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云县实验小学 徐 巧
自主学习能力是影响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发展的关键性基础能力之一,新课改要求以素质教育思想改造传统的教学工作模式,这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创新改革指明了方向。怎样才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构建高效自主的语文课堂学习模式,本文就结合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些具体问题,对其展开详细论述。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过度强调自身的权威,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听从教师的命令,在教师的约束和指导下亦步亦趋地学习。在这样的语文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自由受到很大束缚,只有学习压力没有学习动力,缺乏自主性,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培养。要改变这一不利的局面,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积极地与学生互动沟通,体察学生的情感心理,以符合学生认知习惯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注意力充分集中到语文知识的探索求知上来,并赋予学生一定的学习自由,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条件,也才能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创造有利环境。
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打造高效自主课堂学习模式,教师首先要解决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上只有压力而缺乏动力的问题。教师如果命令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学生即便听从教师指挥完成了学习活动,也不过是机械地完成教师交付的命令,学生不可能主动思考探究语文知识,自然难以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要调整这一不利局面,需要教师以符合小学阶段少年儿童知识认知习惯的教学模式,注重在导课上进行科学的设计,以能够调动学生好奇心、注意力的导课任务,让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动力激发出来,在学生有了学习动力的基础上,再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教学,学生才能具有较高的自主学习水平。这要求教师做好每一课的导课设计,通过生动有趣的语文问题、趣味小故事、思维游戏等进行内容导入,让学生通过接触导课而产生语文知识探究学习的好奇心,再开展课堂教学,这样才能使得课堂上形成高效自主的学习氛围,让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取得理想效果。
对于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来说,推动其进行知识思考的主要动力并不在于其认为语文知识对自己有多大价值,学习语文知识对自己未来的成长有多重要,而在于学生是否对语文知识感兴趣,语文知识的学习活动是否生动有趣,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而教师在语文教学上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刻苦学习,往往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果教师懂得以趣味性的教学设计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以趣味性的课堂学习模式把握学生的心理,则可以让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上的自主性获得充分发挥,构建积极热烈的课堂学习氛围。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数字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以生动的图像、声音、小程序呈现语文知识,让学生通过接触多媒体的学习情境,对探索语文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如《蝙蝠与雷达》这篇课文的教学,教师可以使用一个多媒体课件,通过PDF课件向学生呈现蝙蝠利用声波捕捉昆虫的原理,并对比呈现雷达的工作原理,通过给学生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料,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让课堂学习活动充满趣味性,促使学生把精力投入到这一课的学习中,从而构建高效自主的课堂学习环境。
要充分发挥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自主能力,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构建合作学习情境,赋予学生一定的探索求知的自由空间,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解析语文知识,处理学习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高效自主的课堂学习环境。如《颐和园》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通读课文找出其中的生字生词,并借助字典解析生字生词的读音和字义。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针对性的辅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模式接触课文,提高了求知欲。学生遭遇到困难时,教师辅助讲解,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打造高效自主的课堂学习模式。
构建高效自主课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关键,无论教师采用了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办法,从本质上来说都属于对学生学习上自外向内的推动力,而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需要学生形成内在的学习动力。这要求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习惯,有意识地创造一些学生自主探究求知的机会,学生在没有教师监督约束情况下自主学习语文,形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有效建立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自主性,使学生拥有充足的内在动力,才能使“让我学”转变“我要学”,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语文高效自主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秉持素质教育理念,发现和调整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以创新的思维改造传统教学模式,引入科学化的教学思想,以符合少年儿童认知习惯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自主性,这样才能打造出高质量的小学语文自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