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伟平
理解,是一个色调温暖而意蕴丰富的词汇,理应成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品质之一。作为语文教学者,我们更应该践行“理解”的基本理念,让语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心灵成长和生命律动,让语文与生活相互融合,共臻美好。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理解”在于师生以文本为媒介,以言语实践活动为主体,与社会、自我积极沟通,从而实现语文学习的全面性和整体性,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养成。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学生的生命成长密不可分。在基于“理解”、指向生命成长的教学理念的引领下,我们设计的语文教学目标要具备全面性、逻辑性和延展性。
全面性,指的是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习得语文核心知识和能力,彰显对生命和生活的观照,发挥语文学科涵养品性、奠基人生的作用。具体而言,就是要建立言语实践、思想熏染、文化传承、审美体验等交互融合的目标结构。
逻辑性,指的是语文学科核心知识的建构生成要符合认知的内在逻辑,要尊重从感性到理性、从整体到部分、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认知规律。同时,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也要遵照客观规律——以学生原有的语文经验为起点,以语文核心知识的建构为原点,进行思维训练、情感陶冶和审美体验,这是教学目标螺旋上升、有效达成的内在逻辑。
延展性,指的是语文教学目标要为学生提供发展语文能力、延伸情感体验、促进生命成长的空间,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自觉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成为热爱母语、热爱生活的终身阅读者和优秀表达者。
语文教学内容,从广义来看,包含语文学科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涵盖语文学科的所有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学生的语文学科活动经验和思维方式。从“理解”的视角来看,语文学习内容的合理构建,关键在于找到学习主体和学习对象之间的契合点,激活主客体之间的“对话”,唤醒学生的探究欲,实现主客体之间充分而有效的互动。基于“理解”的语文教学内容,应该具备结构性、适恰性、多元性的特点。
结构性,指的是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帮助学生建构语文学科认知图式,掌握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想方法。
适恰性,指的是语文教学内容要切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要牢固确立基于“学情”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即时反馈,加强及时调节,确保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同频共振,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元性,指的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和多样性。面对不同文本特质、不同学习情境、不同学习主体,语文教学内容要充分具备可选择性、有针对性和多向度性,以适合不同主体的学习状态,满足不同主体的学习需求。
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提出了“理解教育”理论,其基本内涵为:师生同益,感情先行,强德富智,笃行不懈。“理解教育”理论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意志和动力,强调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师生同益”的学习场和学习力。借鉴“理解教育”理论及其实践成果,结合语文学科“工具与人文相融”的特质,我们建立了源于“理解”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这一教学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环节:感情先行,聚焦问题,结构思维,学会表达,笃行不懈;重点突出五个核心要素:感情的熏染和纽带作用,问题的引领和助推作用,结构的概括和提升作用,表达的互动和调节作用,意志的协调和促进作用。
“感情先行”是“理解教育”的显著特征,也是“理解”语文教学的本体色彩。“感情先行”不是为语文教学涂上一层装饰的油彩,而是要切切实实地帮助学生建立“敬畏语文”的学科情感和“情动于衷”的生活情感。而这一切的达成,必然要借助于教学情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唤起学生情感体验和认知意向的教学情境,是实现“理解”教学的不二法门。“理解”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情境,其根本特征是“真实共情”,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唤起学生情感共鸣。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七(下)中的《台阶》一课,文本含义丰富。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把体恤父母、敬重农民作为主要的情感价值取向。在情境的创设上,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关照生活,想想父母为了“面子”作出了多少努力甚至牺牲。在回想那些为了争面子而遭遇的尴尬或艰辛时,学生会领悟到:“好面子”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也是一道勒进普通百姓身躯里的绳索;而人们也总是在“面子”与“现实”的矛盾中徘徊。学生只有认识到这样的两难境地,才能更加深切地体会到生活的不易,才能真实地唤醒内心的悲悯,从而带着敬畏和同情,去认识文中的父亲。这样的情境基调和情感记忆,才是贴近学生认知和情感体验的真实情境,才能起到感情先行、“理解”导向的作用。
“问题导学”是“理解教育”的实施策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找准核心问题,挖掘核心思想,是促进深度学习、加深教学理解的关键。“理解”教学的核心理念,是深化“理解”主客体之间的沟通互动,促进“理解”主体的生命成长。开展有效互动的方法之一,就是以核心问题为纽带,推动学生与文本、教师、同伴之间的交流对话。这一环节有两个重要的操作策略:
(1)从两个层面上发现“问题”。两个层面,即文本的内在逻辑层面、“理解”主客体之间的平衡与冲突层面。
(2)找准“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指的是两个层面中关乎本质的问题。例如,小说《故乡》在教学上就有两个核心问题:现实中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有哪些异同?“我”对故乡的情感是爱还是怨?教师如果抓住这两个核心问题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深入体察作者对故乡的复杂情感,就为学生与文本对话搭建了平台。教师只有用心设计这些基于文本特质、融入主体情感的问题,才能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文本,达成“理解”教学。
“结构思维”是“理解教育”的思维通道。“理解”需要在主客体之间架设思维通道,促进“理解”的达成和拓展。对语文学科知识进行概括化的重构和整合,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语文学科的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和思维方式。“理解”其实就是对事物本质的探究。只要我们明白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会以“理解”的态度,更加从容地面对和接受知识的挑战、成长的忧乐、生活的悲喜,这是“理解教育”指向生命整体的终极使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以“结构”为载体,以语文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为基础,形成“结构化”的语文学科认知图式,发挥出“结构”的张力,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思维方式。例如,在散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抓住“线索”“画面”“文眼”“写法”等要素,研读文本,探寻思路,建立起以“文眼”为中心的思路探究和阅读赏析结构,就能使阅读教学更加具备方法策略和深入的理据支持,从而更加具备“理解”的品质和效能。
“合理表达”是“理解教育”的重要途径。“理解”的标志之一,是能用自己的话语复述“理解”对象的本质含义和关键特征,并能够对“理解”对象进行变式应用和客体再造。基于这一理念,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对话”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合理表达”时,就要有鲜明的指向性。“合理表达”的关键要素是“复述”“应用”“再造”;衡量标准是能否抓住“理解”对象的关键特征,能否将语文核心知识迁移运用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因此,语文教学中的“对话与表达”环节,要包含语文核心知识和思想方法,要围绕“促进学生习得语文能力、言语技能”这一中心任务展开。“对话与表达”的内容不是漫无边际、随心所欲的,忽视甚至排除语文核心知识的“对话与表达”是苍白空洞的。同时,“合理表达”在“理解教育”理念下,还有尊重学生个性、焕发学生主体活力的要求。理解是人的生存方式之一。人们理解一个事物时,一方面发挥了主体性尤其是创造性,另一方面发挥了主体间性,产生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感受。在语文教学的“对话与表达”中,教师要置换角色,学会倾听,营造平等与尊重的氛围,激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同理心”,实现有效沟通与协商,实现“表达”的“理解”功能。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郝京华教授认为,“脆弱知识综合征”源于知识教学中“理解”的缺乏,“为理解而教”是治疗“脆弱知识综合征”的良方。初中语文教学理应在“为理解而教”的探索中作出更加实在的努力,营造“理解”氛围,探索“理解”路径,追求“理解”境界,让“理解”成为语文教学的美好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