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的科学内涵

2020-12-18 04:15宋德杨陈思如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36期

宋德杨 陈思如

摘 要: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理论成果。从思想渊源来看,它成长于马克思经典理论关于无产阶级消除贫困共同富裕的思想,立足于我国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扶贫思想,继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创新性。从科学内涵来看,它是“7个坚持”+“1个共同体”的联合整体,是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深刻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和行动指南。

关键词:扶贫实践;扶贫理论体系;扶贫思想科学内涵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36.001

扶贫工作是“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到“四个自信”社会治理实践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要求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打赢脱贫攻坚作为道路自信的炼金石,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理论自信又充分表现于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来自多年党的理论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研究,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理论的特色、优点和自信,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理论在新时代、新背景下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实践的又一理论高地,是指导、指挥、支持扶贫攻坚的核心理论。从制度自信来讲,脱贫攻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地体现出来,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发挥出来,因此他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文化自信来讲,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国家、社会、人民的价值融为一体,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的伟大复兴梦。因此,深入系统地追溯和探索、研究和学习习近平扶贫思想中的哲学原理和实践规律,全面理解其科学内涵,将习近平扶贫思想用于指导和实践扶贫的攻坚克难工作,是战胜贫困的最优选择和思想指南,也是科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必然。

1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的理论渊源

习近平的扶贫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理论的深刻理解和本土化实践,是立足国情和社会发展下,进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历程中,逐步建立和探索起来的具备中国特色和制度特色的科学思想。因此,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制度体系等结合后的璀璨明珠,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坚持、发展和继承、创新的关系。同时它也根植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整合和吸纳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同历史时期的不懈追求、探索、创新和发展经验,并忠实地传承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发展和理论革新。

首先,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是实事求是,它的根源和科学内涵是不断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哲学而得到的立场、觀点和方法。习近平认为“脱贫攻坚,从严从实是要领”,做实做严是他思想的两大法宝。习近平的思想中把国情和制度与马克思主义充分结合起来,在本质中寻求真理,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来解释和解决社会制度和社会发展的问题,利用科学的理论、实践的方法、不懈的追求,最终形成完整的扶贫思想理论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它是以所有人的富余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和改造运动,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真理威力和强大生命力,就是为人民服务,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因此习近平指出“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把人民幸福和国家强盛作为目标导向进行的系列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适合中国道路和中国发展的原创性贡献,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映生辉。

其次,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传承了历届国家领导人的治理思想和核心要义,是继承、发展、创新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理念中党是领导人民进行战斗的核心力量,在消灭贫困的工作中坚定的领导人民进行反贫困的战斗,他认为党是消灭贫困的核心、中坚力量、带头人、领导者,要经历罕见的艰难和奋斗之后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习近平在毛泽东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必须坚持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才能消除贫困,共奔富裕路,这是他们思想上的共同点。

在邓小平经历的经济时期,他把消除贫困和经济发展及生产力的解放联系起来,从制度原理和经济原理的角度深度的剖析了消除贫困的思路和方法,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习近平的扶贫思想中把消除贫困和社会发展及生产力的解放深度结合起来,发现事物发展的本质,总结出新的规律,形成新的原理。他提出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一论断,本质上就是脱贫攻坚和经济建设联系在一起,经济建设需要“实现共同富裕”的改革动力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契机,脱贫攻坚需要经济建设支持乏力,因此只有经济建设和脱贫攻共同发展,才能相辅相成。

江泽民提出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他扶”与“自扶”要有机统一以及坚持开发式扶贫、坚持科技先行、坚持正确领导、坚持因地制宜、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五个坚持”思想,习近平在江泽民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为何扶”“谁来扶”“扶持谁”“怎么扶”这四个逻辑递进的问题,严密有机地构成了扶贫攻坚思想的体系层级。他认为进行扶贫工作重要的是找准致贫的命脉,“因贫制宜”把扶贫开发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在党的领导下打赢脱贫攻坚的战争。

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理论,提出国家的本质是人民,对农民的关心和扶持是持续发展的根本,“提高扶贫开发成效,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步伐”,进行扶贫开发是尊重人的权利,遵守社会发展的本源。因此,习近平提出“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他的思想中一直将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把人民富足、国家强盛作为追求。

最后,习近平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营养。中华民族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有无数的哲学思想和精神财富,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文化支撑和文化积累,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思想,墨子·尚贤下中提出“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若饥则得食,寒则得衣,乱则得治,此安生生”的小康社会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的形成也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它根植于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发展出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习近平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曾引用《太公六韬·文韬·国务》中“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这是他把人民的疾苦冷暖牵挂在心,脱贫攻坚坚韧不拔的思想出处。

2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的实践历程

习近平扶贫思想的产生和实践,是不断积累和探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程,是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通过实践来为绝大多数人谋福祉的思想。这个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随时代发展而不断进步和完善,是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和思想成就,充分展示和构建了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优越性,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体系和新应用。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来源于其个人经历和从政经验。起于他7年在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上山下乡的经历,实践于地方从政的改革、扶贫经历,成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功实践和理论归纳。

纵观习近平的执政经历和思想发展历程,始终与最广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无处没有留下他工作考察的身影,他到过中国绝大部分最落后,最贫困的地方,包括陕甘宁地区,云贵川地区,西藏、新疆等地,他一直把扶贫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耗费了大量的精力进行研究和思考。追溯个人经历和实践过程还是起源于他在陕西省的插队经历,他在7年的知青岁月中,在贫穷落后的地方,磨砺了意志、洞悉了本质,对人民的疾苦发出了自己的深沉关怀,激起了脱贫攻坚的意志,“正是这段独特的经历,使他通过梁家河这个独特的视角,对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了解更加真切,对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关注更加热切。”。对此,习近平曾说过“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纵观习近平的执政经历和思想发展历程,始终坚持为人民谋福祉。从政路程中,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诞生了符合中国国情和制度的特色扶贫思想。他在河北正定县的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为中心,对200多个村子实地考察,因地制宜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脱贫,摘掉了多年的贫困县帽子。在福建省、浙江省工作期间,他进行模式的改革和机制的创新,针对落后地区和贫困群众,有力开展和促进“自力更生”的新路子,组织开展造福工程、山海协作、向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等工作。通过对“两个大局”战略思想实践,开创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成为脱贫攻坚的成功典范。在浙江,他针对浙江发展的区域优势和经济优势等优势,提出了指向未来发展的八项举措,简称“八八战略”。该战略的實施让浙江的经济发展,制度发展和理论发展都搭上了“快车道”,它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思想种子和实践经验。

纵观习近平的执政经历和思想发展历程,始终坚持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年11月他提出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就要和全党、全国的人民团结起来,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路子,持之以恒地带领人民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为人民解决生产生活的困难。他在湖南湘西考察期间,针对十八洞村的情况和扶贫工作的实践,他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提出扶贫的根本要求是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搞好精准扶贫,不是喊口号,也是定好高骛远的目标。他指出“过去几年,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各方面都行动起来了,社会大扶贫格局基本形成。同时,也要看到,脱贫攻坚越往后,剩下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扶贫足迹从黄土高坡到青藏高原,从太行山区到乌蒙山区,从零下十几度到海拔数千米,从“贫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到“隔山走一天”的四川大凉山,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遍布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听民生、察民情、思对策、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模范践行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3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扶贫思想具有马克思主义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充分体现了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到最高位置的人民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性,以精准为要义不断深化扶贫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性,展现大国领袖世界眼光和天下情怀的国际性,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该思想和理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扶贫攻坚的实施准则和行动指南,总的来说它的基本理论框架是由“7+1”组成的理论结构。其中“7”指的是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总结的“7个坚持”,即坚持脱贫攻坚,共享全面小康;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坚持精准方略,提高扶贫效率;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其中的“1”指的是“1个命运共同体”。

“7个坚持”,是习近平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的“理论框架”和“思想原则”。它的根本目的是消灭贫困,最终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提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就是要为民造福,而只有做到为民造福,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坚如磐石。”“7个坚持”是按照扶贫思想的“为何扶”“扶持谁”目的论,“谁来扶”“怎么扶”方法论,“扶得好”“扶得远”结果论的逻辑层级进行的详细解释和思维体系,是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根本观点,是回答扶贫攻坚“为何扶”的问题。

第二,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这不但回答了“谁来扶”的问题,而且从本质上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扶贫工作要坚持领导工作责任制,无论是中央、省市还是县村,都要统筹协调,党政负责。把党政“一把手”的工作抓到实处,就能建立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机制。各级党委和党政领导人的职责,就是搞好集中统一的统筹协调,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政治特色,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原则也是扶贫攻坚的保障。我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党领导一切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制度特色和思想特色,既抓住大局,也抓住细节,既有战略,也有措施,既有目的,也有方法。

第三,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这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的方法论核心。不但回答了“扶持谁”的核心问题,也对“怎么扶”的关键问题,给出具体的思想指导。为了完成扶持谁的工作,通过完善建档立卡,在2014年识别12.8万个贫困村、8962万贫困人口的基础上,2015年、2016年组织开展了建档立卡“回头看”,提高贫困人口识别的精准度。习近平的扶贫思想中极具特色的是精准扶贫的理念,从扶持对象到项目安排,从资金使用到措施到户,从因村派人到脱贫实效,他都提出了以精准为目标和手段的扶贫实践思想,六个方面的精准是破除矛盾和难题的“灵丹妙药”,是遵循物质发展和变化的思想。

第四,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2018年,全国扶贫支出达4770亿元,增长46.6%,比2017年多了将近16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1061亿元,增长23.2%。在决赛脱贫攻坚的决胜时期,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用实践回答了“怎么扶”的问题。他指出“脱贫攻坚,资金投入是保障,必须坚持发挥政府投入主体和主导作用,增加金融资金对脱贫攻坚的投放”。扶贫攻坚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加大投入,资金支持,在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的双重支持下,脱贫攻坚才能取得现在的成就。

第五,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这是印证了习近平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共同富裕的根本路径是多方式、多思维、多创新的手段,也回答了“怎么扶”的问题。在他的思想中扶贫开发不是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的责任,是在全党和全社会团结和凝聚下的责任和使命。进行扶贫开发有各种各样的途径,最终是要整合多方的力量和举措相互结合和互为支撑。真正把整个社会给动员起来,凝聚各方的力量,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和领导作用,将社会和政府两个“抓手”形成有机协调,把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构建成强有力的组合,调动社会、政府、企业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格局。

第六,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考核是检验实践的标准。这是解决什么是“扶得好”的问题。为什么要从严要求,落实监督考核,一是因为任务艰巨,现在面对的都是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难啃的骨头”,必须要下大气力、大毅力、大智慧才能解决的问题;二是为了扶贫资金运用和扶贫资金管理两方面存在监管难度大,关注度高的问题;三是只有通过监督考核从严要求才能实现扶真贫、真扶贫的问题,从监督考核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善策略、完善思想,这也是符合唯物史观的动态发展理论。因此,要在扶贫思想的科学指导下认真总结,完善各项考核工作机制,把问题导向放在首位,敢于验金炼铁,使考核工作科学有效、符合實际的执行和实施,进而有力督促引导各地区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提高脱贫攻坚工作成效。

第七,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这是为了解决“扶得远”的问题。真扶贫、扶真贫,不是“扶上马、送一程”,也不能“一帮扶就脱贫、不帮扶就返贫”。要想“扶得远”“要长久”“不返贫”只靠外因帮助是不够的,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必先扶志,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没有内在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正是说明了习近平的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是从实物的本质出发的哲学思维,他指出“激发内生动力,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积极性”。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我们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无一处不体现了人民的创造性和智慧。这么大一个国家都能改变,那么一个家庭的贫困更不是不可改变的宿命,只要解决了面临的恶劣环境等客观因素,人民群众自发的奋斗起来,再高的山也会被征服,再长的路也会有尽头。做好贫困群众的宣传、教育、培训、组织工作,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通过不断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最终就能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1个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思想,是习近平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的延伸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体现,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都必然要在合作中共赢,他的思想是中国的智慧和理念,是展现给世界的中国经验和方案。中国消除贫困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在同一命运体的架构下,消除贫困是给全世界的命题,中国在消除贫困的同时,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发展思路和改革办法,也与世界各方积极开展工作,在资金、物资、建设、方法等各方面力所能及的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因此,中国的扶贫成就、习近平的扶贫思想和携手消除贫困的作为,在国外备受赞誉,联合国副秘书长盖图(Tegegnework Gettu)“中国是全球减贫典范”,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代表文森特·马文森“中国在精准扶贫上取得的经验对全世界都很重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国别主任文霭洁“中国的减贫经验对世界有重要启示”。

综上所述,“7个坚持”和“1个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理论框架。是通过实践的验证,又运用于实践的思想,是新的历史任务和新的历史时期的新思想,这个思想全面、客观、逻辑严谨、内容丰富的形成了系统理论,为中国的扶贫指出了道路。

4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

扶贫思想的形成和科学方法,包含了诸多关键内容,是立足国情和制度的系统论述,这个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真理和基本认知与中国制度和道路发展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中贡献了具备时代特征的原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要继续在习近平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的指导下不断实践、前行。

首先,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要求我们要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习近平的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做出的庄严承诺,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但是从目前来看我们还面临着贫困识别不够准、帮扶不够准、工作不够实、监管不够严等问题,因此,在未来的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还要紧紧抓住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的本质,面对脱贫攻坚的工作矛盾,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补齐短板、增强弱项,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确保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美收官。

其次,全面小康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习近平的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提出,顺应了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因此,在未来全面小康建成工作中,一是我们要持续不断的学习、理解、实践和应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理论体系,进而革新思想观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针对不同贫困地区的特点施行脱贫攻坚的策略;二是调整体制机制,要拿出最符合当地的政策,建设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三位一体”格局;三是改变工作方式,在“五位一体”发展脱贫、搬迁脱贫、生态补偿脱贫、教育脱贫、社会保障兜底的工程基础上,针对地方特点、人气风俗、优势长处发展新的解决思路和办法。

最后,扶贫工作的意识形态建设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习近平的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从思想的认识到理性的认知,扶贫攻坚关键是实践与意识的结合,这其中意识是指导实践进行反复论证的根本原则。意识形态工作,不但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也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且在集中精力进行脱贫攻坚的同时,必须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它的关键在党的各级组织,要明确认识到脱贫工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也要注意到意识形态在脱贫攻坚干部的建设工作,特别是一线脱贫攻坚队伍。

扶贫攻坚是历史对我们的检验,在实践中我们要时刻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崇高行为意识,来凝思聚力、求实创新、攻堅克难,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2]习近平.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R].2018-02-12.

[3]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R].2017-10-25.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6]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3月27日)[N].人民日报,2014-03-29.

[7]第十八讲: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M].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8]姚元和.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内涵初探[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33(4).

[9]2003年福建省外大学校友会等机构编撰.福建博士风采[M].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

[10]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17-12-18.

[11]刘永富.习近平扶贫思想的形成过程、科学内涵及历史贡献[J].行政管理变革,2018,(09).

[12]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1月27日)[M]//党的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13]习近平.在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节选)[R].201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