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县域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之可行性探讨

2020-12-18 02:40孙瑞建杨桂甲
中国种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种业县域农作物

孙瑞建 陈 雷 冯 俊 杨桂甲

(1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农业农村局,淮安 223100;2 中国种子集团江苏分公司,南京 210000)

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是指在作物生态代表性强、具有相应影响面和影响力的基地开展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对品种田间表现和综合性状进行客观记载,依据科学方法进行公正评价,通过权威平台发布评价结果信息。旨在凝聚种业体系力量,发挥技术服务优势,实现品种展示系统化、评价科学化、信息资源化,为发展现代种业,建设种业强国提供技术支撑。

1 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之重要性

粮丰民安,种业为先。农作物种业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之根本[1]。近年来,随着国家现代种业发展战略的持续深入推进,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审定(登记)的速度越来越快、数量越来越多,农作物品种供求关系已发生根本性转变。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升级,解决用种主体选种难的问题已经成为新时期种业工作的重大任务。探索构建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体系,创新创优县域主推品种推出退出机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1.1 展示评价是加快良种推陈出新的重要抓手自2016 年新修定《种子法》实施以来,入市农作物品种数量增速迅猛。据统计,2017-2019 年全国共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10066 个,是2014-2016 年审定品种的2.2 倍。截至2019 年底,非主要农作物登记品种数量为16207 个。面对农作物品种“井喷”新局面,迫切需要创新工作方法,构建一个区域代表性强、技术权威性高的品种展示评价平台,对入市品种进行客观评价,通过评价信息资源共享,高效筛选出不同区域的最适优良新品种,加速优良品种更新换代。

1.2 展示评价是解决用种者选种难的重要途径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种业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和服务,满足用种主体选种用种需求,创新种业管理服务方式,通过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工作的开展,构建一个区域代表性强、技术权威性高的品种展示评价平台,实现田间地头“看禾选种”,引导用种主体科学选种和安全用种。

1.3 展示评价是种子管理工作体系的重要职能新一轮种业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了“政事分开、处站分设”的种业管理格局。面对种业管理新格局,适应机构改革新要求,迫切需要创新运行机制,加强展示评价体系建设,开展品种展示评价工作,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应用,展示评价已上升为种子管理工作体系的重要职能。

2 县域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面临的突出问题

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体系包含国家级、省级和县级3 个层次。国家级展示评价基地由部、省、县3级共建,省级展示评价基地由省、县共建,均由县级种业机构负责运行。国家级和省级展示评价工作是集全国(省)优势资源,在作物分布优势区域代表性强的县域中进行优中选优,科学规范开展的展示评价工作。而县级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则是全国各县级种子管理机构依据各自县域特点和自有资源能力,按照国家展示评价实施方案要求独自建立运行的普及型、广覆盖县域展示评价。就现状而言,开展县域层级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工作将面临3 个方面突出问题。

2.1 机构设置不科学依据2018 年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要求,农业农村部和省农业农村厅分别成立了负责种业行政管理职能的种业管理司和种业管理处,种子业务工作分别明确由其下属的全国农技中心和种子管理站承担,机构设置到位、职能划分明确、人员编制合理。然而,经初步统计,半数以上的设区市级农业农村局未能因地制宜对种子管理机构及其职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设置,种子管理站或被注销,或是仅仅挂个牌子,将种业行政管理职能划归原有内设机构科教处或者种植业管理处承担,种子业务工作划归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负责。到目前为止,只有部分县(区)级种子管理机构进行了改革,其内设机构设置及职能分解划转,大多数是按照设区市级改革模式依葫芦画瓢而已,无论是内设科室还是业务部门都是只增职能不增编不增人,机构职能与部门业务交叉纠结,职能过于细化,任务过于繁重,条线打乱,职责不清,导致业务生疏、疲于应付、工作不实、数据失真。

2.2 人员结构不合理县级种子管理机构作为县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无论是种业行政监督管理,还是种子业务工作开展,均需较强的理论性、专业性、实践性人才。当前,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开展、管理职能的分解划转,现有在编在岗人员年龄结构严重老化、年龄梯次严重失衡,年轻人进不来、留不住、沉不下,业务工作传帮带脱节,专业技能不熟不精,严重羁绊和困扰着县域种业监管和种子业务等各项工作的开展。

2.3 财政资金不匹配县域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财政资金的配套支持。江苏省自2014 年开始至今,结合全省种子“双打”专项治理行动的开展,持续实施了县域种子市场秩序评价工作,依据各县域农作物种植实际情况陆续编制下达了省级种子安全监管项目经费,农作物品种安全性种植测试工作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以切实有效开展,为正在探索实施的全国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自2019 年开始,随着省级农业公共服务专项资金的统筹整合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的全面实行,“种子市场例行检测和品种安全性测试”项目资金被列入省级涉农资金指导性任务范畴,年度间项目资金竞争性较强、资金额度变化较大。同时,因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国内外经济发展持续受挫下行、财政收支严重失衡越趋紧张的形势,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不得不采取压缩开支保民生的财政资金紧缩政策,以往予以配套的县级财政资金不再配套支持。面对工作量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严、资金越来越少、实施成本越来越高的现实情况,逾越资金困难做成事成为横亘当前的凸显问题。

3 县域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之可行性

为深入贯彻国家种业兴农战略、持续推进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县域种业管理机构作为国家级、省级共建或者本级自建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运行操作单位,只有紧跟形势、积极应对、理顺关系、坚持原则、强化职能职责、提升业务技能、务实操作运行、科学评价宣导,方能切实开展、取得实效。

3.1 坚持一个原则开展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工作要坚持“依法依规,科学规范;公开透明,客观公正;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原则。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等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公开征集入市品种,分作物制定品种展示评价指南和方法标准,统一展示评价方法,统一品种评价报告内容等,确保品种评价依法依规、科学规范;在展示品种种植过程中,组织专业人员开展专业评鉴工作,发布权威评价结果,通过全国评价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展示场景网上直播、品种表现数据和评价结果网络共享、种植展示结果可追溯查询等,确保展示评价信息客观公正、公开透明、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3.2 构建两个平台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县域展示评价基地和全国评价信息管理两个平台的建立健全和探索创新。通过两个平台体系的构建,不但有利于客观公正记载品种综合性状、规范展示评价品种在不同区域田间表现,实现田间地头“看禾选种”,满足用种主体选种用种需求,引导用种主体科学选种和安全用种,更有利于深入挖掘农作物品种数据资源利用价值,实时推出品种展示评价年度报告和种业发展报告,逐步建立完善品种推出退出机制,不断优化推广品种结构,促进品种更新换代。

3.2.1 展示评价基地平台构建各县域种子管理机构要依据县域生态区位特点,强化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平台的建设。一是选择具有国家级、省级或者县域级相应影响面、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作物;二是选择具有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法人单位资质,产权清晰、运行良好、能够长期存在和稳定运行的单位作为基地建设合作单位;三是选择具有相应种植作物所需的灌溉排涝、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完善和自然资源完备的生产设施;四是选择具有开展相应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工作所需的集中连片、地力均匀的高质量土地规模。有机链接基地构建要素,搭建展示评价平台,形成全国横向统筹布局、纵向协调运转的展示评价基地平台体系。

3.2.2 评价信息管理平台构建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工作的开展是涵盖国家级、省级、县级3 个层级共建的全国性、系统性的展示评价体系,在科学规范构建,完善各县域展示评价基地平台的基础上,必须不断探索创新全国评价信息管理平台应用系统的开发应用。全国评价信息管理平台构建既有利于及时审查筛选全国各县域上传发布的不同区域农作物品种信息、评价结果、风险警示等相关信息,更有利于将品种展示场景搬到网上,逐步实现品种展示评价场景远程可视化、品种展示评价工作数字化、展示评价业务流程标准化、评价结果表达字段化,推进品种展示评价数据采集智能化、入库调取自动化和品种评价查询智能化,逐步实现品种展示评价智慧化。

3.3 理顺3 个关系针对当前县域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各地县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勇于担职担责,理顺种子管理机构、人员、资金3 个关系,充分结合县域人口规模、区域作物特色、作物种植面积等组成要素,积极加强与组织、人社、财政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科学合理设计设置种业管理机构或种子事业工作机构,足编足员安排具有年龄梯次在编在岗人员,足额编制省级下达的涉农项目资金,尽量争取县级财政预算资金,确保展示评价工作开展所需的多级财政资金支持,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厅的统一要求,切实开展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工作,有效推进农作物品种县域化、规模化、精准化推广种植应用[2]。

3.4 强化4 个举措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作为种子管理事业工作体系的重要职责,各县域种子管理机构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确保品种展示评价工作顺利开展。

3.4.1 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域种子管理机构必须高度重视,强化对品种展示评价工作的领导。一是要建立一把手亲自抓的工作机制,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二是要组建技术过硬、战斗力强的技术小组,具体负责展示评价工作的实施。通过强化组织协调、方案制定、资金测算和业务培训,确保品种展示评价工作落到实处[3]。

3.4.2 强化基地氛围在构建生态区位代表性强、交通便利顺捷、土地质量优渥、生产设施齐全、管理措施到位、稳定性高、协调性好的展示评价基地的基础上,合理规划设计品种展示评价和示范种植功能区,设置醒目展示评价标志牌,大力营造“农户更大关注、企业更多参与、政府更加支持”的基地展示评价氛围。

3.4.3 强化工作措施依据县域特点和展示评价方案,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到点到人到田;统一规范品种生产性能评价指标体系,规范开展种植管理、过程记录、数据采集、综合评价;在展示品种种植过程中,组织专业人员连续、系统、完整采集品种表现数据,开展专业评鉴工作,发布权威评价结果,确保种植实施、技术指导、田间数据采集和品种评价等各项工作的落实到位。

3.4.4 强化宣传总结适时举办现场观摩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品种展示评价工作、评价结果和品种展示评价信息查询平台,推介展示评价结果,推出当地主栽品种,实现品种信息公开、评价结果共享,服务用种主体“种地选种”和“看禾选种”;及时上传品种展示评价信息至国家评价信息管理平台,总结品种展示评价工作经验,服务县域农作物品种应用布局规划、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种业县域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