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公益创业助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

2020-12-17 03:32王越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3期
关键词:社会实践社团

摘 要:公益创业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高校社团采取这种方法,有助于高校开展责任教育,并在实践过程中帮助学生提升专业能力。结合武汉纺织大学蓝灯志愿团的公益创业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学生重视权利获得、追求经济利益、社会责任感持续力短暂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高校应在社团公益创业过程中重视组织文化的建设、建立健全大学生公益创业评价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实效。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培养;公益创业;社会实践;社团

根据2019年的《中国青年公益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在校大学生是我国公益创业的活跃群体。18岁~22岁正是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引导大学生将专业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创业过程中,收获社会积极的肯定有利于大学生正确思想的树立,助力解决当前的社会难题与就业困难的现状。

一、公益创业与社会责任感的概述

针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一直是热点。公益创业强调社会使命与社会效果,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重点正是希望培养人的社会责任形成良好的社会效果。引导大学生进行公益创业,不仅有助于学校的社会责任教育的整体进行同时帮助学生实践专业技能。公益创业补充社会责任感培养形式,社會责任感培养引导公益创业的方向。

(一)公益创业与社会责任感的内涵

公益创业是指个人、社会组织等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效果,面向社会需要建立新的组织,向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社会活动。我国公益创业发展主要关注市场与政府尚未解决的问题。公益创业与商业创业相比具有公益性又不缺乏经济性,我国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与解决“中等收入陷阱”等问题上公益创业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成员为了社会的良性运转而履行义务并承担相应社会责任所展现的人格品质。马克思曾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人不是在社会中独立分割开的个体的集合,应在当下社会实践中完成自己的发展。社会的良好程度与人的生存发展的好坏呈正相关,人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二)社会责任感培养与社团公益创业的联系

社团公益创业丰富社会责任感培养形式。传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方式一般为教育者向受教育者单向度的输送教育内容,采取公益讲座、开设志愿者服务活动等。社会责任感培养不连贯,另一方面学校虽然采取课堂教学等方式但效果低。社团公益创业能在实践活动中将社会责任感培养日常化、制度化、常态化,并提供进行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社会责任感培养规定社团公益创业发展方向。人需要进行社会化,学习社会文化从而增加自己的社会属性,从生物人成为一个社会人。成为社会人需要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问题,公益创业的优势在于,能将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结合。高等教育应立德树人而非培养“机器”,社团公益创业不仅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社会责任感,通过这种两者兼顾的实践方式,降低公益类实践活动的门槛。

参与社团公益创业有助学生提升专业能力。通过参加社团公益创业,了解国家、社会与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标准,为日后专业学习指明方向。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通过社会公益创业进行交流、调查研究,也为日后承担与完成不同的工作提供可能性。从而有能力承担未来的社会责任。

二、大学生公益创业实践中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

武汉纺织大学蓝灯志愿团主要开展运用艺术手段助力自闭症儿童疗愈的志愿服务活动,2019年正式开展公益创业活动,学生在公益创业过程中显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对于社会责任感缺失主要表现为:

(一)重视权利获得,轻视义务付出

任何一个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同样只有义务没有权利也是不行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后不同的社会思潮进入我国,人的思想观念朝不同的方向发展。其中有些消极的、错误的思想对大学生的思想成长不利,学生认为自由就是“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想做就不做”。在蓝灯志愿团公益创业实践过程中就有部分学生只参加综测加分的活动,需逃避要付出较多时间与精力的活动。虽然大学生对于权利与义务的基本认知是正确的,但是当面对关于自身的权利冲突时,选择会变得“自利”。强调他人、集体、学校要为自己负责,自己应该获得利益并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这种情况是许多大学生所普遍共有的。

(二)追求经济利益,忽略社会价值

在社团公益创业过程中,会涉及利益无法避免结果以利益的高低来判断,而不是既考虑是否盈利同时也考虑对社会是否有带动效果。在蓝灯志愿团的公益创业实践活动中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将活动中所制作的扎染与绘画成品放入网络线上与线下售卖,对于每次售卖的结果的评价以盈利为主,而是否教会患儿家庭运用此方法减轻家庭负担、是否能够为社会带来促进力的评价只是锦上添花。过于看重经济利益会使得学生忽视公益创业中的公益性与社会责任的承担。

(三)间断热情高涨,持续力短暂

目前高校对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主要采取思政课堂教育为主,讲座活动为辅,结束后学生会萌发为社会奉献的想法,这是课堂感染力的作用。但经过一段时间冷却后,尤其是当公益创业与现实的学业与家庭问题冲突时或者在公益创业过程中遇到打击后,学生很容易中途放弃。蓝灯志愿团在公益创业活动中,学生出现疲软的情绪指导老师会开展活动邀请专家与患儿父母讲述患儿治愈期间的暖心故事,进行情感上的“充电”。结束后,学生会激发出热情投入公益创业中的工作,但经历半个月后虽然学生面对患儿与家属依旧很耐心但能感到热情的衰减。可以看出这种断断续续的培养方式虽然效果好但是持续力却不高。

三、公益创业实践中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策略

高校中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不能停留在书本与海报上,应该将其与实践结合起来。学生在校园中鲜少能获得直面社会的实践机会,教育者创设的校园实践机会往往又过于理想化,因此社团公益创业这种半社会化的实践形式能够兼顾两者的优点。在实施过程中应重视社团组织的文化建设营造好的氛围,对于学生的评价机制进行完善增加学生的获得感,同时教师自身的素质也应该与时俱进。

(一)重视组织文化建设

对于高校的公益创业组织来说,有一个良好的组织文化能够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推进的作用。西方传来的过于自由的思潮之所以能够对大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是因为在这类思潮迎合学生对自由的需要,我们对于自身文化的建设也没有重视使其钻了空子,因此要高度重视组织文化的建设。首先需要加强物质文化方面的建设,物质文化组成的氛围是实体的,具有环境育人的作用,在工作环境中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与良好道德的追求,。其次需要加强精神文化的建设,精神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中心,体现在公益创业实践过程的各个部分,对于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教育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公益创业组织应该以公益性为核心,反映公益所要求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形成良好的组织风气。

(二)建立健全大学生公益创业评价机制

给予学生公正客观的评价是高校的工作之一,参加社团公益创业活动的学生同样需要对他们的行为与结果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评价倾向功利化,形成“在课堂内唯成绩,课堂外唯经济”的局势,对于学生思想、道德与行为上的评价并不丰富。当学生中产生以盈利判断优劣的现象时,无法及时反馈给教育者。缺少完善的评价机制,使得学生的自评标准同样不明晰。“合理的评价,适时的监督以及及时的赏罚可以引导和激励学生认真履行责任行为,逐步养成责任行为的习惯,并在这些责任行为的过程中形成内心的感受和信念,逐步上升为责任意识。”因此对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评价应该避免从单一角度去评价,通过自评与他评结合的方式,从自我获得与社会价值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反馈指导者后及时分析并采取措施进行行为引导,形成良性的循环。

(三)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在公益创业实践中难以长时间让学生保持热情与活力,需要教师将学生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培养从间歇式培养成常态化。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表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首先教师应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教师要利用好自己这个“榜样”力量,自身就是生动的教科书,教师自己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的行为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认知,这样以身作则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学生。运用讲座、故事会等形式的培养,或许会对学生有短期的影响,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首先对于教师的任用须严格尤其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不仅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更应要求他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样的教师才能在学生身边发挥榜样的作用,才会有责任意识地去帮助学生发展自己。另外要定期组织教师学习,除了专业理论上给予教师补充也要不断开展道德教育,教师应教书育人、以身作则,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实践水平与社会责任感,使教师成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榜样。

参考文献

[1] 何健.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9:15-18.

[2] 潘琪,史冬波,蓝煜昕.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清华大学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04):33-39,48.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 高潮,王美英.公益创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维度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3):27-30.

[5] 韩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D].吉林大学,2014.

[6] 夏德全.当代大学生责任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8,5.

[7] 杜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2.

基金项目:当代大学生俭德培养研究项目(16D045)。

作者简介:王越(1996- )女,湖北武汉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社会实践社团
缤纷社团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K-BOT拼插社团
新形势下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问题的探析
高等美术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研究分析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