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需要回归“生活常态”

2020-12-18 18:35河北省邢台县教师发展中心
亚太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习作情感生活

河北省邢台县教师发展中心 杨 琼

近年来,大部分小学生因学校住宿等情况,课余生活较为单调,缺乏生活经验,在作文写作中写不出真实的生活感受。因此,教师在日常习作训练过程中要加强引导,写作题材训练要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这样才能让学生写出贴近生活的好作文。

一、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大部分教师意识到教学策略的不足,但是又不具备足够的理论基础,想要改变教学策略转变教育理念有无从下手。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需要向学生表明为什么写、写什么等具体问题,而不是只丢给学生一个主题,然后任凭学生自由发挥,那样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目标明确,对于写作主体理解较为透彻,但是对于情感的表达略显稚嫩,甚至不懂怎么表达情感。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写一篇主题为亲情的作文,大部分学生会选择以“我的妈妈”或者“我的爸爸”为题,在写作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都会涉及父母为其洗衣做饭的场景描写。尽管学生能够准确地定位描述父母做菜的场景,但是对于父母这样做的含义没有挑明,甚至没有暗示。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能够创建表达场景,但是缺乏抒情这一核心要素。

部分学生习作中模仿套作现象较为严重。教师给学生讲解完写作的几大要素之后,需要学生自行感悟理解之后再进行写作,但部分学生急于求成,直接从优秀范文中选出一篇就开始进行模仿,最终导致学生写作能力一直原地踏步,不能独立完成一篇作文的写作。例如某个学生所作《唠叨的妈妈》:“回家放下书包就听到我妈妈那尖锐而又响亮的声音——蓝蓝,你回来了呀,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啊?我跟你说我在微信上看到一条新闻,人家说女孩子要多吃大枣和多喝牛奶,你以后早上别吃水果了,我给你买了一盒枣还有纯牛奶。我一会要出门,饭做好给你煲在锅里了,记得趁热吃。”从这一段落可以看出,该学生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对于母亲的形象刻画相当到位,但是该学生的这段话过于冗杂,对于母亲的唠叨表现过于夸张,导致文章整体不协调。

二、习作教学回归生活常态的策略

(一)写作训练要贴近真实交际

学生的写作训练要贴近真实交际,才能避免模仿套作以及表达情感假大空的问题出现。教师在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之前要预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对于需要写作的主体有一个全方面的了解。例如,教师给学生规定的写作主体是我的同桌,那么学生需要时间去重新了解其同桌,尽管两人朝夕相处,相互之间较为熟悉,但是仍然有部分细节是之前相处过程中没有注意观察到的。写作离不开观察,写作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加以修饰和情感表现给读者看的过程,当然观察的方式不止视觉这一种。学生在拿到教师布置的任务之后,会因为写作主体是自己所熟悉的人或者事物而感到亲切,能够在写作过程中抒发真情实感,而不是规定一个与学生毫不相关的人或者事物要求学生去完成写作。

(二)写作技巧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

学生写作技巧的提升是循序渐进的,需要适当的训练。部分教师提出“素描写作”的概念,将写作类比成素描,认为学生需要通过对静物和动态物体的观察才能进行认知和思考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要注意层级教学,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学生想象能力丰富但是不善于情感表达,有的学生擅长景物描写但是对于景物的描写较为粗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因材施教,并且要有耐心,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一蹴而就。

三、写作形式不断创新,带来习作生机

常态生活写作题材一致,内容差距较小,导致很多学生写作内容相近。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通过多种方式展现自己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总是刻意去模仿范文,模仿课内文章,但是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最终只能生搬硬套,让人读起来感觉生硬。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固然写作需要模仿,但是需要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模仿,学生要明确模仿的目的和动机,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应付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模仿只是学生学习写作的第一步,应在模仿中创新,从模仿中学习,在模仿中提升个人写作水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模仿给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改进、调整。在日常写作讲解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言,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同时也是为了避免课堂成为某个学生的“一言堂”的现象发生,无论学生性格开朗还是羞涩,只要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都值得鼓励。在这种畅所欲言的轻松欢快氛围中,学生的写作兴趣高涨,写作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经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和点拨,最终学生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方式和写作风格。

猜你喜欢
习作情感生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