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学习法:抓住燎原的星星之火

2020-12-18 06:17■王
初中生世界 2020年20期
关键词:火花探究思维

■王 丽

展评学习法是一种充分激发和发挥学生思维的课堂学习模式。它先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前端学习任务单,供学生课前独立完成,教师通过前端学习了解学情,确定课堂需要重点关注与解决的问题;然后运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小组合作、主题探究、学生活动等方法,组织学生展评交流。这个阶段里,思维可以呈现出各种形态——充满联想想象的形象思维、前所未有的创新思维、理性深沉的辩证思维、火药味十足的批判思维、由表及里的逻辑思维、由点到面的发散思维……这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阶段,最有利于教师去把握和利用。即使是小小的思维火花,如果善加利用,也能燃起燎原之火。

那么,如何抓住学生思维的火花,并巧妙地将其为己所用?

一、“切准”思维的“脉象”

关于学生的思维特点,我们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例如: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的思维特点,不同生活圈的学生的思维特点,不同学习力的学生的思维特点等。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虽然已经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但仍具有一定的幼稚性,抽象思维水平仍然较低,大多属于“直觉经验型思维”,其逻辑思维层次尚处在“形式逻辑思维”阶段,所以往往很难对一个问题产生成熟的、系统的、深刻的思考。也正因为比较幼稚,所以初中生思考问题往往带有片面性、主观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具有捕捉思维“火花”的能力,从学生的点滴思考、片刻思考中及时抓住对课堂最有利的瞬间,加以利用。

笔者在利用展评学习法引导学生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过程中,学生在展评、交流个人成才和国家强盛的要素问题时,有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前面的个人成才问题与后面的“入则无法家拂士”是否相照应?听到这个问题,笔者立刻想到,它与这节课第二个教学目标(分析文章论证思路,说明其严谨性)的达成密切关联,于是笔者“顺水推舟”,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思考与讨论。因为是同学即兴提出的问题,所以大家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分析讨论中,学生不仅明确了写文章如何能够做到思路严谨,更将“思路清晰”内化为自己写作的自觉性。

当然,学生思维的火花是随性、随机的,要想将“火星”变成燎原之火,就要靠教师对文本的把握、对教学目标的明确,以及随机应变的智慧、对学生思维特点和思维能力的把握。而学生自身所具备的主动思维的习惯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这一点也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长期、系统训练。

二、“预谋”思维的“套路”

提问往往是教师推动课堂教学进程的主要策略,但课堂也常常因为提问不当而使师生陷入“尬聊”的困境。要知道,学生碰撞思维火花的机会是教师提供的。教师只有设计出开放的、内涵丰富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广泛地思考,促进思维活动的产生和呈现。所以,一问一答的提问模式通常无益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好的问题应该有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的效果。为了更好地达到这种效果,语文课堂通常会用主题探究或任务型活动来代替一般的问答式设计,因为这样更容易有“预谋”地设计“套路”。

在《岳阳楼记》的展评课上,教师设计了如下探究任务:①分别阅读文章第三、四段内容,比较这两段内容的异同点。②两段中写景与抒情的内容能否互换?为什么?③“古仁人”指哪一类人?“古仁人”的“览物之情”与“迁客骚人”一样吗?④作者将自己归为哪一类人?又希望滕子京成为哪一类人?四个问题层层递进,一步步指导学生先关注文章的重点——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以及不同心情下的眼中之景;再思考景物与心情之间的关系;然后由对“迁客骚人”思想情感的探究过渡到“古仁人”,进一步接近文章主旨;最后从人物的归属方面对作者的思想追求和本文的写作目的做最后的归纳和总结。

其中,讨论到第②个问题时,有学生提出问题:文章第三、第四自然段的景与情的关系属于借景抒情还是触景生情?这个问题单从答案本身来看并无太大探讨的必要,但既然学生有提问,便不能轻易忽视,并且教师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学生在反复阅读、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加深对“迁客骚人”那份不知是因景动情还是借景抒情的复杂心情的理解。

三、“引爆”思维的“因子”

一旦学生中产生了有利于目标达成的思维火花,教师要立刻抓住,并不断鼓励、放大、引导、推动。当然,要做到这点,教师必须做到:

1.提前透彻、准确地解读文本,在每一个可能有争议、有疑惑的地方,教师要提前思考,形成成熟的探究思路。

2.十分清楚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可能会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思考,会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做什么样的回应,哪些地方需要教师什么样的指导等。

3.做好面对各种情况的准备。例如:学生不会时,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思路跑远了,教师如何拉回;尤其是当学生回答错误,教师如何机智地将他的思路引上正轨。

在朱自清《绿》的展评课上,学生前端学习的任务是:仔细品读第3段,说说你从哪些细节看出作者对“绿”的热爱?展评过程中,一学生提出“你”这个人称细节。他认为作者用第二人称来称呼梅雨潭的绿,不仅拉近了自己与“绿”的距离,而且把“绿”当成一位亲密的友人一般,热爱之情溢于言表。教师此时做了个小提示:请同学们看一下,作者是从文章什么地方开始称“绿”为“你”的,人称前后不一致合适吗?学生的热情被点燃,纷纷展开思考。有想到一点就试探教师答案的,也有几个人围在一起讨论分析的。教师便在其中适时点拨、推波助澜,最终一个让大家认同而又令人惊叹的答案呈现出来:朱自清先生用一个小小的人称变化暗示我们,他对绿的热爱、迷恋,随着对绿的靠近在一点点加深,逐渐热切,最终难以自抑。多么精妙的心思!而这点心思正是学生在自由、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在教师的点拨下收获的思维成果。

猜你喜欢
火花探究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持久的火花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事业火花事这样被闲聊出未来的
“互掐”中碰撞出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