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二高山水稻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2020-12-18 00:10胡建林董华林王红波殷得所徐得泽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年12期
关键词:鄂西稻米高山

胡建林,董华林,王红波,殷得所,周 黎,徐得泽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64)

稻米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主食之一,全国6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粮食安全放在最突出的位置。湖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名,是我国稻米的主产区之一,其水稻种植的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省的水稻播种面积占全省粮食总播种面积的50%以上,总产占70%,始终稳居省内第一。现阶段,湖北的低、中档稻米供过于求,常年外销;但其高档优质大米供给一直存在缺口,供不应求,因此依然要加大优质稻米的种植规模与产量。湖北省二高山区域具有广大的耕种面积与优良的自然条件,是湖北省发展优质水稻种植最具潜力的地区。

1 湖北省二高山水稻的种植现状

湖北省处于中国地势中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的地带,鄂西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56%,气候及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其山地又分为海拔低于800 m的低山丘陵区、海拔800~1 200 m的二高山区和超过1 200 m的高山区,其中,二高山地区比高山地区的面积分布更广。鄂西二高山区域为中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常年降雨量充沛,夏天没有高温酷暑,且地形地貌复杂,不同海拔之间具有显著的立体农业特征。该区域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稻米的养分积累,出产的稻米品性好、口感佳、营养丰富,其区域内的水稻种植以单季中籼稻为主,常年种植面积不到20×104hm2,在湖北其他区域水稻种植面积已经趋于饱和状态的情况下,鄂西二高山区域具有广阔的耕地面积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湖北最具潜力发展优质水稻种植的区域。

鄂西二高山区域囊括了湖北七大稻区中的两个单季稻区:一是由郧西、郧县、竹山、竹溪、房县、谷城、南漳、保康、丹江口、神农架林区等组成的鄂西北山地单季稻区;二是由恩施自治州、远安、夷陵、兴山、秭归、长阳、五峰等组成的鄂西南山地单季稻区。此区域的水稻种植易受到地势及气候条件的影响,生长季节偏短,只适合种植一季早熟中稻。近年来,通过不断认真落实党在农业农村改革中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大投入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水稻的机械化进程,并探索发展出一系列的抗灾、增产的农业实用技术,使该地区的水稻逐年增产,实现了丰产稳产的目标,基本实现了稻米的自给自足[1],为区域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满足粮食自给自足的同时,依靠鄂西二高山区域优越的自然条件,人们逐渐从“吃饱”阶段向“吃好”阶段转变,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稻米品牌。十堰市房县出产的冷水红米,种植历史悠久,曾被作为“贡品”盛行于唐代,并于2014年获得农业部地理保护产品认证,驰名国内。房县冷水红米生长在鄂西北二高山区域的冷水田上,由山泉水灌溉,成熟后的冷水红米的稻壳呈红褐色,米粒细长,稻米外观呈粉红色,有独特的香味。其稻米非常耐蒸煮,米饭色泽棕红、粟香味浓,富含花色苷、营养丰富,具有抗氧化、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保健功效[2]。近年来,宜昌的秭归县、夷陵区等,也在大力发展冷水稻米,当地高山地区气温冷,昼夜温差大,山中泉水在夏天仍然冰凉,其稻米始终在山泉冷水中浸泡生长,生长期长,米质优,原生态、无污染,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冷水稻的产量虽然没有普通稻米高,但其价格高,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现如今,恩施的富硒稻米也发展得如火如荼。硒被称为“生命的火种”,是人和动物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我国72%以上地区的土壤缺硒,其中30%的地区严重缺硒,有研究表明,我们有8×108人口处于缺硒状态,发展富硒稻米是推进我国全民科学补硒的基本途径之一。富硒水稻也有一系列的优点:土壤中的硒元素可以改善稻米的营养价值和口感,提高稻米品质[3];也可以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4],并且富硒稻米的价格远高于普通大米,能够使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发展富硒稻米也符合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

2 湖北省二高山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1 品种缺乏严重

长期以来,科技人员往往偏重选育适合具有广大面积的平原以及中低山稻区种植的水稻品种,而忽视了二高山区域水稻品种的选育,从而导致目前适宜二高山稻区种植的品种少之又少,部分二高山地区依然在种植一些地方老品种,其面临着产量低、抗性差、品种退化等一系列问题。例如,位于鄂西北二高山区域的神农架水稻品种冷水红,由于长年的留种、混种及混杂,其株高、粒形、千粒质量、有无芒等性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离,退化现象明显,亟需对其进行提纯复壮[2]。另外,此冷水红水稻品种存在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米质偏硬、易倒伏等一系列问题,亟需对其进行进一步的遗传改良[2]。

2.2 病虫害严重

二高山区域特殊的生态条件往往会导致寡照、阴湿、雾露多等情况,使得该区域农作物的病虫害严重。湖北二高山区域水稻的稻瘟病是该地区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水稻的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其中,位于鄂西南的恩施州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最为丰富,稻瘟病危害极为严重,使得很多水稻品种的抗病性丧失速度加快,使水稻品种的使用周期缩短,更新换代较快[5]。

2.3 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家对鄂西二高山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已大大增强,农作物产业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与现阶段的平原地区相比,二高山区域的农业配套基础设施依然滞后,该地区水稻抗御旱、涝、风、冰雹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十分脆弱,也同时面临着田块小而散、机械作业难等问题。现阶段,我们应牢牢抓住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机遇,通过增加水利设施修建,提高小型机械化水平等措施,全面提升二高山区域农业基础设施条件。

2.4 品牌需要做大做强

在前期的湖北省二高山水稻产业发展中,涌现出一批企业,打造了一些区域化的品牌、商标等,但目前缺乏在全省乃至在全国驰名的稻米品牌,该区域优质稻米的加工企业规模都不大,品牌没有集中做大做强,优质稻米的加工技术装备以及包装设备等较为落后,稻米产品的外观品质档次不高,销售价格与品牌影响力难以提高。

3 促进湖北省二高山水稻发展的对策

根据前面提到的湖北省二高山水稻在现阶段主要存在的几个问题,我们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湖北省二高山水稻发展对策。

3.1 加快品种的选育与改良

现阶段,适合中高山稻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严重缺乏,老品种退化,加快品种的选育与改良成为重中之重的措施。广大科研工作者应该围绕生产与市场的需求,引进并筛选一批适宜当地生产的品种,再优中选优,选择其中的高档优质稻品种,并重点培育与筛选适宜当地生产的再生稻、富硒稻、香稻、功能稻等优质专用品种。在品种选育与改良中,不但要考虑品种的适应性与产量,还要兼顾品种的优质性与抗病性,争取能选育出适宜当地的,集高产、优质、抗病于一体的绿色超级品种。

3.2 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并提高机械化水平

当地政府部门仍需要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做好水利灌排设施、交通路网和电力装备配套建设,提高水稻应对干旱、雨涝等气象灾害的抗灾保收率。在大多数二高山地区,农耕水平依然比较落后,并且适宜高山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设备少,大多沿用传统的人工劳作手段,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对此,当地专业技术人员应充分学习外省其他二高山区域的机械化模式,并结合当地广大农民的田间智慧,摸索并制造出适合湖北二高山区域水稻生产的中小型机械。应大力推广机械化整地做畦、水稻集中育秧、示范钵苗机插、机械精量直播、机械化收获等技术的应用,围绕全程机械化生产,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二高山水稻生产的轻简化。

3.3 加强二高山水稻的品牌建设

品牌是优质水稻产品的标志和生命线,也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只有把品牌做大做强,才能实现二高山水稻的优质优价。应依托二高山区域优良的自然资源,以生态、绿色、安全、环保、优质为标签,先着力打造几个质量稳定、市场知名度高的绿色生态公共品牌,并引导企业创建中国驰名商标,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之尽快产生品牌效益,再以点带面,将全地区的水稻生产带动起来。各个品牌要积极参加各地举办的优质稻评选活动,讲好品牌故事,发掘文化内涵,并依靠湖北省优质稻产业联盟推介一批代表湖北水平的优质稻米走出省内,走向全国,提高湖北大米品牌在全国的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重振“鄂米”品牌。

猜你喜欢
鄂西稻米高山
鄂西高速机电信息化管理系统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飘香醉人时光
稻米香喷喷
维持型家庭:农民家庭的生活实践及现代化适应策略——以鄂西C村的经验分析为例
高山从何而来?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鄂西旅游演艺产品创新开发探究
高山海岛踏歌行(一组)
《飞过高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