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昆虫学》教学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2-18 01:34:28张方梅张萌萌胡迎接吕新菊刘红敏
农技服务 2020年2期
关键词:昆虫学昆虫标本

张方梅, 张萌萌, 胡迎接, 吕新菊, 刘红敏

(信阳农林学院, 河南 信阳 464000)

《普通昆虫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其对应的教学实习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学生对该课程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途经。充分利用好该课程的教学实习,将理论知识系统化并与实践有机结合,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实习的开展是该课程理论知识巩固的有力保障,更是学生专业操作技能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平台[1-2]。

《普通昆虫学》教学实习是理论课程的附属部分,信阳农林学院昆虫学实习安排在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时间均是1个教学周。主要实习内容是进行田间、野外环境中昆虫标本的采集和调查,通过对所采集昆虫标本的整理、制作和鉴定等掌握昆虫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在实习过程中,了解昆虫标本采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会标本采集工具的制作和使用,熟练掌握昆虫标本整理制作和鉴定的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但在教学实习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不高,直接影响到后期《农业昆虫学》教学实习的开展及其他植物保护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为此,笔者以信阳农林学院植物保护专业《普通昆虫学》教学实习为例,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进一步提升《普通昆虫学》的教学实习效果提供参考。

1 《普通昆虫学》教学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程度不够

院系对《普通昆虫学》的教学实习重视程度不够,一般只要学生按时参加,完成既定任务,即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此外,教师和学生在实习中普遍表现积极性不足,对实习的重要性缺乏认知,导致在实习结束后不能达到该课程教学实习的预期效果。

1.2 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投入经费有限,实验室教学实习的工具比较陈旧,并且没有固定的资料库供学生鉴定和查找昆虫特征。信阳农林学院教学实习基地单一而固定,每个学期固定去同一个实习基地进行相同内容的昆虫学教学实习,采集的昆虫种类比较单一,数量较少;从地域看,昆虫标本的多样性也不够丰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能充分了解昆虫的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情况。

1.3 考核标准不具体

考核环节单一,考核标准不具体,缺乏一些客观标准,无奖励激发机制,导致学生积极性较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由于小组成员之间分工不明确,部分学生尚不能积极主动完成任务,仅依靠其他小组成员完成实习内容,没有针对每位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考核。

2 提高《普通昆虫学》教学实习效果的对策

2.1 加强教师对实习的重视程度

建立教学实习教师鼓励机制,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按照信阳农林学院工作量认定,实习期间每天是6个学时工作量,但是每个课程实习内容的不同,每天工作的学时也会不同。《普通昆虫学》的教学实习内容较多,其中一项是夜晚灯诱昆虫,因每个时间段诱集的昆虫种类不同,为了诱集较多种类的昆虫,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在夜晚值班,工作时长远远高于学校规定,但在实际工作量统计中仅以每日6 h来统计,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另外,提倡具有昆虫分类学经验的教师参与该课程的实习中,在实习前给参与实习的教师培训昆虫分类知识和标本制作等新技巧,有利于壮大实习专业技能的指导队伍,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习质量。

2.2 提高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

加强学生实习前的动员工作,任课中有意识地添加教学实习内容,激发学生对教学实习的兴趣和向往。作为该课程的任课教师,笔者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昆虫爱好者、植物保护等社团组织,指导组织课程相关的兴趣活动,如昆虫采集、制作和鉴定等,建立奖励机制,极大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鼓励部分学生结合毕业设计及大学生创新项目参与到教学实习中,积极引导学生结合实习中的发现和兴趣设计毕业论文,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在夜晚灯诱中,可以根据不同时间段对昆虫的扑灯节律、种群动态等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标本采集和鉴定,对本次实习基地的种群动态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等。

2.3 规范实习考核标准

经过多年的探讨和实践,总结出规范化、细量化《普通昆虫学》教学实习的考核标准。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根据各组员的出勤、实习表现等给各组员打分,调动组员的积极性。2)以小组为单位,采集规定数量的目(不少于15个)、科(不少于30个)、种(不少于500种)昆虫标本,制作成规范的针插标本和浸泡标本,各标本需鉴定到种。3)每人拍摄不少于20张的昆虫生态照片,要求像素清晰,以科命名,以小组为单位上交。4)每人提交一份实习总结报告,内容包括实习内容、成果、体会和建议等。5)每位学生进行单独的实物标本鉴定,写出由指导教师随机指定昆虫标本的所属目、科。考核标准按照以上5个部分的比例核算最终实习成绩,后期可考虑将小组PPT汇报实习中对采集、制作标本的总结等纳入考核范畴。

在整个实习考核中要注意调整和提高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整理标准,尤其是微小昆虫标本的制作,在前期实习中通常忽略微小昆虫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将整理的合格标本收藏于昆虫标本室内长期保存,可以在后期作为植物保护专业相关课程的实验课材料使用。

2.4 加大资金投入,丰富实习基地和内容

加大资金投入,增加物种丰富的实习基地数量,避免在实习过程中采集的昆虫标本单一,种类数量少;完善采集工具,可采购新型诱虫灯,安置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如田间、森林等,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对灯下诱集的昆虫进行收集、整理和鉴定,以进一步丰富昆虫的种类和数量。目前,信阳农林学院为学生采购了微距摄像头、便携式显微镜等小型设备,学生分组携带,在采集昆虫的同时对其生态图像进行采集,拍摄昆虫的生境、寄主植物、生存状态等,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昆虫的发生规律、生活习性等生物学知识,增强学生对昆虫学研究的兴趣。

丰富多样化的实习内容,除传统的制作昆虫标本外,增加昆虫玻片标本的制作、昆虫琥珀饰品制作、引入竞赛活动,设立奖励机制,在实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还需增加经费购买昆虫标本鉴定图谱如《北京灯下蛾类图鉴》《中国动物志-昆虫纲》《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中国北方农业害虫原色图鉴》等书籍及昆虫分类相关的电子书购买,使学生参照这些资料对采集的昆虫标本进行准确鉴定,进一步掌握昆虫分类知识的运用,同时提高学生对昆虫学实习和研究的兴趣。

2.5 合理安排实习时间

结合昆虫发生的规律,合理安排野外实习。充分考虑到昆虫种类、分布、生活习性、生态分布、生活史等生物学特性。信阳农林学院《普通昆虫学》第三学期的实习课程基本安排在第三周,此时天气温度较低,雨水较多,野外昆虫活动已不活跃,且种类相对较少,加之学生刚接触该课程,对昆虫学相关的知识了解甚少,这些都影响该课程的实习效果,因此建议该课程实习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进行。

参考其他学校的实践尝试,也可打破传统的分开式教学实习,结合《普通昆虫学》和《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和实践的同步性,采用联合实习的方式[3-4]。联合实习可以同时开展,采用有分有合、同步进行、独立考核等方式有机结合,可以全面了解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也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将理论知识与现实有机结合。

3 小结

实践教学在植物护专业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教学实习是整个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好昆虫学相关课程不可缺少的环节[5],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养创新性的植保人才。笔者通过多年对《普通昆虫学》实习的教学管理、资金投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密切结合信阳农林学院的本科生培养模式,促进教学实习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不仅培养了应用型植保人才,也让学生在实习过程增强了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昆虫学研究领域的兴趣爱好,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猜你喜欢
昆虫学昆虫标本
昆虫标本制作——以蝴蝶标本为例
RFID昆虫阅读放大镜
玩具世界(2022年3期)2022-09-20 01:48:20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森林昆虫学经典学术著作再版
林业科学(2021年4期)2021-05-21 08:10:22
借昆虫上课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8
法布尔
我最喜欢的昆虫——知了
昆虫的冬天
昆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