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施冬梅
2020 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了所有国人的心,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此特殊的背景下,我们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号召,利用居家学习方式,聚合家园力量,组织了大班“写书”活动。
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热闹的街道如今冷冷清清,温馨的家庭聚会被取消,户外活动变得遥不可期,做好消毒防护工作成为日常必须……生活即教育,课程来源于生活。疫情期间,各行各业的人都在用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教师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次疫情背后隐藏着的卫生、科学、社会、情感、自然、生态等多元的教育价值,并将其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利用。
课程既要有鲜活的生活意识,又要尊重幼儿的认知规律。因此,教师首先要了解幼儿是否有相关的认知经验支撑和兴趣支持。调查表明,大班幼儿对这次疫情非常关注,对相关情况的了解也超出了教师的预期。教师及时梳理了幼儿的已有经验,并听取了幼儿的建议,最终确定了“冠状病毒我不怕”“我设计的防护服”“我身边的超级英雄”“保护小动物”“疫情过后我最想做的事”这五个小主题。
对活动内容进行审议不仅仅要在活动前进行,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随时关注新内容的生成,及时对活动内容进行调整。如延期开学后,幼儿园微信公众号上每天都会推出《居家生活指南》,各类运动、种植、手工、表演等小游戏让幼儿们乐此不疲,于是“宅家抗‘疫’ 别样时光”主题也应运而生。
如何有效地实施这些课程呢?教师们分析了大班幼儿的能力水平,又考虑到活动的特殊性,决定用故事的方式走进幼儿的世界,让幼儿们“写”下故事,用“书”传递情感。这里的“写”是多途径的,包括画、说、演等;“书”也是多种形式的,包括画卷、视频、音频等。
教师们对每个主题中幼儿所能获得的核心经验进行梳理,有效地推动了活动的进程。如主题“冠状病毒我不怕”,教师们梳理出如下核心经验:(1)掌握科学防疫方法。(2)积极参与艺术活动,能用多种绘画材料或不同的表现形式展现出对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方法,同时表达出对抗疫英雄的感谢与尊敬。(3)愿意和爸爸妈妈、老师和小伙伴分享、交流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的内涵。由于有了核心经验的指引,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幼儿们爆发出了惊人的创造力,如他们发明了“超能量扫把”,能将病毒全部扫走;他们还请来了奥特曼、齐天大圣、白衣天使来打败病毒;他们甚至自己化身为“药丸战士”,勇敢地和病毒作战……
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作品的微解读中来,是很好的评价方式。例如,在“拒食野生动物”的主题活动中,芯瑜这样介绍自己的手工作品《小猴子》:“我用纸盘子做了一个《熊出没》里的猴王奇奇。小猴子那么可爱,希望大家都能和它做好朋友。”毅豪说:“猴子是和我们人类最像的动物,我想猴子一定也和我们一样,非常热爱大自然,非常热爱生活吧! ”芯瑜的妈妈说:“这次的疫情是大自然给我们的警告,我认为应该给幼儿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教师的解读更显教育价值:“芯瑜小朋友喜欢收集整理可玩的材料,善于从生活中选取‘写’书工具,一个小小的蛋糕盘子在她手里居然变成了一个画画的工具。她能在观察蛋糕盘子形状、颜色、结构的基础上,充分表现猴王奇奇这一形象,可见她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且极富创造力。”
就这样,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开学季”,在幼儿、家长、教师的共同参与下,幼儿们创作的这本关于温暖和爱的“书卷”日渐厚实。轻轻翻开幼儿们的“书卷”,战“疫”里的童心是那么美好。幼儿们的故事中藏着最真实的感动和最坚定的信念,幼儿们的心声何其简单热烈,又何其真挚动人。我们不禁感慨:我手“写”我心,战“疫”红花别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