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摘 要 幼儿眼中的科学是五彩缤纷,神秘莫测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是科学的启蒙教育。我们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科学领域的目标是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生活教育理论。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科学教育更是如此。特别是幼儿园科学教育,它含于生活之中,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
关键词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32-0054-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由此可见,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要与幼儿的生活、身边的事物相结合,鼓励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现状及分析
长期以来,在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中,教师往往重视书本性知识,轻视探索科学性活动操作,这个现象在幼儿园很常见。教师喜欢理论性的活动,例如认识数字、认识种子。只需要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感受即可,不需要操作性的过程。其次,教师选择科学内容,偏预见性知识,教师的方法过于沉闷,机械式地讲述,让幼儿完全失去探索科学的兴趣。幼儿没有真正经历过,没有具体经验和实际操作,他们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是不知所措的。科学本就是从具体事物到抽象知识的认知建构过程,教师应从幼儿感兴趣的周边事物着手,科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式生活化,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让幼儿去体验探究的过程,能够通过科学活动让幼儿终生受益。
二、创设适合幼儿科学活动的生活化环境
一个好的幼儿园环境就应该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其教育意义十分重要。如何让幼儿在环境中感知科学、喜歡科学,是当下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根据幼儿自身特点及班级现状创设适宜幼儿的生活化环境
首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的科学活动区域应该贴近幼儿生活,具有游戏性,小班的科学区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和沙水区、操作台等结合起来设置。中大班科学区的创设着重突出让幼儿参与其中,从想要去探索到喜欢去探索,最后能够沉浸在科学活动中,同时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科学活动材料和自由发挥的空间。
其次,教师应考虑本班班级人数和班级大小进行创设。面积较大的班级可以创设有趣的磁铁、光影秀场等游戏。面积较小的班级可以把科学区和其他区域结合起来,一物多玩的形式开展活动。例如,可以充分利用班级的墙面,悬挂或者黏贴部分半成品材料,把益智区和科学区相互结合起来玩。采光较多的班级可以是创设自然角,利用教室的阳光认识植物、学会照顾好植物,并能记录植物成长的过程。
(二)充分利用大自然环境,创设适宜幼儿的生活化环境
在幼儿园的公共环境中,大家应充分利用走廊环境,墙面环境,融入科学元素,萌发幼儿的兴趣。特别是幼儿园公共区域。例如沙水区。沙和水是大自然给予幼儿的产物。我们往往看到幼儿能在沙滩边玩一个下午,不轻易离开。而教师们应该充分利用资源,创设有趣的科学游戏,让幼儿更加深入了解沙和水。首先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的自然空间,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然舒适的活动环境。例如在松软的土地上,种植一些一年四季常见的花花草草,或者开发一些土地,给中大班的幼儿自己去种植蔬菜和水果。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劳动,不仅认识了各种蔬菜和水果,了解植物们的生活环境、每一种植物的特征和喜好,还能欣赏和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对于孩子们来说,这种经验是非常宝贵的。除此之外,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教师们可以为他们创设一些养殖角、饲养角等,让小班的幼儿观察小动物、认识小动物,这些远比幼儿在电视、书本上学到的本领,记忆深刻。最后,还能培养孩子们爱护小动物、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三、科学活动就在孩子们的身边
科学活动可以打开幼儿认识新世界的大门,让幼儿获得各种知识、感知各种体验。社会在不断创新和进步,教育也是如此。现在的教育观正在不断地使幼儿科学教育面向现代的科学探究教育转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科学教育应紧密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所以,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当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生活就是幼儿园身边的科学。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首先,教学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一般传统的科学活动都是教师通过课件、视频、书本在教室里的课堂上完成的,而生活化的科学活动,要求教师把课堂从教室慢慢扩展到校园里、周边社区、或者幼儿常去的超市、菜场等及其他生活空间。我们引导孩子在多种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学习。教师通过发现幼儿生活中的各种或有意义的活动,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究的欲望,最终让幼儿从生活中了解各种奇妙的科学现象及问题,同时能学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科学活动——垃圾分类。现在幼儿园、社区都在倡导垃圾的有效分类,垃圾分类必须从小做起。这一类贴近幼儿生活的科学活动开展的就比较有意义。通过一系列垃圾分类的主题活动,让幼儿知道垃圾的危害,了解垃圾的分类有哪些,知道如何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让幼儿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有些生活经验不仅是家长或者教师用语言教导他们就能获得的,而是需要幼儿在生活中体验、感知、思考,才能牢牢记住,变成自己的个人经验,这样才会对自己身边的科学现象产生兴趣。
(二)教育形式多样化
当前许多幼儿园教师在活动中过于强调孩子们对生活的适应性。例如教幼儿如何叠被子、刷牙、洗脸等,没有意识到“科学知识”的含义,将生活技能与生活化的科学活动混为一谈,最终会降低幼儿园科学活动质量。因此幼儿园教师需要将生活技能与生活化活动区别开来,给予孩子们正确的科学活动指导,让孩子们更好的认识科学、学习科学,为以后的成长奠定基础。例如毛毛虫的故事。毛毛虫如何变成蝴蝶?这一科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观看纪录片,教室自然角养殖毛毛虫,拍照、绘画、文字的形式记录毛毛虫变化的过程等形式,让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通过这样展开的科学活动,幼儿就能自己理解毛毛虫是如何变成蝴蝶的,而不是通过教师单一地形式,让幼儿记住或背住一个知识。
科学教育活动来自幼儿的生活,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新鲜世界,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创设各种环境,让幼儿发现生活,使得幼儿获得早期科学经验的积累。为了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幼儿科学教育应注重幼儿喜欢探究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方式和方法,着重发展幼儿不断学习科学的能力。通过幼儿的周边生活情境创设,不仅让幼儿获得与生活相关科学经验,还让幼儿学会在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有兴趣去解决问题,养成了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当今的幼儿,将是建设未来的主力军。面向科技不断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幼儿科学教育越来越重要。时代不断在发展,教育不断在改革,教师既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也要去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想法,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全力支持并鼓励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
幼儿科学活动生活化是教师们不断努力和发展的方向,教师们要激起幼儿主动的探索欲望,培养幼儿对科学的热爱,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