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非遗的翅膀
——“我是小小非遗娃”课程群建设探索与实践

2020-12-18 09:47江苏海门市通源小学俞慧英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14期
关键词:海门山歌葫芦

江苏海门市通源小学 俞慧英

一、开辟人文教育新天地

在喧嚣的当今社会,人们发现“物质文明的发展并没有给人类带来充分的幸福,科学技术的进步并没有给人类带来心灵的安顿”。新的社会、新的时代,需要新的人文教育来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涵养人生智慧。

“为了人的一切,为了一切的人。”新教育指引下的新人文教育如何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润物细无声地引领儿童的心灵皈依幸福家园,塑造理想人格呢?我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最合适的方式。

一个偶然的机会,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海门山歌剧团宋卫香女士来校讲学,她为通小师生深情吟唱了一曲曲乡韵醇厚的海门山歌。声声山歌,将江风海韵的生动画卷,强毅力行的不屈性格,深深种进了学生们的心田,也为学校的新人文教育打开了一扇窗。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精神文明的栖息地,更是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尤为重要的是,“非遗”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以身口相传作为传承方式的特点,与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正相契合。

传承非遗,涵养生命,成就幸福人生,“非遗”正是最好的路径。于是,我校的非遗”课程——“我是小小‘非遗娃’”落地生根了。

二、跨越课程建设三台阶

学校组建了以校级领导为首的课程研发小组,教师们通过书籍阅读、参观学习等方式首先对非遗进行了深度解读。为了最大限度地贴近儿童的生活与心灵,学校教师从实际出发,以乡土为根,以兴趣为本,构建了以“海门山歌课程”为核心课程的开放式非遗课程群,同时被纳入这个课程系统的还有:风筝课程、美葫芦课程、扎染课程等。

确定了整体目标如下:

1.读中悟。深入开展非遗文化阅读,感受非遗历史文化,涵养非遗精神文明,做有“根”的人。

2.做中学。掌握非遗子项目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延续文化血脉,守护美好家园。

3.学中创。点亮非遗智慧,引领非遗时尚,在传承、创新中焕发非遗的蓬勃生命力,争做新时代的小小“非遗娃”,成就幸福人生。

为了有序有效地开展好“非遗”课程,教师们在课程实施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反思与调整,课程体系日渐成熟,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重要的阶段。

(一)课程内容的搭建过程

“海门山歌课程”作为核心课程,涉及全校学生,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一至六年级每学期学唱3至5首海门山歌,每个年级形成固定曲目。如《长江之水天上来》《萤火虫夜夜红》《献给妈妈的歌》等,意在让学生通过六年的山歌吟唱、积累,掌握山歌的基础知识与技巧,培养兴趣,涵养文化。

风筝、美葫芦、扎染等课程,根据项目特点与学生年龄特点,分别安排在低、中、高三个年段,并分时间段确定了学习内容。以美葫芦课程为例:三四月是葫芦播种的好时节。课程内容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三月——听非遗爷爷讲葫芦,四月——葫芦种植,五月——葫芦绘画,六月——葫芦故事汇,九月——绣葫芦,十月——葫芦脸谱,十一月——创意葫芦,十二月——美葫芦大秀场。

每一项课程都编写了可供学生使用的课程手册,从发展历史、文化内涵,到基本知识、技能等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一一介绍。

(二)非遗课程的儿童化过程

非遗源自历史的积淀,自有一份时间的厚重、丰富的内涵在其中。但有些相对复杂的内容,并不全然适宜儿童来实施。例如,“海门山歌”,部分歌词过于成人化,离学生的生活太过遥远,儿童学习山歌的热情容易降温。本着“一切从儿童出发”的原则,课程重新定位于“儿童化的海门山歌”。内容有的用儿童化语言改编歌词,有的引入了海门传统童谣和反映儿童生活的儿歌,还有学生创编的童诗等。同时,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改编对海门山歌文化传承的影响,课程又进一步分成“海门山歌学唱课程”“海门山歌欣赏课程”两个部分,兼顾了对儿童的尊重与对音乐与传统文化的尊重。

风筝部分的制作过于复杂,儿童只能以欣赏为主,无法操作,诸如此类。于是,又另辟了“‘山外’的风筝”“葫芦大观园”“高阶扎染”等赏析性内容,进一步开阔学生眼界,领略传统技艺中的智慧。

(三)大学科融合、创新的过程。

“研发融语文、哲学、历史、地理等学科为一体的大人文教育课程”是实施新人文教育的重要路径。“非遗”展现的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更有祖辈的精神智慧,要让学生们在传承非遗的过程中,体会其精髓,能对包含其中的历史文化有更深更透的理解,非遗课程必须走向学科的大融合。在非遗课程手册中,每个项目都有相关的历史文化介绍,根据实际需要,“美葫芦课程”“山歌课程”进一步与语文学科融合,衍生了“葫芦的成长”“探寻沙地文化”等微课程;风筝课程与数学学科融合,展开轴对称知识的探讨;与科学学科融合,展开气象、风力、平衡知识的研究……

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传承中有发现,发现中有创新。“我的山歌作品”“葫芦吉祥三宝”“我的创意风筝”“别样的图案”等都是学科融合的结晶。它真正涵养了精神,启迪了智慧,彰显着“非遗”的魅力。

三、落实课程实施三走向

在课程的有效落实方面,我们尽量使课程处于开放的状态,着重体现在三个“走向”上:

(一)走向课堂

任何一项技能的学习都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落实到具体时间、具体地点,课程才能真正得到实施。以现有课程为例,坚持三分之一的音乐、美术课为课程基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计划,可以均分在每周课程中,集中安排在一两个月内。每周的学科社团课,用作学科融合性学习。同时组建非遗社团,建设非遗工坊,做到普通学生与兴趣学生的兼顾,技能培养与文化涵养兼得。

(二)走向活动

儿童是天生的活动家。他们在活动中对非遗文化的认同吸纳力、技能技艺的模仿创新力是无比惊人的。

1.走出去、请进来。学校定期将非遗传承人请到学校来言传身教,宋卫香、王鸷翀等江海文化名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家乡的魅力;陈宝龙老先生带领学生们与葫芦结缘……社会人士的合作指导,垫高了“非遗课程”的基础。学校还组织学生们走出去,参观非遗工作坊、江海博物馆,访问非遗传承人,结交非遗好同伴,“非遗课程”充满发展的活力。

2.“非遗文化”大讲坛。每一个儿童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学生用自己的方法介绍“非遗”发展历史,讲述“非遗”的趣味故事,“非遗大讲坛”俨然成了“文明大观园”。讲述聆听的过程,同样也是文化、精神濡染浸润的过程,更为未来“非遗课程群”的不断充实提供了重要依据。

3.非遗炫技场。学生们的爱好、特长并不一致,他们在非遗项目学习过程中的兴奋点也不尽相同。为了让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有持续高涨的热情,学校给学生们设立一个个小秀场,从班级到年级到学校,给他们提供切磋技艺、展示交流的机会。舞台是最好的成长空间。

4.非遗主题节。对每一个非遗项目,每年都设有相应的节日。“山歌节”“风筝节”……学生可以尽情挥洒自己的热情,展现自己的智慧,来一次非遗的狂欢。

(三)走向生活

生活是更大的舞台,也只有回归生活,“非遗”才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比如“我给爷爷奶奶唱山歌”,爷爷奶奶也会情不自禁地讲起老一辈沙地人的生活,其乐融融之余,更使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老一辈精神文化的熏陶感染,深种乡土文化之根。“散学放风筝”,学生们体验放风筝的快乐,更可以写写放风筝的乐趣。“送你一个宝葫芦”,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创作的欲望,在生活实用中让葫芦文化在他们的心里生根、发芽。

四、优化课程评价三级跳

具有激励性质的课程评价,可以让学生们在非遗传承活动中结出丰硕的果实。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课程评价除了注重过程性评价,“自主评价”与“师评”“家长评”相结合的多元化外,还要多一份刚柔并济。

“学会一项技能”“完成一件作品”“进行一次展示”,是我们的基本要求。三项基本要求,能在班级层面完成,即为合格“非遗娃”,校级层面完成就是优秀“非遗娃”,如果能走出校门,走向更大的舞台,就是金牌“非遗娃”。这样的评价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积极性。“非遗娃”们的身影不仅活跃在校园里,还活跃在了生活中、报刊上。学校也被评为海门市“非遗进校园工程”优秀学校和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文明大观,传而有成。“我是小小非遗娃”课程群还在不断充实的过程中,我们相信,小小的非遗娃们借由“非遗”这对有力的翅膀,必将穿越优秀的传统文化,成长为更具创造活力,更具开放气度,更具文化自信的中国人!

猜你喜欢
海门山歌葫芦
“葫芦镇”上喜事多
山歌还要妹起头
台上三分钟
山歌
聚“星”成“火”携手同心——记海门侨商郁飞和他的侨商团队
海门赞
苗山歌
不会说海门话的海门人
宝葫芦
画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