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教学功能探讨

2020-12-18 21:23李春光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李春光

(吉林省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对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研究中发现,目前对前置性作业的设计策略和实施策略研究较多,对教学功能研究涉及较少,并且因对影响其功能的相关因素辨析不透,阻碍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前置性作业的现状

依据研究发现,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对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都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因教师实施中尚存一些困惑及问题,对深入研究受到影响。

(一)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取得的成果

从老师层面上看,小学语文教师对前置性作业认可度较高,愿意尝试。虽然到目前为止教育界和学术界的直接研究较少,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前置性作业的系统的理论建构,所见文献多为经验总结,但教师在前置性作业设计策略和实施策略上都有开拓性进展,有可见的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经验、成果分享,这些研究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等都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从学生层面来说,因前置性作业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尤其是 “综合性” 的设计较多,让语文学习实现了 “生活即语文” “语文即生活” 。较传统作业,学生更愿意参与,而且随着年级越高、实践时间越长,学生学习能力提升越明显。

(二)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存在问题及原因

1.相关理论支撑不够

因教育界、学术界对前置性作业最直接的研究较少,再有前置性作业的完成涉及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庭以及作业本身的研究系统,这些都需要有相应的理论研究支持,但相关直接信息的匮乏,资源的缺失,对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的深入研究造成一定困难。

2.作业设计品质不高

前置性作业设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追求。目前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多来自教材、练习册、教辅相关材料、教师自编作业等,有些来源内容与教学实际严重脱节,自身质量堪忧。具体表现为设计形式模板化,适用性广但针对性差。

3.反馈环节未得到应有重视

检测前置性作业结果是教师进行学情诊断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实践中发现,教师对此环节未予相应重视。一是老师对学生的前置性作业期望不高,认为学生缺乏深入思考能力;二是学生没有得到有针对的学法指导,产生的结果良莠不齐,无法作为课堂教学诊断的依据;三是没有监督和激励机制,学生学习无成果。

二、前置性作业教学功能的价值

(一)作业功能

1.传统作业功能

美国心理学家库珀(Cooper)认为作业包括以下主要功能: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对课堂内所学知识起到巩固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上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相关学习;增进亲子关系等。

从以上对作业功能的定义可以看出,作业是在课堂教学向后的延伸。功能主要是学生用来巩固和完善所学知识,也是对课堂教学所学知识不足的补充或熟练运用。

2.前置性作业的功能

前置性作业是作业的一种,是作业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是课堂教学向前的延伸,是学生依据教师设置的特定内容进行的预先学习,是指向课堂教学问题解决的自主学习。从这些界定中可以明确,前置性作业与作业的功能不同,两者有同质部分,也有异质之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促进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心理、知识上的准备,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二)前置性作业功能的教学价值

从短期上看前置性作业的教学功能可以准确地诊断学情,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切实的学习体验,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提高教学针对性。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长期来看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终身发展能力。

1.关注学习起点,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由 “教” 与 “学” 两方面构成。学生的学习愿望是学习活动的内驱力,是学习活动的核心因素。前置性作业在设计时就学生的心理层面而言,必须是学生喜欢的。从前置性作业在设计时的目标性而言,要针对学习中问题的解决。前置性作业的目标设计要符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学生年龄特点、体现单元重点、针对课堂重难点问题解决等。从学习的起点就让学生沉浸在学习的愉悦之中,这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2.关注学习过程,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前置性作业从内容确定、方法选择、评价方式设计,都以 “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方式的形成为目标。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开展学习。教师要为学生学习创造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通过积极主动的方式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这种方式将外部学习动机转变为自觉的内部学习动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3.关注学习结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前置性作业的结果应用与传统的作业不同,因是课堂教学的前置,所以它的结果对课堂教学产生重要影响。教师对学生前置性作业学习结果进行检测、评价,从中发现学生的 “先拥知识” 所达程度,依结果有针对性调整预设教学目标,已经学会的知识教师不再教,把课堂时间更多放在学生的困惑处,提供更多帮助,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升。

三、前置性作业教学功能的误区

前置性作业实施中有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问题,厘清问题有助于研究的深入。

(一)目标意识欠缺

前置性作业目标和内容的匹配度是判断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有的前置性作业设计没有合理的目标指向,随意性强,针对性就大打折扣。而前置性作业正因目标的指向性是为破解文本的重难点而设,这种情况将导致学情诊断偏差,重点问题得不到解决。

(二)区分度不清晰

教师设计前置性作业时,易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文本体裁特点、学习能力差异特点,所以在内容设计时都在同一层级,或区分度较弱,重复、低质的内容必会造成前置性作业教学功能的低效。三个现象要引起注意:

1.学习方式选择不当

要根据学生所处学段设计,不能以一种方式一以贯之,通用所有前置性作业设计。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入手,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进行设计,体现作业的层次性和阶段性。针对学生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作业形式,如在进行问题梳理、疑难问题解决时,低年级提倡形象的涂鸦法,高年级更提倡运用抽象的思维导图。

2.学习目标确定不当

学习目标确定不当是前置性作业设计中常出现的情况。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涵盖了寓言、童话、神话、故事、说明文及其他叙事类作品和科普类作品,不同体裁文本表达形式和主旨也不尽相同,设计中关注的教学目标和训练重点也应不一样。

3.内容梯度差异不清

同一个前置性作业不适用所有人。同一班级学生在学习态度和能力上,也存在个体差异,可先设置一个大多数人 “跳一跳” 都能摸得到的作业,再增加一个高标准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进行选择,这样可以较好地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思维层级低

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原则是 “少而精” ,要多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设计有层级、有梯度的任务,以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学会深刻地思考重要的问题。过于随意、甚至是无意义的内容设计既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更难以使学生在思维上有突破性发展。

四、前置性作业设计案例分析

前置性作业是一种高层面的教学精神和教学追求,它有着独特的教育价值。开展前置性作业研究的教师在 “设计” — “实施” — “应用” — “反思” 中探寻,也愈发认识到前置性作业教学功能将带动课堂教学的改变。现从具体案例中寻找趋向成功的路径。

(一)了解学情:发挥前置性作业诊断功能

二年级上册《传统节日》一课,涉及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共七个节日。为掌握学生对这些节日的了解程度,以《传统节日》一课教学为例,设计如下前置性作业:

[案例一]

读课文,选择一个节日。设想在这个节日来临时,写出你想送给老师或同学的一句祝福话。

本前置性作业彰显语文课程的文化教育价值。要求学生为其中的某个节日写一句祝福语。它的意义在诊断学生基于节日场景的祝福语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社交能力。

祝福语中对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关注较多,其他节日较少。内容上以 “节日快乐” 祝福语为最多,且在每个节日中都会有。

据此教师对学情诊断如下:一是学生对文本中春节、元宵节、中秋节认知较准,对其他节日认知较少;二是学生对节日存在祝福语误用现象,如清明节是用来扫墓、祭奠亡故亲人的,同时也有踏青、放风筝等习俗,因此,这样的日子不能祝别人快乐。另外,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在这样的节日应祝福 “安康” 更妥帖。重阳节人们会出游、登高、赏菊等,后被定为老人节。这些节日文化学生了解了,祝福语就有了明确对象和确切内容。

前置性作业能够支持学情诊断,调整教学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当学生对节日含义理解准确了,引导学生对不恰当的祝福语进行调整。下面是某校二年六班同学调整后祝福语:

1.七夕节时写给爸爸、妈妈:祝您们爱情甜蜜,今天晚上要像第一次见面一样,在葡萄架下听牛郎、织女的悄悄话。

2.清明节时写给已故的太姥爷:祝您在天上过上好日子,我一定好好学习,请您一定放心。

3. 端午节时写给老师:端午安康,祝您和您的家人像棕子一样被甜蜜包裹着。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的意识已从学生笔端流出。

(二)突破重难点:发挥前置性作业激趣功能

“随处乱涂乱画,是儿童使用符号能力的表现。” 低年级儿童识字量少、语言组织能力弱。但他们喜欢画画,让他们把发生的事情用画画的形式记录下来,或者用涂鸦的方式画出文中关键事物,便于消除文化障碍,有效突破教学难点,这也是前置性作业的价值,关注学的真实性,在趣味学习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司马光》一课是小学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文言文。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不是零基础。学生有一定的古诗词积累,由于古诗词与文言文的亲缘关系,学生对文言文就不是从零开始。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好这些已有积累与体验,并诊断学生的 “先拥知识” ,为突破教学难点和重点提供支撑。

设计前置性作业如下:

[案例二]

你知道 “瓮” 是什么材质的吗?试着画出它的形状来。

“瓮” 是理解课文的关键点,虽然可以在工具书里找到具体说明,但在孩子眼里仍是陌生的。不了解 “瓮” 的形状和材质,就无法确知 “瓮” 是口小肚大的容器,就无法理解掉到装满水的瓮中孩子的危险,也就不能理解为什么会 “众皆弃去” ,更无法理解司马光行为的智慧和勇气。

前置性作业设计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让学生给文本中的关键事物画图,是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充分利用学生的 “好奇心、求知欲” 来激发他们的 “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这既是理解人物的过程,也是消弥文化障碍的过程,更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基础。

“如果说学校教育还有第三件事该做,那么这第三件事便是留白” 。在学习中给学生 “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 ,让学生去互动、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前置性作业设计要体现语文学习的 “综合性” 和 “实践性” 特点。

《将相和》一课前置性作业设计如下:

[案例三]

在阅读课文后设计本课的课本剧,请写出你将分哪几幕来进行表演,并为其中一幕设计台词。

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和语言能力,学生能从较长的文本中提出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三个小故事,并通过文中语言、动作等描写,初步对人物有了解,但要达到深刻、多维度理解人物尚有难度,与学会写作手法并运用更有距离。学生要通过抓关键词句来理解,并借助书籍、网络等进行相关信息整理,才会设计出自己的台词。

(三)深入学习:发挥促进体验功能

要实施以 “学为中心” 的教学,须构筑新型的学习关系,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具体的教学活动。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就是要实现 “学为中心” ,让学生处于独立的学习情境之中,并以其情感体验,让学生进入深层次学习。以《泊船瓜洲》古诗教学为例,设计前置性作业如下:

[案例四]

1.借助资料了解古诗作者及写作时代背景;

2.通读全诗,标注 “泊、间、数、重、还” 的字音;

3.借助诗句和书下注释,画出京口、瓜洲、钟山的位置图;

4.请从诗中找出一个字来概括全诗的思想内容。

以资料收集、字音辨析、绘制位置图、归纳提炼四个任务,设计有梯次,情感体验也逐渐加深。第一题中考虑到学生的 “主动参与” 时,除了教师课堂中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更不要忽视学生的认知储备,让学生有目的地了解古诗作者及写作时代背景资料,进行延展阅读。课堂学习就是在已有经验基础之上,这也是学习本文的基础。第二题中,六年级学生已经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这几个多音字的辨音,学生可自己标注,给学生” 学会学习权利、参与学习权利” 。第三题京口、瓜洲、钟山三处的位置,是学生理解这首诗的线索,只有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立体的位置图,才能由空间位置关系想到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看似浅层位置梳理,实则要检索相关资料、借助注释、研读文本、应用地理知识, “自主阅读” 和 “跨学科学习” 的体验越深入,情感和认知才会越深入。第四题需要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学生对空间位置有理解,再结合语境学习,以 “还” 字概括全诗,学生能找到,但尚未达到体悟透彻,这是课堂学习情感体悟的基础。

前置性作业教学功能对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促进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价值。对其功能研究尚需更加深入,方可更好为学生终身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