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实验小学 李敏慧
中段指的是三、四年级,此阶段的学生特点就是情感由外露、浅显、不自觉等朝着内控、深刻、自觉发展,属于关键的转折时期。教师应当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和抽象、概括等能力,同时也可以对简单的问题加以判断、整理,并且实现有条理性、有根据性的问题思考。此外,要求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等。正式上课之前做好预习准备,能够调动起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看重语文、英语等学科的预习,对于数学的预习有所忽视,这让课堂成效大打折扣。所以,教师需要帮助小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养成好习惯。以下就围绕“课前预习”导航展开讨论。
预习作业阅读性指的是对书“看一看”,即让学生提前预知要学的内容,了解大致的学习方向,发现疑问。如此,课上学习不至于盲目,且较快进入角色。在课前预习中,关注文本的关键处、知识点,在预习本上将自己的预习以问题的形式记录下来,由此能够有效预习,加深对于预习知识点的思考,并且在课上迅速进入学习角色。
比如,苏教版小学四年级“可能性”的教学之前,围绕着“学生感知初步感知概率,明白可能性和可能性大小的含义”等教学目标,在预习作业本上布置如下预习作业:(1)你们知道摸球游戏吗?知道摸球游戏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吗?(2)如果你想了解到关于摸球游戏中数学知识的内容,可以翻看书上关于可能性的知识,把了解到的知识和要求解决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在书上也做好记号。(3)想想可能性知识和我们此前学习过的哪些知识有联系?待到新课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当先做好预习调查,比如,学生知道了摸球游戏中存在概率知识,还了解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要么就会发生,要么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被称为确定事件;部分事件是否发生是不确定的,这样的事件被称为不确定事件。通过交流,教师能够了解到学生的理解程度并且及时调整教学,针对学生的疑问点组织教学,在解决学生的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积极扫清知识障碍。数学教材本身没有故事情节,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比较小,可读性不强,因此教师在设计预习作业的时候应当有所注意,提供相应的指导。
数学预习部分应当增加阅读性,指导学生了解学习的内容,找寻其与之前所学知识的联系,诸多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能够获得明显的成效。好的预习就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开始,提升预习的阅读性也能够培养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中段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如果让动作和思维彼此间的联系相分离,思维就无法获得发展。小学生的思维特性就是以具象思维为主要方式,因此,合理地将动手操作的职能、优势发挥出来,采用多种实践活动,如数、摆、剪、拼、量和画、摸、拆等,助力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达到预习的成效性。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容时,由于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本节课的教学就需要教师合理设计和引导,让学生对于图形的认识并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推动学生有组织、有指导性的动手操作。教师可以布置下述预习作业:(1)你能找一找教室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吗?(2)你能不能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等实践活动,发现和尝试总结出长方形、正方形有哪些特征?在教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的时候,教师时常会运用七巧板拼图形考验学生对于所学的理解,但往往只有几分钟的练习,这么短的时间并不能够巩固和加深学生对于图形的认识,而教师也往往只是走走过场。而将折一折、量一量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活动预设到课前预习中,能够节省教学时间,同时也能够以学生实际操作观察初步感知到图形的表象,进而获悉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特征,所有的铺垫都有助于教学的展开,课堂之中以展示学生的折、量结果引入教学,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推进学生对于图形特征的认识学习,在脑中组建起清晰的表象认识。
预习作业中设计提升操作性,能够针对图形与几何知识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预习环节完成操作,并且加深表象认识,如此能够在高效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操等能力。
数学教学要求做到和实际紧密联系。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具体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有效培养起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前预习作业中设计调查、搜索和收集、整理等任务,将之前学的内容材料联系紧密,这点很重要。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时,该课内容知识点比较多,既要求学生知道一年有12 个月,划分为大小月、特殊月等,也要求学生知道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此外,还需要通过有意义的节日感知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假若只是以课堂学习和讲解完成教学,只会让学生感到疲劳和厌倦,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好预习作业:(1)在家庭中调查和记下自己一家人的生日,而后在年历上找出对应的日子。(2)查看今年的年历,你发现了什么?将自己的发现写下来。(3)每年的6 月1 日是儿童节,那你还知道哪些节日吗?可以在网络搜索或是请教他人。等到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教师先批改学生的预习作业,由此了解学生本身的知识经验。例如,学生已经知道一年有12 个月,有的月份是31 天,有的月份是30 天,2 月是28 天或是29 天。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重点放到学生自主探究和观察、归纳、总结上,要求学生在看书之后,查找和发现更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要有目的性地开展指导,助力学生经由无序的碎片式思考转为有序且完整的知识建构,慢慢地在脑海中形成关于“年、月、日”的知识网络。在了解有意义的节日的时候,学生很感兴趣,以彼此交流沟通的形式将知识丰富起来,同时也属于一种无形的思想品德教育。
调查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活动,也很适合安排在课前预习环节。在小学数学预习作业中适当地安排一些调查性的预习作业,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且在课堂交流中进一步丰富相关内容,如此能够在有效教学的同时拓展学生知识量。
尝试性学习实际是以学生作为生动且自觉的认知主体,推动学生在尝试中不断学习,并且在尝试中有所思考,最终在尝试中取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起学生的探索、创新等能力。课前设置好尝试性作业能够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尝试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欲望,同时也能够助力学生提升数学综合能力。
比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中关于“循环小数”的教学,由于这是计算教学,所以存在很多的计算过程和计算要求,整个计算较为繁杂,课堂节奏比较明快,假若被冗长的演算所连累,那么就会让师生的情感交流有所减少,同时,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也极大降低。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前设计如下预习作业:(1)计算:3.15÷5,10÷3,3.4÷11。(2)在以上计算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又发现了怎样的趣味现象呢?(3)你可以试试计算14÷11,看看它的商和你发现的规律是否相符。检查预习作业,会发现许多学生算出的结果是小数点后面有许多位,并且添加省略号,部分学生也会在旁边写上一句“算不完”,甚至有的学生会主动阅读教材,或是在家长的指点下添加循环号。在整个尝试中掌握新知识的学生获得了部分成就感,此种成就感也让学生有了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欲望,所以学生就比较愿意上数学课,等到课上教师提出问题而自己答对的时候,成就感就会激增。而在尝试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也会进行自我思考,没有得到解答之前,他们会在心中渴望在课堂上解决掉问题,如此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所谓课堂“兴奋点”,就是他们集中精力听取教师的讲解,化解心中的疑问,由此上课的注意力自然提高很多。事实上,小学数学课本中存在一些通过解答数学问题的方式呈现的内容,预习的时候要避免出现学生读完题目之后去看答案的状况,不要让学生在似懂非懂的状况下不劳而获,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发展有所影响。此种状况下,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先遮挡答案,自己先尝试着审题和解答,而后和课本上的解答相对照。
安排尝试性的预习作业,是顺应了学生趣味为导向的特点,用尝试性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并且在此种欲望之下主动探究、搜索、收集和总结等,如此才能够助力学生加深对于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并且在过程中培养综合学习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在课堂上构筑真正的师生、生生互动且自由交流的平台,第一步就要求教师能够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实际上,教师总是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和感知孩子的内心。所以,在布置学生预习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将预习新知的感受一一记录下来,让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在预习时的情感状况、思维状况等,如此能够及时且正确地满足和适应学生的需要。
比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平均数”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谈一谈心得体会。第二天上课,学生议论纷纷,不断表达自己的想法:“我感觉求平均数的方法很容易,不用老师教我也会,这和以前学过的平均分是一样的。”“我感觉总数的计算比较难!数字太多一起相加,需要我认真算好几遍才能对!比较麻烦。”教师可以据此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减少方法的讲解,而将平均数和平均分的区别着重讲解,如此让学生能够对平均数的意义更为明确。与此同时,怎样正确地计算出总数的部分策略也被加到了课堂教学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计算技巧。
做好预习很重要,教师和学生彼此间的交流也很重要,所以在预习环节,让学生记录下预习的心得感受,既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又能够让教师了解到学生关于知识点的想法,长此以往,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