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昌
(秦皇岛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河北 秦皇岛 066000)
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就是对信息进行获取、处理、传递以及储存。在农业技术发展中,信息技术主要体现于农业生产模式的智能化发展,即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加以改善,实施信息化处理,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目前在信息技术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等各个领域过程中,仍旧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的快速提升。
现代化农作物都是以温室大棚或者农田培育的形式进行生长管理,需要种植人员做好光照、温度、湿度以及土壤等方面的控制和管理工作,其中最常见的信息设备就是传感器、输出设备,将二者连接之后可以实时得到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各项数据[1]。例如在大棚内装设空气湿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测量大棚内部的湿度情况,然后结合摄像头或者计算机对内部农作物生长情况进行测量,通过互联网对其进行实时监测,结合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可以随时了解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农作物播种之前,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对土壤进行实时系统性分析,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确定种植垄沟的深度、适合种植的物种以及播种距离和施肥量。另外由信息技术所得到的数据可以对农作物产量做出预测,在减少农民工作量的同时,促进农业生产科学化发展。
目前我国在农机管理方面,已经使用了大量的信息技术,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实现农用大型机械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待到信息化管理工作系统形成之后,农业工作人员可以结合网络大数据技术对农机使用情况进行实时观察,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改写农机使用记录[2]。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结合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农机资源的有效整合,例如农业工作人员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购买农机,农机具实施专人管理,利用情况用计算机进行记录,准确统计农机使用率。
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的生长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环境、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近些年,一些病虫害的覆盖面积在逐渐增加,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生产与经营,急需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目前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都是农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需专业技术人员完成。技术人员少,推广工作任务重,只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
传统农业技术的推广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并且严重影响着现代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因此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结合信息技术,可以极大地缩短技术推广时间,并且利用农业网络平台向农民传达最新的农业知识与技术,这样农民在闲暇时间就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的农业技术与农业生产资讯,了解国家对于农业发展的最新政策。
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农田整地,有效地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极大地提升了农田的整地质量。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结合信息技术对农业产量进行合理分析,提供专业数据支持,为后续农业生产情况奠定良好基础。但是这项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持,在实施数据采集之后需要对其进行精准化分析。如果这项工作仅靠人工作业完成,分析效率很低,而且数据分析的准确性也不高。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快速完成相关农业产量数据的分析与整理,既减少了生产成本和人力的投入,又提升了数据的准确性。
现阶段信息技术在农业物联网中的实际应用,不仅可以对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进行实时监控。还可以将观测数据上传到互联网上供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对农作物生长环境、外界因素以及生长管理作出科学调整。
信息技术运用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仍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需要各个区域政府之间相互配合,有效引导与监督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并且在政策制定与资金投入方面给予有力支持,进而促进推广效率的提升。
就目前农业技术推广现状,相关专业技术与推广人员还比较匮乏,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因此,农业推广相关部门应当结合校企模式实施人才的培养,加强政府、企业与校园的相互合作,创新合作方式,为农业生产和推广输送更多专业人才。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需要相关技术人员与相关部门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平台的建设,同时在建设期间需要充分考虑到农业生产的特殊性质,对其具体的生产状况进行清晰分类,保证在相关技术与知识搜索时能够充分体现其便捷性质,并且在该平台中建立在线咨询与答疑的相关模块。另外相关生产人员需要加强对农业技术和知识的宣传与推广,将信息技术推广平台的覆盖范围有效增加,让更多的农业生产人员与技术人员能够充分认知到该平台推广的重要意义与作用,提升信息获取的准确性与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