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主持人语:本期推出的2篇论文,选题富有创意,探讨的是此前生态民族学研究长期遭到冷遇的研究对象和领域。前期研究积累虽较为单薄,但两位作者能够做到言之成理,字字有据。不仅在认识上填补了此前的空白,而且关注到了相关成果的当代利用价值,实属难能可贵。刘静的论文在全面梳理明清至民国时期长江上游渔业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中归纳了这些传统渔业的一系列特点。明确指出长江上游的渔业与长江中下游的渔业迥然不同,在实施“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决策时,上游和中下游之间理应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为此,该文针对实际需要,提出诸多有益的建议和创新的思路,对相关政策的落实可以发挥有益的引导作用。
皇甫睿的论文则是针对已经批准立项保护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展开系统的价值认定和梳理工作,为读者呈现不同历史时期保靖黄金茶的全貌和技术要领。对这一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确凿可凭的认识依据和资料解说指南,对保护理念的新认识也能提供有益的参考。相信有关部门能够从中汲取相应的素养,这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扬光大理应指日可待。——杨庭硕
摘 要:明清至民国时期长江上游地区的渔民群体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状态。渔民的经济活动以捕鱼为主业,兼业其它。在常规生产过程中有着家庭内部的劳动分工与合作,渔业活动体现着较强的家族性质。同时在必要时候也有渔民群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助。长江上游渔民生活带有浓厚的以水为生的特点:渔民居住以船为舍,饮食上多有嗜酒的习惯,鱼是主要的菜品,水中的青苔、海菜花等水生植物是日常所食的蔬菜。由于常年的水上作业,渔民的外表体征也有一定的特点。
关键词:明清至民国;区域环境;长江上游;渔民生活
中图分类号:C95 - 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 621X(2020)06 - 0001 - 10
生态环境与人们的生产技术相结合,产生了不同的生计方式,即不同的谋生手段。生计方式反映了人们控制自然的尺度,也反映了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的可能性,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长江上游有着特殊自然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水生生物,其中鱼类资源尤为明显。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其加以捕捞利用,如早期的巴人中有一支鱼凫巴人,以鱼为图腾,至今巴蜀许多地方还有“鱼凫”的地名留下。
相较于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一带,上游地区的渔民不多。目前学界对明清至民国时期渔民群体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或侧重于政治层面上研究官方对渔户的管理及渔民的应对;或从经济的视角探讨渔民的经济行为、经济效益与收入分配;或从文化生活方面关注渔民群体的宗教信仰、渔俗、日常生活等。1很明显,在研究区域上对长江上游地区的渔民群体关注还不够。2本文意图复原长江上游地区渔民这一特殊群体的分布情况,并且从生产、生活的微观层面考察渔民社会的日常。揭示在长江上游地区这样一个渔业自然条件并不甚佳状态下的渔民,他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及生存状况。
一、明清至民国时期长江上游地区渔民群体的分布
明清至民国时期长江上游地区的渔民群体整体来看较为分散,但在江河水域局部江段如江边平坝、江中小岛上也会集中分布一定数量的渔民;同时环湖水域的周边,包括滇池、邛海、嘉丽泽等都集中分布一定数量的渔民。渔民群体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状态。
(一)滇池渔民群体的分布
普特人是明代滇池的渔民主体。(景泰)《云南图经志书》记载昆阳州的风俗之一“得鱼输税”,“州近滇池,有滨池捕鱼者名普特,亦罗罗之别种。茅茨倚岸,不避风雨,日食生螺,出入水中,得鱼换米以输税”[1]57。明前中期,普特人主要分布活动于昆阳、海口和呈贡等沿滇池湖畔地区。至天启年间,普特人集中居住地逐渐转移至碧鸡山下,“滇池旁碧鸡山下其类千余,乘风扬帆,所居无定,名隶有司之籍,而征呼徭役,多不能及,里胥恒代偿之”[2]998。清代仍有诗写道:“终朝举网觉心间,窄窄扁舟任往还。鱼虾得来长街卖,人传家傍碧鸡山。”3
明代初期,渔业是普特人的重要经济来源。由于普特人常年在滇池湖畔捕鱼,与水打交道,极善水性且体性耐寒。《滇志》载:“普特,以渔为业,性耐寒,多无衣,以败网蔽身。舟不盈丈,而炊爨牲畜资生之具咸备。又有泅水捕鱼者,丹须蓬发,竟没水中,与波俱起,口嚙手捉皆巨鱼也。”[2]998他们仍保持着原始生活习俗,以鱼网蔽身,以船为家,“日食生螺”,饮食较为粗放。
同时明代滇池周边还有“撒弥”人。“撒弥”和“普特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尤中先生所说有一定道理。实质上,“撒弥”是今云南彝族的一支,“普特”又是“撒弥”的一部分,分布于滇池周围[3]216。(天启)《滇志》载:“撒弥罗罗,滇池上诸州邑皆有之,拙于治生,居山者耕瘠土……滨水者浮家捕鱼。”[2]995(道光)《昆阳州志》:“撒弥,其类舟居,世业渔为生。”4结合(景泰)《云南图经志书》所载“撒弥罗罗亦罗罗之别种”之说,“普特”即是“撒弥罗罗”中以渔为生的部分,近山地者则以贩卖薪柴等为生。近代昆明东郊仍有一部分彝族称为“撒梅”,即“撒弥”[3]216。清代寻甸州亦有撒弥分布,《寻甸州志》载:“撒弥罗罗,或因水而渔,任力供给,(黄)昏不息。”5
明中后期,在“移民就宽乡”政策的实施下,明政府通过组织“民屯”,大批江南等地汉族人口迁入滇池地区,改变了滇池地区原来的人口分布结构。经数百年的民族迁徙和融合,原居滇池湖中以渔牧而生的“普特人”逐渐与汉族融合。(道光)《昆阳州志》:“撒弥,其类舟居,世业渔为生,习汉语而声音仍旧,衣服婚姻与汉人近。”6罗养儒亦记载:“在光绪初年,滇池畔之碧鸡山下尚有此一夷族。”至民国时期“今则无矣”[4]。可见这一族群其在语言和服饰上与汉族日趋相近,但近水打鱼的特征仍有保留。
人们视普特人这种入水徒手捕鱼的本领为“奇技”。《使滇杂记》载:“游龙王庙,观渔人打鱼,寒天入水,浮波上下,口嚙手捕,皆巨鱼。拨刺鲜鳞,即时充馔。”[5]“渔人”应指的就是普特人。寒冷时节,普特人不畏严寒,手口并用下水捕鱼。又有清代云南竹枝词《普特》写到:“一叶扁舟荡桨斜,天随踪迹惯浮家。碧鸡山下看奇技,手持巨鱼出浪花。”[6]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普特人入水捕鱼的本领。方孝标也描述了其在滇池上所见,《游昆明池记》载:“菰蒲、荇藻、鱼罾、鮫舍遥相送迓。”他在滇池上与普特人有一面之缘,“旁有小艇,载一人来迎。云其人僰种,善泅水求鱼,无不获,人呼为龙王”[7]。直到晚清民国时期滇池依然有专以渔业为生的撒弥人,“人有撒弥,俗呼打魚子,其类舟居,世业渔为生”。1上文所说的“人呼为龙王”就是这一类人,推测其与当地汉族可能逐渐融合,以农耕为主,但是捕鱼的习惯依然有保留。而随着滇池水环境的变化,现今分布于昆明东郊的撒梅人基本无有以捕鱼为生者。其从滇池沿岸迁移至今主要分布区的时段并不长,应是从嘉庆年间始,约200年左右,其生计方式的改变亦是从那时起逐渐形成[8]。
明清至民国时期滇池西岸分布有较多渔民。《徐霞客游记》载:“(西山龙门)抵山麓,有村氓数十家,俱网罟为业。村南即龙王堂,前临水海。”[9]太华山下滇池西岸龙门村,又称山邑村,村民以捕鱼为业。另外,明代滇池西岸的大小鼓浪山麓下也是渔人聚居区。(天启)《滇志》载:“沿滇池而南曰大鼓浪山、小鼓浪山,渔者居之。”[2]71(民国)《滇池纪游》载:“由罗汉山而南行十里有大鼓浪山,山麓多泊渔舟,又十里有小鼓浪山,山麓多住渔户。”[10]“大小鼓浪山”位于何处?据(正德)《云南志》中载有“滇池中有大小卧纳二山”,杨慎《云南山川志》中亦记载为“大小卧纳二山”[11]。民国时期亦有“滇池中有大小卧纳山等名胜”的记载[12]。“鼓浪山”应是卧纳山,二者音相近而记载有误。此处所说的“大、小鼓浪山”位于滇池西岸富善村附近,即今高峣至海口公路的西侧,“鼓浪”曾又写为姑郎。2
(二)乌江流域的水仡佬和冉家蛮
乌江流域少数民族分布众多,渔猎经济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较大比重,这包括有水仡佬、冉家蛮等。余庆、施秉等地有水仡佬,又名为扰家,是徒手捕鱼的高手。舒位《黔苗竹枝词》记载:“扰家捕鱼鱼欲愁,占得烟波老未休。只道诛茆山上住,谁知结屋水中洲。”[13]3537这些水仡佬寒冬亦能入水捕鱼。作者自注:“余庆、施秉等地有名扰家者,善捕鱼,虽隆冬亦能入渊,故名水仡佬。”类似的记载还有如“捕水谁似扰家奇,水獭前身未可知。摸得鲤鱼长尺半,浅冰河里探头时”[13]3568。水仡佬惯习水性,入水捕鱼是其与生俱来的本领。另外还有临水而居,以渔猎为主的冉家蛮,集中分布在沿河、印江和思南等地。所谓“冉家蛮,在思南府之沿河司,喜渔,好打猎,得鱼虾为美食,俗与蛮人通”。又有诗云:“沿河司下有而家,性与蛮人两不差。捕猎深山诚共好,美食从来尚鱼虾。”[14]乌江流域地势地貌较为复杂,水资源零散分布,走向变化大,当地民众很难照搬平原地带规范的渔具和捕捞方式获取水产,只能从事分散的小型渔业生产,捕获鱼类作为重要的食物来源。
(三)其他区域渔民群体的分布
在长江上游的部分湖泊周边也都分布有一定的渔民群体。明《蜀中广记》卷三十四记载:建昌南部的少数民族就包括有邛海边的“渔人”。他们以捕鱼为业,范守己的《九夷考》对其婚丧嫁娶生活习性有简略的记载,“其人傍邛湖居住,男昼夜泛舟取鱼,女负笼入市。婚姻自相嫁娶,聘用布匹。酒食以猪羊泡酒饮之,死葬以棺烧埋,清明日祭扫”。3清代邛海边仍有大、小渔村,渔村夕照还是“建南十景”之一,“水上生涯乐,人家近海门。相看成锦句,返照入江村。晒网堪追影,停舩尚负喧。待看春晚饮,带月笑言言[15]”。另外,马湖湖中有山体,其上居住有渔民,“上建海龙寺,附近居民数十家以佃渔为业”[16]150。嵩明嘉丽泽周围以渔业为生的民众尚有一定数量,(民国)《嵩明县志》载:“嘉丽泽为产鱼最多之地,故业渔者集中于嘉丽泽一带。”4当时嘉丽泽沿村以捕捞鱼虾为生者数百人,渔船几十只[17]140。
明清至民国时期文献中对居住于长江上游地区河流沿岸的渔民记载不多,但可以肯定的是应该有这样的一个群体分散居于河流沿岸。如(同治)《宜昌府志》记载:归州,“近江者半为渔”[18]428,巴东地区亦是如此。民国时期“宜昌县属濒临长江两岸达200余里,上接秭归下迄宜都,为鄂西唯一产鱼之区,(抗战之前)两岸农民及专业渔人从事捕鱼生计者不下500余户,间接赖以生活者不下数千人”。1在万县亦是如此,“万县附郭河溪,产鱼甚富。濒江渔户颇不乏人”[19]57。嘉陵江靠岸由朝天门、千厮门到临江门一带江面浮着约几百家渔舟[20]41。另外,在一些江边平坝或江中小岛上也会集中分布一定数量的渔民,2如三峡地区平善坝。平善坝是三峡地区水流平缓之段,鱼群不论是上行或下行都得在这里产卵亲配,自古即是三峡中的天然渔场,所谓的“起汕”多就是前往平善坝捕鱼。
二、明清至民国时期长江上游地区渔民的生计方式
渔民的日常经济活动以捕鱼为主,除此以外,捕捞水中的其他经济动植物也是重要的收入来源。在捕捞过程中,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故而女性在日常生产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受捕捞工具与技术水平所限,遇到大规模的鱼汛或者是捕捞大型鱼类如鲟鱼时,就需要渔民群体之间的合作,这在三峡地区尤其明显。
(一)以捕鱼为主业
渔民生计来源中捕鱼是一大宗,《涐江竹枝词》:“家住泸江江水头,一家一个旧渔舟。纵横水面田千顷,收得鱼苗半是秋。”[13]3486(道光)《宁远府志》即说:“邛海岸上大、小渔村,皆水上生涯,捕鱼为业。傍晚渔歌互答,灯火相映,乘月捕鱼,晓方泊岸。”而(民国)《西昌县志·艺文志》中《咏渔户》诗也说到:“大小渔村福自然,深潭绿水有根田。不用犁锄收获早,醉饱无忧自昼眼。”可见邛海大、小渔村渔民专事渔业。这在民歌中亦有反映,《邛海漁歌》:“打开前门是邛海,公公拿的青丝网,打得大鱼拿去卖,全家老小靠海活。打开后门是泸山,媳妇拿的钓鱼竿,打得小鱼拿去煎,多打鱼儿渡难关。”[21]马湖渔民居住在湖中小岛上亦是如此,“附近居民数十家以佃渔为业”[16] 150。
渔民将捕获的鲜鱼自行售卖,正所谓“红肥满市腥”[22]195。一些名贵的鱼类更是成为抢手货,如长江三鲜之一的鲥鱼在宜昌东湖地区有分布,刘士璋描写到“繯网银鳞新上市,西陵五月卖鲥鱼”[23]325。也有一般鱼类如鲤鱼,“网里鲤鱼兜,卖与客船上”[24]。售卖方式或是就近兜售给行船的船客,此种售价相对便宜。清末日本人山川早水坐船行至金堂、双流,见“江上有渔舟经过,叫停住,买一尺左右之大鱼数尾,价每尾不过百五—卜文,便宜得惊人”[25]。“(新滩)此处漕口至狭,两轮不能并驶或对过,必须相让,视他轮开后始得上下,故常有轮在此抛锚候船。渔舟借此机会兜售鲜鳞,价极廉,惜味欠佳,土人即以挽输、售鱼为生,多不事耕种”[26]。
除了沿江自行售卖外,部分渔或会被转卖给鱼贩子。亦有渔民“捕获鱼后沿街唤卖”,3尤其是一些畅销鱼类,如金线鱼、细鳞鱼等,为了新鲜“渔人捕得辄入城出卖之”。4《成都通览》中所绘的“卖鱼担”图反映了成都街市上渔民卖鱼的情景[27]402。其光脚、短裤的打扮乃是长期与水打交道的装束。另外,其肩上所担挑的鱼篓,形似瓮坛,也颇为形象。最直接显示其身份的则是挂在担子上的一条鱼儿了。除了游街售卖,渔民还有摆摊售卖。民国时期滇池草海渔民捕获鱼之后,或盛以木盆而售诸市,每日数量在数百斤之多。
(二)兼业其他
捕鱼虽是渔民的主业,但也有兼业其他者,“昆池为产鱼最盛之区,滨湖居民十之九以渔为业”[28]。这里所说的渔民应该包括非专业渔民。“滇池渔业中分为专业渔民与兼业渔民。专业渔民自备渔船,在岸上无农田,以每日所得购买食粮,兼业渔民多为农民,在岸上均有田地,闲时捕鱼”[29]。这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专业渔民陆上并无居所,以渔船为家。兼业渔民则在岸上有土地,居住于岸上,既打鱼又种地,滩涂沙洲之地乃是田地之所在。正如蔡馨在《舟抵河泊所傍晚登岸见昆池渔火》所描绘的:“村落二三依岛屿,桑田回绕伴沙洲。岸头晚醉欣乘月,指点渔灯上小楼。”[30]184杨复元在《小渔村》又有载:“网收山雨过,露下稻花香。”[30]76陈德龄在 《东湖渔唱四景》说:“雨霁东湖柳暗烟,家家争放打鱼船。插秧歌继渔歌起,和出江城五月天。”上述几项记载均反映了兼业渔民既从事渔业,又进行耕种的情况[30]190 。
除了鱼儿以外,河湖中的虾、青苔、海菜、茭笋既能成为渔妇们手下的美味,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邛海水生植物众多,《建成竹枝词》记载:“渔妇相邀放棹来,红虾捞罢又青苔。大湾风起晚潮阔,装得满舱菱角回。”[13]3479民国时期邛海的水生经济动植物产量有详细的记录,“其他水产计有菱筍360斤;菱角480斤;莲藕180斤;荇菜600斤;西亚菜600斤”[31]。“菱筍”即菰,又名茭白,亦可药用。“荇菜”别名水葵、水镜草,嫩茎凉拌食用,亦可入药。滇池内水生动植物亦较为丰富,其中以螺蛳、海菜花、虾最为有名,“滇池渔获物尚有螺鰤、虾蟹、海菜等。螺鰤取获尤多,恒见满船载至篆塘河畔,敲去其壳取其肉洗净而售诸市,每日入市之鲜螺肉数亦不少。次为海菜,採取后多揉制成酢而售之,间有新鲜出售者。虾之获取无多,除少数之鲜虾外,大都暴干而售之,蟹甚小无以供食品者,仅儿童戏玩,故取尤稀”[28]。
除了出产可食用的水生动植物外,还有其他资源也为渔民们所利用。如滇池中盛产的藻类用途甚多,可作为海粪,是肥料的上好选择。《续云南通志长编》:“除鱼外,滇池中尚有水藻,经捞取后晒干成饼状,用作肥田之用。计每饼重五六斤,每百斤售价十元左右。普通以个计,每百个可售价五十余元。此项藻饼,一般农民呼为海粪。因含氮丰富,故农民乐用。在滇池中可自由捞取,亦有专门从事于此项海藻肥之捞取者。”[32]海藻的经济产出对渔民的收入亦是一大补充。
(三)劳动分工与合作
以家庭为单位的漁户,男女皆是劳动主力。女性既要分担生产劳动的任务,还要承担家务活。黄元吉在《渔家》载:“游人莫笑女儿家,记得生来近水涯。海上尽教成蜃市,船头也会弄鱼叉。放罾有暇还炊饭,补网无闲学绣花。爷去卖驴谁做伴,且依邻舫傍蒹葭。”[30]188渔船捕鱼,难以独立完成,需要夫妻合作。渔妇捞苔,渔夫撒网打鱼,《西昌竹枝词》记载:“小渔村接大渔村,茭笋春来绿到门。妾白捞苔郎撒网,朝朝相伴到黄昏。”[13]3456或是渔夫撒网,渔婆掌舵,明代诗人雷思霈写到:“渔妇荡尾桨,渔翁撒细网。网得鲤鱼兜,卖于客船上。”张鹏举《东湖竹枝词》亦谈及:“妾弄轻桡郎理网,渔歌唱暖峡江秋。”[23]或是如邛海上,“其人傍邛湖居住,男昼夜泛舟取鱼,女负笼入市”[33]。渔夫昼夜捕鱼,清晨渔妇则负责在鱼市上售卖。民国时期有人将此事称之为家庭职业,“渔船当捕鱼时,家人父子,一体动员,各勤其事,实一最有趣味分工之家庭职业”[34]。
遇到大规模的渔汛则更需要集体合作,这在三峡地区十分明显。每年三四月,下游的鱼类逆流而上在三峡水域产卵,形成渔汛期,也是渔民捕鱼的最佳时机。明代文人刘升有在《鸣榔起汕》说:“三月春雨时至,水涨江浑,嘉鱼蔽塞而下,渔舠云集举网鸣榔,每舠日获数十头。间有跃入舟中,霜刀雪落,堆积如山。亲朋置酒,高会头汕、二汕以至三汕,殆无虚日,诗云蒸然汕汕即此。峡口春涛涌,扬髻鼓鬣来。跃舟翻素练,呷浪隐轻雷。细剖银丝脍,捄分匕首腮。家家开夙甕,取次共啣杯。”[22]194“汕”是类似抄网类的渔具,渔人鸣榔即用长木敲打船舷,用声音驱赶鱼群,起汕期间渔获颇丰。
(同治)《东湖志》记载:“峡江春深,桃花水涨鱼随波。汕子万艇,聚网取鱼。棹歌之声,通宵不倦,亦峡洲诸景之一也。”清人龙为纪对此赋诗《思汕鱼脍》:“烟雨横江出画图,桃花水涨汕春鱼。宵传棹里歌声冷,晓挂船头罾影疏。”[22]272又有《西陵竹枝词》云:“西塞山前蓑笠斜,网鱼不许下鱼叉。春寒得汕如家里,稳坐船中莫忆家。”[23]327这首诗也写的是西陵峡的“起汕”。三峡初春时节,起汕捕鱼,渔民多是群体合作,通宵达旦,成为三峡的一道独特景致。丰收之后渔民们饮酒大肆庆祝。
三、明清至民国时期长江上游地区渔民的日常生活
渔民日常生活体现在衣、食、住以及业余爱好。整体看来,渔民生活较为简单,但也算悠然自得,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形成了群体的兴趣爱好并积累了一定的生产生活经验。
(一)以船为舍,舟楫为宅
专业渔民以船为舍,舟楫为宅。兰茂写道:“平生舟作屋,安兮水云乡。”[35]杨慎的“主人湖上家,结舫水中居”[36],反映了滇池渔民以船为舍的情况,所谓“依舟为屋住湖滨”。1滇池渔民所使用的是加帮船,也称之为连家船。连家船,船较大,载重较多,船中部的船舷上部加高防浪故名。船有前后舱用于捕鱼作业,中舱住人。船上居住条件甚是简陋,由于船体较小,睡觉时只能蜷曲而眠,所以有人把渔民侮辱性称之为“弯犁儿”。李士襄在《渔浦星灯》言:“处处成家舟作舍,时时酣饮网为耕。”[37]渠江上的渔民亦有居之水上的习俗,“船与扁子等妻室儿女团聚其中,《太平寰宇记》志达州谓有水居之民三千户,此其遗风耶”[38]。另有《灌口竹枝词》云:“江为园圃艇为庐。”[13]3228这将以捕鱼作为全部生计来源,整日在江上飘荡的生活情境描写得淋漓尽致。
除了以船为舍外,亦有渔民在湖边修建小型的“鱼舍”,“湖岸上常可见集聚之小型鱼舍,为湖边特殊聚落形态。大致有渔船集中之处,始有此等鱼舍之踪迹,而以昆阳及河泊所湖岸所见最明显。”渔民岸边的住所极为简陋,由茅草所盖,称之为“茅茨”。因近海风大,茅草屋顶多须加用草绳勒住,以防大风将屋顶吹起。至于墙壁,滇池渔民就地取材,利用螺蛳壳筑墙,如同石头坚硬。蔡琼《河泊所》载:“螺壳筑墙坚比石”,且渔家门口惯种植柳树,所谓“水际几家围弱柳。”[30]182推测应有防风固岸之效。
(二)渔民的饮食
由于渔民终年在水上生活,难免受水中寒湿之气的困扰,影响身体健康,俗有“鱼上篮,病上身”之说。饮酒能促进血液循环,可以起到暖身抵御寒氣之效。渔民多有嗜酒的习惯,卖鱼所得之钱用来买酒。时功亮《昆明竹枝词》记载打鱼归来的情景:“孙儿拍手忙携去,三市街头换酒归。”[13]3618又有如彭山竹枝词《渔》:“郎撑桂枻侬撑桨,得个鱼儿对酒缸。”[39]128王叔承写到:“郎今晒网桃花渡,奴把鲜鱼换酒来。”[40]皆是描述此类情形。喝酒与晒网是渔民生活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因为传统时期的网多用麻类纤维制成,浸水之后容易腐坏,为了保持其干燥性,故渔民常需晒网。
渔家的一日三餐中,鱼应该是主要的菜品了,即是“渔舟宴海烹鲜食”。1渔家煮鱼有其独特之处即“江水煮活鱼”。《渔》:“腥风一派扬沙洲,欸乃声从浪里流。网得江鱼江水煮,荻花深处系渔舟。”[39]131“江水煮活鱼”是最淳朴的食鱼方式,在河边找石头支锅,寻些柴枝,鱼一到手,投入沸汤,旋煮旋吃,调料无非是椒盐之类,鱼味鲜美无比。
水中的青苔、海菜花等水生植物则是渔民们日食的蔬菜。《边州闻见录》记录邛海渔民“以青苔为蔬”[41]。滇池的海菜花是单子叶植物中的水鳖科,淡水水生,因其形似龙爪,故又名龙爪菜。每年农历6 - 8月开花,每个花蕾开花七八朵,花色黄白,花茎为线状。民众把花茎连花蕾采摘后,晒干切细,再拌上红辣子,制成咸菜,甚是可以作为商品出售,“渔妇捞取滇池中一种名为海菜之藻,腌以盐加辣椒、米散等制为一种卤咸菜,以之佐食,名曰海菜酢,亦有专制以出售者,每斤价二三角。”[32]海菜酢是滇池居民每餐必上桌的咸菜之一[42]。新鲜海菜亦可熟食,或是做汤,味鲜美,有粘性。明代记载其为“莼菜”,“产于州北之滇池。上青下白,长丈余,季秋之月浮于水面,土人采而烹食之”[1]57。此处的“莼菜”,实质即是海菜花。道光年间吴其濬在《植物名实图考》中记载,滇池附近人们食用海菜“水濒人摘其茎,食之”。民国年间滇池仍然盛产海菜花,“海菜,绿藻类。茎长四五尺,软脆,粗仅如钱绳串,茎顶开花,有苞苞之,第苞出花四五朵,四瓣,色白,摘其茎腌藏,可为蔬。县属滇池中最多”[43]每到六七月间,渔妇们用一根竹竿,顶端绑上一小节细竹棒,形成叉状,在滇池水面摘取海菜,俗称“扯海菜”。摘海菜一人一天能摘取百多斤,也是渔民的一项收入。滇池曾经盛产海菜花,至今因为水质原因,海菜花已不易见到。
(三)渔民的形象与脾性
由于常年在外水上作业的特点,加之日晒雨淋,渔民的外表体征也有一定特点。民国时期美国人类学家尼利尔斯·奥斯古德描述了高峣村渔民的形象,“疍民的体质与陆地居民有一定差异,但这不是由遗传造成的,而是由长期生活在船上日晒雨淋所致。因为长期经受风吹雨打,疍民的皮肤一般比较黝黑。疍民的脚趾多是张开的,不像陆地人的脚趾头是并拢的。这是因为滇池水面上风浪大,船经常摇摆不定,为了能站稳,他们必须赤脚,用趾头抓住地板,故而年长日久脚趾多是分开的。穿着上,疍民与陆地上的下等居民相同。疍民总是给人一种衣衫褴褛的印象,随时打着赤脚,裤子卷到小腿处,这是对水上生活的一种适应”[44]203。由于常年脚都与水为伴,脚经水浸泡皮都变白了,“一双赤足白如水,摇傍侬舟卖鳜鱼”[13]3228。身上则常年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打鱼回家“日斜收网晒蓑衣”[13]3618。
渔民生活在江边湖畔极识水性,老的壮的,固然不必说,就是七八岁的小孩,也能出没波涛之中,这一般是习惯养成的技能,也有遗传的因素。可以说,他们过着“会走路就会游泳,会游泳就会捕鱼”的生活。除了水性好之外,渔民还要饱受严酷天气的考验。往往洪水泛滥之际,首先遭殃的就是这些渔人。正是因为渔民终日与水打交道,时常都有生命危险,性情上他们多是随性、豁达之人,常有不羁行为。《左绵阳竹枝词》云:“朱唇粉面鞋高登,勾引渔郎好问津。”[39]75嘉陵江上的渔民们亦是也有此类行为,有时青年渔人们赚了钱还上岸到东水门一带的下等妓院寻花问柳[20]。
渔民爱唱调子打发时间,自古如此。滇池渔民一般唱调子大都在盛夏时节,举凡芦苇从中,草海水面,河沟草滩都有渔民歌声飘出。特别是风清月明之夜,渔船集聚之地,调子生更是此起彼伏。不同的村子调子有些差异,故有“海菜腔”“酢草腔”等的说法。1蒋廷铨《渔舟晚唱》言:“沧浪一曲天初暮,又听渔歌唱到家。”李从邕《东湖》亦言:“扁舟沽一醉,漫听打鱼歌。”[30]183反映的就是滇池渔民唱渔歌的行为。
渔家并不喜储蓄,生活上多是讲求及时行乐,也就更为悠然自得。《建昌竹枝词》载:“海滨村落半闲人,终日勲勲为惜春。若问酒钱何处觅,无庸播种但垂纶。”[13]3438另外还有如“夏日炎天鱼跃渊,渔人相贺得丰年。绿波声里呼围网,渔妇村庄竞拢船”,这首诗歌也展现了渔获丰收之际,渔民们团聚庆祝的情景。渔民生活乐观,只要得了他们一天可以生活的鱼量,就会收网。他们相信打鱼“不能过了分,因为这是杀生罪孽,能够让鱼儿多活一天,自己也就可以多活一天”[20]。渔民聚会除了丰收季节外,有的区域选择每年农历六月六日作为他们团结聚会的日子。原因是六月天干水浅捕鱼难,就定这天来聚会。2
四、明清至民国时期长江上游地区渔民的生存状态
渔民以捕鱼为业,税课沉重,且由于长江上游地区滩险水急,捕鱼难度大,渔民生活艰辛,所谓“鱼鳖养生民鲜艰”[45]。不仅生活困苦,渔民的社会地位也较为低下,为人所歧视。长江上游地区的渔民生活虽然并不易,以水为居的生存环境,使得其仍然选择了以渔业为主的生计方式。
(一)赋税沉重
渔民税课沉重,生活不易,这在长江上游地区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汪元量在《竹枝歌十首》写到:“白头渔夫白头妻,网得鱼多夜不归。生怕渡官搜着税,巴东转柁向巴西。”[46]段缙《滇池歌》:“渔家输课日茫茫,欲尽取之无遗类。”[30]179渔民多是日出而归,日落而作,且由于水上漂泊,遇到恶劣天气,常有生命危险。除了缴纳税课外,渔户亦常有官府差役。文武衙门的差鱼,亦由渔户承担。“历纳渔粮税课并认文武衙门差鱼,各家置船捕鱼之家必取妥保,方准在河捕差生活以供差务无紊”。3文武庙祭祀的鱼亦由渔户供奉和承担,(道光)《贵阳府志》载:“把平渔户供唇祭鱼四十斤,千军堡渔户供秋祭鱼四十斤。”[47]
兰茂《风波渔叟》描写了滇池渔民的生活:“一棹入苍烟,江风晚更颠。摇摇舡似叶,汹汹浪粘天。蛟蜃能为患,鱼虾不值钱。羡人平地上,燕作饱肥鲜。”[48]尽管终日忙碌,渔民生活却艰辛无比。滇池附近有这样的民谣被传唱:“养女莫嫁打鱼郎,日日夜夜海中忙。霜露铺盖滇池水,寒风恶浪出船舱。披星戴月水中捞,一半粗粮合菜糠。棕衣草席当被盖,没有鱼虾无口粮。”4
(二)捕鱼难度大
不仅赋税重,捕鱼难度大也是长江上游地区渔业活动的显著特征之一,尤以三峡地区最为典型。三峡地区水急滩险,捕鱼的难度极高,诗人徐世昌著有《捕鱼行》一诗,展现了三峡渔民乘风破浪,捕鱼糊口的艰险与不易:“新滩之险天下无,瞿唐以东称畏途。波涛壁立走雷电,下瞰疑是蛟龙都。骤窥澒洞破心胆,坐观笭箵成欢娱。渔人取鱼逐滩响,不劳乌鬼家家养”,捕捞如此不易,所获也仅能“宁论鰋鲤与鲦鲿,百钱贱买充糇粮”。5归州地区沿江有一半的居民以捕鱼为业,但是“第江流太急,鱼不常聚,故得鱼不若东湖之易”。巴东地区亦是如此,“渔人滨江亦有,但流急鱼稀”[49]。民国时期万县沿江也有一定的渔民群体分布,但由于“操术不精”,故仅能供给本地食用,尚不能大规模对外行售[19]。
三峡风浪急,渔民们捕鱼多将渔船泊在石罅之间以避风浪。明代诗人雷思霈《长桥》记载:“西塞郭洲脑,江涨如水磨。渔舠藏石罅,系稳风不簸。”[49]民国时期外国旅行者亦发现长江边捕鱼的渔民常常以岩洞作为栖息之所。1861年由托马斯·布莱基斯顿组建了“扬子江上游考察队”,“抵达夔州之前,还要穿过一个不长的峡谷,叫做‘风箱峡峡谷峭壁高耸,强劲江水冲击出的巨大岩洞使得渔船能安然无恙地在其中躲避暴风和恶劣的天气”,“在夔州时常可以见到带着捞网的渔夫占据各个奇特之处,头顶上石板突悬,形成天然的蔽身场所,为其遮风挡雨”[50]。
捕鱼不仅艰辛而且有生命危险。渔民们为了乞求平安和收获,他们有自己的信仰。巴蜀地区渔民的信仰就是“镇江王爷”。在每一双船中,都有一个镇江王爷的牌位或神像,平时小祭,到了每年一次王爷会的时候,那就是大大的集团开会而大祭[20]。王爷会是长江上游地区沿江渔民及船民的民间信仰活动。另外渔民们也有一定的禁忌和避讳。
(三)地位低下
三峡渔民是长江上游渔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如三峡地区平善坝居住的渔民世代以打鱼为生,贫苦不堪,被人称为“渔花子”。由于经济来源少,平善坝渔民想多挣点钱就要到山上砍柴。有民谣曰:“有女不嫁小平善,不住茅屋蜷小船。抽屉箱子全不要,只要一把快镰刀。”[51]一首流行于三峡渔民中的民歌:“渔民苦,渔民苦,峡江渔民像鳊鱼。没有房住钻岩缝,没有饭吃饿肚皮。一生受压又受欺,压扁了身子压弯脊”唱出了渔民生活的悲苦[52]。渔民的社会地位很低,被人歧视,尤其是那些“慈悲善士”们总认为他们杀生较多,故有“打鱼捞虾、饿死全家”的咒骂和鄙视。在出船捕捞时,也常遭恶霸、地痞的敲诈勒索等。长江上游地区的渔民和其它各地的渔民一样,由于与陆上居民生活生产习惯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多数渔民只能和渔民通婚。渔民结婚时亲朋好友铺上草席喝酒庆贺,称为“席子酒”。1正因为如此,近代随着渔业逐渐受到重视,为了改变渔民社会地位低下的现象,故而有学者提出“且以鱼类为人类必需营养,故渔民乃人类之造福者”之说。
五、结语
生存环境、资源状况对于生计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一个民族的生计方式是改造利用其所处自然环境的产物。这也是当今人类学、民族学学者比较关心的问题。明清至民国时期长江上游水环境整体尚好。在一些水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的湖泊,如滇池、邛海等水域,其周围就分布着一定数量的渔民群体。渔民们利用水中盛产的鱼类和其它水生动植物得以维持生计。而在江河水域,由于上游水流急、险滩多,捕捞环境较为恶劣。只有在捕捞条件相对较好的江中小岛、江边平坝及沱湾处集中有一定渔民群体分布。长江上游地区民众运用他们的生存智慧,高效地利用了河流湖泊赋予他们的资源。
区域环境的改变会影响到区域内居民的生计方式。最明显的就是,水环境的改变使得鱼类资源数量减少,从事传统渔业活动难以维持日常生活,原本从事渔业的渔民则会选择上岸,改行从事其它职业。可以发现在滇池、邛海地区的地名录中,许多原是渔民群体的聚居之地,现仅存其名。伴随着人工养殖业的发展,从事江河捕捞业的渔民选择改为从事人工养殖业或者从事农家乐休闲观光、钓鱼等服务业。资源的变化会引起群体生计方式的变化,这种变化又适应了群体所利用并依赖的自然资源的变化。
现今由于长江鱼类资源衰退日益严重,2019年国务院颁布了长江禁渔令,规定自2020年1月1日起,长江实施长达10年的全面禁渔制度。为此,落实10年禁渔制度利国利民,必须立场坚定,执行到底。具体到长江上游要统一执法确实存在诸多困难,前期对长江上游的传统渔业研究欠深入,相关的记载过于零碎和错讹,展开类似的田野调查难度大、成本高,導致此前的认识有盲区。这不仅是对研究者的挑战,也是对执法部门的挑战。归根到底,则需要落实到因地制宜这一要点上,要落实禁渔执法,就需明辨执法对象。有关执法部门有必要借助现代的通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对有渔业经营的人员及时编造信息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落实到国家行政当局,并动员群众广为宣传有关政策和法令,使相关人员有所警惕和规避。
参考文献:
[1] 陈文修.(景泰)云南图经志书校注[M].李春龙,刘景毛,校注.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2] 刘文征.(天启)滇志[M].古永继,校点.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
[3] 尤中.尤中文集(第3卷)[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216.
[4] 罗养儒.云南掌故[M].王樵,点校.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11.
[5] 徐炯.使滇杂记[M]//中国西南文献丛书·西南史地文献(28).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245.
[6] 李孝友.清代云南民族竹枝词诗笺[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5:67.
[7] 方孝标.方孝标文集[M].合肥:黄山书社,2007:256.
[8] 谢剑.昆明东郊的撒梅族[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7:25.
[9]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校注[M].朱惠荣,校注.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717.
[10]童振藻.滇池纪游[M] //中国西南文献丛书·西南史地文献(32).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36.
[11]杨慎.云南山川志[M] //中国西南文献丛书·西南稀见方志文献(50).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746.
[12]葛绥成.初中本国地理第二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37:28.
[13]雷梦水.中华竹枝词[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
[14]杨庭硕,潘盛之.百苗图抄本编绘(下)[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368.
[15]徐连.(道光)西昌县志略[M] //姚乐野,王晓波.四川大学图书馆馆藏珍稀四川地方志丛刊.成都:巴蜀书社,2009:63.
[16]王麟祥.(光绪)叙州府志[M] //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28).成都:巴蜀书社,1992:150.
[17]云南省嵩明县志编纂委员会.嵩明县志[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140.
[18]聂光銮.(同治)宜昌府志[M]//中国方志丛书·湖北省(4).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428 - 429.
[19]佚名.万县之渔业[J].四川月报,1932(4):57.
[20]崇东.嘉陵江上的渔家[J].华文大阪每日,1939(8):41.
[21]杨朝晖,彭子文,景志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民间歌曲精选[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76.
[22]徐学新.三峡诗词注评[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
[23]徐明庭,张颖,杜宏英.湖北竹枝词[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24]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峡江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互动与诸要素的适应性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72.
[25]山川早水.巴蜀旧影[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232.
[26]高伯琛.三峡导观[J].旅行杂志,1936(1):107 - 108.
[27]傅崇矩.成都通览[M].成都:巴蜀书社,1987.
[28]童振藻.(民国)昆明市志[M]//中国方志丛书·云南省(23),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95.
[29]史立常.滇池之水运与渔业[J].地理,1943(3):55.
[30]李飞鸿.晋宁历代诗歌楹联选[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31]刘青山.西康省西昌县之社会经济概况[J].中农月刊,1940(3):83.
[32]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续云南通志长编[M].1986:336.
[33]周汝诚.宁蒗见闻录[M]//中国西南文献丛书·西南民俗文献(16).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181.
[34]冯玉祥.重庆指南[M].重庆:生活书店,1941:65.
[35]昆明市文化局.历代诗人咏昆明[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44.
[36]杨慎撰,王文才,万光治.杨升庵丛书3[M]//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学术丛书.成都:天地出版社,2002:521.
[37]李明?.(光绪)呈贡县志[M]//中国西南文献丛书·西南稀见方志文献(29).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370.
[38]汪承烈.(民国)四川宣汉县志[M]//中国方志丛书·四川省(23).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519.
[39]林孔翼,沙铭璞.四川竹枝词[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40]赵贵林.三峡竹枝词[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37.
[41]陈聂恒.边州闻见录[M]//谢本书.清代云南稿本史料(上).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142.
[42]黄尧.汪曾祺与云南[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113.
[43]陳荣昌.(民国)续修昆明县志[M]//徐霞客研究第20辑.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21.
[44]尼利尔斯·奥斯古德.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M].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203.
[45]吴潜.(正德)夔州府志[M]//稀见重庆地方文献汇点(上).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88.
[46]《夔州诗全集》编辑委员会.夔州诗全集(宋代卷)[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528.
[47]周作楫.(道光)贵阳府志[M] //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13).成都:巴蜀书社,2006:612.
[48]段跃庆.历代诗人咏云南[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22.
[49]金大镛.(同治)东湖县志[M]//中国方志丛书·湖北省(41),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230.
[50]托马斯·布莱基斯顿,江行五月[M].马剑,孙琳,译.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124 - 142.
[51]童江南,吴民.平善坝淹没之后[J].中国水利,1986(2):45.
[52]万县地区商业局.三峡土特产的传说[M] .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110.
[责任编辑:罗康智]
收稿日期:2020 - 07 - 29
基金项目: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清代以来长江上游鱼类资源的分布与开发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XJC770006)。
作者简介:刘静女(1987 - ),湖北荆州人,重庆工商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环境史与生态文明建设。
1参见欧阳宗书:《海上人家——海洋渔业经济与渔民社会》,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尹玲玲:《明清长江中下游渔业经济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李勇:《近代苏南渔业发展与渔民生活》,苏州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吴赘:《鄱阳湖区渔业生产与渔民生活的历史考察》,《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2参见刘世旭:《明代建昌“渔人”族属考》,《云南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
3参见李孝友编著:《昆明风物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第25页。另李孝友笺释的《清代云南民族地区竹枝词诗笺》(云南美术出版社,2005,第60页)第三句内容与之有差异,其中的“蓬发丹须谁氏子”说明了普特人的外形特征。
4参见道光《昆阳州志》卷五《地理志·风俗·附种人》。
5参见道光《寻甸州志》卷二十四《土司附种人》。
6参见道光《昆阳州志》卷五《地理志·风俗·附种人》。
1参见《云南省昆阳县地志资料》,1923年鈔本,藏于云南省图书馆。
2参见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昆明市西山区地名志》(内部资料),1986年,第15页。
3参见刘世旭:《明代建昌“渔人”族属考》,《云南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
4参见(民国)陈诒孙:《嵩明县志》卷十三《农政·渔业》,民国34年铅印本。
1参见湖北省各县代电呈报渔业团体组织情形及人民团体调查表附非常时期人民团体组织办法,档案号LS31 - 3 - 902,藏湖北省档案馆。
2长江上游江中心的小岛,多有中坝之名。如沱江资中城南、长江重庆木洞段均有中坝,也分布有一定的渔民群体。
3参见《禄丰县劝学所造报调查云南学会征集云南省地志资料细目由》,藏于云南省图书馆。
4参见《云南盐丰县地志资料》,藏于云南省图书馆。
1参见云南省呈贡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呈贡文史资料第5辑》(内部资料),1995年,第142页。
1参见云南省呈贡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呈贡文史资料第5辑》(内部资料),1995年,第133页。
1参见昆明市官渡区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昆明市官渡区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内部资料),1994年,第56页。
2参见傅应钦:《贵阳南明区解放前的渔业》,《贵阳文史资料选辑第5辑》(内部资料),1987年,第21页。
3参见巴县据经理渔粮首事白荣程等禀请示谕大小河捕差人等不准擅籍咎子船为名诈渔户卷,006 - 032 - 03657,光绪二十八年,藏于四川省档案馆。
4参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昆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24辑》(内部资料),1995年,第116页。
5参见(民国)徐世昌:《晚晴簃诗汇》,民国退耕堂刻本。
1参见昆明市官渡区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昆明市官渡区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内部资料),1994年,第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