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育品德核心素养的高中篮球选项课教学建议

2020-12-19 00:04福建省霞浦县第六中学
亚太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篮球运动品德篮球

福建省霞浦县第六中学 单 敏

在教育部全面推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深入开展“阳光体育”等一系列举措下,校园篮球活动蓬勃开展,高中篮球选项课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对学生模块考核结果进行质量分析可知:学生的体能和篮球技术水平等各项指标得到一定的提高。

但是,通过随堂听、评课,课堂教学跟踪观察、参阅文献资料、比对阶段性教学效果等方法进行深入细致地解析,结果发现:篮球选修课教学总体效果还仅浮于基础的体能、技术层面,缺少体育品德教育策略,习惯性教学行为一成不变,课堂教学没有围绕品德教育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没有将体育品德的核心素养培育内化于体育课堂。无法充分体现体育学科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专项技能的深入学习受到一定的影响,后期模块学习效率降低。

体育品德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对维护社会规范、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积极的作用。体育品德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三个方面。以下,笔者将结合篮球模块选项课教学实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高中篮球选项课提出具体可行的教学建议。

一、制定篮球选项课教学总体目标

依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 年版)》,结合篮球选项课教学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总体目标。高中篮球课程总体目标为体育品德教学目标的建立提供依据。

(一)建立体育品德教学教育目标体系

在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建立体育品德教育分项目标体系,目标过程分阶段、分层次体现。依据新课标,球类选项课每类项目至多可以开设10 个教学模块。分项目标根据模块之间的递进关系,契合上下级目标形成层次递增、相互关联的目标体系,制定各模块阶段性教育目标和课时目标,形成构架清晰、分层合理的目标体系。

由于体育品德核心素养的目标达成,无法形成具体的量化标准,则通过全面观察、追踪、考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来评定。对体育品德的教学评价,应结合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等核心素养的目标达成来进行综合评定。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具有全面而细致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对学生体育品德素养的目标达成,做出准确而客观的评定。

(二)体育品德阶段目标具体表现

以模块为单位制定体育品德阶段目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所能开设的篮球模块数量制定阶段目标。本文以篮球的三个教学模块(54 学时)为例,制定阶段目标,具体表现见下表: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篮球选修课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培养学生体育品德素养需要有合适的教学内容为媒介,一个模块18 学时,课时量有限,合理而系统地选择模块教学内容至关重要,每个模块内容之间是相互衔接、逐渐递进的关系。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同步实现体育品德分阶段目标。

(一)优选模块核心内容,渗透体育品德教育

篮球模块技战术、篮球裁判及相关的体育保健等理论知识、技能内容繁多,课程内容既要精选又要考虑到体育品德教学教育的需要。如运球投篮技术有运球低手投篮、肩上投篮、勾手投篮、抛投、扣篮等,教学中还需兼顾左右手、双手投篮,内容之多,教学课程无法涵盖所有的运球投篮内容。以模块1 为例选择运球投篮教学内容,应根据模块水平和学生的篮球水平现状,选择基础实用具有再创造性的一项或两项必学内容纳入模块教程中。其他内容视实际学情作为同一个模块拓展内容进行逐一推介,引导学生产生深入学习的兴趣,或根据学情、教学环境分层到递进模块课程中进行再提高学习。

(二)拓展模块教学内容,培养体育品德素养

面向体育品德核心素养的篮球选项课教学,不要局限于单一的篮球运动知识、技能学习内容。应结合体育品德培养目标,拓宽教学内容,增加理论学习:增加篮球运动解析、常见的运动损伤处理、健康安全教育等知识;讲述学校篮球队发展概况,让学生关心和了解学校篮球队现状,培养学生为校争光的集体荣誉感;创新篮球技术教学内容,增加挑战性练习,督促学生不断超越自我;技能教学内容融合专项体能和竞技游戏。以此提高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认知深度和学习意识,深入培育学生体育品质。

(三)延伸模块技能实践,提升体育品德素养

课堂以外的篮球活动,通过布置家庭作业,巩固和提高篮球技术技能;结合学校体育节,定期举办年段班级联赛;由学校团委、学生会组织班级和年段篮球邀请赛、挑战赛和校际交流赛,加强实践练习;通过参与篮球比赛、组织小型篮球竞赛和承担篮球裁判等工作,进一步培养学生不惧困难、积极进取、遵守规则、社会责任感等体育品德,把对学生体育品德核心素养的培育渗透到课内外各项篮球教学活动中。

三、综合考量,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一)结合篮球项目的特点开展课堂教学

1.篮球运动的集体性特点

(1)培养团队归属感

篮球选项课教学应强化学生“团队归属”意识。个人活动要以团队目标为出发点,在教学中多采用分组活动、小组探究、分组竞赛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分子,团队活动的优劣取决于每一个人,产生归属于团队的依附感、荣誉感。

(2)深化团队协作意识

篮球运动的攻防配合由二人之间简单的协作,到五人之间的团队协作,是不断深化协作意识的过程,把团队协作意识逐渐内化为自身意识的一部分。在提高水平层次的技能练习与实战中,锻炼学生整体活动的预判能力、节奏把控能力和战术的执行能力,在运动实践中要求队员遵循团队配合的整体需求,严格贯彻团队纪律,统一团队行为,强化团队协作意志。

2.篮球运动的对抗性特点

不同于排球运动,中间一网之隔,活动时身体互不触碰,篮球运动随时需要身体接触,每一次进攻和防守技术动作的完成,都要借助身体的对抗。因此,在篮球技术教学中,要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对抗概念。技术练习时,设定身体对抗目标和条件,根据规则和技术运用需要,采用不同程度的对抗力量和方法,学会自我控制,克服身体和思想上的困难,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

3.篮球运动的竞技性特点

篮球运动的竞技特性,自然而生竞争意识,引领学生树立公平的竞争意识,根据篮球竞技性特点可多采用技评法、游戏法、比赛法等教学方法。选用表现诚信自律、公平公正行为的学生当典范,树立学习榜样。创设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篮球竞技运动健康发展,赋予篮球运动正能量,是篮球选项课不可或缺的。

(二)根据篮球运动的练习特点,开展教学活动

篮球课教学活动多以团队形式分组进行,团队活动的顺利开展是以活动规则为约束、团队责任心为前提的。在练习过程中,应不断增强学生的责任和规则意识。

1.增强责任意识

篮球选项课教学练习,要求团队每位队员具有相同的责任意识,强调相互配合,共同参与,责任意识能使团队更加团结、遵纪守法,提高队员的组织纪律性,良好的团队意识能促进责任意识的充分展示。

2.强化规则意识

在篮球选项课竞技、竞赛教学中,学生通过参与练习、体验执法,形成篮球运动规则观念。例如学习运球急停跳投技术动作,在练习过程中,挑选学生示范、展示技术动作,并进行技评(自评、学生评、教师评),规范动作各环节的技术要求,使学生建立单个动作规则意识;对模块水平层次较低的篮球选项课,半场四对四教学比赛,可以对规则进行调整:放低篮筐高度;允许持球队员走两步;必须通过一定次数的传球和运球方可投篮;规定比赛以一方进球数多者为胜方,或以限定比赛时间计进球数多者为胜方等,降低练习规则难度。同样内容在模块2—10 教学练习中,根据实际学情,规则要求设定逐层提高,直到采用国际篮联规定的裁判规则。

总之,体育品德教育是在篮球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潜移默化形成的。它不是孤立的,是立体多角度的,是隐性渗透在学生学练活动中的核心素养。在培养学生体育品德时应注重与模块练习的整合性,让品德教育无处不在又不露痕迹。作为体育品德教学教育的实施者,教师必须具备应有的品德素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学生树立品德标杆;具备体育品德教育意识,既会教学,又会育人;了解体育学科的品德教育功能;随着教育对象的成长不断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和教学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更好地完成培养学生体育品德核心素养的目标任务。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品德篮球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浅谈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品德
初中生业余篮球运动训练策略
过了把篮球瘾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