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化环境为初中思政教学提供了新的渠道,同时也改变了思政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使其更具实践性、自主性及趣味性等特征,促进了思政教育的进步及发展。在信息化环境下,各级教育提倡对教育教学的改进,如何以信息化手段完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了更多教师思考和重视的问题。为保障初中思政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文章分析了初中思政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探究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思政核心素养教学的原则及方法。
关键词:初中教育;思政核心素养;信息化
一、 引言
在信息化背景下,学子学习的主动性被更多教师所重视,教师期望利用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子在自学中完成知识吸收,同时提升其不同的学习能力,而这一自主性更强的过程,无疑可成为培养学子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初中思政课堂可以拥有更多可能,但为保障教学效果,做好学子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在授课中仍需坚守思政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了解以信息技术培养学子核心素养的原则,将信息技术的优势最大化,为学子提供核心素养成长的优良环境。
二、 初中思政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一)引导学子对思想政治产生认同
在初中思政教学中,对政治的认同感,是学子核心素养的一大重要表现,其中涵盖了学子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认同。为此教师在思政教学中,无论采取何种授课方式,均应强调对学子政治使命感、认同感的培养,在根本上优化学子核心素养,引导学子掌握正确学习目标及方向。
(二)组织学子参与社会实践类活动
初中思政教育在培养学子核心素养时,应重视对学子个人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等基础素养的激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子讲解参与权、监督权以及知情权等内容,让学子以公民身份了解个人应有的权利,最终引导学子能积极参与社会,重视个人的社会责任,学会积极进取。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子认识民主协商、社会公益及社会监督等不同活动,促使学子在对社会实践活动的了解及参与中,完成个人社会公德素养的树立,让思政教育走出课堂,融合进学子实际生活中。
(三)培养学子的理性及系统性思维
在中学思政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引导学子了解唯物辩证主义观,并能学会唯物辩证法的应用,强化其对辩证主义历史的认识及理解,最终培养学子系统性、理性的思维模式,使其了解当下的政治发展趋势、社会发展规律等内容,让学子和社会密切关联,强化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让思政接轨学子的实际生活。此外,教师亦要培养学子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逐步引导学子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及人生观,以此面对生活内的不同条件及机遇。
三、 强化各个学子的法律法规意识
法治社会的构建,需要达成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以及全民守法等目标,而其中的全民守法目标,便是中学开展思政教育的原因之一。为此,教师在授课中,要对学子做好法律法规的引导学习,组织学子了解有关法律内容,最终将学子对法律体系的认同感提高,促使学子成为依法用法、自觉守法的良好公民。此外,教师亦要引导学子形成法律权威、违法必究等法律思想观,最终完成学子法治意识的培养。
四、 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思政核心素养教学原则
信息技术为当代思政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很多优势,但教师在以信息技术培养学子思政核心素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第一,教师要保障教学思想性及科学性,在以信息技术展示有关材料时,要考虑该内容的完善性、合理性及科学性。此外,教师也要让学子在授课前做好准备,例如为其提出学习问题,使其了解在本次多媒体教学中,应观察课件的哪些内容、如何发现学习问题等等,以此促使学子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第二,教师要保障教学的适度原则,即选好多媒体课件的展示阶段和展示时间,例如在学子自主性、积极性下降等状态时展示多媒体课件,以此提升学子兴趣,促进教学的有序开展。此外,当在重难点内容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对学子的引导,并为学子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学生探究后,以师生交流、总结分析等活动,将本节重难点内容梳理清晰,保障教学效果。最后,教师所选的教学内容应适量,教学难度应适中,必要时可为学子进行分层、递进式教学,并确保课堂由多媒体教学及传统教学互相结合,避免以单一多媒体教学,使得学子学习目标性,以及教师监督作用降低。
第三,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在授课中对学子各项表现进行认真观察并及时分析,了解学子的学习状况及问题,为思政教学有效性、针对性的提高奠定基础,最终保障思政教育的系统性和完善性,促使学子提高核心素养。此外,信息技术是现代技术发展的产物,且部分技术和方法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仍不够完善,為此教师要做好信息教育和传统教学的结合,实现两者的劣势互补,彰显两者更多教学优势。因此,教师在授课中便不可过度使用多媒体教学,避免学子过于重视及关注视频本身,最终导致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五、 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思政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一)信息化教学计划的制订
首先,要完成初中学子思政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要根据学子需要、教学内容以及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计划的优化,最终实现学科素养培养、思政教学间的有效结合,构成思政教学系统体系,让思政教学更具侧重点,更有计划和方向。其次,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要对个人信息技术能力进行提升,掌握如翻转课堂、微课教学等信息化教学方式,并可学习PPT课件、微课课件的制作,保障教学内容永远符合教学整体需要,为学子核心素养提升打好基础。再次,各个学子的思政基础、学习需要均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在授课中要对学子学习状况、思想状况及学习问题进行充分了解,以此开展针对性、分层性教学,保障教学的有效性。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子思维习惯、思维能力的培养着重重视,最终引导学子培养正确、合理的思维习惯,使其从思政教育需要出发完成学习,完善个人的核心素养。
(二)信息化时政教学的开展
在国民经济实力提高的背景下,初中学生基本均具有接触互联网,操作移动设备的多项能力,为此要实现时政教学的创新,保障学子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便可组织学子利用计算机、手机搜集有关时政信息,再为学子组织辩论、演讲等活动,使其在活动中畅谈个人对热点新闻的见解和观点,由教师最后做总结说明和问题纠正。例如在宪法学习中,宪法是学子应了解的重要法律法规,但法律法规并非永恒不变,我国也一直在重视宪法修正案的落实。为此笔者鼓励学子在课后搜集了有关宪法修正的内容,并在课上也利用PPT为学子呈现了2018年的部分修正内容,并鼓励学子分析宪法修正的意义。这一活动让思政课堂更具生动性,除学生的分析外,笔者亦利用PPT为学子展示了部分网友对宪法修正内容的理解,这一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到宪法的重要意义,也使其在思考辩证中实现法律意识、思辨能力的提升,促进思政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以信息手段拓展知识面
初中思政教材内的内容有限,为实现学子知识面的拓展,思维逻辑的激发培养,教师便需组织学子对更多有关内容进行分析探究。而在信息化时代下,互联网内不同信息均可成为教师教学的素材,最终提供给学子全面、系统的辩证资料,使其在思辨中完善个人核心素养。知识面的拓展可由教师完成,也可由学子自主完成,但在学子自主完成时,教师要为学子提供一定资料搜集方向,降低学子资料搜集难度,在后续活动中培养学子学习自信。例如在改革开放学习中,笔者会为学子以PPT、视频手段展示改革开放内容及邓小平形象,以此让学子对改革开放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在国家权力机关学习中,笔者会为学子展示生活中的权力机关、检察机关或者司法机关图片,以此拓展学子知识面。
(四)以视频做具象案例教学
法治意识的培养,是中学思政教学内的一个重点,而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教師及学子仅能利用文本式案例完成授课,教学具象性偏弱、枯燥性更强。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利用视频、动画为学子展示守法、违法案例,以此构建教学情境,再为学子组织案例分析活动,以开放性较强、参与性及探究性较强的情境教学活动,让学子在案例分析中培养法治意识,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法不可违教学中,公民在社会生活中需遵守的法律法规有很多,任一成员对某一法律的违背,基本都会导致他人权益受到侵害,这是社会发展、法律体系均所不允许的。为强化学子的法治意识,使其了解到生活中的法律,笔者为学子布置了搜集生活中违法行为的任务,并要求学子对各违法行为进行分析讨论,指出其正确的做法。在这一活动中,有学子搜集了“某某持刀抢劫”的违法案例,并指出这一行为违反了我国刑法,也会威胁到他人的生命安全,因此该类行为应该被制止;有学子搜集了“某某网络造谣煽动舆论”的违法案例,并指出这一行为违反了国内的网络安全法,会对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应重视个人网络言论,不传谣也不信谣等等。在学子以信息手段搜集资料信息,并完成案例分析时,他们不仅对中国法律的认识更为深刻,也了解到了违法行为会导致的危害,培养了自觉守法的意识,强化了核心素养。
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环境下,中学思政教师要培养学子的核心素养,可选的教学方式更为多样,其趣味性、实践性及具象性均更强,有利于优异培养环境的营造。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学子思政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要以信息化教学为学子提供充分参与教学、思考辩证的机会,并利用信息资源优化教学资源,以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趣味性,让学子在更为生动的课堂中积极探索,完成个人综合能力的激发,实现核心素养的逐步培养。
参考文献:
[1]王立中.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研究[C]∥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2019.
[2]杜颖.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策略探讨[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9):311.
[3]刘娟婷.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活动课堂教学构建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14).
[4]张章福.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8(59):123.
作者简介:葛玉良,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淮阴中学新城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