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师范大学 邹秀钦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漳州校区 魏绪强
高效课堂背景下,教师主要应做到以下两点,首先是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收获最佳的听课效果。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探索优化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快速掌握知识,这样就不会为学生造成课后的学业负担。其次,教师应做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在构建高效课堂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教授化学知识,还应不断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指导学生在课堂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品质得到发展与提升。现阶段,初中化学教师应从校本作业本质出发,基于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并体现学校特色的高效作业。那么,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做呢?笔者基于自身教学实践,总结并概括了以下几点建议,以期能够推动初中化学校本作业设计的有效开展。
教师进行校本作业研究时,首先应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革新。想要高效开发化学校本作业,教师应先提高对自身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的要求,通过不断强化对本学科知识的学习,增强化学教学能力,拓展专业知识,从而为开发校本作业奠定基础。此外,教师应对校本作业的设计与研究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将化学教学组打造成一支合作型、研究型的队伍,通过校本作业设计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学习化学的愉悦感。
高效课堂策略中涉及的“预习先行,而后先学后教,最后实现两个前置: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其实施离不开课前有效的预习作业的支持。市面上现行的教辅资料大多千篇一律,重难点不够突出,学案作业量偏大等,不能很好地根据学情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只有针对本校学生学习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学案作业,才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课前预习,实现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成为高效课堂的助推剂。
现阶段,想要在高效课堂背景下开展校本作业设计,教师首先应对学生具有充分的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际学情形成独特的理解,这样才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校本作业。初中阶段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十分有限,教师应将知识的讲授放在课堂教学的第一顺位,在保证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讲授完成后,才能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课堂练习。尤其是在高效课堂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开展化学知识学习,还要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操作,因此留给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并不多。其次,教师授课效率低,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当前阶段,许多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很难兼顾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但是教师大多将课堂教学质量放在首位,这就导致知识教授占用了较多的课堂时间,进而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时间进行互动,影响了教师对学生实际知识掌握情况的了解。
与课堂中教师布置的作业不同,许多教师十分重视学生课后作业的布置。大多数教师为了保证学生顺利升入高中,会在学生课余时间为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指导学生开展课后练习,面对庞杂的课后练习和作业,学生也随之陷入题海怪圈之中。这样的作业对学生课后学习效率的提升是毫无意义的,反而可能造成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厌烦心理。此外,由于教师布置的课后化学作业量过大,学生课后的休息和娱乐时间被挤压,他们很有可能出现睡眠不足等问题,这样也会导致学生后续课堂学习状态不佳,形成恶性循环。
现阶段,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化与发展,部分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不重视学生学习中的差异性与思维个性。但是,初中生在化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会存在不同的学习能力与知识接受能力,教师如果采用统一化的教学标准,会导致部分学生在不符合自身学习能力的课堂中学习,这也是化学课堂教学效果低下的原因之一。同样,在教师开发校本作业的过程中,习题的设计也缺乏针对性,教师没有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能力层次的作业题,导致化学学困生在完成校本作业时丧失对化学学习的信心,而化学基础较好的学生感觉校本作业过于简单,难以满足他们的拔高需求。由此可见,初中化学校本作业的设计仍存在问题,教师应在作业习题的难易程度把控方面下足功夫,不断发挥校本作业在学生化学能力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在原有的化学校本作业中不难发现,其中试题的形式存在缺乏针对性的问题。教师在开发和设计校本作业时,经常会按照课本中的习题生搬硬套,导致校本作业设计缺乏新意,长期引导学生完成单一化的作业题,学生的思维得到束缚,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据此,教师在开发和设计校本作业的过程中,应基于学生现阶段的实际学情,在制定和开发校本作业之前对学生的化学基础与学习能力进行细致了解,根据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性采用分层教学理念,将作业设计成阶梯式难度。对于课堂知识掌握较扎实的学生,教师可以指导他们重点完成校本作业中较有难度的试题;对于学习情况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重点指导他们完成基础性作业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对校本作业的分层设计,能够使作业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在指导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完成相应难度的作业时,也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达到巩固学生所学的目的。
在初中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而开展的学习活动被称之为完成作业,通过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作业,能够使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初中化学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应科学设计校本课后作业,使学生在完成作业并获得教师评价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化学学习质量。
在以往设计的化学校本作业中,普遍存在作业衔接性差、实体结构混乱等不足之处,这些都是校本作业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不科学设计。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重视校本作业设计的科学化,利用科学化、系统化的作业结构,使学生掌握化学学习的有效方法,避免无序做题浪费学生的课后学习精力。初中化学教师应基于学生课堂中的实际表现与反馈,不断优化初中校本作业内容,增强其科学性与有效性,实现学生高效学习的目标。
在原有的初中化学校本作业评价过程中,教师往往通过学生的化学成绩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实情,这种老旧的教学评价思维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高效课堂背景下,教师应逐渐摒弃这样的教学评价思维,将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作业完成度以及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的创新思维,作为评价学生作业完成质量的多重标准。在对新型作业评改体系进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辛苦完成的作业成果被尊重的感觉,从而在教师的评语中收获自信心与成就感,对化学学习充满积极性与探究热情。由此可见,教师在进行校本作业的评改时要以更科学的方式来实现高效的作业评价,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师应从作业设计做起,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完成校本化学作业,并统筹规划好课堂学习同课后作业的关系,使作业成为构建高效化学课堂的催化剂,让作业成为化学教学的亮点,也为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创造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