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中的分层

2020-12-18 04:15齐琴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2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

齐琴

摘 要:教育的理想是使所有的学生接受适合于他们的教育。适合自己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打造绿色课堂,创建绿色文化,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品质,达到全体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因材施教;最优化理论;全面和谐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数学教育者怎么才能完成新课标下的教育任务呢?我认为尊重差异的分层教学就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

适合自己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并根据差异性原则组织教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但从班级授课制以来,因材施教一直受到限制。备一节课全体学生使用,势必造成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的现象。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非常不利。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的核心,是选择一种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案并加以实施。分层教学不失为上选方案。分层教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符合他们自身发展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这既符合传统的因材施教,又符合现代的教育理念。

在我们学校“走课制”大环境的引领下,我对分层中的分层教学有以下感悟:

一、分层学生再分层

不同于传统的分层,我校的走课制有“差异分层”和“同层分层”。差异分层是两个相邻兄弟班合成一个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A1层或A2层班级。在学生完全自愿、自主的前提下,教师在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学生真正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走课制让课堂真正达到最优化,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

同层分层是A1层和A2层班级的学生又进行分层。根据学生的数学素养及学习能力分四人一组,围坐上课。每组由不同层次、不同特质的学生组成,实施分层教学下的互帮互助,互补性教学,这种分层下的分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学生的分层分组实行流动制,以月为单位,根据学生的变化和实际情况,调换到适合的层次和小组,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

二、分层教学目标再分层

传统的分层教学依据学生的差异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要在一个课堂使所有学生都获得发展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办到的事。而在走课制下,分层教学的实效性就容易得多。我们全体数学老师集体备课,为A1层A2层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同一层的学生又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日有所进。

A1层的学生注重双基,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会基本方法。A2层的学生要求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更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注重数学素养的培养。在同层班级分层,教学目标更具有针对性。

如以“展开与折叠”为例,A1层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充分的实践使学生能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2)通过展开与折叠的实践操作,在经历和体验图形的转换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观,积累数学活动经验;(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充分经历实践、探索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A2层的学生在上述目标的基础上,拓展:(1)无盖的正方体的展开图,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2)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

走课制下的分层,使教师更有针对性,更能让不同特质的学生得到最优化的发展,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主参与教学的兴趣,真正地使他们由“被动式接受”变为“主动式探究”,使教学效果及学生参与达到最佳。

三、分层教学过程再分层

传统的教学过程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环节,又有兼顾优秀生、提高生的环节,真正地做到让各层学生都学有所得很难。

走课制下的分层教学针对能力大致相当的学生,教学过程多数是面向全体,更有利于教师充分利用课堂生成,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使全体学生在认识上不断完善。

四、分层作业再分层

不同于传统的分层,走课制下的分层,首先利用阶梯原理分A1层作业和A2层作业,其次在同一层中又分必做题和选作题,真正地让不同的学生学有所长。A1层重在理解和运用新知识,布置的作业以简单的基础题为主,使他们跳一跳能够得着,体验成功的喜悦。A2层重在知识的综合应用及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作业以提高題拓展性题目为主,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更高的数学素养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分层评价再分层

与传统的分层评价稍有不同,走课制下的分层评价,教师的评价理念更明确,更具有可操作性。A1层重在鼓励,以表扬为主,发展其自信心,A2层以肯定为主,并指出问题,激励其走得更远。在此前提下,同一层又提倡评价多元化。自卑、内向的学生在表扬、肯定的同时寻找闪光点并放大,让其心情愉悦地积极进取;活泼开朗、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体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

总之,在走课制的分层教学下,教师最大限度地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也最大程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杨能生.重视个体发展,促进全面发展[J].教育研究,1998(3).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
将“减负增效”与“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哈尔滨市萧红中学教学与作业改革实践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浅析如何在声乐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小学数学“因材施教”探索——着眼整体,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因材施教,拓宽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之路
多媒体技术让小学语文教改实验更轻松——运用多媒体技术实施“大班额条件下的因材施教”探索
巧抓课文及学生特征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