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第三实验小学 王 芳
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偏重于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际教学中来,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小学教师应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际教学,为学生构建充满趣味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将学生的生活实例与书本上的内容进行紧密结合,综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个体差异,为学生创建一个贴近生活的学习环境,这种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新的知识。情境教学可以通过具体的场景模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学生的情绪、思维以及观点的调动来提高教学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为学生设计一些趣味性的课堂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问题。例如在讲解“可能性”这一单元时,老师就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彩球放进一个不透明的箱子里,在课上可以让同学猜测取出小球的颜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通过对不同结果的观察与总结,引出教学知识点。这种小游戏不仅仅能加深学生对课堂的喜欢程度,也会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更加形象的感知。但是在实际教学时要注意对课堂纪律的把握,要对课堂氛围进行适当引导,使得同学们积极参与教学游戏,而不是私下开小差。
小学生都比较喜欢看动画片,我们可以从动画片着手,但是对于动画片的选择要有一定的要求,既不能偏离教学目标,又要保证绝大部分学生都看过,还要有一定的启发性。要选择一些具有科学实践内容的片段,在课堂刚开始,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通过对视频的观看,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问题,使学生尽快将注意力集中在老师讲解的知识上。例如学生都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我们可以选取一些“慢羊羊”做数学实验的片段在课上播放,由实验内容去引发学生的猜想,进一步引出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使知识点变得有神秘性,而教学过程就可以视为一种解密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由故事作为课程开篇,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模型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但是经常有一部分教师会忽略它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解时,为了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加直观的认知,可以结合讲解内容,为学生创造一个模型。例如:老师在讲解一些几何体时,为了让同学对几何体有更加直观的概念,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利用教具折几个立体图形,让学生通过对图形的观看、触摸与拆分,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使教学内容不再停留在想象中,变得更加易于接受。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操作,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使知识点变得直观,有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可以说是由生活中的问题归纳总结而来,学习的理论都是经过生活实践验证的。所以在实际教学时,老师也可以将理论与生活实例进行紧密联系,将日常生活情境再现到课堂上。当我们将理论具体化时,学生就可以从熟悉的情境中举一反三,学会思考与归纳,通过具体事例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
要想使小学数学课堂达到预期效果,老师就要重视导学课的作用。老师将导学课讲解得生动,有吸引力,就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激发学生对老师讲解内容的兴趣。这就需要老师对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有一定的认知,充分利用各种方式方法,使数学“活起来”,这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对课堂充满期盼,进而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学习数学。
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具有年龄差距以及心理差距的,因为这些差距的存在,使得老师与学生之间不能互相理解,情感得不到有效沟通。因此在备课时,老师要想办法去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可以运用一些网络流行词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对老师不再有排斥心理,只有老师和学生的感情越好,关系越密切,学生才能认可老师的授课内容,才能不再反感老师说的话。
多媒体教学可以说是现在比较普遍的教学手段,多媒体的应用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当我们讲解两个或多个相关联的知识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PPT,以动画的形式将知识点衔接起来,通过这种简单直接的方式,给学生一种视觉上的冲击,让学生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在实际的做题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应用题会设置一些陷阱,使得学生找不到问题的主次,在做这一类型的题目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问题生动地再现出来,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主次,分析问题的条件,使得复杂问题简单化,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答题。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教学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指引学生积极投入到对数学知识的探索中去,这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数学学习能力有着重要帮助。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可以经常运用情境教学,将知识点与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亲近的知识学习课堂,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知识探索,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