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福 张喜贵 孟长明
(1.华中农业大学,武汉 430070;2.河南省新乡市康大消毒剂有限公司,453700)
这种疾病于1975年夏天首次发生于日本的德岛县、高知县以及静冈县养殖的日本鳗鲡中,也称为溃疡病。为了与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所致的弧菌病相区别,将这种疾病称为弧菌病B型。这种疾病与A型相同,均发生于含有一些盐分的鱼池中。但是,这种病发病水温比A型高,只限于发生在20℃以上的水温环境。
【症状】病理特征是皮肤发红、肿胀以及溃疡。还有鳍条发红,肛门充血、扩张,肠管发红、肿大。
【病因】这种疾病由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感染所致。这种细菌作为人类的病原体早被人们所熟知。严重的肝功能障碍者通过摄食海产鱼、贝类等而感染这种致病菌,有时可导致败血症而造成较高的死亡率。
【对策】这种细菌属于条件性致病菌(环境常在菌)。因此,平时加强鱼的健康管理以及环境管理是相当重要的。对于已经发病的池塘,可以采用河南省新乡市康大消毒剂有限公司生产的二氧化氯,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同时从患病鱼体中分离致病菌,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选择适宜的康盛素投喂,通过抑制或者杀灭鱼体内的致病菌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欧洲正在研究该病免疫预防方法。此病原菌也是人类的病原菌。因此,处理这种疾病时要注意公共卫生安全问题。
这种疾病在1980年前后流行于南九州的养殖场,之后见于全国各地。包括口唇部在内的部位形成头部肿块或者溃疡是这种疾病的特征,是日本鳗鲡的细菌性疾病,发生于低水温时。在普及了加温养殖技术的现在,几乎没有这种疾病的发生了。
【症状】特征性的症状为在日本鳗鲡的头部形成的溃疡。其次,也能见到患病日本鳗鲡头部发红,眼球白浊、突出,躯干部发红、溃疡,鳍条发红,肝脏淤血,胃内积水,腹膜出血等症状。另外,有时也会出现只有病鱼头部出现肿块,没有其他明显的症状。
【病因】从病鱼的患部进行细菌分离,各地分离到的细菌虽然在特性鉴定结果方面有些差异。但是,均被鉴定为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将分离到的细菌接种于日本鳗鲡头部或鼻腔内,可引起头部溃疡并出现死亡。因此,可以证明这种细菌为该病的病原菌。急性病例只在日本鳗鲡头部发生病变,其他部位未见前述症状,并且也只能从头部病灶处分离到病原菌。
这种致病菌的增殖适宜温度为25℃左右,而在3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就不能增殖。人工感染试验证实,病原菌在15~20℃的条件下致病力很强,25℃时死亡率下降。在养殖场这种疾病发生是以低水温期为中心的,这可能就是病原菌增殖温度特性所决定的。
【对策】因为这种细菌的生长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因此,30℃以上加温饲养对防制这种疾病有效。对于已经发病的池塘,可以采用河南省新乡市康大消毒剂有限公司生产的二氧化氯,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同时从患病鱼体中分离致病菌,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选择适宜的康盛素投喂,通过抑制或者杀灭鱼体内的致病菌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