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认知结构,提升数学素养
——谈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2020-12-18 22:43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第六中学林晓华
亚太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错题导图知识点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第六中学 林晓华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借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将一些多维的技术运用到数学课堂上,营造轻松的氛围,顺带运用一些简单且便捷的方法,让学生更快地吸收和理解复习中的相关知识点。而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一定要调动他们的思维引擎,并且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去梳理和归纳知识点,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复习中的应用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在初中数学复习中应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能让学生懂得自主学习的乐趣,真正在实践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国内外机构一致认为,知识存在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知识具有普遍性,不在于它是如何存在的,应该将关注点放在知识应用层面。所以,教师应将学生的“思维”作为重点,重新规划教学环节。

(二)差异性原则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对事物的认知也存在着不同看法。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关注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秉承着差异性原则,将因材施教理念融入其中,结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巧用数学教材,因势利导,尽量满足每位学生的基本需求。对此,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设计思维导图,逐步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将零散的知识整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新的知识,清楚展现出数学知识体系。

二、核心素养下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复习中的应用途径

(一)课前教学运用思维导图,增强学生自学的能力

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当下,新课改对于初中数学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教师要创新课前预习活动,布置具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不仅要确保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还应使他们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来组织教学活动,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在优势。由于初中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在思维、智力和事物认知等多个层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要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应该针对各自的特点,巧用数学教材来完善预习工作。预习是数学复习的一部分,应帮助学生熟悉上节课的相关概念、数学公式等,为正式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但是从当下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的预习效果不甚理想,未曾寻得最合适的预习方法。对此,数学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使得学生有明确的预习目标,有序地展开复习,教师只需要在恰当的时机给予提示,发散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角”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复习效果,课前教师可采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懂得复习课堂的意义。比如:“看到这一章节知识点的时候,你知道要复习的内容是什么吗?看到‘角’的时候,你又会想到什么呢?”整个过程中,教师完全颠覆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借助启发的方法,带领学生回忆小学时期的知识点,按照学生对于问题的认知程度,查漏补缺。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出现疑问的时候,需要对复习的内容进行逐一细化,真正让内容和知识框架呈现出一种“发散”的趋势,也能确保学生将这些小节的知识点都联系在一起。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中,可借助思维导图将预习和复习进行有效整合,首先让学生明确思维导图的关键词是“二元一次方程”和“方程组”;接着展开有序的预习和复习,复习的知识点是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应用特点;然后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有什么作用?方程组和其他知识点有什么潜在联系?从最终的教学效果而言,学生已经能简单利用方程组去表示现实生活中的等量关系,为课上教学奠定基础。

(二)错题集中应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

初中生在整理和归纳方面的能力比较弱,所以,数学教师可应用思维导图让学生自觉去整理错题集,构建一个科学且合理的错集本,加强他们对知识的巩固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更新理念,提前向学生阐述数学题出错的原因、错误点何在,将问题总结在一起,不必全部都抄写到错题集上,尽量将类型相同的数学题放在一起,这样在复习的时候才会更加便捷,不会出现重复整理的情况。数学教师要意识到每一个章节的知识点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制作错题集的时候,可以利用“点睛模式”,通过任意图形、线段将多个知识点都连接在一起,从点到面进行延伸,避免出现过于杂乱的情况,然后快速从中找出关键点。由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和思维发展不同,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对于知识的认知程度、选择的结构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尊重,这样才能提升复习效率。

借助思维导图可以让错题集变得简单、有趣。可将思维导图分为两个框架,思维导图的第一部分是“分析原因”,仔细分析出错的原因是概念模式有误还是粗心大意。例如:方程y =x²+bx +1(b 是未知数),x1、x2是方程的两个根,试着求出(x1-x2)2÷x1x2-(x1+x2)2的值。大部分学生出错的原因是没有及时理解题目考查的内容,所以通过求根公式解出含有未知数b 的两根,再将两根带入式子,计算非常烦琐,根本无法得出正确答案。思维导图的第二部分是“各题注明”,目的是让学生加强对错误原因的印象,所以一定要注明犯错过程,并写下正确的解题过程。以上述同一题为例,结合题目中给出的已知线索,得出“韦达定理”,(x1-x2)2可以通过两根和与积求出来,给出b 是未知数,说明答案不能包含b,所以最终得出正确答案为-4。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做好错题记录,有助于打开思路,随着问题的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也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

(三)重难点知识中应用思维导图,强化学生的辨析能力

初中数学具有抽象性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复习的难度。如若教师仍旧采用传统化的整理方法,学生对于知识的看法只停留在非常狭小的空间里,将复习看作是一项困难的任务,这样就无法取得一个良好的学习效果。初中阶段的学生不具有自行串联知识的能力,所以需要教师做好恰当的引导工作,实现数学知识的有效整合,帮助学生准确分析数学中的代数和几何等重难点知识。因此,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将这些类似的知识点都衔接在一起,以此来强化学生的辨析能力。如对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圆”的教学,可以将其分为四个板块,即圆的概念、位置、计算方法和相关定理,其中重点是位置和计算方法这两个板块。要对圆的位置有一个具体认知,通过思维导图概括圆和点、线、圆之间的关系,为后续复习提供明确的思路。从这三个角度出发对知识点进行必要的细化,能让学生清楚地认知到自己的哪方面还比较薄弱,然后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自身复习的缺陷,从而寻得一些有效的解决策略。

另外,教师结合思维导图的目标知识进行梳理,部分学生还是无法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使得知识点看起来非常零散,所以记忆效率不高。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善用思维导图整理和分析知识。例如在“平行线”的教学中,学生要熟悉邻角、对顶角的基本概念、性质等,用思维导图将知识串联在一起,再次进行梳理,能够方便学生理解其中的重难点知识。又或者是思维导图在解题过程中的优化应用,当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就是对课堂上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以“有理数”教学为例,教师在授课中,要让学生将各数填入数集中,并掌握有理数的分类特点,先让学生写下解题步骤,接着归纳和总结解题步骤,最后制作思维导图,以此来提升学习效果。

(四)课后应用思维导图,增强学生的整合能力

新课程所强调的是将重点放置在实践方面,注重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整合能力,掌握知识之间的衔接点,将看似没有任何联系的知识归纳在一起,明确认识到复习存在的意义。基于此,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构建一个大纲,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在合作探究的时候去制订科学、合理的复习方案。假设学生A 计算能力差,那么在复习的时候,重点放在计算题方面;学生B 的逻辑思维能力差,那么就适当地增加一些几何方面的知识点。需要注意的是,整个复习活动中,教师应该处于一个引导者的位置上,对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结构体系,为日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以“图形的相似”课后复习活动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综合性分析,将相似三角形作为关键内容,罗列出两个重点知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式和相关性质;满足何种情况时,两个三角形必然是相似的?学生对这两个知识点进行细化,结合性质依次进行推理和论证。最后,学生在复习完课上的知识时,也可以预习相关的知识点,并延伸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式,对其进行必要的延伸和拓展。由此可以看出,课后复习中应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尽早厘清复习要点,顺便回忆课堂上学过的知识,可以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融合,进而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学生独立思考后在一张纸上画出全部的数学知识,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能提高学习效率。这一方式不仅适合初一、初二的学生学习新知识,更适合初三的学生复习旧知识,从各个层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将零散的知识点衔接成学习框架,帮助初中学生尽快实现学习目标。

三、结语

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初中数学复习中,对于数学教师而言,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拥有极强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引导学生分析和整理数学知识。因此,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教师一定要依据具体的学情,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错题导图知识点
烃思维导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笑笑的错题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