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宇宸
我时常问自己:“理想的物理课堂是什么样的?”经过多年的思考,我心中理想的物理课堂渐渐清晰。它应该是有理性、有思想的,即让学生在生动的知识情境中,思维、能力等都有所获,有所得。主题式物理教学不失为物理课堂教学的一种理想追求。
主题式教学是指课堂教学围绕一个最重要的主题,让学生在情境、活动、对话中接触并学习物理知识。该形式立足于学生发展,将教材、生活、思维有机联系,有助于学生形成物理认知。下面我就以自己在2018 年江苏省优质课评比中展示的“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课为例,谈谈我在这一节课中是如何进行主题式教学的。
引入课题。
教师播放一段有趣的“最萌身高差”视频,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观察到的现象:(1)在一个房间内,男生和女生互相传球,看起来男生非常高大,女生非常娇小;(2)两人互换位置之后,情况发生改变,女生比男生高大很多;(3)最后两人走出房间,事实上两人身高相同。学生看完之后感到很惊讶。
师:由此说明仅仅靠眼睛去比较有时是不准确的,为了提高判断的准确性,我们要学会测量。今天我们就走进俄罗斯世界杯,一起学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设计意图:本环节首先用有视觉误差的视频“谁比谁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提问并尝试解释;然后自然引入课题,来一次关于“世界杯”的测量。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教师请学生观看点球视频,创设世界杯情境,提问:请目测点球点的位置到球门的距离,不借助尺,如何测量这一段距离?
学生自然会想到借助人体的各个部位。教师让两名身高相差比较大的学生用鞋长测量这一段距离(实验场景用两只足球和两块球门广告牌模拟,地上用红色胶带标注起点和终点位置),其他学生分别帮忙记录步数。这样所有学生都能感受测量的过程。
教师点拨:点球点到球门的距离就是我们要测量的物理量,称为待测量;各自的鞋长作为比较时的标准,称为标准量。
教师让学生试着描述一下什么是“测量”。测量就是把待测量和标准量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此环节用视频吸引学生,营造世界杯足球场的氛围,通过设计的实验过程引导学生描述什么是测量,主动构建测量的定义。
通过刚才的实验,教师询问学生为什么测量结果会有所不同,借此向学生介绍单位(在测量中,需要一个标准量,物理学中把公认的标准量称为单位),并引导学生梳理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如千米、米、分米、厘米……再讲述“米”的由来。
师:一米有多长呢?我们桌上就有一把尺,它的长度就是一米,称为米尺。同学们可以感受一下一米有多长。大家可以看到,一米相当于老师左肩膀到右手手指的距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不再生硬地接受长度单位的知识点。从长度的国际单位“米”,到为了满足生产生活中更多的测量需求而衍生出的其他的长度单位,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发展史是有兴趣的。通过动手实验,学生可以自主演示米尺和身体各个部分的比较,感受一米有多长,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对学习长度的测量方法有一定的铺垫作用。
在单位换算的环节,教师提倡一起玩拼图小游戏,两人一组,让学生把常用的长度单位小卡片放在学案的两种进率台阶上,并询问学生这样拼图的理由,点明单位间的进率关系(米到分米,分米到厘米,厘米到毫米之间的进率都是10;千米到米,米到毫米,毫米到微米,微米到纳米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不再是简单直接地用讲授的方法,让学生生硬地记忆换算进率,而是用拼图的游戏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
换算:7000km 等于多少mm?(引导归纳:从大单位到小单位是乘进率,从小单位到大单位是乘进率的倒数。)
展示并引导学生纠错:7000km 是长度,中间的7000 是数字,1km 等于1000m,这是等量代换的过程,所以中间需要体现出来,是单位的换算。
此环节可以巩固单位换算。
7000km 有多长呢?大约为连云港到莫斯科的直线距离。(学生完成后交流。)
教师用一张红牌引入刻度尺的使用,为下面“长度的测量”做铺垫。
师:74mm 有多长呢?大概就是裁判出示的红牌宽度。如果想要知道红牌的宽度究竟是多少,要怎么做呢?(引导学生回答:用测量工具。)
教师解释尺就是测量长度最基本的工具——刻度尺;让学生仔细观察桌上的一号尺和二号尺(两把尺的量程相同,但分度值不同,一号尺的是1 厘米,二号尺的是1 毫米),找出这两把刻度尺的不同;给出定义:刻度尺的测量范围称为量程,最小的一格表示的长度称为分度值。
此环节使学生梳理生活中尺的种类,了解刻度尺。
教师让学生测量红牌的宽度。(1)会认(量程和分度值)。学生用这两把尺,分别测量红牌的宽度,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找出同伴们在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邀请其他同学帮忙改正。(学生自主交流,对测量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2)会放。刻度尺要放正,“0”刻度线要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3)会看。在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学生用二号尺再次测量,交流测量结果,收集不同的结果。教师提问“为什么读出这个结果”(突破“估读”这一难点),引出估读的方法。(4)会读。最后记录测量结果。结果由数字和单位两部分组成。(5)会记。
设计意图:此环节用足球场上经常会出现的道具“红牌”作为测量的对象,烘托了主题。苏科版教材是让学生用尺测量课桌的长、宽、高,我在教学设计上的这一改变让主题式教学不再是空架子,而是有实实在在的主线,让学生们身在其中,一直有继续探究的强烈愿望。本环节从“会认”“会放”“会看”“会读”“会记”这几个方面展开,让学生知道刻度尺正确使用的方法,在实验中突破难点。难点之一就是长度测量中的“估读”。学生在这里会对估读值的理解有一定障碍。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估读的必要性和方法。
请学生交流、比较哪一把刻度尺更加准确,原因是什么。(分度值更小的准确。)
教师用刻度尺直接测量一张红牌的厚度,询问学生遇到了什么问题。(红牌太薄,不能测量。)
请学生想想可行的办法。(如测量多张红牌的厚度,再除以牌的张数。)
请学生利用不同数量的红牌进行实验。学生交流测量结果。测量方法、测量工具、估读都可能使测量结果和物体真实长度之间有差异,物理学中把这种差异称为误差。误差不可避免,只能想办法减小。学生交流讨论方法:(1)用分度值更小的刻度尺;(2)多次测量取平均值;(3)改进测量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出“测多算少”的方法来测量一张“红牌”的厚度,从直接测量到间接测量,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有一定帮助。
给学生们提供一张足球战术盘(配有比例尺),要求学生选择器材,测出点球点到球门的实际距离,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测量方案并实验。获胜小组可获得“大力神杯”。学生在课后可以进一步想办法测量出这个不规则固体的高度。
此环节用世界杯冠军才能捧起的“大力神杯”作为最后一个学生活动的奖品,激发学生的测量兴趣;要求用刻度尺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比例尺来测出点球点到球门的实际距离,让每一个学生体验特殊测量方法的乐趣。
足球比赛结束前,裁判举起了伤停补时的牌子。师:你是否知道上面数字的含义?
教师引出时间的单位和测量,引导学生通过“微课小讲堂”的形式进行预习。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延续世界杯足球场上的测量活动,利用伤停补时的规则引出关于时间的知识点。由于时间的单位和测量是第二课时的内容,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来服务教学,让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学习提前录制好的微课,为下一课时做好预习工作。
综上所述,这一次参赛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主题式物理教学要围绕学生、教材、教师三个因素,以实验为基础,以过程为主线,以思维为目标,构建能够合理统一知识结构、认知结构与教学结构的主题。主题可以是话题,可以是活动,也可以是情境。教师要全身心、心无旁骛地投入其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继续尝试主题式教学,努力让物理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