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对我国食品学科线上教育的影响

2020-12-18 07:40胡新中闫喜梅马蓁张清安李小平
大学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线上教育疫情防控

胡新中 闫喜梅 马蓁 张清安 李小平

[摘 要]2020年伊始,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并迅速蔓延至全国,严重影响了2020年度春季学期高等学校正常教学。各地高校在现有教学改革的基础上,纷纷推动线上教学,力图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课题组根据食品科学学科培养目标,整理并汇总已经建设并投入使用的食品学科线上课程信息,分析了线上教育课程建设以及在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對今后食品学科线上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防控;食品学科;线上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12-0194-05

2019年12月1日,武汉金银潭医院确诊第一个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病人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迅速传播至全国30多个省市。继武汉市2020年1月23日采取封闭管理措施后,全国各省市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防控指挥部随即发布居家隔离、集中隔离的具体要求,学校、企业、商超等人员聚集性场所延迟开学和复工,直接影响了全国高等院校2020年春季正常开学,以及线下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印发了《疫情防控期间做好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指导意见,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全国各高校纷纷发布通知,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现代教学技术和优质线上课程资源,全面启动春季学期线上教学与管理工作。

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门工科学科,目前国内有约300个教学科研单位开设食品科学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各个学校在线上教学前期准备、原计划开学时间、设备条件等方面不尽相同,如何在短时间内利用好线上教学方式,实现异地、实时互动教学[1-3],充分利用社会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新形势下的互联网教育平台[4-5],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次疫情防控对我国高校教学工作的不利影响,值得开展深入分析与探讨。

一、我国食品科学教育的特点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以食品科学和工程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健康、工艺设计与社会生产、食品加工贮藏与食品安全卫生的学科,是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食品科学与工业工程的重要桥梁[1]。目前专业进行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酿造工程、乳品工程、食品包装、食品工艺教育,主要通过开展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来完成[2]。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虽然有约300个单位开设食品科学本科教学工作,但我国食品专业人才仅占从业人数的3%~4%,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食品科技人才更是奇缺。同时,全国各地食品人才不平衡,许多中小企业甚至没有专门的食品技术人员。上述现象与食品工业作为我国第一大工业的地位极不相称。发达国家十分重视食品人才的培养,几乎所有的知名大学,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康奈尔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和英国的剑桥大学均设有食品科学与营养科学系,其食品专门人才在行业从业人员总数中的比例达20%以上。

我国食品学科存在本科知识体系学科化倾向严重、教育教学弱于科学研究、创新创造弱于知识技能、理论课和实践课比例严重失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重传统教学而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资源等问题,因此需要清晰认识并利用好现代网络教育,把握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课内课与课外课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使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工程训练和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创新创业活动融为一体,培养不同于传统工科,能够适应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新工科人才[3]。教育信息化技术在食品科学领域的应用,将大大提高我国食品科学领域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促进我国食品产业的提质发展。

二、我国食品学科线上教育课程的现状

针对我国食品学科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各高校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和资源,开设线上教学。已开设使用的线上教育平台有中国大学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爱课程)、学堂在线、学银在线、智慧树网等,同时各省市高等院校也开设地方网络课程,为高等学校学生提供共享课程。

目前我国食品学科的线上课程,主要通过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学堂在线、学银在线、超星等平台为高校学生提供线上开放课程,分为国家精品课程、普通课程以及地方线上课程。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网是教育部、财政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的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学堂在线是清华大学发起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学习平台。学银在线是慕课、学分银行、教育淘宝与一体化学习环境的结合体,还能为学习者建立终身学习成果档案,对其学习成果按照统一的学习成果框架及标准进行认证、积累与转换,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线上课程共享资源和高效的学习途径。三者的宗旨都在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汇聚并共享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引领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为高等学校师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个性化教学服务。

学习者可以登录中国大学MOOC官网,根据学校或课程名称选择所学课程,通过“课程详情、课程概述、课程大纲、预备知识和教学中引用的参考资料”了解所选课程的基本情况,以及所选课程课题组教师的研究和教学背景,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和喜欢的主讲老师,报名后在指定的时间段内完成线上学习。中国大学MOOC中的一门完整的课程是由按课程知识点划分的系列短视频组成,也就是“微课程”,每段视频大概10min;对于整门课程来说,每段教学视频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有机统一的整体[4]。

学银在线的课程主要由学银慕课(包括本科院校、职业院校)、学银金课(包括国家级金课、省级金课、校级金课)、学银项目(微专业·微学位、微认证、国际合作项目、AP课程即大学先修课和继续教育学分课)组成。学生可通过平台直接了解讲课教师的基本情况、课程介绍、章节目录,开展师生互答。学生顺利完成课程后平台会给予课程结业证书。

学堂在线平台可为学生提供线上课程介绍,开课时间、教学时长、每周的学习量、开课单位以及授课课题组的基本信息。教师以线上视频讲解的方式授课,平台具有线上讨论、评分细则、成绩查询功能,系统会提示学生在指定时间内完成该课程的学习和考试。

中国大学MOOC和学银在线教育平台更受全国各高校老师、学生的喜爱和支持,这可能是因为:首先,中国大学MOOC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更加详细的资源,涵盖的學科更加全面,对于不理解的知识,可以不用退出,快速地在同一个平台就能寻找到答案;其次,中国大学MOOC中的课程都以每个知识点为单元,采用微视频的模式进行讲解,使得知识点更加清晰易懂,不易产生疲劳。学银在线的特点是将课程分为国家级金课、省级金课、校级金课和符合社会工作者个人提升需求的一些课程,顺利完成课程后平台还给予职业证书,可以作为求职、任职的资格凭证,也是国家重视职业教育的一种体现。

(一)食品学科相关国家精品线上课程

“国家精品线上开放课程”是我国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面向高等学校和社会学习者的网络教学课程。入选的“国家精品线上开放课程”具有课程质量高、示范引领性强、共享范围广和应用效果好等特点。表1为我国食品学科相关国家精品线上课程,目前主要投放在中国大学MOOC和学堂在线两个平台上,共开设了10门,由国内9所高校提供,课程内容主要涉及食品基础理论、食品加工和营养健康等。

(二)其他渠道的食品学科线上课程

食品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涉及食品原料、食品加工、食品贮藏、食品质量安全、食品功能、实验基础操作、食品生产实践等多个方向。作为面向全社会的优质教学资源,食品学科在线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发展好食品学科的在线教育,需要食品学科相关领域同行、专家的不断努力。

由表2、表3、表4可知,目前,通过中国MOOC(爱课程)平台已经公开的食品学科线上课程共有43门,由国内37所高等院校提供;学银在线平台开放的食品学科线上课程有28门,包含省级金课2门,由国内28所院校提供;通过学堂在线平台开放的食品学科线上课程共有9门,由7所高等院校提供。课程主要内容涉及食品化学、食品营养、食品安全、食品管理、食品加工、食品工程等多个学科知识。

目前我国食品科学领域初步形成了线上教育课程体系,完成单位以沿海和发达地区的高等院校为主,但从表1国家精品课程统计结果可知,食品科学线上开放课程中的国家精品课程数量较少,远远不能满足目前我国食品科学教育的需求,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稀缺。通过查阅统计全国地方多个线上课程平台中食品科学相关课程的开设情况,目前具有食品共享课程的地方平台分别有陕西省、重庆和浙江省,共开设6门食品科学线上课程,由6所高等院校提供,数量较少。

(三)线上教育在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线上课程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本质的差别,线上教育为线上教学+线下学习,而传统教学为线下面授+线上学习,因此需要从学习者、教师两个方面都同时进行改进才能真正把线上教育做好[5]。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与传统的固定时间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在网络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处于跨地域教学,给予了学生学习上更大的自由度,可以随时随地、不限次数地学习,实现弹性、反复学习,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6-9]。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的角色正在从传统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转变 [10-11]。在网络教育的课前,教师通过分析学生学习网络课程的过程中产生的丰富的大数据,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和差异化的学习模式,针对大部分同学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个性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12-14]。所以,要开展好线上教学,需要根据课程性质,做好课程设计。

在线教学设计,需要对课程内容结构、教材、学习参考资料、教师团队信息进行概括介绍,设计出课程的学习模式及流程,指出学生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学情分析等学习准备要求,让学生明确课程的总体学习目标,设立符合学生能力的明确的学习评价规则,形成“先学后教”“以学生学为中心”“问题导向+问题驱动”的课程总体架构设计,以便达成学习者个性化自主学习目标,还要给出突出参与互动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高阶认知目标的达成措施,使用QQ群、微信群、E-mail、电话等工具,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

课前学习基于课程平台开展学习,包括BB平台、QQ家校互动群、超星泛雅课程平台、MOOC课程平台或其他平台。课中学习基于在线直播平台进行,可以使用教师自己建设的在线课程,也可以共享其他老师的在线课程;如果要快速建设在线课程,内容应包含学习测验、学习任务、学习评价、课程通知、作业提交等版块,或者使用PPT录制教学微视频;在线直播互动平台,包括阿里钉钉、Zoom会议系统、腾讯课堂、超星直播、QQ群直播或其他。课后学习基于课程平台,与课前学习相同。通过调查,大部分学生用手机进行在线课程学习。

在线教学形式包括线上直播教学和在线直播混合式教学两种形式。线上直播教学,以在线直播讲授为主,课前把课程通知、预习内容通过课程平台发布给学生,课中讲授内容、互动交流,课后提交作业、讨论交流。在线直播混合式教学,包括在线课程学习+线上直播互动教学。学生通过手机或电脑进行个性化自主在线课程学习,完成课程测试、作业、提问,教师进行在线学习评价,对个性化过程评价问题进行诊断;在线直播互动教学中,学生进行在线展示、问题讨论交流,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课后讨论答疑,提交作业。多数学生反映,由于在线课程排得很满,没有时间仔细思考,需要教师分一些课时进行课程在线学习;教师应给学生提出学习建议,学生自学阶段要及时整理问题,上课前将问题发到讨论群或QQ群,在直播阶段由老师帮助解决问题,以此提高在线学习效果。

我国部分高校原计划2020年2月17日开学,部分高校2月24日开学,在正式开学前,各高校都提出了“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方案,基本上按照原计划课表开始了新学期教学任务。陕西师范大学本学期计划开设课程1283门(2553门次),共有2486门次课程在本学期开展了线上教育,比例为97.4%;其中依托Blackboard Learn+平台开设课程472门次,依托中国大学MOOC平台建设SPOC课程73门次,依托超星平台上线课程197门次,依托智慧树网开课21门次,依托雨课堂开课53门次,依托积学堂平台开课8门次。采用直播授课方式开展教学的课程215门(545门次),其中使用腾讯课堂开课341 门次(62.6%),使用腾讯会议开课63 门次(11.6%),使用QQ 视频通话开课67 门次(12.3%),使用钉钉开课22门次(4%),使用其他开课52 门次(9.5%)。疫情防控期间,教师通过微信、腾讯课堂、钉钉等线上软件,实现线上直播授课、线上答疑讨论、教学评价等相关工作,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教学秩序、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将疫情对教学的影响减到最低。

据统计,我国食品科学相关高校线上教育课程占总课程的1/3左右。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本学期共有课程32门,其中30门开展了在线教学:采用慕课授课课程为10门,直播授课为14门,研讨授课为6门,引用校外在线课程10门(1门为参与建设),其余课程为本学期自建课程。通过两周的在线教学实践检验,教师开展在线教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实践技能、微课设计与制作、教学内容精简化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后期需要继续加强在线教学相关培训。

三、食品学科在线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需要

食品科学作为一门应用基础学科,其教学应该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目前教学与学科评价以论文、专利为主要评价指标,弱化了工科的综合性应用成果,应该引起重视。高校需要科学规划并完善逻辑清晰、结构得当的新工科课程体系,确立科学客观、定位明确的培养目标,构建能力导向、广博专精的知识结构,突出创新创造、理论实践一体的实践教学,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已开设的食品科学线上开放课程都以理论知识为主,缺少实验技能学习和动手能力的训练,应该考虑工科教学的特点,大力建设实践课程线上教学,以虚拟仿真实验室引领实践教学,全面提升线上教学质量。

(二)线上教学对教师的新要求

线上教学要因地制宜,筛选质量过硬、具有较高网络素养、经过培训、适应网络教学的教师担任线上授课教师,保证教学过程质量,而不能一哄而上,因为水平不高,在还不具备合适的教学管理情况下,容易使线上教育变成形式主义[15-16]。任课教师应认真参加在线教学相关培训,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教学实际情况调整线上教学课程考核评价内容和方式,使课程考核评价更加科学有效,使课程教学效果得以提升。可以采用“主讲教师+辅导教师/研究生助教”的团队建制,在主讲教师授课的同时,辅导教师和研究生助教配合开展问题整理、实时答疑等在线服务,保证授课教师集中精力授课,且互动交流及时充分,保证教学质量。

(三)适应人才培养新需要

本次疫情应对为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发展机遇。实践证明,互联网对教育的重要性已加倍凸显,数字化工具对于网络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而言已经是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随着人们对高质量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信息化必将对以后的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面对目前线上教育存在的不足,高校应系统深入研究线上教学各参与主体的角色转变,以适应青年一代对新的教育模式的需求,以期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食品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韩薇薇.中国“食品教育”研究之热点与前沿分析:基于CiteSpace和Ucinet软件的共现可视化分析[J].食品工业,2019(6):249-254.

[2] 张海生,张瑞妮,马蓉.食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初探[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11):138-141.

[3] 袁靖宇.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9(2):6-9.

[4] 桑新民.MOOCs热潮中的冷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4(6):5-10.

[5] 王竹立.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困局与出路:兼论网络教育模式的创新[J].远程教育杂志,2014(2):3-12.

[6] 任秋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生态重构[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22):24-25.

[7] 赵秋艳,黄现青,乔明武,等.现代信息网络下“食品分析与检验”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下半月),2019(494):109-110.

[8] 李寧,赵秋艳,张平安,等.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河南农业,2012(6):26-27.

[9] 罗涛,刘慧蓉.浅谈网络教学优势与不足[J].通讯世界,2015,281(22):284-285.

[10] 何聚厚,梁瑞娜,韩广欣,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深度学习场域模型构建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1):61-68.

[11] 贺向前,苏丹,赵文龙,等.基于COOC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评价模式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9,18(1):62-67.

[12] 曲大为,张鹏.慕课与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5(5):119-122+170.

[13] 许丽川,申世军,刘洋,等.MOOC在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8):207-210.

[14] 李强.大数据在高校网络教育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3):129-131.

[15] 刘景福,钟志贤.网络教育的情感缺失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远程教育,2001(6):15-17.

[16] 刘成新.网络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与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00(3):27-30.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线上教育疫情防控
打赢疫情防控战的制胜机理
2013~2018年乌鲁木齐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安徽省人畜共患病细菌性传染病综述
2013~2017年东莞市大岭山医院急诊科接种狂犬疫苗情况分析
我国线上教育行业发展路径分析
关于梁山县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的调查处置分析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线上教育浅析
翻转课堂在水利工程地质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线上教育视野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
广府艺术在线上教育的传播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