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聆听

2020-12-18 04:17杨珠
新教师 2020年10期
关键词:乐句律动音响

杨珠

作为听觉的艺术,音乐可以缓解压力,使人心情愉悦,还可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健全人格。那么,如何让音乐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成为其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必备素养呢?笔者在多年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从挖掘听的内涵、厘清听的步骤、遵循听的原则三个方面进行有效聆听的探索研究,以发展学生的音乐感能,颇具成效。

一、教师要挖掘听的内涵

音乐具有弥漫性的特点,校园内外、大街小巷、酒馆商铺,只要音乐响起,过往之人就都或被动或主动地听音乐,但这种聆听仅属于“过耳”,即浅层地感知音乐的情绪、速度、力度等。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音乐学习规律,这种浅层的弥漫性聆听是有必要的,但显然是片面的。教师应该以音乐为本体,挖掘听的内涵,如音乐要素内涵、审美特色内涵、音乐背景内涵等,切忌只满足于乐曲情绪、速度、力度等要素的感知。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渔舟唱晚》一课的教学片段为例。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聆听下一段音乐,你能和着音乐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吗?哪个乐句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生重复两次印象最深刻的乐句。

师:我们再来聆听这个乐段的音乐,听到熟悉乐句时能书空图谱吗?同时用lu哼唱旋律。

师:同学们哼唱的这个乐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题B。(出示主题B)我们已经体验了这个主题音乐,现在能不能跟着古筝演奏直接唱出这个主题呢?边唱边思考:这个乐句在旋律走向上有什么特点?

生1:旋律像在走楼梯的感觉。

生2:旋律在往下走。

师:音乐家在创作音乐时经常用到这种方法,它叫模进。(出示主题B的纵向排列谱)

师:我们再来体验一下这种创作手法吧,可以边唱边用身体动作表示音乐。(学生或摇头晃脑或做出其他动作)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挖掘的审美特色内涵是模进的主题旋律体验,而这个主题旋律正是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中最为经典的主题之一。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聆听、哼唱、画图形谱等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主题旋律走向,在感知模进创作手法的同时,熟悉主题、记忆主题。

二、教师要厘清听的步骤

“三韵”音乐教学的研发人林秀芳老师倡导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要立足聆听,以音乐的音响声韵反复刺激感官,充分发挥音响声韵的弥漫作用,但要求每一次聆听都应根据学段目标设置不同的聆听要求,让学生在进阶式的聆听体验中熟悉音乐,感知音乐要素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直至理解音乐的意韵,升华情感,表现音乐。以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小雨沙沙沙》一课的教学片段为例。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一起模仿了小雨滴的歌声,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听一听春天带给我们的美妙音乐吧。请你们听音乐,看看老师是怎样表现音乐的。(播放伴奏音乐,教师做拍手拍腿动作,学生聆听音乐)

师:你们能模仿老师刚才边听音乐边做的动作吗?能告诉老师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吗?(学生聆听、律动)

生:音乐很欢快,很活泼。

师:赞同你的观点。你能用其他动作表现音乐吗?(学生聆听并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音乐)这个同学的动作与音乐的节拍特别吻合,我们一起模仿他的动作来体验音乐吧。

师:现在难度加大了,老师这样表现音乐,请认真观察,等下看看你们能否模仿。(播放歌曲,教师律动,相同乐句相同动作)现在请你们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律动,想一想:我们一共做了几组动作?每一组动作都一样吗?

生3:我们做了四组动作,有两组是一模一样的。

生4:还有两组动作前一半是一样的,后一半有变化。

师:哪两组动作是一样的呢?我们再来体验一次。(学生聆听、律动)

生5:第一组动作和第三组动作是一样的。

师:你们观察得很认真,老师为你们点赞!可是,你们能和着音乐做这样的动作吗?音乐变化了,注意听!(播放伴奏音樂,学生体验)

师:你们知道刚才律动的音乐有几个乐句吗?

生:四个乐句。

师:了不起的小耳朵!刚才律动的音乐有四个乐句,其中有两句是一模一样的,另两句有变化。这个音乐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小雨沙沙沙》。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音乐音响的声韵弥漫,让学生积极参与聆听、律动,从感知情绪节拍到感知乐句异同,从模仿教师律动到自主体验音乐,从播放伴奏音乐到播放歌曲再到播放伴奏音乐,教师厘清了聆听的步骤,每一次聆听都设置了不同的聆听要求,学生始终徜徉在音乐音响的声韵弥漫中感知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

三、教师要遵循听的原则

音乐有别于其他任何学科,文字可以印刷,绘画可以展览,虽然音符也可以记录,但是记在纸上的音符并非音乐本身。这些音符需要被人们激活成为“听觉事件”时,才能形成音乐,然后再通过声音的形式呈现。学生只有通过追踪聆听音乐音响才能抵达音乐内部,才能在音乐中进行探究,获得音乐体验。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听的原则。

1. 遵从循序渐进原则。教师在选择教学策略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音乐学习规律,设计从易到难,层层递进的聆听要求,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

2. 把握整体原则。音乐是由音高、音长、音强、音色等基本要素按一定的形式链接起来的音响组织,因此音乐是以整体的形式呈现。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特点,把握好完整聆听与分段聆听的时机与适切度,给予学生完整的音乐体验,切忌为了解决音准或节奏难点,人为地“切碎”音乐,或断章取义单纯地教授某一句的音乐内涵、文化背景等。

3. 讲求动静结合原则。音乐是实践性很强的艺术,随着学科素养的强势推出,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教师已然改变观念,关注音乐本体,课堂教学通过听、唱、动、奏、想、画等各种形式,让学生沉浸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来体验音乐、享受音乐。但是笔者发现,始终处于“动”中的音乐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师生融洽,实则少了学生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整齐划一的律动中,或在教师引导的画图谱活动中,或在整齐的奏唱中,可能散失对音乐的独特见解与表现能力。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每一个学生对音乐的理解都与家庭教育、阅读背景、思想内涵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聆听时,还应讲求动静结合的原则,给予学生安静聆听优质音响的机会,尊重学生对音乐的独立见解,让学生在自主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感知音乐,升华情感。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侯县上街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庄严)

猜你喜欢
乐句律动音响
一生为客恨情多
音响销售面对面之我卖音响的这些年
音响行业真的“难”做吗?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为定制安装而生SpeakerCraft,纯粹的定制安装音响品牌
钢琴演奏中划分乐句的方法及表现乐句的策略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生命的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