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
疫情以来,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我想了很多办法。其中就有一个影视赏析活动,毕竟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字功底,我希望通过欣赏一些经典影视作品,促进学生的赏析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这一次,我给学生推荐了电影《楚门的世界》并要求为电影创作一篇续写,考虑到故事情节的需要,只要求了最低字数200字。《楚门的世界》是派拉蒙影业公司于1998年出品的一部电影。影片讲述了楚门——30年前奥姆尼康电视制作公司收养的一名婴儿,他们刻意培养他,使其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纪实性肥皂剧“楚门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公司为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这一切却只有楚门一人全然不知,他身边的所有事情都是虚假的,他的亲人和朋友全都是演员。最终楚门获悉真相,不惜一切代价走出了这个虚拟的世界。选择这部电影也有一个想法:希望学生能够像主人公一样,不满足于眼前的舒适,努力追求自由真实的人生。
周末作业陆续上传过来,我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学生作品,我很好奇,孩子们会有些什么样的奇思妙想呢?可是随着阅读作品的增加,我越来越奇怪:首先,学生们的故事普遍比较短小,少有曲折的情节,细腻的描写;其次学生的思维方向基本一致,九成的学生都是悲剧结尾,有不能适应新世界郁闷而死的,有对现实失望而选择自杀的,有被剧组导演暗杀而死的,有发现依然无法摆脱镜头自杀的,还有不能和女友像以前一样相爱最后冲突之下被杀死的……竟然有一大半作品中主人公楚门最终死掉了!可原作是一部以胜利走向新生为结局的喜剧呀!
这群孩子都是生活在21世纪的幸福时代下的孩子呀!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思维方式?为什么他们的眼里缺少善与美?为什么他们的文字缺少亮色与温暖?我陷入了沉思。我觉得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对优秀文学作品的误解
我仔细回想了一下孩子们从小到大可能接触到的文学作品,发现展现苦难、命運悲惨的占比过大。比如我们现在高中目前正在学习的必修三必修四,必修三的小说单元《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必修四的第一单元《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必修四本书的名著阅读《家》《高老头》等,基本偏悲苦。即使是一些散文诗歌也多半表达忧思,亮色、暖色的作品真不多。也许这让刚从童话世界走出的孩子们误以为,只有揭示悲苦,文章才叫深刻,只有抒发忧愁,情感才叫真挚。
二、对现实真实生活的误解
我又观察了一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我发现大多数家长为了更周全地保护孩子,会从小就对孩子告诫要防范各种骗局、预防各种伤害。我又想起有一次我编写作文素材(一周新闻时事),打开一份报纸,翻遍所有版面,除了政策宣讲外就是各种事故。再看网络上的热点、新闻,也多半是狗血剧情偏多,网友大发厥词偏多。我想这样的舆论环境是否也让学生们对外面的世界误会颇深?他们以为成人的世界就是虚伪与残酷竞争?
三、对生命价值意义的误解
现在的物质条件过于优渥,孩子们的精神家园缺乏建设,尤其是对生命的思考缺乏。他们不懂得生命的重要,不明白生命的意义,他们不理解前辈的奋斗与牺牲,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青少年,稍有不顺心就自杀,似乎活着是件很无所谓的事情,或者他们认为死亡比活着带来的意义更为重大,所以才会出现所谓的“佛系”“丧文化”。
这份误解如果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或者年龄偏大的人身上,我想是可以理解也可以接受的,但是发生在我的学生、新生代们的身上,作为老师我觉得我们责任深重。我们可能无法改变经典作品的悲喜比例、社会网络舆论的走向,但我们可以发挥我们的引导作用,尤其是我们语文教师,我们可以借助课堂更多地向学生介绍作家们的坚韧和温暖、作品中的积极和亮色,我们要给学生一双明亮的眼睛,一颗温暖的心,而这才应该是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根本。
影片赏析课上,在讨论完影片主题后,我问学生为什么大家的笔下楚门的结局只能是死?学生们显得很意外,网上讨论停顿了,他们显然也发现了不合理之处——与原片主题不一致。我向他们展示了一篇习作,我告诉他们这是我给的最高分。学生们看完更感意外,因为此文确实没有很独特的地方,只是描述了楚门在女友的帮助下适应了新的世界、克服了种种困难,然后和女友过上了平凡幸福的生活。我告诉他们因为这篇文章使读者感受到温暖,看得到爱、看得到希望。下课前我总结说:“生活吻我以痛,我报之以歌。尽管人生可能会有各种磨难,但我们也要心有阳光。我们要看到太阳每天会升起,要知道冬去春来花会开。我们的眼中、口里、笔下不能丢了希望,因为坚韧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我们的作品更要传递这种认识和思想,就如同《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笔下的秋景,就如同《药》鲁迅先生给夏瑜坟上设计的花环,就如同我们灾难大片中人类最终获得胜利!”
一次续写活动结束了,但我想这节语文课的影响一定会继续,至少,它使我更意识到:优秀的语文课,要给学生一双明亮的眼睛,一颗温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