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道路改造拓宽中基础施工的分析

2020-12-18 01:34陈米兰
绿色环保建材 2020年12期
关键词:拓宽新旧路基

陈米兰

福建省融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 引言

在我国市政道路方面,受到诸多因素(含初始设计、经济发展、资金等)影响,再加之车流量与车辆荷载的持续提高,导致多数区域已建成的市政道路不能满足当前交通运输所需,故对其加以改造拓宽具备一定必要性。本文从选择路基加宽技术方面着手,对路基加宽期间发生的诸多问题进行剖析,同时提出具备有效性、可行性的解决办法。

2 路基加宽方式的选择

(1)当前改造拓宽项目存在以下2类形式:一侧加宽、双侧加宽。在横向方面又存在直接拼接、分离扩建之分,形式详情可见图1。

图1 改造拓宽路基加宽方式

(2)一侧拼接加宽。此形式在整治先前路基方面难度较高,此区域中央隔离带同样有待整治,如此难以使新路基和旧路基两者的强度保持一致。

(3)分离加宽。此形式在新路基施工方面存在工程量巨大特点,此方面所花费的工程量与用地面积基本与项目重建相当,同时旧路基横坡的整治难度极高。

(4)双侧拼接加宽。虽然此形式无须较大工程量,然新、旧路基在诸多方面(含设计与施工等)存在显著不同,如此不能保证双方间结合的紧密度,结合处大多会见诸多质量缺陷。

(5)现今我国所交工的改造拓宽公路项目中,在路基拓宽形式上主选双侧拼接加宽,一些路段受到外部因素影响,需采取分离加宽或者一侧拼接形式。整个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新旧路基间紧密度以及衔接度如何。

3 路基拼接加宽损坏研究

路基拼接加宽断面的构成部分有新路基、旧路基与两组结合部,这三个部分在结构方面相互独立的同时还相互影响。在车辆长期加载下,旧路基经不间断性的振动、碾压与冲击,自身路基土密实度已逼近上限,沉降量几乎无波动;新路基则无上述问题存在,在行车荷载持续作用下,新路基定然会有所变形,同时在所用材料上新、旧路基有所不同,势必会导致两者之间发生程度不等的横向位移与沉陷现象;全面分析现今国内已完工的大量改造拓宽项目后发现,这些项目中,在路基拼接加宽环节,可出现以下三种类型的破坏。

(1)路基损坏:所形成的水平位移、竖向形变,相较于旧路基,新路基较大,由此导致两者间差异性沉降的产生,顺衔接处出现滑移,若为较大形变同时不断发展,则存在新路基失稳或塌陷高风险。导致因素主要为,拼接处地基过陡、新旧路基衔接处强度不足、地基处于硬度较低的下卧层等。此类损坏通常发生于山地较陡处、填方较高的路堤处、软土地基处。

(2)支挡结构损坏:国内施工的改造拓宽项目,受限于地形、资金、征地与环境等方面,一般于原始道路坡度较大处设置挡墙,以此防范新路堤滑移现象的发生。在路基损坏中,此类损坏具备一定特殊性,当土体自身无稳定性、外部荷载作用、底端被降水冲刷与浸泡时,即可导致此类损坏,由此使得路基承载能力显著减弱。

(3)路面损坏:路基发生无规则性形变,导致自身结构层稳定性下降,多数道路改造拓宽项目自身路面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皆为路基破损。其路面破损形式以裂缝、翻浆、拥包与坑槽等为主,其中最为广泛以及危险度最高的质量问题是新旧路基衔接区域的纵向裂缝。此问题的导致因素为新旧路基的沉降程度有所区别。因在结构层厚度和强度、所用材料等方面,新旧路基有所不同,使得两者衔接部位有临界面出现,此外,受到诸多因素(包括新旧路基间压实度、填方厚度、排水程度,还有新路基沉降、新旧路基衔接部位强度偏低等)影响,双方衔接区域应力形成突变,由此导致纵向裂缝的形成。待路面结构强度、平整度与相关参数下降至标准水平以下,即妨碍到行车安全,使得公路服务性能显著下降。

4 道路处治技术实例分析

4.1 工程概况

龙腾路是龙岩中心城区南北走向的一条主要通道,本次改造路段起于现状罗龙路位置铁路框架涵的北侧桩号K0+040,终点至现状金鸡路南侧200m位置桩号K4+144.5,全长约4.1km,其中本标段施工范围K1+350-K2+800。本次施工内容主要有:道路工程改造(含机动车道局部拓宽,加铺沥青面层,人行道改造);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电力工程等相关附属设施改造完善;绿化工程改造等工程。由于路基拼接加宽出现的若干质量问题是诸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这些质量问题可导致低车辆通行实用价值与安全性显著下降,本文以此类情况为基础,从改造拓宽项目的设计、施工以及后期维护等方面入手,全方位讨论前文所列损坏类型的相应整治途径。

4.2 道路拼宽处理技术分析

拓宽具体施工要点分析如下。

(1)设计市政道路改造拓宽项目的前期工作是,全面调研待施工项目,包括系统调查原有道路附近的地形、土质、地质、气候以及水文等信息,并对原有道路每年的路况、路面质量问题(包括坍陷、水毁、裂缝与拥包等)发生状况及其相关整治对策展开全面了解;另外,尚需全方位勘查地基,及时掌握软土地基厚度与分布区域信息,由此给出具备有效性、可行性的治理方案,从而有效避免路基完工后失稳问题的发生。

(2)对路基加宽方案进行设计的环节,应统筹各方面的因素,包括地形因素、车辆荷载因素、地质因素与水文因素等,同时验算其稳定性,由此设计出完备性更佳的路基加宽施工计划。计划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①增强加宽路基的稳定性;②减弱新旧路基间的形变;③增强道路整体的抗变形能力;④运用综合治理措施。主要目的是为了做好全面增强新建路基稳定性的基础工作,从而使新旧路基间的形变量降至最低。

(3)旧边沟、边坡施工与台阶开挖。原有道路两侧的水沟因长期浸在雨水中,其下方土质非常松软,甚至部分演变成腐殖质土,应对其实施回填处理;在边坡施工方面,根据1:0.5进行削坡处理,如此可彻底清理其表面的杂土,使其承载能力得到充分保障;在台阶开挖部分,开挖过程中,其最下端应向内放坡(一般控制在2%~4%区域内),同时以从下至上的次序逐阶挖填,每个台阶的高度控制在80cm 以内,并规范遵循规范要求实施压实操作,直至台阶开挖到平齐于旧地面的深度,并于台阶处进行土工格栅的布设(如图2所示);边坡处理以及台阶开挖施工,可达成衔接处全面融合目的,提高衔接处的抗剪性能与摩擦力,由此促进新旧路基整体刚度与强度的显著增强。

图2 台阶开挖

(4)填料的选择与路基的稳定存在一定程度的直接联系。为有效抑制新旧路基间不均匀下沉现象的发生,应在选择填料环节尽量选择具备良好质地的土体;此外,为有效避免新旧路基强度不同导致的问题,应最好选择在性能方面类似于旧路基填料的土体;还有,为使施工质量与效率得到有效保障,碾压操作应借助冲击式压实机完成,同时准确把控其密实度。

(5)采用冲击式压路机碾压,完成路基填前碾压操作,同时全面控制其压实度,待满足规范标准,可酌情放宽压实标准。对中期施工与后期施工时的沉降比例进行合理调控,上调施工期间的沉降速率。

(6)重点做好整治旧路基与软土地基工作,挖除旧路基内的土体,换之以轻质填料,如此可有效防止附加应力所致的消解影响;待成功完成原有路边坡处理工作,基于软土深度情况,确定出适宜的处理软土地基的治理方案,接着采取常规手段对路基实施加宽操作,同时合理把控路基填筑速度。

(7)排水设施缺乏使得路基长时间浸于雨水里,由此导致路基湿软、承载力偏低,造成路基不规则变形后果。除了应保障排水设施设计到位,还应于新旧路基衔接区域设置隔水土工布,从而防止裂缝内有降水进入,使路基受损加剧。此外,尚需有效实施相关排水系统(诸如道路边沟等)的维护工作。

5 结论

路基拼接加宽可出现以下三大类损坏形式:路基损坏、路面损坏、支挡结构损坏。探寻使其设计水平与施工质量有效提升的科学方法,已成为当前本领域研究的主流。本文对质量问题的致因与相关应对策略展开系统分析,同时围绕其设计与施工部分,提出具备合理性的控制措施。在市政道路路基加宽中,选择填料与整治旧路基环节非常重要,其同路基稳定性显著相关;另外,充分压实以及特殊化处理新路基基底操作,也可使新旧路基整体稳定性大幅增强。

猜你喜欢
拓宽新旧路基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耕读事 新旧人
新旧全球化
拓宽宣传平台 讲好人大故事
我省拓宽企业“混改”——不搞“一刀切”、不搞“拉郎配”
看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怎么干
新旧桂系决裂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