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许 微
校园欺凌并非一个新话题,在学校这个场域内总是以不同方式而客观地存在着,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关注和专门研究。因此,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上检索近十年的校园欺凌相关研究,对国内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梳理。
目前对于校园欺凌并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概念,可以看出对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是一个逐渐丰富与深化的过程。大多数定义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校园欺凌的手段与方式,分为身体的、语言的和精神的欺凌;二是校园欺凌行为所产生的危害与影响是身体上的、心理上的或精神上的;三是关于校园欺凌行为的涉事主体,研究者的关注点有所不同,有的认为涉及的主体不局限于学生,也包括教师,而有的则认为只发生在学生间。概念界定也逐渐涉及校园欺凌发生的场域,以及发生的频率是偶发行为还是重复的事件。
大多学者将校园欺凌的类型分为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两类,但对其内部的具体划分又有所不同。有学者以欺凌行为的方式为划分依据,还有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以及我国的实践进行划分的,也有的学者根据其情形的多样以及恶性程度的不同进行划分。而对于校园欺凌的特征,有的学者从欺凌行为本身的特征进行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特征说”“四特征说”和“五特征说”;也有的从欺凌者以及被欺者的特征来研究,但该特征归纳只是稍加概括,细致、跟踪式的研究较少,其主观性较大,严谨性、科学性有待验证。
校园欺凌行为的影响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对个人危害的研究,其中欺凌者和被欺者多被关注,而在其中的旁观者却较少被提及,由此能看出研究者多对事件表面的直接关系者进行探究。也有少数学者从“被欺者”“欺人者”“旁观者”三个角度来论述,欺凌行为不仅伤害着校园欺凌事件的涉事主体,还会波及第三方。这里的第三方不仅包括欺凌发生时在场的和不在场的同学,还包括校园的环境。
校园欺凌的成因是十分复杂的,有诸多不同的理论解释与分析,多数学者认为是社会、学校、家庭、个体以及同伴等多因素影响产生的结果。有的学者将校园欺凌研究中的所有归因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系统三个层次。宏观包括生活环境、暴力文化、传媒的负面影响;中观包括来自家庭、学校、同伴关系的影响;微观系统大多是从心理学层面进行探究,将问题多归因于心理问题和个人特征,以期找到合理的解释。也有的学者从多学科视野下进行成因分析。
研究大多依据归因提出对策,有的学者从青少年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几个方面提出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的根本在于把握综合治理关键。有学者在对校园欺凌问题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防治”双重措施,包含预防和治理两个方面。二者有重复之处,但预防旨在从开始就杜绝欺凌的发生,而治理则是在欺凌发生后为了有效解决问题、防止欺凌继续而采取的方法。还有的学者依据各学科理论提出针对性措施,比如从法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家庭教育学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通过对校园欺凌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和学科对校园欺凌问题进行关注和研究,为相关研究打下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基础,但有些问题仍需进一步思考。从研究视角上看,现有的研究多数站在单一学科角度来进行分析,未能将各学科优势有效整合,而且对校园欺凌的性别差异、年龄段差异、个体与群体差异的深入研究较少。因此要拓宽研究视野,整合各学科优势,对各类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更加细致深入地把握校园欺凌行为,使得关于校园欺凌行为的研究系统性和具体化。从研究对象上看,大多数学者对欺凌者与被欺凌者的特点只是稍加概括,对其形成机制的研究较少。校园欺凌行为除了涉及欺凌者与被欺凌者外,还会波及旁观者,但很多学者并未深入研究,即使关注到也只是几笔带过。对此要深挖研究内容,增加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和研究,加强主体间的对话和合作,进行细致化、跟踪式的研究将成为未来的新方向。在研究方法上,校园欺凌的理论研究占据绝大比例,实证研究少之又少。因此要完善研究方法,适当提高实证研究方法的使用比例,尝试运用访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拓宽渠道收集数据,追踪研究校园欺凌的发展过程,并在这些方法中找到新的突破点,以期为下一步研究分析提供尽可能详细的实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