗忘或漠视的边缘地位,这些阴影也许会影响其一生。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客观认识学生的边缘身份,正确理解他们的模糊性期望,寻找适合他们的教育措施,给予他们所需要的教育帮助,引导他们在处境上由“边缘”向“中心”回归,在学习上从“学困”向“合格”甚至“良好”“优秀”转化,让他们拥有一段幸福美好的学校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