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安市溪潭中学 吴梅清
在课程改革之后,初中教学更加强调关注学生的感情需求,而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很多思想和价值观初步形成,如果在教学中不进行恰当的情感引导,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叛逆、偏激等情绪。另外,原有的“填鸭式”“注入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一些青少年发生犯罪行为。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重视教材理论教学,还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读,挖掘教材中的情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爱在家人间”这部分主要讲述亲人之间的爱,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无私的。虽然很多学生都明白这些道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情与父母吵架、与父母对着干等,让父母伤心。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情感,不能只让学生掌握字面上的意思,而是需要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父母的爱,并且心怀感恩之心。教师可以让学生讲出自己和父母的一个故事,比如父母是如何表达他们的父爱和母爱的,而自己又是如何去报答父母的,这样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明白父母对自己的付出,然后教育学生怀有感恩之心,回家给父母捶捶腿、揉揉背,让父母能够感受到孩子长大了。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包含一些法律条文,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是非常枯燥的,很多学生对这部分内容都不感兴趣,但是这部分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为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应该拓宽学科视野,让学生敬畏法律,知道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当然,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所包含的法律条文只是一部分,我国的法律种类很多,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更多有关青少年的法律。
例如,学生都知道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和家长是无法剥夺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就可以在学校“无法无天”。比如,在学习教材中“生活需要法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的一些法律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一些法律视频、动画等,让学生对法律的认识范围更广一些。教材中有个孩子逃学打架,违反了学校的很多规定,校长想要将这个学生开除,但是这个学生却拿了一把保护伞,这把伞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所有的初中生都在这个法律的保护范围内。但是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是不是有了这个保护伞,学生就可以在学校任性妄为呢?”抛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教师告诉学生,虽然学校和教师无法剥夺大家接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处分,这些处分会记录在学生档案上,对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都会造成影响,这样学生就能更加坚定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了。而学生在学习了这部分内容之后,就能够明白利用法律保护自己,但是也不能违反学校的规定,进而产生敬畏之情。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内容,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但是因为初中课程压力比较大,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中考重点考试科目的学习上。同时,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学习基本集中在课内进行,很少有学生会在课外时间进行这门课程的学习。但是基于道德与法治这门科目的特殊性,短暂的课堂时间很难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因此,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课外实践,让学生感受乐趣的同时提高其道德认识。
例如,“交友的智慧”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希望学生能够在学校结交更多的朋友,并且能够和朋友和平相处。所以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外实践的任务,让学生给自己的好朋友写一封信,写出朋友的优点和缺点。因为书信的形式学生比较能够接受,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样学生也可以表达自己平时不敢说的话,也能够从朋友的角度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加深朋友之间的友谊。
只有融入情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才是成功的,因为道德与法治的教育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到一些行为规范和法律常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利用情感教学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有效实现情感与知识的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修养和法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